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们经常去做一件事情,时间久了,做这件事的这个动作就会成为我们的习惯。关于习惯,有好有坏,那么为什么不能和习惯作斗争呢?下面就跟小编一起来看看网友读《不要和习惯斗争》这篇文章的观后感,看看他们是怎么说的吧!
我特别不喜欢用斗争等类似的词,我觉得一这样用,你就与那个事物对立起来了。
比如,过去常说的与大自然作斗争~大自然养育了万物、养育了人类,你有什么资格与ta作斗争呢?
有时候我就想,这是与过去所受教育形成的病态话语体系有关。
过去所受教育形成的斗争哲学(如果这也可以称之为哲学的话),就是这种套用模式,这种与天斗与人斗与生活斗其乐无穷的模式。
你想想,你与天斗不起,你与生活也斗不起,那你与人斗就能斗得起吗?
同样的,你也斗不起。
我也不喜欢没有情趣地目的性很强地做某事,而是东游游西看看,天马行空般的,凭感觉行事。比方说,到大自然中游走,我突然对某条小路有感觉了,我就会径直穿过去,亲身融入ta、慢慢体会ta。
一条小路,也是一个完整的世界。
我觉得,这都是上天通过这种感觉的方式,启动我们的生命密码。
但,往往这种东西,只可意会,不能言传。
所以讲,我们需要对人类这种教育方式或话语体系,进行反思调整,或者()起码说,它不能是唯一的一种方式。
人最为缺乏的是灵性、野性,而大自然的动物,最为充足的就是这两性。
为什么?
人类,教育来教育去,最终把这二项最宝贵的东西都教没了;而大自然,有谁说是教育了?但在ta怀抱中成长的动物,无不具有这两种品性,为什么?
人类的孩子,二三岁就通过自学掌握了最难以学习到的却足以让他受益一生的两项技能~走路与说话,而我们的学校教育,却以淘汰那么多孩子为代价,培养出少数的所谓精英,是成功还是失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