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读了周濂所著的《你永远无法叫醒一个装睡的人》感受颇深。这本书是收录了他以前写的一些学术文章,在这些文字中,虽然有些于我而言有些晦涩,但收获的知识是十分丰富的,可以说周濂的一些观点,让我的心底有所感,有所思。
在《笑眯眯的印度乞丐》一文中,作者谈到这些印度乞丐在讨钱的时候总是笑眯眯的,即使要不到钱也不会改变脸色。其实这样一个现象,如果对于我而言,我除了觉得他们除了无奈而笑以外,没有其他特别的什么原因。但是作者却说到了他们面带笑容的文化心理根源:由于对自己的身份、地位和命运抱持与生俱来的宿命感,所以少抱怨,也少不平。由此,作者还谈到了他们的种姓制度。这让我对一种现象有了另一种别样的理解,每一种现象背后都有一定的历史原因,安知天命让印度乞丐不愤恨,而我们的社会中能够做到不愤恨的又有几多人呢?文中有句话是这样的,愤恨是一种“特殊的、即含道德愤慨又含利益计较的”情感反应。所以,就我的理解来看,人们之所以产生愤怒,实质上也是因为自己的利益在某种程度上受损后的反应,当然也是一种对自己无知的发泄。
而在《大学校园中的“无名氏”》一文中,我觉得仿佛看到了自己的影子,放眼看去,我们的许多大学生真的是处在一种“nameless”的状态中。为什么会这样说呢,因为在大学中,每一个都是小小的,甚至是不引人注意的,这同时表现在老师与学生之间的相互不了解。书中谈到,大学之所以没有人情味儿,是因为这个社会缺少人情味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