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大多数父亲不同,傅雷的大儿子傅聪,向他的父亲一样选择了艺术这条路。文艺是条羊肠小道,不好走。可傅雷父子竟然双双在这条小路上走出精彩。并且获得极大的共鸣。他们的关系由父子变成朋友,再到两个惺惺相惜艺术家。如果说傅雷凭借的是时代造人,在那个动乱的年代抓住天时,经受磨砺之后,终见光辉。那傅聪这个伟大的音乐家。
可完完全全依靠人和。有那样一位知性的父亲,不成功怎么说得过去呢?艺术特别需要苦思冥想,老在人堆里。会缺少反省的机会;思想、感觉、感情,也不能好好地整理、归纳。一位老人竟然能如此客观清晰的看待艺术,丝毫没有迂腐偏见,这样的老人,即使在所谓新社会的今天也是凤毛麟角。可在那个年代,傅雷的艺术修养达到如此境界,不得不令人为之赞叹。
傅雷的视角是从国际出发的,这与傅雷多国游历是密不可分的。这提醒着我们现在很多人记起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条祖训。腹有诗书气自华,人有阅历礼自直。一个人,特别是一个男人,如果没有什么阅历、城府的话,是永远不会成熟的。
傅雷夫妇在***浩劫中遭受身体与精神的蹂躏,夫妇二人于1966年9月3日晨在家中双双自杀而亡。在傅雷夫妇留下的遗书中,注明自己的后事交由妻子朱梅馥的胞兄处理,并将事项一一列出,其中还包含保姆的生活费与他们夫妇的火葬费,傅雷夫妇不畏死亡,而世人为他们的遭遇深感惋惜。傅雷夫妇生前所留下宝贵的书信,不仅影响了傅聪的一生,更是感动了世世代代的中国人。
我想,不论我们处于哪个时代,这些都是我们最该珍惜和挽留的精神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