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日本有名的推理小说家,东野圭吾的书一直紧跟时代潮流。《梦幻花》中他表达了自己作为日本国民对核能的态度,在这一本中他将目光投向了人体器官移植。
书中的女主人公熏子假扮特教老师新章房子,去探望因患心脏病而不得不筹巨款以远赴美国做心脏移植手术的江藤雪乃时,曾发表过一通关于日本器官移植法律的意见,我想这或许亦代表了一部分日本国民对脑死判定和器官移植相关法律的态度吧。然而,在我看来,东野圭吾真正想表达的,不是现有法律的不合理之处,而是关于生与死的界限问题。
六岁的小姑娘瑞穗在游泳时溺水昏迷,医生判断她的大脑已经死亡,于是按程序规定,征求父母是否愿意捐献女儿的器官,如愿意捐献,则需做脑死判定。身为母亲的熏子执意认为女儿并没有死去,父亲和昌亦不愿接受这个事实,夫妇二人利用最先进的科学技术使瑞穗不仅摆脱了人工呼吸器,还以植物人的状态又活了三年。在这三年中,熏子一直悉心照料着女儿,利用各种先进仪器帮助女儿锻炼肌肉,每天将女儿打扮得漂漂亮亮的,仿佛她只是睡着了。直到那一天凌晨三点,瑞穗向她告别。她才真正接受了女儿已经离去的消息。
熏子十分聪明,尤其是她举刀向女质问警察自己杀女是否有罪时,更是让人深思。如果脑死亡的女儿已经死了,那么自己杀了她就是无罪的;如果法律判定自己有罪,那就表示女儿仍是活着的,那自己也甘愿服刑。但结果是,警察也无法给出准确的答案。而她的这个举动,真正杀死的,是她内心深处的恐惧和犹疑。在那之前,想必她其实也有过瑞穗已经死了的念头,但她不允许自己有这样的念头,甚至不许儿子、妹妹和其他家人有这样的念头,所以在生人和若叶拒绝呆在瑞穗的房间时才大发雷霆。因为她害怕女儿真的如旁人所说早已死去,自己悉心照料的只是一具尸体。生人生日会风波后,熏子从心底接纳了一个事实,那就是,无论女儿是以何种状态存活于世,她都是我挚爱的女儿,我认为她活着,她就是活着,无需向别人证明。
我想,任何身为父母的人,都能体会并理解熏子的做法和心情。哪怕从医学上来说,女儿已经死亡,但她的呼吸仍在,她的身体仍温热,那她就还活着,就仍是自己最宝贝的孩子。无论父母采取何种方式,用先进的仪器也好,花费巨额的资金也好,都是他们的自由。所以,江藤对假冒新章房子的熏子所说的那段话,很是打动我。
我和我太太也曾经讨论过,即使已经筹到了款项,决定要出国接受移植,也不能期待捐赠者出现,至少不能说出口。因为当有捐赠者出现,就代表有孩子去世,会有很多人为此感到难过。我们认为移植手术是接受善意的施予,绝对不能要求或是期待。同样,我们也无意对无法接受脑死、持续照顾病人的人说三道四。因为对那些父母来说,他们的孩子还活着。既然这样,就是一条宝贵的生命。我是这么认为的。
瑞穗真正死去后,熏子和和昌决定将女儿的器官捐献出去。因为他们相信,心地善良的女儿一定会希望自己的身体可以帮助那些生病的孩子。而对和昌而言,女儿的心脏仍在跳动,她就一直活着,在世界的某个地方。
即使这个世界陷入了疯狂,仍然有我们必须守护的事物,而且,只有母亲能够为儿女陷入疯狂。
当熏子对和昌说出这句话时,和昌被她眼中的神采所震慑,而我的内心亦为之一震。此前读到熏子向和昌描述女儿瑞穗离开时的场景,我亦快要落泪。作为一个母亲,我太明白熏子的心情,亦懂得她为了照护女儿所付出的辛劳,更佩服她的勇气和决心。
东野圭吾在这本书中提出了一个问题:我们对待生命该采取何种态度?是应该理性地让它实现最大价值化?还是顺应自己的情感用尽所能去挽留?和熏子和昌夫妇才起高科技和巨资照料脑死的女儿相对照,江藤雪乃因国内缺乏合适的器官捐献者而不得不筹措巨资去美国做手术,最终她没有等到手术那一天就死去了。对这两种做法,东野圭吾都没有任何指责。因为,他们都是从人性出发,从情感出发,做出了在当下最好的选择。我想,这就是东野圭吾的态度吧。
无论从何种角度出发,重要的是,顺应自己的心,做出无悔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