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认真的观看学习了陶继新和魏书生老师的对话种好心田感触很深,我已经参加工作整整17个年头了,在这17年里我有过激情、感动、伤心、满足和失落,现在的我已经对工作失去出入此行时的热情和干劲,常常不由自主的迷茫不知自己要干什么,没有了以前的幸福感,而今天在学习之中我完全被魏书生老师那种无形的人格魅力所感染,我深深感到在工作中遇到不利环境和问题时主观努力解决是关键。
魏老师说得好:“埋怨环境不好,常常是我们自己不好;埋怨别人狭隘,常常是我们自己不豁达;埋怨天气恶劣,常常是我们抵抗力太弱;埋怨学生难教,常常是我们自己方法太少。”回顾自己在平凡的生活和工作中,遇到不顺时,就出现埋怨周围的环境和别人的想法,经常有不平衡心理,却不懂得从自身出发找原因,不善于改变自己来适应周围的环境。通过魏老师与陶老师的对话,我也深深懂得:在遇到问题时要变换角度思考问题,选择积极的角色进入生活,不能一味地要求学生来适应老师,作为一名教育者而是要去努力适应自己的学生。
在生命的磨砺中,陶老师和魏老师的经历都非常坎坷。那段岁月真是难以想象,在那个时代,遭受批斗的都是正直敢说真话的人。也许正是那段磨难,才把他们磨砺成锋利的宝剑,才折射出他们闪光的灵魂。正像陶老师说的:“感谢这些敌人,他们迫使你不断进步,不断超越,给你酿造了一个又一个生命的春天。”在这段文字的背后又有着怎样的百转千回才会走入人生的另一重境界。因为经历了太多,所以才会让自己的人生不仅有厚度,更有其广度与深度。
无论走到何处都是净土——因为他们守住的是心田里的一方净土。以这一方净土抵御掉一切纷繁扰杂,而专心致志于他热爱的教育事业,于是在魏书生的眼里一切的人、事、物都是美好可爱的,他自己在禅定的状态里亦将心灵里的净土抛撒到他所处的环境里,于是他得到的也是“净”:简单清静的做事,纯然快乐的收获。陶继新在文中说:“如果你能把你心中喋喋不休的杂音,那些纠缠你的老旧的疑虑与绝望,以及你心里所需要的外在的名、利等全部放下,你的生命就会非常精彩,你就能进入禅的境界。因为我们的心灵太容易失去方向,太容易飞速旋转。”
的确如此。我们常人的心灵极容易迷失在这个光怪陆离的尘世里,只有能够超脱于外才能够定心守静,达到老子所说的“致虚极,守静笃”的极致境界,不为外事所扰,返回到内心的宁静与安祥,“无为而无不为”。魏书生做到了,读书与写书,做事与做人,他都坚守住自己的乐感哲学,“收缩成本,回归内心,超越自我,种好心田”,从而“得大快乐,得大自在,淡定从容”。正因为超脱而又得道,所以魏书生老师的生命“非常精彩”,越读他越让我有高山仰止的感觉。他的处世哲学带给我的是心灵的洗礼,当然陶继新老师的为人处事与哲思亦如甘霖浇灌心田。
放眼滚滚红尘,我是那渺渺人海中匆匆行走的一粒,因为定力不够,常让心灵蒙上尘埃。有时觉得自己就像一尾缺氧的鱼,一株无根的花。读一读名家的书,静静的品味,如品一杯香茗,那股清香直入肺腑,荡涤心灵,冲刷掉尘垢使其复归明亮。种好心田——就是一杯香茗。打开这本书,魏书生和陶继新老师如两位宽厚慈慧的哲人在和我们对话,用他们真实的生活轨迹展示给我们一幅淡雅而又美丽的生命画卷,随便触动哪一条线,都能够奏出一曲灵动的生命之歌。
之所以如此,全部源于那一颗心,“追真、向善、求美”的心。因为“追真、向善、求美”,所以魏书生老师做事能够坚持“科学+民主”,做到几十年不动摇,“不折腾”,遵循事物发展的规律有效高效的发展事业,做出成就,得到做人的真味——健康快乐幸福。他给我们的四字真言是:松、静、匀、乐。在轻松的状态下,禅定内心,调匀呼吸,享受一切,包括磨难与失败。以出世的心态入世,生命何其自在,成就何其卓着。
读魏先生的书,越读越有味道,越读对教育事业就越有信心,不断地吸取魏先生教学思想的精髓,不断的与自身实践相结合,制定出符合自己班级的管理方法。当然还有更欣赏的是魏先生的:“种好心田”,走幸福的教育之路,魏先生这样来说他的幸福教育:对自己说了算的事,要拿得起,进得去,想得深,干的实,对自己说了不算的事儿,你必须学会看的开,想的透,出的来,放得下。收缩成本,回归内心,超越自我,种好心田。
陶先生又这样帮他解读:一个人的幸福虽可外取,更应内求,外在的物质权利名气固然能让我们获得暂时的幸福,然而贪欲是永无止境的,当你拥有这些的时候又会想要拥有更多,永远无法满足,所以“幸福”总是不能长期驻留下来,而真正的幸福来源于内心,努力种好心田让内心不会轻易被外物所左右,守住永远的幸福,正如寒山在诗所说:吾心似秋月,碧潭清皎洁;无物堪比伦,教我如何说?
如果在一个工作中能够感受到幸福,我想这个工作一定适合他,他一定能够在这个岗位上做的很好。努力种好心田吧,爱上阅读,多读书,读好书,相信我们也能走一条属于我们的幸福教育之路,让我们的教育事业更加的辉煌灿烂,让祖国的花朵绽放的更加绚丽多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