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罢免 时间永远流逝,校园依旧太平。 四月的早晨,在校园里还是可以见到些薄薄的雾气的。即便是飘雨的天,也还是能够偶尔看到一些,但今天不下雨,所以就显得有些淡淡的凄凉,空气中微微透着丝丝的恐慌。那是心底的感觉。 不只不觉中,第一节课已经下了。也不知道她什么时候从哪儿奔来,一到讲桌旁,她习惯地用手去摸了摸桌面,又看了看手指头,然后说:“找抹布来抹一下桌子。”她也在附近找了起来,但没有找到。又说:“今天谁值日? 值日生来把桌子抹一下。”这时候,值日生又上去,当着她的面,把桌椅重新抹了一遍。眼见为实嘛!这时她才安心的坐下,可她又起身看了看自己的裙子脏了没有,才更放心地坐下。电铃终于扬起了嘴角。 同学们向她问好后,她把椅子扛到讲台上,摆正,转身,坐下,抬头,坐正,说:“背一遍朱自清的《荷塘夜色》,李密的《陈情表》,曹操的《短歌行》,李清照的《声声慢》。然后默写。” 同学们读完后,她问:“请告诉我,有谁能够真正的把这几篇课文默完? ”同学们不做声。“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同学们本来已经事先准备好的,可没能真正背得。所以,谁也不敢举手。她加重语气道:“默得《荷塘夜色》百分之九十的请举手。”这时有一位同学举了手。她一看,把脸一沉,又问:“默得《短歌行》和《声声慢》的举手。”这时同学们都把手举了起来。她用眼一扫,脸一沉。从椅子上站起来,说:“看起来你们是不想默写了,是不是? ”她突然加大分贝问。教室里回荡着她的声音。她的脸色更加难看了,又说:“好,从今天起,我们就取消默写。反正我的时间多的是,不默写,就上课,上完课后就闲着。反正这样的复习方式你们又不配合。”说完后她把椅子从讲台上抓起来,甩在讲桌旁,自己一屁股砸到里面去。 同学们也不做声,只是相视而附其鬼脸之。 她又加大分贝说:“愿不愿意让我要求你们? ”同学们展开讨论起来。她又说:“愿意让我要求的举手。”教室里顿时静悄悄一片,只听见一颗愤怒的心在激烈地跳动,她还在重复了又重复刚才的问题。 这样的局势早已成为了家常便饭了,所以同学们也只是不停的环顾四周。终于有位同学悄悄把手举起来。三十多双眼睛顿时一齐集中到那位同学的身上。这时她火了:“怎么,不服气,是吧? 以后有几个我就辅导几个,其他的一概不做要求。”其实同学们的举动并没有恶意。之后又有几个相继举了手,最后确定有七个同学。她强调说:“别说我偏心,叫你们举手你们不举,这怪不了谁,以后成绩上不去别怨我,我是先安明告示了。”她的话不是不无道理,但在举手与不举手之间,同学们明白后果是截然不同的。举吧,确实难以完成,时间又紧;完成不了,后果又是另一种味道。不举吧,到头来吃亏的还是可怜的自己,唉!究竟该怎么办呢? 课,也就在犹豫不定中结束了。 下课后,大多数女同学都去玩跳橡皮筋了,男同学也到走廊上晒太阳了,教室里只剩下几个学习好的同学。她怒火重燃,问她们为什么不举手。之后,她跳出教室,又去找正在理科班讲题的我们的班主任。又把他“拉”了出来,再把实情重复了一遍,希望得到班主任的意见、支持或是理解、同情,可她又失望了。班主任不但不发表任何议建,而且也只是悠然地说:“这件事我会处理的。”听到这话后,似乎她感到了一些安抚,恋上露出欣慰的笑容。然后又心满意足的回到教室,继续她刚才未完成的训斥。 课,又开始了。 这节依然是她的课,还没有等到同学们坐好,她就说:“以后,那七位同学就到我那儿去,我给你们辅导。其他的同学,以后就自己学,自己复习吧。有问题来问,没问题就走远一点。他们默写时,你们就上自习。作业想做就做,交上来我会改;不交当然更好。反正,对你们,以后我就不在做任何要求。”听到她的这番话,同学们真是又喜又悲,欲哭无泪,欲笑无音。 之后,她把那七位同学叫到隔壁一间空教室里上课去了。有同学感叹道:“真没有想到‘默写制度’还不到一周就宣布取消了。唉!真是这刻不知下刻的命啊!为什么事情总让我们无所适从? ” (五) 再现生机 局势好像维持了很长时间,而一切又好像只在昨天。 昏头昏脑中,学校还是无法避免的被合并了。这问题严肃得好像主权问题,简直就没有商量的余地。或许这些与学生无关,或许与学生就有很大的关系。 并校后,一切似乎都脱胎换骨了。运动场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