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古诗词多角度鉴赏”,是指要求考生就某一首(一联、一句)古诗词的表现手法(或技巧),任选一个角度进行鉴赏,这种题型通常是以主观题的形式出现在高考语文试题中。本文试以南宋邓剡的《唐多令》一词的鉴赏为例,谈谈此类题目的答题思路和方法,希望考生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以提高自己的应试能力。
下面,请同学们阅读这首词并对题目进行初步的思考。
唐多令
邓剡
雨过水明霞,潮回岸带沙。叶声寒,飞透窗纱。堪恨西风吹世换,更吹我,落天涯。
寂寞古豪华,乌衣又日斜。说兴亡,燕入谁家?惟有南来无数雁,和明月,宿芦花。
[注释]邓剡,字光荐,号中斋,文天祥的同乡和朋友。本词为南宋灭亡之后,邓剡被俘,过建康(今南京)时所写。
题目:请你就词中画线句的表现手法,任选一个角度进行鉴赏。
如何解答此类古诗词多角度鉴赏题,这里提醒考生从以下四个方面加以重视。
第一,知人论世,把握主旨。
古人云:诗言志。“志”是指志向、抱负、愿望、情怀等。因为诗词作品往往表现作者的情怀、志趣,并与作者的经历、思想状况以及个性有关,所以要“知其人”;又因为作品所流露的思想感情往往跟社会的变迁、时代的风云密切相关,所以要“论其世”。因此,考生在动笔鉴赏之前,首先要理解诗词作品写了什么内容,然后再体会作者表达了什么情感。从《唐多令》一词下面所附的“注释”不难看出:这首词是邓剡被俘北上,途经建康时所作。作者触景伤情,吊古伤今,全词抒发的是自己的流亡之苦和亡国之悲。
第二,通观全篇,选准角度。
一般来说,考生对古诗词作品进行鉴赏,应该全面理解它的思想内容和表现形式。所谓“思想内容”,是指古诗词所表达的主旨和作者寄托的情感。所谓“表现形式”,是作者在要表达主旨和情感时所运用的表达技巧。但无论从什么角度鉴赏古诗词作品,都要从该作品的整体出发,把握作品的基调和总的倾向。故解答此题,考生先要通观全词,然后从内容和形式两个层面对“惟有南来无数雁,和明月,宿芦花”一句作全面而深入的阅读分析,以求选准鉴赏的角度。
第三,指向明确,目标单一。
除极少数情况外,高考古诗词多角度鉴赏题通常仅仅要求考生就其“表现手法”任选某“一个”角度来鉴赏。因此,考生答题时所选择的鉴赏角度务必要指向明确,目标单一。切忌蜻蜓点水,面面俱到,切忌脱离文本去想当然地去套用鉴赏术语,切忌空洞抽象的泛泛而谈或言不及义的任意罗列。
第四,表述流畅,要言不烦。
高考语文试题中的每一道主观题都对语言表达有较高要求,古诗词多角度鉴赏题自然也不例外。考生在选准角度动笔鉴赏时,在语言表达上要力求做到准确、规范、简洁、流畅,切忌语言筻拢辞不达意。
下面是该题的三个不同角度的鉴赏实例,供同学们参考与借鉴。
[例一]本句运用了“寓情于景”的手法。作者把自己对国家破亡后感到无比悲伤的情绪都融入在这深秋的雁、月、芦花等让人感到凄凉、萧索、悲伤的景象之中,亡国的悲伤之情与眼前的悲凉之景和谐地统一。
[例二]此句中的“和”和“宿”两个动词用得极为传神。南雁孤单落寞,无家可归,只得“和明月,宿芦花”。大雁的这种“寄寓”的孤寂无助之感恰与作者亡国被浮后的孤独愁苦悲伤之情相一致,表达出作者内心无以名状的惆怅、落寞和悲苦之情。
[例三]作者在色彩的描绘上颇具匠心。苍白的月光下,一望无垠的白色芦苇丛,这种单一的冷色调给人视觉上造成的冲击直接导致了心理上的冲击:凄凉、落寞,更加渲染了作者的亡国和漂泊之痛,凄凉哀婉,读之令人恻然。
上述三个不同角度的鉴赏示例,基本上都是紧扣以下三个要素来构思成文的:首先,选准鉴赏的切入角度;其次,结合该词句的内容对鉴赏角度进行简明的分析;最后,结合该词的主旨和作者的情感写出表达效果。也可以用一公式简单地表述为:表现手法的鉴赏=鉴赏角度+具体表现+表达效果。由于这三位同学熟练地掌握了诗词鉴赏的一般结构特点,故所写出的鉴赏语段均层次清晰,言简意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