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忧伤的年轻人》简介:著者许知远,版次2007年1月第2版,海南出版社。
初读许知远的这本书,也许并不是那么地让人醒目,和引人入胜。但当我再依次翻阅和摘录时,其中蕴涵的文才、灵气、批判一切的良知,以及自经典中吸取的思想再加上他本人的职业性敏感,抑或又加上浓郁的生活气息,一股脑扑将过来,抓住了我。这本书并非色彩斑斓,但确实清新可人,不是生猛海鲜,但却是上口的粗茶淡饭。
那些不但特指那些忧伤的年轻人,更富含了历史与时间的气息,即它凝聚和沉淀了那些已经过去了的、曾经的、让人怀念不已、流连欲返的年代。正如他在自序46年之后的题目中所表现出的追忆特质。但这本书的开篇并非《自序》,而是位于自序之前的《五年之后》。确实,从2001年的初版到2006年的再版,时隔五年,但是作者本人并没有变,而书亦如其人,再版时它们完全保持了原貌。许知远仍是那个通俗知识分子,是游走在思想的山峰与现实的平地之间的人,试图在相互孤立的二者之间建立更密切的联系。
阅读是读者与作者间的一次合谋。当我阅读此书时,也正应了歌德这句话。我禁不住想与许知远合谋进行一次忧伤的关于忧伤的交流,共同完成一次忧伤的旅行。全书分四部分。《一条人文主义狗》代表了第一部分的主色。其中充满了对人文主义精神的强调以及与之相应的对技术社会的批判,他发现技术正在成为我们新的圣父圣子,我们渴望得到它们的拯救。而其危险却是我们已适应了遗忘内心世界的生活。上帝死了,一个世界已经死去,而另一个还没有生成。我们不得不变得更加机器而非情感,更加同一化而非多样化,被互联网淹没,或许唯一的希望是做15分钟的名人。海德格尔说:哪里有危险便生成拯救。但现在还未生成。处在荒原上的我们凭借暧昧的怀旧,照着镜子,用一双背后的眼睛看着林忆连的眼睛与徐志摩的鼻子,尴尬地处在两个世界之间。第二部分好似打开了尘封的魔盒。《燕园的记忆》中曾经充满了诗情画意,许知远他们一行人穿着自由的拖鞋,在黑夜翻墙入未名小酒馆喝酒谈理想。他们寻找不到灵魂导游者,曾经彷徨,曾经迷茫,反倒在开学的第一个月中便耗掉了上课的全部激情,只有在课堂上做梦中君子,而在早晨自然醒来后又哀叹北大图书馆的台阶相比于哥伦比亚大学会如此的少,以至于他们不能有足够的地方晒太阳,如第欧根尼似地接受太阳神赐予的智慧。对睡觉的渴望,对拖鞋中隐藏的人文精神的发现,以及对北大著名嘘声被强制取消的失望,组成了一副优游随意的文化。很真实!忧伤溢于言表,又超于言表。
当我读到书的第三部分时,早已迷失于阅读中,但许知远这才真正地开始阅读,他对海明威行动者的敬佩,对在路上寻找灵魂的凯鲁雅克的一代代表美国文化崛起而深盼中国崛起之渴望。他对歌德静谧的激情语境中的幸福的理解,对郁达夫水样的春愁中哪个时代纯净情怀的敏感心灵的召唤,对塞林格在麦田守望的身有同感。都表达出了他的一贯理想与任务担当:我必须深入人类文明最精要的思想文化之中,探取它们的秘密;我必须与那些人类史上最杰出的大脑与最动人的灵魂相伴,争取那半点的光辉因为他想像艾略特一样,不断地引用经典,希望借助历史的伟大来拯救精神的空虚。知迷途兮未远,赶紧扯僵归于正路,又会柳暗花名又一村了。
我进入了书的第四部分重建象牙塔。大学对许知远的伤害正如对于他的意义。他把读者引入了那才子才女如云、白衣飘飘的年代,让我们在北大往事的字眼屡次出现时呈现那浪漫与自由、光荣与梦想并存的大学时代。但又在今昔对比下染我们难以启齿心中的感动与忧愁。重建的要点在哪里?也许我们读培养我们的俱乐部精神、重回经典,回归大学的原旨洪堡的理想主义,朝华夕拾遗失的想象力,对学生进行通才教育。我们别无选择。
在书的跋语中,许知远也表现出了过来人的超然与谦虚。在1998年后入大学的青年,他们或许快乐多于忧伤,但到目前为止我还不能说不忧伤就是缺乏人文关怀。表面的忧伤是浅层的,甚至肤浅的,我们每个人心中都应潜怀一颗忧伤而敏感的人文心灵。
谁不曾有过忧伤?
许知远的忧伤让我的个人忧伤显得微不足道,也让我觉得自己的过往暗淡无光。我想屏弃忧伤,在结构之后还需建构,我真想拥有他所说的拜伦式的高贵的厌倦,去获得那睥睨一切的力量。忧伤小于厌倦,厌倦让人坚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