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的主人公是柳比歇夫,他从1916年开始记日记,一天也没有间断过。在革命的岁月里,在战争的年代中,住院也罢,在出门考察途中的火车上也罢,始终坚持不懈。看来,没有任何原因、任何事件、任何情况能不让他在日记中写上几行。
他的时间开销日记的格式是:日期+事件+花费时间,每天记录5~7行,除了工作,休息、看报、散步等所有活动花费的时间都记录在日记里,不仅记录工作的成果,连生活中的倒霉事儿都一一记下,每个月做月度总结,年底做年度总结,不仅如此,他还把一生的时间制定成一个个五年时间,每过五年,他就把度过的时间和干过的事分析一通,可以说是做个总的鉴定。
通过记录,柳比歇夫形成了独特的感知时间的方法,不需要钟表,他也能准确估计时间过去了多久,通过时间统计,他能准确估算出完成一项任务所需的时间,从而合理安排工作计划。
他的时间好像是物质,不会无影无踪地消逝不见,不会消亡;它变成了什么,总能查得出来。由于做了统计,他获得了时间。这是最实在的收获。而相对我自己而言,很大一部分虚抛浪掷,无所事事,回忆不起来去年做过了哪些具体的事情,在对比到柳比歇夫时更是深深觉得自己如此浪费。
如果我们自己慢慢吞吞,那么生活就不等人,柳比歇夫几乎从未抱怨过自己没有时间。善于工作的人,时间总是够用的。不,最好还是用另一种说法:他们的时间要比别人多些。
他善于捉摸具体的时间。他学会了如何同跳动着脉搏的、正想溜走的“现在”打交道。他不怕屈指可数的、日益减少着的余年。他小心翼翼地延长时间,紧紧攥住它,尽量做到不无故浪费时间,连点滴时间都不放过。
他不期待别人的赞扬,他学会了自己对自己做出公正的评价。时间统计法提供了客观的指标,能说明他的情况。他在1963年骄傲地记下了2006小时30分钟的工作记录,这是他的最高纪录。平均每天5小时29分钟。而战前,每天大约4小时40分钟!他清楚地了解这些数字的真正价值,他给自己规定了定额,他拿着秒表监视着自己,他自己奖励自己,自己惩罚自己。
柳比歇夫并没有建树丰功伟绩,可他建树的要比功绩的意义更为重大——那就是过得很好的一生,他对待时间的态度非常认真,时间不会不够用,时间不管多少,总够用来做一件事。
时间统计法不会扼杀灵感,因为人适应它是为了最大限度地利用自己的一切可能性。每个人能做的,比他所做的要多得多,我们还没有达到一个人能够达到的限度的一半。人的精神潜力在很大程度上还原封未动,应当由每个人自己来制订自己的时间使用法,但不管怎样都应当深思一下自己的生活在怎样度过。
最后,有时候,完不成计划是由于工作精力暂时衰退。完不成计划也有外界的原因。但不管怎么样,我知道,我的工作有必要做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