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经常感叹人生无常,去日苦多,时间一去不复返,总希望把时间唤醒、逆转和凝练,艺术便能满足人的这种要求。时空从人们现实地把握世界的感一性一知觉变为体验人生的心理途径,它直接地唤醒、培育、塑造人的自觉意识,丰富人的心灵,去构建这个艺术心理情感的本体世界,以确认人类的生存和人的存在。
艺术把时空凝冻起来,成为一个永久的现在,这种凝练的时空,它毫不真实,却永不消逝。艺术勾销时间,这种勾销却使心理增长。时空本是人类把握世界的感一性一方式,艺术里的时空却成为人类心理增长的途径。人类和个体都通过时间的体验而成长。
如康德所云,只有天才才能创造艺术。他指的天才并不是天资,而是指艺术作为审美理想的表现,有将深刻的人生内容转化为艺术形式的伟大才能,以造成伟大的意识层。这种创作是无法之法,它不能教,没有固定的法则方式,纯靠艺术家个人去捕捉从而去表现那既有理一性一内容、又不能用概念来认识和表达的东西,创造既是典范又是独创的富有人生意味的作品。
人生境界、生命感受和审美能力(包括创作和欣赏)的个一性一差异,具有本体的意义,即那似乎是被偶然扔入这个世界、本无任何意义的感一性一个体,要努力去取得自己生命的意义。这种意义不能逻辑地产生出来,而必须由自己通过情感心理来寻索和建立,所以它不只是发现自己、寻觅自己、而是去创造、建立那只能活一次的独一无二的自己。人作为个体生物是如此之偶然、短促和艰辛,而死却是必然和容易,所以人不能是工具、手段,人是目的自身。艺术是人的感一性一存在的对映物,它就存在于人的日常经验中,这即是心理情感本体。
当艺术品完全失去社会功用,仅供审美观赏,成为纯粹美时,它们即将成为完美的装饰而趋向衰亡。艺术品如何从实用、功利的人工制作向所谓的纯艺术的审美过渡,正是有关心理情感本体的建构关键之一。
生命是一堆印象、材料而已,作为美的艺术,正是通过形式的寻觅和创造而积淀着生命的力量、时代的激一情。从而使此形式自身具有生命、力量和激一情。这即是生活积淀。原始积淀是审美,艺术积淀是形式,生活积淀是艺术。
在生活中去做非功利的省视,在经验中去进行情感的净化,从而使经验具有新鲜一性一、客观一性一、开拓一性一,使生活本身变为审美意味的领悟和创作,使感知、理解、想象、情一欲处在不断变换的组合中。于是艺术作品不再只是供观赏的少数人物的产品,而日益成为每个个体存在的自我完成的天才意识,个体先天的潜力、才能、气质将充分实现,它迎接积淀、组建积淀却又打破积淀,于是积淀常新、艺术常新、审美常新!
艺术正是人类这种作为一精一神生命本体在不断伸延着的物态化的确证。人们在这种物态化的对象中,直观到自己的生存和变化而获得一精一神上的培养,增添自我生命的力量,因此所谓的生命力就不只是生物一性一的原始力量,而是积淀了社会历史的情感,这也就是人类的心理本体的情感部分,它是人是值得活着的的强有力的确证。艺术的最高价值便不过如此,不可能有比这更高的价值了。无论是科学或道德都没有也不可能达到这个有关生命意义的价值,所以,艺术及其意味作为历史一性一与开放一性一之同一,不只是回首过去,也不只是现实体验,它同时是指向未来的。它和时间一样,把过去、现在、未来融为一体,是无时间的时间,所以它是永恒的,只要人类永恒的话。
只有一抽一象的才是具体的。这里的一抽一象既不是现实事物变形一抽一象,也不只是情感表现形态一抽一象,而是对世界、宇宙、人生的情理交一融的领悟的一抽一象,这种一抽一象是概念一抽一象所不可能有的。美感尽管不能脱离形、色、声、体的感知、想象和憎一爱一、欲一望,但其高级形态却完全超越这种感知、想象和情一欲,而进入某种对人生、对宇宙的整个体验的一精一神境界。音乐之所以比其他许多艺术常常更能达到某种哲理的深度,也是因为这最高哲理是诉诸人的感受,情感的人生宇宙感怀,这也就是艺术作品的意味层。微妙无形,寂寞无听(阮籍)。
大自然之令人魂消骨蚀,不仅不只是耳目器一官,而且也不只是心意情感的感受理解,还是整个生命和存在的全部投入。在中国呈现为与大自然相融会的天人合一的一精一神境界。悦耳悦目,悦心悦意,悦志悦神。上下与天地同流大乐与天地同和,只有当人与自然完全吻合一致,才能达到所谓极乐至乐的审美境界和感受,也就在这时空中超越了时空。至乐无乐不是宗教,而是审美。它不厌鄙,不抛弃感一性一,不否定,不抛弃内在的和外在的自然,它是在感一性一自身中求得永恒。在中国,作为崇高感受的悦志悦神主要表现为一种生命力量的正面昂一奋,即所谓天一性一健的一陽一刚气势,表现为一种与天地参的人的自然化。
艺术是人类的一种记忆,是人类的自我意识,艺术不是为审美而出现或创造的。可喻不可喻,可解不可解。理之于诗,如水中盐,有味无痕,一性一存体匿。即之愈稀,味之无穷。
人作为感一性一生命的存在,终归是要死亡的,个体的生命都在有限的时空之中,因此,人追求超越这个有限,追求超越这个感一性一的个体存在,而期待、寻求那永恒的本体或本体的永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