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一生,如果要说最珍贵的,那就是不经意间所带给我们的触动与震撼!前一段时间,我看了一则新闻——浙江工业大学化材学院(0701班)大三学生杨济源因抓小偷,而不幸牺牲。记者在浙工大采访,提起杨济源,老师和同学连声称赞他是一个“特别正直、有责任感的人”。杨济源所在班的助理班主任李文洁说,杨济源是一个热心、阳光的男孩。汶川大地震发生后,第一批四川籍伤员被送达杭州医治。杨济源一清早来到杭州城站火车站。他说,去不了四川,我可以在后方出一分力。那天,杨济源帮医护人员抬担架,运送病人,一刻都没停过。“他做了很多杂事、琐事,并不求回报,责任感已是他血液的一部分。”同学周央告诉记者,杨济源家境贫困,可他看到一名白血病女孩无钱看病的消息后,二话没说在全班发起捐款,并带头捐了200元钱,“那可是他近1个月的伙食费啊!” 年级主任周丹妮。她向记者讲起了一件不为人知的事:很多同学都知道杨济源家境贫困,却不知道他在每个月的最后几天都已十分窘迫。可杨济源仍把大量的时间花在志愿者服务上,也不申请学校的助学金。 “我在聊天时就问他,你是班干部,这是申请助学金的有利条件,为什么不申请?他很不好意思,说,班里名额有限,再说还有比他更困难的同学,他不忍心占了名额。后来,又聊到这个话题,他很认真地对我说,作为80后大学生,自己更希望能回报社会,而不是索取。” “他的话给我印象太深刻了,这样的年轻人真难得。一位好学生就这么走了。”周丹妮伤心地说。正是这种社会责任感,让他付出了宝贵的生命。 这个世界不缺少感动,缺少的是感动之后我们的行动! 我们应以杨济源同学为榜样,牢固树立高尚的道德观念和价值尺度,使见义勇为、扶危济困、关爱他人、无私奉献在全社会蔚然成风,不断增强公民道德素质,提高社会文明程度,促进社会和谐和社会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