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我们一起来共读的是《读书是一辈子的事》第279到第298页的内容,这一节我们将会与大家讨论如何改善暴力的沟通方式。
今天,我们处在一个浮躁喧嚣的环境,人与人之间几乎是一言不合就恶言相向。其中,怨怼、愤恨、谩骂、语言暴力等等充斥着我们每天的生活,让我们觉得烦闷沮丧。
谁都知道,这些情绪是负面的,但是从潜意识讲,我们又似乎难以把控和感知,不经意间便冲口而出。
其实,早就有人意识了语言暴力其实也是暴力,而且它往往比行为暴力更加伤人,因为它所带来的都是内伤;所以很早就有人提倡一种和谐的沟通方式!最有名的莫过于卢森堡博士提出的一套标准化技术——非暴力沟通!
为什么那么多人倾向于暴力沟通?那是因为暴力沟通简单粗暴,不用自己费心烧脑!它会让你感觉到酣畅淋漓的自由,说话时不用克制情绪、不用顾及影响,肆无忌惮地表达自我,十分痛快。
但是,我们很多时候忘了,生活本就不单纯只有自己。这种出言不逊、出口伤人的习惯,往往会不经意间变成一把语言的利剑,对周围的亲人和家人造成伤害;而往往这种伤害能伤到的,都是自己的至亲至爱。
所以,人与人沟通方式往往就变成你给我一句谩骂,我还你一声手撕诋毁,这种低级且简单粗暴的沟通方式,慢慢变为一种惯性的沟通模式,慢慢侵害和腐蚀着我们生活的暖心和幸福。
我们不妨先回忆一下,我们平时的沟通方式:
走在街上,你无意将包装纸随手丢弃,你的朋友指责你:你也太没素质了吧!
上学时,父母总是拿你和其他孩子对比:你看隔壁家小明,这次又考了满分!
生活中,操持家务的伴侣总爱讲:为了你,我每天不得不下了班,还要回家煮饭烧菜!
成年后,父母催婚:你是不是希望看到我们死也抱不到孙子?
以上这些沟通方式,我们再熟悉不过了。正如卢森堡博士说的,以上诸如道德批判、对比比较、不得不的自我开脱和威胁式的道德绑架,全部都是隐藏在我们身边的暴力沟通!
或许有人会惊讶,这些毫无谩骂之词、毫无污言秽语的沟通,竟然也是暴力沟通?没错!这些语言都从心理上给到他人眼中的心理压力,我们是时候改变我们的沟通方式了!
哈佛大学的《幸福课》曾经讲过一个很具代表性的案例:
哈佛导师由于整日忙碌工作,很少照顾家庭。一次,他怀孕的妻子找他沟通:
亲爱的,我的肚子越来越大了,我感觉有一些吃力。因为我现在提着东西上楼梯,越来越费力气,我想我需要你的帮助。
听到太太的一番话,这位讲师立刻对太太充满了怜悯和感激,同时也反思自己忽略家庭表现出了深深的愧疚感。当天中午,他便一人到超市,购买了足量的果蔬、肉蛋类食物,添置了日常用品;回到家又把地板重新拖了一遍,协助太太做好家务。
由此可见,良好沟通的步骤是:讲事实、说感受、找原因、提要求!
这与书中的观点不谋而合。作者认为,暴力沟通实际上是我们的一种惯性思维。很多人都忽略了它的巨大杀伤力,最起码,是还没意识到它给我们带来的人际关系的侵害。关于这一点,作者在书中也提出了非暴力沟通的解决方案。
作者认为,非暴力沟通只需四步,即可打开新局面:观察而非评论、体会表达感受、寻找根源、请求帮助。
正如印度著名的心灵大师克里西那木提说的——不带评论的观察,是人类智力的最高形式!我们往往评论别人时,冲口而出;观察且陈述事实时哑口无言,不知不觉间,我们已经逐渐丧失了在客观中阐述事实的能力了!
这里给大家一个好方法:别论对错!不是有篇网络爆文叫《好的家庭不是三观不好,而是不争对错》吗?所以,遇到问题时先冷静下来,关注事实,切忌对他人进行评论甚至否定。这当然不是一蹴而就的功夫,慢慢练习,相信自己会做的更好!
体会自己、表达感受是非暴力沟通的第二步,也可以说是拉近情感关系至关重要的环节。这里,对方在倾听你时,往往会关注你的情感表达,所以在措辞上要格外注意。
作者借用卢森堡博士列出的词汇表,进一步帮助我们阐述感受:
在表达时,多多运用表格中的词汇,不止不会引发冲突,别人也会越来越关注你的感受喔!
非暴力沟通的第三步:寻找根源!请注意,这里说的是寻找问题根源而并非寻找责任或者指责责任人!
这个环节,我们不需要忍辱负重地压抑愤怒的情绪,也没必要指责对方去给他人栽上一顶罪魁祸首的帽子,而是学会不再用语言的利器去伤害别人,有条不紊地解决问题,杜绝了情绪的肆意蔓延。
最后一步,请求帮助。请求他人帮助时,我们在内容上要注重一个原则:具体化!在企业员工培训中,有一个重要课程就是情景设定!即在老板和员工谈话时,老板的第一句话,往往就是谈话的重点。
最近,我们工期有些迟缓!
最近,我们业务有些懈怠!
这两句话就分别指向进度和工作状态两个不同的工作侧重点!同理,我们在请求帮助时,也要具体化我们的请求:
亲爱的,我可能需要你更体贴一点。
亲爱的,我希望你在每天回来后,第一时间抱抱我!
相比较,第二句话的请求,似乎比第一句更为具体明确,也更能让别人知道自己应该怎么做!
在这个环节,还有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注意情绪!请求他人时切忌命令口吻,要跟多地表达同理心!
任何人对耳提面命式的沟通都提不起兴趣,甚至有时会格外抓狂,相反你的感同身受却能很好地反映情感。在你能同理心回应对方的感受时,便能拉近你们的距离,从而使对方愿意倾听并接纳你的请求,给予支持!
总而言之,作者认为非暴力沟通并非难事,只要我们在生活中反复尝试,刻意练习,用爱的维度来回应周遭、回馈世界!
请牢记非暴力沟通的四个步骤,或许你把它牢记于脑、或许烂熟于心、有或许你可以像美国人那样把公式抄在手掌心,时时刻刻反复运用!
所谓的沟通技巧,所谓的交际艺术,都比不上非暴力沟通下的反复尝试、反复练习。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人生的轨道上慢慢平和舒缓,从容到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