元宵节是我们中国节日之一。元宵节中的‘‘元宵’’也就是现在的汤圆。汤圆的意思是希望全家团团圆圆。汤圆里面的东西很多有芝麻,杏仁,也可在汤里撒上菊花这样这碗汤圆里就会发出淡淡清香。元宵节的习俗,不但汤圆好吃,而且赏花灯也是一件美事。那天夜里在公园里挂满了五光十色的花灯,有些等的外面就是一张薄薄的纸,画上一些图案。里面再装上灯,纸还要和木头或竹子染上颜色,这样就可以变成一个花灯了。元宵节还有一个传说。
相传有个人叫东方朔,是皇上的宠臣,有一天东方朔摆摊算卦。人们纷纷来算卦。可谁知每人抽到的都是正月十五天上的火神君下凡火烧人们。东方朔灵机一动计上心来。于是他让为皇上烧汤圆的元宵做汤圆。原来,火神君爱吃汤圆。也让家家户户的人们赏花灯,放烟花,这样玉帝就以为人们被火烧死了。这个计划成功了。为了表示对元宵的感谢就让元宵回到家中。于是人们把这一天称为‘‘元宵节’’。
快乐的元宵节
今天是我盼望已久的元宵节,我兴奋极了,与同学约好晚上一起到胜利小区看那五颜六色的花灯和那漫天飞舞的烟花。
7点钟过后,我和同学陈泳伶一起向胜利小区走去,一路上,天上闪闪发光的“星星宝宝”不停地向我眨巴着它的小眼睛,可爱极了!圆盘似的“月亮姐姐”散发出绚丽的光芒,好像在说:“你看啊,我多漂亮啊!”就连那年迈的“风婆婆”都也出来陪我们共度这个美丽的夜晚,我们随着马路走到了胜利小区,哇!花灯下人流如潮,瞧,许许多多五彩缤纷的花灯高高挂在树上,它们形态各异,有粉红的五角星,有力大无比的公牛,还有古灵精怪的小动物......这些物品栩栩如生,在灯光的照耀下,它们显得更加惟妙惟肖。“啪,啪,啪”我们随着声音的发源地看去,“啊,真漂亮啊!”大家都异口同声地说。原来在一栋房屋上的天空那,正放着漂亮的烟花,红的、黄的、蓝的、紫的......姹紫嫣红,五彩缤纷!我们就这样兴高采烈地观看这漂亮的花灯和美丽的烟花。
花灯展结束后,我们就开开心心的回家了。这时,已经夜深人静了,“风婆婆”也已回家了,抬头一看,“星星宝宝”们正在安静地聆听“月亮姐姐”讲故事呢!令我最快乐的一天——元宵节这天。
元宵节那天,学校开展了别开生面的寻宝活动,这个宝藏可不是指什么金银财宝,而是指写好的十二生肖纸条。找到“虎灯”加5分,其余十一个生肖都只加一分。
只听徐老师在广播里说:“现在请中年级段的同学寻宝。”同学们就像脱缰了的野马似地奔向操场。我先跑到联合器械那儿,听说哪而的纸条很多,我看到一张纸条别塞在“太空球”那里时,我连忙跑到那里。“哦,是一盏兔灯!”我兴奋地里叫起来。
随后我又向滑梯、松树林、草丛、花圃进发,可都是一无所获,变抱着最后的希望,去椅子那里,当我看到椅子那里有一个不起眼的小缝里看到一张纸条,我便像老虎看见美味的食物似地猛扑过去,离他越近,心里就想踹了只小兔一样,生怕别人会抢走我这可口的“猎物”,最终,还是被我抢掉了,我得了2分。
虽然,我没有得到“寻宝大王”的称号,但我还是很开心!!!
到了晚上七点,只听见几声沉闷的声音,一个个烟花带着红红的火星蹿上了天空,几声脆响,夜空中绽放美丽的图案。紧接着,更多的烟花冲上云宵,然后在空中竞相绽放。它们的形状各有不同,有五颜六色的满天星、菊花、牵牛花、蒲公英、迎春花。。。。。。飞流直下的像“瀑布”一样的烟花,让我想起李白的一句好诗:“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还有缤纷多彩的“同心圆”,代表着全中国各个民族人民永远心连心。
更神奇的是那一张张在空中绽放的“笑脸”是那么的可爱,那么的美丽。人们在惊呼,在赞叹。在夜色中,人们微微扬起的脸上也变换着色彩,他们不也像那一朵朵美丽的烟花吗!
我喜欢赏烟花,也喜欢放烟花喔,但我更喜欢元宵节!
在爆竹声中,迎来了我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
元宵节,早晨起床当然应该吃一碗热气腾腾的汤圆。汤圆用黏黏的面团搓成,有大有小,有粉有白,放在锅里蒸上一会儿。煮好的汤圆,像一个个可爱的胖娃娃。咬一口,烫烫的黑芝麻像流水般滚入心脾,嘴巴里充满了浓浓的芝麻味,舌尖上留着那种甜蜜蜜的情思和味道,代表着一家和和睦睦的生活。
晚上,我到外边去玩,大街小巷都张灯结彩,最美的还要数护城河边了。护城河边灯光辉煌,人声鼎沸。我漫游在这灯的世界,细细观赏,栩栩如生的金鱼灯,形象逼真的莲花灯,古朴典雅的宫灯——各式各样的彩灯造型优美,装饰考究,做工精细,真让人眼花缭乱,美不胜收。在平静的河面上,映照出了灯的影子,好像河的底下也点着一盏似的。一阵微风拂过,河面上微波荡漾,灯的影子也跟着摇摇晃晃了。
“好!”一阵喝彩声吸引住了我,原来是不远处有人在猜灯谜。我也想过去猜猜,可无奈人太多,形成了一堵‘人’墙,把猜灯谜的舞台围得水泄不通。我站在‘人’墙外,听着里面传来的阵阵欢笑声。主持人开始说灯谜了:“一人一张嘴(猜一字)。”我心想:那是什么呢?我正想着,一位老爷爷举起了手,回答道:“是个‘合’字。”主持人笑眯眯地说:“恭喜您,答对了。”话音刚落,周围就响起了一阵雷鸣般的掌声。
元宵节,这个热闹非凡的节日,在人们的欢笑声中结束。
你可能也喜欢: 元宵做汤圆 古城邯郸的元宵花灯节 元宵佳节赏焰火
今天好象是元宵节,我不敢确定,因为我感觉不到一点元宵节应该有的味道。
看着别人家一起高高兴兴的看元宵晚会,我本应该和他们一样,在家里和家人一起笑着,开心着,可我现在却在这四平米的小屋里,傻傻的看着天花板发着呆,手机时不时的响起,我的朋友们有些姗姗来迟的祝福,即使很温暖,可还是无法驱散那些阴霾。
没有花灯,那黯淡的火光就像几千光年外的行星,当它的光芒来到的时候,我早已不在。
没有人陪我猜灯谜,因为我猜不出来,也没那个心情去猜,我残存的脑细胞就留给我写这些吧。
没有元宵,因为没人买给我,自己去买,人家不卖,还说一个人吃元宵对身体不好,想想,买了自己也不会做。
手机qq还在,只是没人陪我一起发呆,偶尔听到提示音,看看你上了,马上就下线。
我发条信息给你,你说早点睡吧,很晚了。我说哦,现在就睡。可我睡不着。
qq下了,手机关了,灯灭了,门锁了,一个人在楼顶数着星星,没完没了的数。傻傻的似乎不知道今天夜里是阴天,有个月亮呆呆的挂着,跟我一样傻傻的。
那熟悉的Nokia手机的开机声,手不停的震动着,短信响满了,看一个删一个,删到最后,却没删掉我的失落。
我跟我的朋友们说元宵节的今夜,我这里没有灯火,因为我把灯点亮在你们昏暗的夜里,我这也没有元宵,因为我把它放在你的床边,等你饿的时候吃,一定很甜。
灯开,灯熄,入眠,没有闭眼。
舞狮子,是我国优秀的民间艺术,每逢元宵佳节或集会庆典,民间都以狮舞前来助兴。这一习俗起源于三国时期,南北朝时开始流行,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据传说,它最早是从西域传入的,狮子是文殊菩萨的坐骑,随着佛教传入中国,舞狮子的活动也输入中国。狮子是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后,和孔雀等一同带回的贡品。而狮舞的技艺却是引自西凉的“假面戏”,也有人认为狮舞是五世纪时产生于军队,后来传入民间的。两种说法都各有依据,今天已很难判断其是非。不过,唐代时狮舞已成为盛行于宫廷、军旅、民间的一项活动。唐段安节《乐府杂寻》中说:“戏有五方狮子,高丈余,各衣五色,每一狮子,有十二人,戴红抹额,衣画衣,执红拂子,谓之狮子郎,舞太平乐曲。”诗人白居易《西凉伎》诗中对此有生动的描绘:“西凉伎,西凉伎,假面胡人假狮子。刻木为头丝作尾,金镀眼睛银帖齿。奋迅毛衣摆双耳,如从流沙来万里。”诗中描述的是当时舞狮的情景。
虽然我喜欢过大年三十,但没有那长长的一条“龙”。元宵节的那天清早,大家拿出自己做的东西再进一点的装饰。
弄了一上午后,大家利用下午这些时间好好地休息,因为晚上要闹龙灯,要舞一个晚上呢!傍晚,我们左顾右盼,终于等到了。我们小孩子像急风一样冲出家门,“啊!”眼前的情景让我们大叫一声。街道旁边:有许多生意人兴奋地卖着东西,有许多大人在放鞭炮,小孩子在旁边凑热闹,有许人急忙从口袋里拿出照相机拍照,有许多小孩一边看龙灯一边说着悄悄话……再看楼上,许多人靠在窗台上观看,甚至还有人匆匆忙忙地下来亲身体验。
这激动的场面让我们不知不觉地走了过去,可到处人山人海,把道路围得水泄不通,我们好不容易钻进去,才看到了精彩的表演:每条龙凳上都装了不同颜色的灯泡,所以点起来这个场面就变得五彩缤纷、五光十色,而且这是圆形的,很像五彩的棒棒糖,所以看得我直流口水。
这种场面平常是不容易看到的,只有到了元宵节才会有。看一次,来之不易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