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读者》中的一篇文章《兴趣不是最好的老师》。初看题目,煞是惊异,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莫非题目印错了?循着文字读下去,恍然醒悟。
作者讲的是自己经历的一件事。大学时的她率性而为,沉迷于各种校园活动,直至遇到一位老先生中文系副主任。老先生要求全系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每人背诵一百篇古代文学作品。全系顿时哗然!对抗了一段时间,终因胳膊拧不过大腿,人人拿出自己的过关法宝,一阵恶补,最终全部过关。这次魔鬼训练,使大学生们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也为他们的人生与事业之路做好了铺垫。
掩卷沉思,领悟了一个看似深奥实则浅显的道理。正如那位老先生所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顶多只在幼儿启蒙阶段哄孩子们听。对于一个肩负着事业重任的人来说,怎么能仅仅由着自己的兴趣一日日得过且过呢?率性而为,或单纯依赖自己的兴趣,只能给人带来浮光掠影、浅尝辄止的收获。而这种收获无法给人的发展带来强力的支撑!
人不同于一般动物,有思想,用理智和信念应对烦冗无趣的活动。驾校老师常说,有两种学生最难教一种是教师,一种是医生。因为这两种人的日常工作多有机械性的重复,在灵活操作和积极应对方面逊色于其他行业的人。仔细想来,不无道理。教育是一项繁琐而又费时费事的工作,我们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重复着某些环节。我们常说,教师要有激情。这种激情并不仅仅意味着对于职业的兴趣,而是基于不懈的追求,基于责任、义务和良好的职业道德。
兴趣在很多时候难以维持长久,而内在的一些东西却能成为我们向上的不竭的动力。如袅袅茶香,如清冽陈酒,如涓涓细流那种真正浸到骨子里的东西才是最摄人魂魄的。想到刚刚故去的一代宗师雷洁琼,给我们撰写了一部光荣革命历史的教科书。她师德崇高、学问精深,硕果累累,是我们为人师者毕生的楷模。如果仅凭兴趣,又怎能倾情一生、奉献教育?
在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教育工作中,在繁琐细碎的日常小事中,心是方向,爱是阳光,智慧是营养,汗水是宝藏。学会内敛与积淀,学会付出与奉献。用爱的丝线,串起思想和信念,激活生命的热情,轻叩一颗颗求知的心灵,踏着坚实的脚步,开拓一片新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