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枝树、牛羊,都已长大
而我要远行。我们总有一巷之隔
风像出去游玩的孩子。它知道
抄哪条近路,能更快地回到这里
母亲坐在节骨眼上发愁
今夜,将月光牵回屋还是留给我
收破烂的刚从这儿经过。母亲的目光
也被收走了。没给一颗糖
这首诗抒情隐忍,回味内容多,对于有某些相似成长经历的人来说,极易产生共鸣。我非常喜欢这首诗,收藏了!并且想尽绵薄之才解读之。
第一节,荔枝树、牛羊都是“我”小时候的“伙伴”,我们一起长大了,它们还在那儿,而我却远行了。可能是奔赴外地工作或者学习,总之不再生活在那个儿时熟悉的小巷了。这让我本人也想起小时候的一些事情。那时候,物资匮乏,村子里的果树总能得到小孩子的青睐。有心的孩子就想着自己栽种果树,期待着能有更丰盛的果子吃。可是,等到果树长大了,孩子也长大了,对那些果子再没有儿时的那种急切渴望。而且,长大了的孩子还会离开家乡,这时候,那些果树更多的成了故乡和儿时记忆的一种念想。我想吃果子时,它们还小;它们长大结果了,我却远行了。这就是我们曾在一起,而我们总有“一巷之隔”的感觉。伴随着成长的一草一木,都是有感情的,这种感情汇集在一起就是对故乡的眷恋。它温暖,却也有隐隐的痛感。第一节,把这种感觉写得很到位。
第二节,顺承第一节的情绪而来。离开家乡的孩子多么想念家乡,可是,由于离得远或者生活所迫或者种种原因,并不能随时随意地回去。而风就不同了,它只是个无忧无虑的孩子,临时出去游玩了,随时知道抄近路回家。想家的“我”该是多么羡慕它呀!这一节中,“我”的思乡思亲情绪,通过风进一步得到体现。这个风的物象取得非常合适,小巷子里的风确实是如此,有时来得突兀去得突兀,行走灵活,素有“穿堂风”之说。而此时,它是作为一个意象,带着“我”的情感在自由穿越。
第三节,终于写到亲人了!母亲坐在“节骨眼”上发愁,从小到大的日子中,一定有许多个“节骨眼”让母亲发愁。而此时的“节骨眼”是诗意的相牵,这是作者的想象。年迈的老人瞌睡一般较少,那么,睡不着的夜晚,大概也会对着月光辗转难眠,作为母亲不想儿女还会想谁?而外地的“我”也一样,“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月光自古就是思乡思亲的象征。又因为“千里共婵娟”,天地间只有一个月亮,寂静的夜晚只有它亮着,所以,作者写下的母亲会有那样的愁思。这种双方对月光的眷恋,恰恰体现着“我”和母亲的血亲相连。
第四节,可是想归想,天亮了,儿女依然不在身边。寂寥的巷子除了留守的老人,就只有偶尔光顾的收破烂的了。除老人外无一活物的巷子,任何一点移动的东西,都会牵走老人的目光,看着他看着他,一直到他走出巷子。那终归不是你的亲人,所以,老人空落的情绪可想而知。再者,旧时代里有破烂换麦芽糖的生意。所以这时,母亲也可能会想到,年幼的儿女四处搜罗家中废旧物品,追着破烂王换糖的情景。这只会使得老人想念儿女的心情更加具体而真切。糖是甜蜜舒心的食物,在这里特意指出“没给一颗糖”,对比之下更能加强这种空落的情绪。这是“我”的情绪,也是母亲的情绪,自然也是小巷的情绪。
整首诗歌情绪推进自然顺畅,情感饱满却隐忍含蓄,都是通过实物意象表达,回味内容多空间大。且无晦涩造句,读者很容易领会作者的感情。我个人很喜欢,所以赘述这么多。谢谢作者写出这么好的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