艰难的制造:《欢乐颂》作者阿耐力作读后感 第(1)篇
本书都是一扇门,为我们打开一个世界。读阿耐的小说《艰难的制造》,最大的收获就是了解了很多我不熟悉的领域的事,比如关于民营企业、关于信贷、关于商业竞争、关于税收、关于环保设备等。
小说主人公柳钧放弃德国的优裕生活,回国继承父业,成为一家中小型机械制造厂的老板。他是技术控,有着开展高端制造的理想,却在现实中不得不面对恶性竞争、随意模仿、贷不到款等困难,但他还是一边与现实的妥协,一边坚持自己的理想。跟随柳钧的脚步,我们也能看到中国制造腾飞的艰难。
男二号钱宏明是柳钧的好朋友,他用钱赚钱,把钱倒来倒去就赚的盆满钵满,风头一度超过柳钧,最终却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破产自杀。对比两个人不同的结局,作者似乎是在告诉我们还是要做实体经济。但也许现实中的“钱宏明”远没有那么惨,也过着滋润的生活。
当然,柳钧的成功也离不开他的贵人宋运辉的提携和帮助。这让我想到王立群老师讲的“人生四行”:你自己得行;有人说你行;说你行的人得行;身体得行。
当然,这本小说也有缺点,比如对理想和现实冲突中,人的心理挣扎的描写不够深刻,比《沧浪之水》差得多;比如文中很多地方用词不当,用“羊肠小道”形容分开人群的道路,用“劳燕分飞”形容朋友聚少离多,用“火上浇油”形容生意火爆等。
对制造业感兴趣或者有创业想法的朋友可以看看这本书。
艰难的制造:《欢乐颂》作者阿耐力作读后感 第(2)篇
从《大江东去》到《艰难的制造》,从1978~2008在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企、外企、乡镇企业和私企这四个体系的经济在历史的滚滚浪潮下经受着种种考验和相互之间的竞争,最终制造业在现在这个浮躁的社会下越来越没有了立足之地,是实实在在的艰难之路,特别是中小型的私企更是到了穷途末路的命运。然而就像阿耐《都挺好》的电视剧里明玉和小蒙总的一段对话里所说“实体制造业是中国GDp的主要来源”,老百姓的吃喝拉撒睡和就业问题都离不开实体制造业的存在,所以现实中但愿多一些像宋运辉和柳钧这样对实体制造业和技术创新从不放弃的有实实在在追求和梦想的创造者能坚持自己的原则和梦想拯救实体制造业的未来。
政治,经济,人情,世故,阿耐以真实的社会背景描述着一个个看似是故事却又让人感觉很真实的一个个鲜明的人物和故事,轻而易举的将读者带入到故事情节里对每一个人物都有所感有所悟。在这样一个日新月异的改革大潮里,每个人物都有自己的使命,不管做对什么或做错了什么,阿耐都没有给任何一个人物定义特定意义上的大善或大恶,每个人都在为自己的利益而努力拼搏。
艰难的制造:《欢乐颂》作者阿耐力作读后感 第(3)篇
以小说的形式展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政治体制的变革进步,以及其中各种各样的问题。如同所有类似领域的国内畅销书一样,《大江东去》和《艰难的制造》这个系列的书,对于经济领域的运作关系也是非常直白的进行了揭露。这样的书确实能够给所有象牙塔中的学子以启迪,弥补现行教育和社会生活之间的隔阂。我们的教育教给了我们技能和道德,但很少教给我们如何生存竞争。教育中的竞争是孔夫子式的竞争:“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社会生存竞争是否是如此的彬彬有礼?我们需要用尽全身的力量周旋于各种矛盾之中,运用自己的智慧解决问题,而不是道德和各种教条。生活是一门艺术,如何在运用智慧的过程中坚持底线、而不是不择手段。生活不止有生存竞争还有诗和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