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给保罗.卡拉尼什,曾经存在过的伟大灵魂!
这算是一篇读后感吧,花了4小时32分钟拜读了保罗.卡拉尼什在生命最后时光所写的《当呼吸化为空气》,期间几次被触动落泪,一位身患绝症的外科医生,一位8个月孩子的父亲,一位爱人眼中的“圣骑士”。在面对死神的时候,接受、消沉、讨价还价、愤怒、否认最终释然,他就这样赤裸裸的用文字表达着自己的内心,毫无保留和掩饰,告诉我谁也不必在死亡面前故作勇敢,没有人可以欣然接受一场突如其来的死亡。曾经的保罗意气风发,事业上如鱼得水,家庭上拥有志同道合,美丽可人的妻子,人生的金光大道似乎就在前方,如果有上帝,那保罗一定是他的宠儿!
可命运是如此的出人意料,三十几岁的保罗突然诊断出肺癌晚期,全世界的人中只有极小的概率会在这个年龄患上这种癌症,这是多么的不幸,犹如一首动听的钢琴曲正在演绎中,台下的观众正闭眼享受,如痴如醉,突然伴随着一阵杂音戛然而止。保罗曾经的完美生活,家庭、事业、梦想,在这一瞬间灰飞烟灭,万丈高楼,轰然倒塌。
我想上帝的形象一定不是穿着白袍神色庄严的智者,而是一位古灵精怪不知人间疾苦的顽童,否则怎么会和保罗开这样的玩笑呢?
好了,我想说一些我想表达的东西。我很庆幸能读到保罗在书中记录的关于死亡的感受和体悟,哪怕我只有二十三岁,没有婚姻,没有丰富的生活经验,没有夺目的成就,但我却“有幸”拥有和保罗类似(当然程度可能轻很多)的经历,就是关于最近的血液检查,血小板极低的数据给我的生活带来不小的波澜,一如三年前。不过这一次,我放下手头的事,想了很多,也恰好拜读了保罗的书,我想象自己处于保罗的位置,我坦白我感受到了害怕,不甘,我贪恋这美好的时间,美好的人,以及美好的未知的精彩人生。我正视自己的内心,也许你我都应当这样,死亡是我们的终点站,谁都逃不掉,看不透,但我们有适应和处理的能力,就算无法掌控,也能因为对生与死的探寻,去寻找人生的意义。不要等到死亡摆在眼前,才去哭泣,才去感叹,才去悔恨这荒唐的人生。
对生与死的体悟,与年龄并不完全正相关,我听过从容赴死的青年,也见过求神拜佛痛哭流涕的老者。在这场生命的必修课上,依旧是达者为尊。
回想这个世界每一天的勾引斗角,七情六欲,有多少人活在盲目、狭隘的自我之中,为了眼前的蝇头小利违背原则与道德,在悲哀的生活里坐井观天,夜郎自大。
保罗说,“面对生命的界限,人人都会屈服。我想进入这种过去完成时的人,应该不止我一个。大多数的梦想和抱负,无论如何,都属于过去。而我的未来已经不是一架天梯,通往逐步高升的人生目标,而是一路平坦,铺陈为永恒的现在。金钱、地位这一切的虚荣浮华,都像《传道书》对其毫无兴趣的传道者所说的:不过是捕风而已。”
我希望我们都能珍惜我们手中的筹码(时间),善待自己的亲人、朋友、乃至陌生人。甚至于所谓的敌人,因为我们不仅是狭隘的对手,从本质上来说,我们都是这个宇宙中受制于天道轮回自然规律的“难兄难弟”,我们都一样。不知为何而生,尝尽世间的苦,难逃一死。既然如此,我们为何不多给你的“患难兄弟”更多一点的宽容与爱,为何不多给你自己一些舒适和放松的时光,来享受一番这没来由的人世之旅呢!
当然,我的意思绝不是让人消极的看待人生,自暴自弃的看待我们终将化为尘土的躯体和化作空气的呼吸。
我相信生命之初毫无意义,所谓的意义和信仰都是我们自己赋予的,但爱是我们最崇高的归宿。就如保罗他以帮助病人从容的生或死为己任,以此为信仰,便活出了自己的意义。我也有我生命的意义,没有保罗的崇高。但确是我的信仰,是我之所以活着的目的。我想通过司考、考研、在杭州工作,甚至更高远的人生目标(在此不表),我想我的父母为我骄傲,我想他们身体健康,我想拥有美好的生命体验,所以我需要不断地强大和成长。直到有一天,我可以把我感悟到的爱传递给每一位需要它的人。
保罗是不幸的,在人生的巅峰患上不治之症,让所有爱他的人痛苦不已,让一切人生规划化为虚影,让当年的那句“我余生每一天都想和你一起待在这里”终究无法履行。
保罗是幸运的,在生命枯竭之前,留下了他可爱的女儿---卡迪,那是他生命的延续。并且坚守在他热爱的岗位,直到身体无法支撑强大的负荷。也在油尽灯枯前,留下了这本伟大的书,那多年前他曾追寻的文学之路冥冥之中自有天意。
当我看到“我回到保罗床边。他看着我,盖着BipAp面罩的鼻梁之上,那双深色的眼睛炯炯有神。他用轻柔而坚定的声音,清楚明白地说:‘我准备好了。’准备好了。他的意思是:准备好撤除呼吸辅助设备,准备好注射吗啡,准备好去世了。”我明白他早已看淡了生死,准备离开。那是一种让死神自惭形秽的勇气,那是怎样的从容。用他妻子露西的话说“保罗的大半生都在对死亡进行探索和思考,并拷问自己是否能坦然诚实地面对死亡。最后,他给出了肯定的答案。”
2017年5月18日晨
施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