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锻炼锻炼》产生于问题小说贬值,现实主义创作方法受到严峻考验的时候。作者仍坚持用自己的眼睛观察和反映农村生活,不讳饰小农意识的顽固,成功地塑造了两个落后妇女小腿疼、吃不饱的艺术形象。小腿疼的偷奸耍滑、好逸恶劳、撒泼闹事,吃不饱的贪吃懒做、拨弄是非、背后撺掇,典型地概括了一部分农民消极落后的思想性格,揭示了教育农民的艰巨性和清除小农意识的长期性。
小说还从更深的意义上揭示农民群众中消极落后意识得不到清除的原因,在于党的某些干部对其采取了姑息纵容的错误态度。它并不孤立地描写小腿疼、吃不饱损公肥私、自私利己的言谈举止,而是同时描写社主任王聚海对其不讲原则、只求了事的和稀泥的思想作风,从而真实地反映了农村中人民内部矛盾的复杂性及解决矛盾的症结所在。而正是王聚海的和事不表理的工作作风,使争先社里解决矛盾的重任落到了年轻的副主任杨小四等人身上,并使杨小四等人采取了与王聚海截然相反的做法。小说由表现农民内部的思想意识斗争进而表现干部队伍中思想作风的矛盾,既明确又巧妙地揭示了想批评中农干部中的和事佬的思想问题的小说主旨,显露了批判矛头所向,从而体现了赵树理小说的现实主义深度。
《锻炼锻炼》采用了富有民族特色的构建作品、刻划人物的方法。它以情节连贯、富有悬念的故事作为小说骨架和结构线索,在娓娓动听的故事叙述中,逐渐显现出王聚海、杨小四、小腿疼、吃不饱等人物的思想性格,以及人物间的复杂关系。它以传统的白描手法表现人物,披露人物的心迹;它也点染富有地方情趣的景物,不过总是将情景融于故事的叙述之中。小说语言既吸收了华北农村的群众语言,又撷取了民间文学中的语言精华,显得质朴自然、简炼生动、幽默风趣、流畅上口。这种没有浮泛的堆砌,没有纤巧的雕琢,朴质而醇厚的大众化技巧,(茅盾《论赵树理小说》)在这篇小说中几近炉火炖青的地步。
赵树理的《锻炼锻炼》(1958)既没有写英雄人物,也没有写出阶级敌人的破坏及与之斗争的过程。这样的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有邵荃麟所谓中间人物的特征,有人称之为不好不坏、亦好亦坏、中不溜儿的芸芸众生。当时创作了一些人物,如梁三老汉(《创业史》)、邵顺宝(《沙桂英》、亭面糊(《山乡巨变》)、孙喜旺(《李双双》)、糊涂涂、常有理(《三里湾》)都是生活中处于中间状态的人物。《锻炼锻炼》中有吃不饱小腿疼两个落后农妇。《锻炼锻炼》小说的锻炼对象是谁?是年轻干部,还是那句老话――锻炼了群众?在干部和群众思维框架下展开的叙述,一边是干部利用大字报、批斗会等体现政治权力的手段对待一般农民,一边是竭力躲避权力制约的人物吃不饱和小腿疼。这两个人都成了斗争目标,成了以领袖、法院、乡政府名义威胁的对象。小腿疼这样的客观上与社会主义中心运动不一致的人物与写英雄人物的时代精神不可避免地相互冲突。西戎《赖大嫂》中的赖大嫂是一个颇存私心的农村中年妇女,这个人物的泼辣与赖的劲头完全符合一个私有社会中形成的小农的心理。她每每赖出利益结果来,要么得到饲料、要么得到猪肉或猪娃。这个审美上可爱,为人却不大可取的农村妇女,既不革命也不反动,真正是一个中间人物。赵树理、西戎这种不以阶级性为基础的人的展示方式恰是中国农村的真实写照。然而这又是不被认可的反映方式,客观上起着与阶级斗争主旋律对抗的作用。他们和中间人物论一起承受批判正是阶级斗争历史语境中的题中应有之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