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凭海临风》读后感
最近一直想买书,就关注了豆瓣读书。细细想来,我读的书也不少,但是很少写读后感。书评这个词不敢说,在我看来,书评要有一定的客观性、全面性,需要一定的高度。就我而言,可能主观上的感受更多一些,说是观后感再适合不过了。
我喜欢看别人在这个年纪写的东西(杨澜这本书写于28岁)。估计是由于年纪相仿,也许我正在经历的他们也经历过,我正在纠结的他们也曾彷徨。你也许要说,那中年人不都有我说的这些吗。其实不然,对于我来讲,我需要的不是回过头看人生总结出的道理,也许那个坎上的思想斗争以及怎样做出的选择,给我的感触更大。
从看一个人的文字(这里主要指随笔杂谈)可以窥看这个人,这话真的不假。我正处在一个比较矛盾或者说反复的时期,我想,这也与我所处的时代有关,信息网络时代,就网络媒体而言,缺乏监督机制,负能量言论更多。当然,我所矛盾的跟这些没有关系,只能说潜意识里受到一些影响吧。最近看过两位女性的文章,除了《凭海临风》,还有柴静的《看见》。我不由想起温州动车事故时期,人人网上一篇文章转载量十分大,说现场采访的柴静因言论不当被封,更有甚者说被害。理由就是柴静的博客不再更新。网络有时真是让人啼笑皆非。
杨澜说她是一个目标明确,头脑冷静,生活在许多条条框框里的人。前两个我就不妄自菲薄了,还行。第三条,说到点上了。从小到大,我就是个乖学生,成绩虽不是年级前几,但是一直稳稳妥妥的升学。就现在,别人提起我,还会一顿赞扬。小时候,受到赞扬不由的美美的。但是现在,我却明白了。赞扬是别人给予的肯定,但评价标准必定是他人的价值观。别人的评价建议当然应该接纳(我一直很感激那些给予我建议或者批评的人),但是让别人的眼光左右自己。放弃了给大boss讲解的机会,我也觉得可惜,一直到现在都有点。但这是我仔细思考过后做的决定。说到决定,我想起本科临近毕业时和家里意见有分歧的日子,当时也做了一个决定,但是现在看来,那时掺杂的感情太多,太冲动,决定的结果无关对错,只是这下决心的过程值得反思。
骨子里,我也是一个渴望热烈浪漫的生活,渴望冒险,渴望挣脱羁绊的人。从小到大,一直被教育什么是对的,错的。父母用他们的价值观教育着我,那时不懂,当然一味接受。很感激我的父母,我一直觉得我是个正人君子,甚至过于爱憎分明。长大后,自己这个词渐渐萌发。在外上学这五年,其实也是自己这个词奋斗的过程,也许过后破土而出,也许就再也没有发芽。走过弯路,在做自己和环境认同中不断斗争。有时我甚至产生这样的想法,那些自己和环境认同不谋而合的人真幸福,似乎不用经历这个纠结万分的过程。但是,我又庆幸我不是那样的人。书里说,真实比正确更重要,对自己真实尤其如此,因为正确从来就没有固定的标准。这句话,在我今后的日子,应该会体会的越来越深吧。
我看一本书,喜欢结合自己的经历或者感触去思考。一来,是自己不断反思审视的一个过程,二来,也是和书产生共鸣吧。杨澜大学期间就去了《正大综艺》。我进大学第一年,就去了校电视台播音,主持了学校的第一届毕业晚会,仅此一次。回想起来,很多事情。但是印象最深的,是大一时的那股劲儿。那时我很天真(褒义的),很勇敢。我总是跟自己说,现在年轻,可以犯错,什么都可以去尝试。我的目标就是结识不同的人,我认为微笑是最好的名片。不知道是我的磨合期来的太晚还是什么,大二经历了很颓很迷茫的时期,这个时候我总会想重新来过多好。好多事做到一半就停止,校EEAC辞职不干了,电视台也不争取去了,许多活儿能躲就躲了。当然我不想重新来过,只是觉得可惜。更可惜的是,我没有更早的总结出症结所在,导致在大四研一的交接期,仿佛重演。原因很简单,因为一不小心就世故了。很庆幸,那时只是天平的倾斜。因为我一直在努力,虽然当时我不知道努力是为了什么。
说到这里,不妨再说说感情。感情是两个人的事,不是一方的追逐。旁人看我很理智,但我知道,感情需要激起的是骨子里的那个我。我相信缘分,可能这个词有点佛教色彩。但是不等于等待。我一直相信,到了那个点,遇到那个人,一切都自然而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