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从一开始就是在法院外,吴慷仁饰演的王赦在台阶上接受媒体采访时,遭到了被害者家属不留情面的泼粪,大家都对他为至9人死亡多人受伤的凶犯作辩护感到不满,认为他是昧着良心在赚钱。但王赦心中坚信凶犯自然该死,但死刑犯也有死刑犯的人权,在还没有调查清查以前,不能够就草率地结案;认为政府不应该快到斩乱麻,不能为了树立政绩而匆忙的判决和执行死刑,因此王赦奔跑于各大媒体收集资料,他首先找到的就是《先驱报》的创始人刘昭国(温昇豪饰演)邀他一起参与调查这起“无差别杀人案件”,(“无差别杀人案件”是指凶手有预谋作案,但没有固定的作案对象,随机作案的案件)请求他通过媒体发布一些案件疑问来为犯人和自己争取时间,而刘昭国是这起案件的受害者家属之一,他和老婆宋乔安(贾静雯饰演)的儿子刘天彦是这起案件的罹难者之一,而编剧铺排这个事件,主要是想让刘昭国在调查这起案件真相的过程中,逐渐放下对凶犯的仇恨……
剧情发展到这里时,我们大致可以知道故事主题了,可能从一开始很多人会认为这只是一部律师打官司的续集罢了,这种片子在港片中早就司空见惯了,并没有什么吸引人的地方。如果你真的这么认为,那你可能要错过一部真正的好片了。如果说剧集像探讨人性本善还是本恶就有点老土,我认为它最想讨论是,当我们不自觉与“恶”的距离拉近的时候,我们可以做什么?是否大爱世人,牺牲自己和爱人就是“善”?抑或我们只顾家人和自己利益,牺牲人权、忘记人人平等这种耳熟能详的口号。说穿了,现今信息时代,任何人都与“恶”的距离拉近,近年得出一句至理名言叫“少说话多做事”,不是叫大家不要说话,而是当你未认清事实真相,无细思不同立场的人和感受时候,不要随便评价他人的对错。
剧集吸引我的另一个看点是贾静雯,原本她的儿子也在电影院的“无差别案件“中丧生,但她作为一个媒体人,依然要坚持在第一时间报道最有价值的新闻,连为孩子悲伤的时间都没有,只能在工作和酒精中麻痹自己,和老公的婚姻也差点走到了尽头,幸好还有一个女儿牵绊,才勉强让婚姻继续维持着。让我不禁觉得,凶犯犯下的错误毁掉的不仅仅只有自己的家庭,更多的是被害人家庭,就算你不想活在这个世界上,你又为什么要牵涉到其他人呢?我们在剧中看到的每一个角色,不论是受害者家属或是凶犯家属,甚至是王赦的家庭,都在为“无差别杀人案件”压抑自己的情绪,而且这些角色用来压抑内心情绪的方式有所不同,譬如刘乔安用工作和酒精来麻痹自己;凶犯妹妹李大芝化名李晓文,用全新身份来压抑对那些受害者家属的愧疚情绪;在譬如,王赦老婆丁美媚用相信老公来也已担心老公安危的情绪……
单单只看了两集内心就很挣扎,一个简单的话题却反映了宏大的社会问题。剧集逐一展现了几个被害者家属的现状,犯人家属更走到灵堂前向被害人道歉,却在门口止步了,看着灵堂上的被害人,看着哭成一片的被害者家属,试问犯人家属该怎么道歉与谢罪?复杂的心理状态表情,就算拿着一把刀在他们面前自杀都不足弥补内心的自责与对于这些人的歉疚。而王赦要做的就是希望了解凶犯的作案动机,建立起一个更正确的社会及法律,除了该有的刑罚外,也能注重于预防和矫正,才能有效的降低类似事件的发生。
《我们与恶的距离》好看在深度挖掘出了人类劣根的本性,剧集多角度描写了一宗”无差别“杀人案件,涉及到传媒、受害者家属、凶手家属和主角的家庭生活,很多台词听着倒是和现实没有太多差别,但是细想起来却心如刀割,正如凶手父母说:”养儿二十年不会一心想养个杀人狂魔“,王赦也一样,没有律师入行就是为坏人辩解,只是老天爷爱开玩笑,一而再再而三,将大家拉近与恶的距离,然后问自己,我还是个好人吗?
站在不同的立场可能会有不同的想法,但大众很容易以自己的角度去评断臆测一个社会案件,进而造成谩骂、误解,甚至是网络霸凌。或许《我们与恶的距离》想探讨的议题也包括最剧中提到的:到底什么是好人?什么是坏人?有标准答案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