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2002-07-11
这两天,本报热线接到好几个电话,反映在不同的场合曾经看见过与高考作文题很相似的题目。这些读者担心,高考作文题被人泄露。经过记者一一核实调查,发现所谓的“漏题”至多算是“不谋而合”。高考作文题就来源于我们的日常生活,被猜中其实并不奇怪。
本报记者程婕报道 朱女士说,自己曾经在山西的一本作文杂志今年6月19日那一期看到过与今年高考全国卷“心灵的选择”完全一样的题目。记者找到这本杂志,果然看到“高考模拟训练场”栏目里赫然印有那个“登山者”的故事,意思基本相同。但是,它没有像高考题那样明确提出了“心灵的选择”这个话题,而是要求学生联系实际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该杂志的周总编告诉记者,这道模拟训练题来自于一位中学老师的投稿,所用材料也节选自刊载于报刊的文章,没想到还真与高考题撞上了。周总编说,高考出题人会想尽办法避免被大家猜中,这种“不谋而合”的概率其实很低。
考生小王也反映,考前曾经在一个作文培训班上接触过与“世界杯”和“规则”相关的作文题。看到今年北京的作文题后,他觉得那位老师真神。该培训班的郑老师告诉记者,“世界杯”是今年最热点的话题,大家都不陌生,应该成为高考作文的素材。与“世界杯”这种激烈的对抗性运动相对应的自然是有关规则的话题,所以他在培训班上出了一道与世界杯有关的练习题,但是话题不是“规则”而是“少数与多数”,要求“考虑规则问题”。
一所中学的考生也曾经写过有关“规则”的作文。该校高三年级的一位语文老师提起这事也觉得特别兴奋,“这几年的高考作文题除了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外,也很注重反映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比如去年的‘诚信’、今年的‘规则’等。只要大家平时多留心各种报刊文章,遇到什么题目都不会感到棘手。”
记者了解到,高考题属于国家绝密文件,命题工作有严格的纪律要求。出于公平的原则,高考作文的命题肯定是大家有话可说的话题,要求学生关注生活、关心社会,强调思维的广阔性、灵活性和创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