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简化掉心理的旁枝杂叶,将在潜移默化中制造出新的惊喜,而我们的人生也会发生质的转变。而《仁慈的吸引力》这本书提供的就是一种至为精简而又根本的方法,见证奇迹的人生!
作者皮耶罗?费鲁奇,这个来自意大利的心理师,运用自己从业几十年的经验所得和讲故事的方法,改变了人们对自己生活的习惯性认识,仁慈不再是局限于对他人施以仁善的举动,而是关乎自我实现、自我调解和激励,是和每个人的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的,随着费鲁奇的逐步深入,诚实、温暖、宽恕、接触、信任、专心、喜乐等这些频繁出现在生活里的关键词,都有了全新实用的注解。
仁慈?或许我们想到这个主题都会觉得荒谬。我们的世界还有暴力、战争、恐怖主义和毁灭。然而,生命之所以继续,正是因为我们以仁慈对待彼此。我们只是不以为意,没有替它大肆宣扬而已。明天没有一家报纸会刊载某个母亲为孩子在床边讲故事、某个父亲替家人准备早餐、某个人专心倾听别人说话、某个朋友替我们加油打气、某个陌生人帮忙提手提箱……可是如果我们仔细想想,会发现日常生活当中,仁慈处处可见。我们很多人都是仁慈的,只是连自己都不知道。我们做仁慈的事情,纯粹是因为那是对的。
有这样一副画,一扇窗户开向满是乌云的天际,窗帘翻飞,下面写着一行字:我不记得你说了什么,可是我记得你说话时的表情。
人的一生都难免会受到多多少少负面因素的影响,从出世、童年、第一天上学、青春期、交友、恋爱、工作,我们的一生有许许多多的里程碑。如果有人在我们亟须帮助的时候伸出援手,我们会感到如释重负。
每个人都希望自已的心声被听到,渴望受到温暖友善的对待,喜欢被呵护、被了解。而这些的前提是要我们有一颗接纳他人的心。
科学证实,体贴关怀、富同情心、开放心胸接纳他人的人比较健康,进一步说,任由敌意滋生或是抱恨终生,我们不可能达到最好的境界。而如果我们忽视或压抑这些正面的特质,很可能既伤人也伤己。精神学家亚柏多。艾柏提说,没有表达出来的爱会变成恨,没有尽情享受的喜悦会变成压抑。如果把精力都投注在争斗、与人的冲突、猜忌、愤恨和设防上。这些往往是浪费时间、损耗精力的莫大虚掷。
在这个标新立异、呼唤原创性、和别人竞争、要当第一名这样的观念准则下,我们该如何释压,并有效发挥出自己的天赋和特质?生活有许多不同的面向,可是它的精髓却简单至极。本书倡导一种至为经济的生活态度,一种无须太费力的处世之道,一种更广阔的心灵天地。它省去了我们浪费在猜疑、忧虑、忿恨、钩心斗角或是无谓设防上的大量精力,让人回归到简单的面目,因而事半功倍。
科学实验证明,仁慈的人比较健康长寿,比较受人欢迎,生产力较高,事业较为成功,也比较快乐。换句话说,仁慈的人比较强健,势必要比欠缺这种特质的人更有个人魅力,更有趣,也更能拥有完满的人生。
施与仁慈和接受仁慈一样,对我们的影响无处不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