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未来简史》读书笔记与读后感范文
更新时间:2025-01-26 07:17:06

  从1月25号开始读《未来简史》这本书,到2月2号读完第一遍,接着又梳理了第二遍,前前后后花了大半个月的时间,这阅读的速度实在是不符合自己的预期和计划,但我相信任何好书都是值得花时间的。

《未来简史》读书笔记与读后感范文

  早就打算读完之后,一定要写一个自己的读书笔记出来,聊作是自己对这本书的输出。读书笔记推了好几天,一直没写,因为对于这样一本书实在不知该如何下笔,但如若不写出来,却又感觉如鲠在喉,好像这本书还没有看完,还没有终结。

  因此,硬着头皮,尝试着去写,力求能够让学习变成一个“生长和创造的过程”。

  是为序。

  1、《未来简史》试图告诉我们什么?

  这本书开宗明义地就提出在人类经历了几千年的饥荒、瘟疫和战争之后,在21世纪,人类将可能会面临的三大议题:长生不死、幸福快乐,以及化身为神。

  在减少了饥荒、疾病和战争之后,人类现在希望能够克服年老甚至死亡,获得永生。·21世纪,死亡不是一个必然性的问题,而是一个能够解决的技术问题。比如,人类会死亡可能是因为心脏不跳、大动脉被脂肪堵住、癌细胞在肝脏里扩散、病菌在肺里繁殖等等。这些都是由一系列的技术问题而造成的,只要是技术问题,就会有技术上的解决方案。

  在拯救人类脱离各种不幸之后,他们现在希望能够幸福快乐。历史上,人们认为,追求幸福只是一件个人的事;而现在人们则认为,追求快乐需要大家群策群力,如果没有政府规划、经济资源和科学研究,个人的追求幸福快乐就会成为天方夜谭。

  在人类挣扎着超越求生的动物性之后,他们现在希望把自己升级为神,成为神人。在追求不死和幸福快乐的过程中,事实上,人类就试着把自己提升到神的地位。人类将通过基因的改造、人和机器的结合、纯机器即人工智能三步直接成神。

  但是,尤瓦尔·赫拉利也提出,对人类未来这三项内容的预测并不意味着,未来就一定是且只能朝着这几个方向去走。这是历史学家的预言,但不是宣言。赫拉利预测人类会往这三个方向努力——事实上,人类已经在努力了——但这并不代表人类应该往这三个方向努力。提出这一历史预测的目的在于让人们讨论现有的选择,讨论我们是否能够有其他选择,然后去想象不同的命运,让历史往一个不同的方向走。

  2、赫拉利通过什么方式来阐述自己的观点?

  也许有人看到书名会误解《未来简史》应该是一本讲述未来、预测未来的历史;或者一说到历史,应该就是按照中学历史书上“王朝的更迭、经济制度的变革、政治制度的变革、文化科技的发展”等这样的线索去叙述。

  事实上,这本书大部分的篇幅说得不是未来,而是历史,是通过了解历史的方式,来预测未来的几种可能性,是“基于过去300年的思想和希望而指向未来。”

  书中讨论的核心也不是社会、国家或文明,而是人。了解智人究竟是怎样的生物,智人与其他动物的关系,以及它究竟特别在哪里;在过去的数千年里,智人究竟创造了一个怎样光怪陆离的世界,怎样一步步走到现在这个路口。

  因此,整本书的逻辑就是先抛出人类未来可能会出现的三大议题的结论,再通过回头梳理历史、了解历史,从历史的蛛丝马迹中来推理判断出未来将会如何。

  3、每一部分的内容概括:

  现代人类基本上都认为人比世间万物都要高级,都要特别,是位列其他所有动物之上的。原因是,只有我们才拥有永恒的灵魂、才有意识。

  赫拉利帮我们翻开历史。首先,在人类的一开始,也就是远古狩猎采集者认为人类和其他动物基本上没有什么不同,都是一种动物,可能都是从爬行动物进化而来。

  上帝出现了之后,作为交易,把人的地位给提高了,仅赋予了人类永久的灵魂,人可以任意对待动物,位列其他动物之上。但是,随着近代科学的发展,科学家做过的千千万万的试验,并没有发现人类有灵魂,或者证明猪没有灵魂。

  另外,进化论也无法解释灵魂的存在。灵魂如果不是进化而来的实体,是某一天突然出现的,那究竟是在哪一天呢?是这个小孩的父母没有灵魂,而到了小孩这一辈就突然进化出了灵魂了吗?

  再说意识。我们都认为人之所以高级,是因为人拥有独一无二的意识:你能感到你的愤怒、你的渴望、你的恐惧,你所有的主观体验。但实验室里抑郁的大鼠就没有意识吗?做好攻击计划的大猩猩就没有意识吗?另外,人类为什么要有意识呢?没有半点意识的谷歌自动驾驶汽车,开起汽车来也没有半点问题。

  截止到目前,生物学家也解释不了意识。科学家能给出的最好的答案是人根本不需要意识,只要“通过神经信号传递解释就能够预测人脑的决策过程,预测人的行为”就已足够,意识,只是一种“心理污染”罢了。

  所以,我们所认为的人有灵魂、人有意识,人比其他动物高级的看法都是无法证实的。赫拉利认为,智人之所以统治世界,是因为只有智人能编织出一张共同想象的意义之网,赋世界以意义,这就是虚构的力量。

  人类的历史都是围绕着各种虚构故事而展开的。某个部落里崇拜的先祖精神,农业革命时农民深信的神祇故事,古埃及的法老神,基督教里的耶稣,现在的苹果公司……这些都是每一代人想象出来的虚构故事,却拥有着强大的力量,把更多的人有效地组织在一起,促进这些人更容易合作。

  虚构的故事是人类社会的基础和支柱,而这些虚构对的故事背后往往都是一种宗教(这里的宗教并非是一般认为的只有相信超自然现象或神的才算宗教,而是只要是一套能约束人的规则、能巩固自己设想的社会执行的,都可以算宗教。例如,共产主义)的约束规则,各自信奉着不同的法则,维护社会秩序,组织人类进行大规模合作。

  在现代,科学和宗教并不是一对冤家,而是达成协议携手并进的。科学在乎力量,通过研究得到力量,治疗疾病、生产食物、征伐作战;宗教在乎秩序,其目的就在于创造和维持社会结构。因此,两者一拍即合,维护秩序,得到力量。

  二者的契约,在人类同意放弃意义、换取力量时,便走向瓦解。但人类有了力量之后,却无法感受到生命的意义,所以,人类又兴起了一种新的革命性的宗教——人文主义,将意义重新带回这个宇宙空间。

  人文主义崇拜人类的生命、情感及欲望,用人的体验,给外部世界制造意义,让我们向内探寻,听从自己内心的声音。

  人文主义假设,每个人都有一个真正的内在自我,通过感受来体验这个世界。所以,在人文主义那里,获取知识的方式就是:

  知识=体验×敏感性

  想要知道任何问题的答案,我们必须连接自己的内心体验,并以最大的敏感性来观察它们。体验,是一种主观想象,包括知觉、情绪及想法。敏感性,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注意到自己的体验;二是,必须允许这些体验来影响甚至改变你。

  虽然所有人文主义都认为“人的内心体验”是第一位的,但在其内部,也存在着三大派别:自由人文主义、社会人文主义,以及进化人文主义。

  自由人文主义认为,每个人都很独特,每个人的体验都很重要,都会让世界丰富多彩,因此,应该尽量让每个人都表达自己心中真实的想法;社会人文主义认为,自由主义过于注重自己的感觉,而不顾他人的感受;进化主义认为,有些人就是比别人优越,最适者就该脱颖而出。

  在历史的发展中,历经两次世界大战和一次冷战,自由主义胜出。现在的世界,就是自由主义的天下。

  在政治上,自由主义认为,选民能够做出最好的选择,喜欢选谁就选谁;在经济上,决定权在市场,顾客永远是对的;在美学上,你觉得美,就是美;在伦理上,在不伤害其他人感情的前台下,你感觉对了,就去做吧;在教育上,不再强调标准答案,而要启发学生,你怎么想。

  目前在当下,还没有哪种可行的替代选项能够替代自由主义在这个阶段的宗教地位,但自这并非意味着由主义就能安享荣耀、高枕无忧,自由主义也在面临危机。

  危机一,自由主义相信人类有自由意志,我们所做的每一个选择,都是由自己的自由意志决定的。但目前最先进的科学告诉你,你之所以觉得脑中浮起某个愿望,是因为大脑里某种生化过程创造出的感觉,这些过程可能是生物预设,也可能是随机,但绝不是自由意志。

  危机二,自由主义认为每个人都有单一、不可分割的自我,只要努力向内探寻,一定能在内心深处找到一个真实的自我,听从真实自我的声音。但生命科学又告诉你,如果你真的深深地去探测自我,就会发现会有各种互相冲突的声音,根本没有真正的自我,而且人类也绝非不可分割,而是由许多分割的部分组成。赫拉利举了几个“脑裂”患者(即左右半球的脑神经是断开的)实验的例子,发现你不止一个自我,你的脑子里也不止一种声音,它们有的时候可能各自为政。

  另外,行为经济学家也做过一个实验,实验发现,人体内至少有两种自我:体验自我和叙事自我。体验自我是你每时每刻的意识,叙事自我是一个会讲故事、会唤起记忆、会做重大决定的另一个实体。举例来说,你可能在新年下定决心,要控制饮食,要每天锻炼,这种伟大的计划就是叙事自我做的;只不过,过了一个星期,你的体验自我开始“发挥作用”,不想上健身房,想吃各种零食,想窝在沙发里看电视。

  危机三,自由主义通过自己的自由意志来创造意义,为整个世界乃至整个宇宙赋予意义。但同样地,这样的想法,再次被戳破。生命科学认为所谓的“自由个人”也是一个虚构的故事,人只是生物化算法的组合,每时每刻,大脑的生化机制都会创造体验,但一闪即逝,接着就是更多的闪现、消失、闪现、消失,彼此快速相连。这些瞬间本身并没有累积成什么意义,但人类的叙事自我会编织出一个故事,赋予它以意义。

  在第三个新千年的起点,自由主义的威胁已不再是“有没有自由个人”这种问题,随着科技的进步,世界将面临着三大威胁。

  ①在经济和军事上,人类已经丧失用途,政治和经济制度也不会认同人有价值;

  ②社会系统认为人类整体有价值,但个人则无价值;

  ③某些独特的个人仍有其价值,但这些人是一群超人类的精英阶层,而不是一般大众。

  科学的发现和科技的发展必将人类形成大部分无用的普通人和小部分升级的超人类,各种事情的决定权也已完全从人类手中转移到高度智能的算法,这都意味着自由主义行将崩溃,二十一世纪,正在酝酿新的宗教。

  在赫拉利看来,新的宗教有两个:科技人文主义和数据教。

  科技人文主义会由于面临着一个无解的两难,即:科技人文主义在认为人的意志是宇宙中最重要的东西的同时,也在开发能够控制、重新设计意志的科技。这就意味着科技人文主义永远无法处理意志和科技的关系,因此,它将被“数据教”所取代。

  数据教既不崇拜神,也不崇拜人,它崇拜的是数据,宇宙由数据流组成,宇宙间任何现象或实体的价值在于对数据处理的贡献。

  数据以及包含在数据之内的伟大的算法可能比你自己更了解你自己,我们了解自己的方式不再是“聆听自己内心的声音!”,而是“聆听算法的意见!”

  数据主义会产出一个“万物互联网”的数据处理系统,崇尚信息的自由,届时,所有意义的来源就在于“连接到这个系统”,读书笔记.将你的体验、记录、上传和分享,连接到大数据流,算法会找出这些体验的意义。你的价值就在于将体验转化为自由流动的数据。所以,“你体验到了什么,就记录下来。如果你记录下了什么,就上传。如果你上传了什么,就分享。”

  当然,生命究竟能不能简化成数据流,还有待商榷,但是万物之网已经有了巨大的价值,数据教仍然有可能会接管世界。在未来,数据主义对人类造成的威胁,犹如人类对其他动物所造成的威胁,人类终究也不过是宇宙数据流里的一片涟漪。

  到这里全书内容就结束了。赫拉利再次强调:我们无法真正预测未来,书中所讲的一切情境,都是可能性,而非预言。学历史的作用,也就在于能多考虑一种可能性。

  4、《未来简史》读后感:

  看完尤瓦尔·赫拉利《未来简史》,除了三观被刷新了一遍之外,脑海中闪现最多的就是,人类的发展史既是一部宗教史,也是一部在不断寻找意义,赋生活以意义的意义史。

  在人类世的时候,宗教赋予我们各种意义。上帝说,生活就是苦难,那生活的意义就是去经历苦难。智人统治世界后,人类通过虚构各种故事,赋予世界以意义。在未来数据教接管世界后,人类的意义就在于记录体验、上传分享自己的体验,将体验转化为自由流动的数据。

  联想到日常生活,我们时刻都在为自己的各种行为、各种想法赋予意义。譬如,为什么工作啊?为了赚钱,为了创造价值,为了自我实现。为什么社交啊?为了圈子,为了人脉,为了避免孤独等等。

  想到之前网上看到的一个段子:

  可以这么说,我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吃饭。我出门旅游是为了吃外地的饭。我努力学习是为了挣钱吃饭。我穿好看的衣服,打扮自己是为了能有人请我吃饭。我去健身是为了更心安理得的吃饭。我打游戏是为了更开心的吃饭。我睡觉是为了精神的吃饭。我过节是为了吃饭。放假为了吃饭。我出门是为了吃饭。在家也是为了吃饭。我买一家航空公司的机票是因为机餐好吃。我受高等教育是为了吃更好吃的饭。我买跑鞋是为了去吃饭的路上跑的更快。我买车是为了不用打车去吃饭。我买房子是为了在家吃饭。

  看,生活原本就是这样的没有意义,而我们要做的是把原本没有意义的生活经营得有意义。

  虽然,在赫拉利看来,人生根本没有真实的意义,一切意义都是幻想出来的,但这又有不好呢?!所以,看完了这本书,我想,我也会继续活在虚构之中,让生活变得有意义。

标签: 舌尖 中国 观后感
字典翻译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
不够精彩?
最新更新
精品分类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翻译(zidianfy.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翻译 zidianfy.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22014709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