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春节过后,被流感袭击。病中无聊,开始看《刺杀骑士团长》。又购了纸版,与电子版同时阅读,算是看了两遍。因为不知道情节的走向,又惦记着村上对日本侵华战争的表态,生吞活剥,匆匆读罢。村上的文字总是令我反省,从中得到启发。能够给与我启发的文字我都是真心点赞,因为这些文字引领了我的生命成长。这一次算是三刷,读得慢,是否从容倒也不是那么容易讲明白。
三月上旬,母亲急病住院,两周后痊愈出院。出院当天傍晚再次急救住院,缠绵病榻至今。
急诊入院当晚我在病房里陪床,其实并没有床,只能坐在送母入院时的轮椅上。看着心电监控仪屏幕上跳动的数字、点滴一滴滴的滴落、听着隔壁床上病人辗转时此起彼伏的呻吟……我都不敢想母亲病情的走向。内心里充满绝望,因为我不知道天亮之后会怎样?再次急诊入院后依然是同样的夜晚,同样的绝望,只是换了医院。
后来请了护工替换我,我可以晚上稍微安稳些睡在自己的床上。双睫甫交即醒来,总觉得听见了手机铃声。一晚且睡且醒,间隙便翻看《刺杀骑士团长》。不能不看点儿什么,否则会胡思乱想。所以我并不知道这一遍看得是否能够叫做“从容”。
画家遭遇妻子背叛,先是选择逃跑。“逃避虽然可耻但是有用”,他终于有勇气面对即将结束的婚姻,选择去山中朋友父亲家独自生活。他活得挺认真:买菜、做饭、听音乐、与人妻女友约会(这行为其实不够地道),同时反思自己的婚姻、怀念自己早逝的妹妹。为了谋生在绘画班做一名会鼓励他们的老师。虽然依然浑浑噩噩,但他认认真真的活着。
画家接受了为委托人绘画肖像画的任务,从而认识了邻居免色。免色是从事与互联网相关工作的成功人士。年轻时因不婚主义而辜负了深爱他的女友。又因为这个那个的复杂原因接受警察调查,被拘禁了四百余天。他买下山谷中的豪宅,构建了壁垒森严的城堡,保护他自己独立而低调的生活。他每天早起洗衣服、利用健身器材锻炼身体、在锻炼的同时听音乐、自己煮饭、熨衣服做家务,读书、弹钢琴、出门购物、为表达对画家的感谢精心准备晚餐……他不像画家生活没有明确的目的,他很清楚自己要什么并为此付出努力,是个行动派。但他和画家一样,认认真真的活着,不抱怨、不苟且,真诚的活着。
书中无论是画家早逝的妹妹,还是女孩的姑母,当然也包括总是嘀咕自己能否顺利发育的正值青春期的少女,都带着一股韧劲认真的活在当下。那个怀抱着巨大秘密的老画家更是如此。书中大家的这股子“好好活着”的韧劲儿,无论面对什么都不苟且退缩的勇敢,甚至像妹妹和真理惠虽然焦虑但也依然怀抱希望的活泼泼的生命力,都特别鼓舞我。
虽然我依然不知道天亮之后会有什么在等待着,手机铃声不知何时会猝然响起,但在此时此刻好好活着,认真做好自己该做的,勇敢接受必将到来的,是我从这本书中得到的鼓励和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