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不少人觉得今年春晚的节目不怎么样,还挑出很多毛病来,我倒觉得人家已经尽力了,而且节目也都是精心编排的,说的人基本上是没有亲身体验过那种酸苦和疲累的,看着演职人员兢兢业业的样子,我是感到能理解也赞同他们的劳动的。 要说我最喜欢看的,还是语言类节目中的小品,不仅是好笑,我更觉得它们能引人思考,比如这期春晚中赵本山的《策划》就很值得回味,特别是那些台词让人感觉痛快淋漓,虽不是强烈的谩骂,但其讽刺的力量远超过大量的论证。里面有很多针对社会种种弊病的揭示,让人在笑声中频频颔首。 首先,它敢于挑战权威。一开始赵本山问牛群录完了在哪播时,牛群说是地方台,赵本山就说千万别在中央台播,那里太不靠谱,让他生活很背,干啥啥赔。这虽是调侃,但也道出了不少人心中对中央台的不满,告诉大家不一定是中央台就有权威,就是事实,往往上了中央台的都有经过美化、再制作了的嫌疑,其真实性是值得商榷的。生活中,有很多东西往往是中央台不敢播也不能播的,要播也是经过处理后播的,像这次春晚在零点钟声敲响前三分钟六个主持人互抢台词造成主持混乱的局面,人称“黑色三分钟”,但在央视就仅仅是直播时出现了一次,后来为避免生事,重播时便再也看不到那一截真戏了,代之的是15日彩排时录制的几个主持人串起来的流畅的台词。你说人家还敢相信中央台吗? 其次,讽刺名人。现在牛群要知详情,宋丹丹要他登录她的博客,并说现在名人都弄博客,把那些名人好名好利、喜被人追捧的丑态点得很逼真。什么是名人?开了博了,有了新闻发布式的地方了就是有名了,弄点什么个人路线、想点什么生活味道就是自己精彩的生命再现了,成名了就是要让人惦记着,这也是名人博客的意义所在吧。宋丹丹在说鸡被人追捧前后的样子时说:“……以前鸡走道,挺胸抬头,气宇轩昂;自打生了公鸡蛋,走道都改了,改这样了(开始模仿公鸡走道),鸡爪子可着劲儿地划,我一开始还没明白,研究了半天才缓过来神,它那是在练签名呢。”以鸡喻名人,可谓入木三分,把名人成名后的这些变态似的矜持与时尚刻划得淋漓尽致,大家在笑鸡的时候,更多的是在笑那些所谓的名人。 其三,揭露媒体的虚伪与炒作。牛群问他们鸡把蛋下在了哪儿,赵本山编了很多内容,最后还是下在了狗窝,其目的原来在于讽刺狗仔队,说是狗仔队一报,全村的鸡鸭鹅狗猫等等就全都知道了。这一言既出,即刻使人把娱乐界的狗仔队联系在了一起,这既是动物们的信息传播,也是人类娱乐新闻的传播,更在于说明媒体界追腥逐臭的样子,他们不去想如何真实反映生活,却总想着如何炒作新闻、提高自己的收视率等等。不仅如此,牛群的种种表现,活脱脱一个媒体炒作者的嘴脸,他的目的非常明确,只有一个:利用这点小事,或许是不存在的事情,假戏真做,把它变成能让他赚钱的工具。宋丹丹的代言更有意思:“下蛋的公鸡,公鸡中的战斗机!哦耶!”还连续来了三遍让对方自己去剪辑,我开始还没听明白说的是什么,直到后来看了字幕才搞清楚,觉得太逗了,把电视广告中那些为广告而“献身”的人们彻彻底底地损了一回,为了钱,把自己卖了,形象好歹倒不重要,问题是在电视上反复地晃,让人感觉恶心和厌恶,再好的形象也禁不起这样折腾,看会电视节目都要见到很多回这样的嘴脸,比起宋丹丹小品里的形象来有异曲同工之妙。 当然,还有很多可圈可点的地方,比如人的金钱观,借鸡生蛋的生财方式,现代人的爱慕虚荣,死要面子活受罪的痛苦,人性的善与恶,等等,总之,这是一个能让人思考再三的小品,而不像有些人说的是赵本山想不出东西来了,弄个“公鸡下蛋”的折子来充数。我觉得这恰是小品之能让人感动的地方,以小见大,以细见伟,以假见真,以熟见生,可以算得上是一个小品中的珍品,是与时代相一致、与社会相联系、与人性相映照的作品。 (时2007-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