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恨歌》之。。。 受人之托,写这个不知道什么东西的东东。。。很久没有动笔写东西了,现在还真是不会
写了?
《长》,一首千古绝唱的长篇叙事诗,奠定了白居易“诗律圣手”的地位!这一首诗,其
主题一直以来都颇受争议:有人说是讽刺篇,有人说是赞美篇,也有人说是双重篇,即涵盖前
两种说法。而我的看法也偏向于第三种。 虽然作者的立意在一开始是如他的朋友陈鸿一样,都“欲惩尤物”,可最后的成果却成了
一首爱情的颂歌! 故事的开篇,以一句“汉皇?”即刻亮出作者稍带讽刺的观点,汉王好女
色而寻佳人,可多年过后仍未如愿。所以,“养在深闺“”天生丽质”的杨玉环的一出现,就
“一朝选在?”了。这里的“选”字,颇具讽刺意味儿,杨‘明明是玄宗的儿子李瑁的妻子,
却被她的公公“选”为了贵妃!从儿媳妇变成携手相伴的夫妻,其中的讽刺味儿可不轻!毕
竟是从儿子手中抢过来的,慑于公媳的名份,也为了掩人耳目吧,杨’被安排做了几年的女
道士,才入顺理成章地成为“三千宠爱在一身”杨贵妃,杨‘做女道士的时候,名号为太真,
于是,也有了诗歌中后来的“太真”称号。得宠的杨’的“回眸一笑”,不仅仅令到“六宫粉?”,更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啊!她的
得宠,带来了她兄弟姐妹的高升,更令到天下父母“不重男?”其人心羡慕如此,玄宗更是“尽
日看不足”。于是,“从此君王不早朝”了。就在这里,诗歌的“长恨”的原因出来了!本来
是一起喜剧,可就是这看似喜剧的喜剧提示了下文悲剧的产生根源,又唤起和统领着全诗。安史之乱,打破了《霓裳?》的旋律,这里,也带有一丝的讽刺意味儿;毕竟,这是玄宗
重色而轻国的后果!玄宗带着贵妃和手下匆忙地逃往蜀地,可是,玄宗万万没有想到,这次
的逃亡,他将要失去他心爱的妃子!“宛转峨眉”,朕怎舍得让你离我而去啊!迫于无奈,要
使得六军发,必要有一人死以平民愤!于是,君王也只能“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了。诗
歌“长恨”的内因也就是悲剧故事的基础在这里揭示出来了。作者本可对玄宗的重色误国,
且对杨‘的死无能为力而大加讽刺,这里却作出了淡化处理,对两人的生离死别刻意深化,
反而收到了把”长恨“描绘得淋漓尽致的效果。试问,谁又能恨心对如此的痴情加以鞭笞呢?
作者的同情之情跃于纸上了。爱妃死了,面对着蜀山的江水春色,叫我如何应对?只有寂寞悲伤与我相对?在长安收复
以后的还都路上,玄宗仍不停地追怀忆旧:只见爱妃的死处,却不见你的熟悉的容颜!只有任
凭马儿信步往前走去吧!于行宫中,只看到清冷的月光,令人伤心的落叶飞花,听到的只是
令人断肠的声音。物是人非了,长夜何时才能尽头?爱妃,你怎么都不肯来我的梦里与我相
见啊?
唐唐一代明君,为了一名女子而流泪断肠,此情谁不为之动容?“夕殿萤?,孤灯?眠”,
其情也深深,其悲也萋萋!江山与美人的两次选择,造成了大唐江山的由盛转衰,又由衰转
盛。可是,唐玄宗对杨’的爱岂因生死而断绝?梦中相会却只有“上穷?,两处?不见”。“魂
魄不曾来入梦”,是诗人抓住了玄宗内心深处揪心的“恨”,用缠绵悱恻的语调,宛转地形容
和描述了玄宗的寂寞忧伤,引起了读者的公鸣,使得一个政治议题变得淡化了,剩下的仅仅
只是对李杨爱情的同情与赞美。在此,作者的态度也由“恨”转为“怜”,因为,作者也有自
己类似经历!作者曾经与一位出身普通人家的姑娘湘灵相爱,但因为门第观念、风尚的阻碍,
最后不得不分手了。白居易于是这下了:不得哭,潜别离;不得语,暗相思;两心之外无人知,
彼此甘心无后期!”的诗句。在《长》里,作者也许是借着李、杨的悲剧以抒发自己的痛苦与
深情;作者对李杨的同情也是对自己的安慰。 诗歌写到这里,“长恨”已经动人心魄了,诗歌本来也可以结束了,但是,作者也许不愿
看到如此痴情却换来此等悲剧的结局。于是,笔锋一转,令劈境界,借助想象的翅膀,让杨
‘于仙境中重
现,这时,两人的“情”已超脱于帝王妃子的纠葛,而更多的应是作者的主观成分。这
里的情也超出了历史的范畴,更多地偏向于人世间最普遍,最动人的情愫! 仙山中,杨以“带泪梨花”的形象再现了,“含情?,一别音容?”,宛转动人的一幕,更
深化了玄宗对杨的无限思念!更进一步深化了“长恨”的主题;此恨之长,却唯有寄托于仙
境。 在《长》中,悲剧的制造者最后也成为了悲剧的主角,吃着没完没了的精神苦果,因为”
红颜祸水“,这一说法早已在人们的心中深深植根。杨‘的命运仿佛早已注定。如果李’是
出身在一个普通人家里的孩子,不必受政治的摧残,结果会不同吗?李杨的爱情故事是否会
比梁祝的故事更加广为人传呢?可是,历史却给了他们太多的舆论,太多的阻挠!而这场悲
剧不也正是爱情被政治、伦理摧残的结果吗?此恨之深,已经无法量度!不过,也正是这样,
才能用“长恨”表达“爱的长存”这个主题! 所以,《长》的主题,虽然其中有讽刺,有不
满,但是,这些跟无私长存的爱相比,这一切,不得不让位了!所以, “讽刺”就难免显得
渺小更渺小了!
《长》,一首爱情的赞美诗!篇二:长恨歌读后感《长恨歌》主题我见
内容提要:《长恨歌》是白居易感伤诗的代表作之一,其主题有讽谕说、爱情说、风情说、
又有爱情与讽谕双重主题说等多种。其中以讽喻说、爱情说以及双重主题说为主要争论派别。
各个派别均有自己的理论依据。学界也可谓见仁见智,众说纷纭。因此,本文针对其中的爱
情说作出赏析。
关键词:长恨歌、主题、赏析、白居易、爱情文学作品的主题通常是指作品中的主要内容和主要的思想感情。而白居易作为中唐时期
重要的一位开宗立派的大诗人,其感伤诗的代表作《长恨歌》一经面世就受到人们的广泛喜
爱和传诵,流传千古。因而他的这部《长恨歌》的主题也就受到多方面的学者的揣测和分析。
由于在探求作品的主题时,读者会受阅读习惯、文学观念、思维模式等因素的影响,因而产
生了对《长恨歌》主题的不同理解,其中以爱情说尤为具有说服力。 认为《长恨歌》是诗人白居易用来抒发感情,赞叹唐明皇与杨贵妃的爱情的,持这种观
点的学者还是比较多的。诗中对唐明皇与杨贵妃的爱情加以修饰,对于杨贵妃的出身等不好
的事情则一笔带过,把他们的爱情描写的极为坚贞美好。“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
许多学者也以此为依据,把此诗的主题定为爱情。如《长恨歌及同题材诗详解》①中说到:
杨氏先为寿王妃是事实。白氏对此绝对知道,而又为什么偏偏这样说呢!因为作者已知他们
的后果,因而以同情的心情要把他们写成一对极为引人同情的牺牲者,创造成为文学作品中
爱情悲剧的典型人物。这是以爱情为主而进行创作的。同时,《长恨歌》抒情成份十分浓厚,
加以景色烘托人物感情,诗中的句子无不蕴含着无限的感情。“黄埃散漫风萧瑟,云栈萦纡登
剑阁。”“蜀江水碧蜀山青,圣主朝朝暮暮情。”“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由此可
见,《长恨歌》的诗歌风格与白居易一贯的讽喻诗(如《秦中吟》)的风格有所出入,反倒是
与感伤诗(如《琵琶行》)柔婉感怀的风格有所相似。或许深入地了解一下白居易的感情经历能更有助于我们对这首诗的爱情主题的理解。白
居易少年时期住在符离,和东邻之女湘灵姑娘相爱,感情深厚。“娉婷十五胜天仙,白日姮娥
旱地莲。何处闲教鹦鹉语,碧纱窗下绣床前。”(《邻女》)当白居易27岁的时候,为了家庭和
前程,他不得不离开家乡前往江南。临行离别,白居易与湘灵姑娘定下了爱情誓言,双方都
发愿永远相爱,不负少年之约。在前往江南的途中,白居易更写下了三篇思念湘灵姑娘 的诗篇——《寄湘灵》、《寒闺夜》,以及《长相思》。“泪眼凌寒冻不流,每经高处即回头。
遥知别后西楼上,应凭栏杆独自愁。”(《寄湘灵》)其中《长相思》中的“愿作远方兽,步步
比肩行。 愿作深山木,枝枝连理生。”更为《长恨歌》中的“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
理枝”的前身。
当白居易取得功名时,他心中挂念的仍然是符离的湘灵姑娘,依然记得她的一颦一笑。
于是,白居易向他的母亲提出要娶湘灵为妻的要求,但是却遭到了母亲无情的拒绝,原因就
是门第。在白母以死相迫下,白居易放弃了与湘灵姑娘的誓言,娶了杨氏,离开了符离。二
人此次分离,见面便是无由。时光的漫长和境况的改变并没有断绝白居易对湘灵姑娘的思念,
他一再在诗中提到湘灵姑娘。“何堪最长夜,俱作独眠人”“欲忘忘未得,欲去去无由”。 元
和十年(公元815年),白居易贬江州司马,在被贬谪的途中,大概是天意怜人,竟然让他再
次遇到湘灵。此时的湘灵已经40岁了,依然遵诺守身未嫁。此次分别之后,二人再也无缘相
见。哪怕后来他还曾四处寻觅她的踪迹,但人世的变幻无常还是毫不留情地为他们的故事画
下了句点。
在了解了白居易坎坷悲情的爱情经历之后,我们或许就可以理解白居易在《长恨歌》中
所倾注的的哀伤之情。或者我们可以做出这样大胆的假设:《长恨歌》就是白居易抒发对自己
的爱情的遗憾的一首叙事诗。以唐明皇喻己,以杨贵妃喻湘灵。诗歌的第一段贵妃受宠即白
湘二人少年时代无忧无虑的时期,感情真挚动人,甜蜜和谐。第二段的贵妃之死即白湘二人
受各方面的压力而不得不分开,白居易带着满腔悲伤离开家乡。第三段唐明皇对杨贵妃的思
念之情大概也是白居易心中所想吧。第四段的李杨相遇,大概也是指多年后的白湘二人相遇
吧。至于结尾,我们何不认为它是诗人对自己有遗憾的爱情的一种美好的向往呢?由此角度,
“长恨歌”中的“恨”字也就不难理解了。《读史读到伤心处》②云:睹物生情最是伤人,一句“人只履犹双,何曾得相似”,问得
人心中难过。都是爱过的人哪,怎会不懂得这诗中萦回不休的惆怅之情? 只有情到极处,才
会成为诗作里最深痛的部分。而他最真挚的眷恋,从始至终只给过一个人。那首传唱千古的
《长恨歌》是这样结尾的: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
无绝期。
后世的人们曾经为这首叙事长诗的主旨进行过激烈的辩论,“讽喻说”和“颂情说”各执
己见。而白居易自己将此诗归入到感伤诗中,其实早已给出了最准确的答案。“诗言志,歌永言”,在李杨情殇的背后,是白居易在缅怀自己未遂的爱情。再者,我们可以通过白居易自身对这部作品的态度来推测一下其中所蕴含的主题思想。在《编集拙诗成一十五卷因题末戏赠元九李十二》中说到“一篇长恨有风情”,可见“风
情”是《长恨歌》中一个十分重要的主题。在这篇以风情为主要内容的诗歌中,以爱情为主
题是显得恰当不过的了。相反,若以讽喻为主题的话就会显得格格不入。《白居易》③中解释
到:从作者的创作意图来看,《长恨歌》即“歌长恨”,歌咏爱的长恨。先写热恋情景,次写
兵变妃死,悲剧铸成。这是悲欢荣辱极端对比的写法。再写物是人非及刻骨铭心的无望思念。
最后写天人永隔之长恨。如此由乐而悲而思而恨,构成全诗的感情脉络,其间因果关系密切
而分明。作为一首千古绝唱的叙事诗,《长恨歌》在艺术上的成就是很高的。古往今来,许多人都
肯定这首诗的特殊的艺术魅力。宛转动人,缠绵悱恻,恐怕是它最大的艺术个性,也是它能
吸住千百年来的读者,使他们受感染、被诱惑的力量。面对如此美丽动人的爱情故事,宛转
哀伤的句子,我更愿相信这部名篇是为了歌颂唐明皇和杨贵妃的爱情所诞生的,而不愿它与
那严肃的讽喻沾上一点点的关系。“天长地久有尽时,此恨绵绵无绝期”我相信这也许也是白
居易的想法——悼念所失去的美丽的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