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日,翻看汉文经典篇章,重读朋党论,赞叹文章简短明了概括精辟之余,更因为他叙述的道理深为感触。大学时代看它,是因为被作者的文笔所折服,今天看它,却和那时的心态大为同,其中表达的思想,显示了作者经过了多少思考和总结,意味深长,其规劝之道,值得今日之人广为借鉴。精辟章节,摘录如下:
臣闻朋党之说,自古有之,惟幸人君辨其君子小人而已。大凡君子与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与小人,以同利为朋;此自然之里也。
然臣谓小人无朋,惟君子有之。其故何哉?小人所好者利禄也,所贪者财货也;当其同利时,暂相党引以为朋者,伪也。及其见利而争先,或利尽而交疏,则返相贼害,虽其兄弟亲戚,不能相保。故臣谓小人无朋,其暂为朋者,伪也。君子则不然。所守者道义,所形者忠义,所惜者名节;以之修身,则同道而相益,以知事国,则同心而共济,终始如一。此君子之朋也。故为人君者,但当退小人之伪朋,用君子之真朋,则天下治矣。
贴切的描述,短短几句,讲出了君子与小人之交的深刻含义,虽然在发展社会的今天,再用简单的君子小人之说来概括人际交往显的片面,不过从段时间的交往及实际生活来看,贴切之意丝毫未减。小人因为利益而成为朋友,小人的追求是利益和金钱,当利益和金钱来临时,他们成为了朋友,当这些得到的时候,他们甚至成为了敌人。对于索取和欲望的无限追求数千年来,几乎遵循了相同的模式。而君子,为了发展和事业,为了梦想和追求,精神享受的追求在许多时段内占据了上风,而欲望的满足在衡量之间得到控制,这就是所谓的理性把。
大概也因为这样的原因,人们才说只有永远的利益,没有永远的朋友。而这句话更被国际关系用为惯例。成为国际关系变化衡量的一个重要参考。
是非好坏之间,是辨证存在的,没有绝对的界限,只有对一个利益群体而言进行相对的判断,所不同的是,在维护和取得利益的方法有所不同而已,而这些方法和过程才反映了一个人行为判断的重要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