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试卷给的材料,我有一种说不上来的感觉。既有为老人惨淡黄昏的不平,也有对这常见社会现象的悲哀。看到老人子孙们不合情理的答复,我很想告诉他们:贫穷怎妨尽孝道。尽孝是一种态度,不能与贫富划等号。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孝”一直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我国古代流传的各种感人尽孝故事中,我们不难发现一个特点:尽孝是一种态度,与贫富无关。中国有句古话:家贫出孝子,国难见忠臣,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子路早年家中贫穷,自己常常采野菜做饭食,却从百里之外负米回家侍奉双亲,受到孔子及百姓赞扬。子路尽孝,是从他贫穷的时候开始的,也更加体现了他尽孝的诚心。
尽孝是一种方式。即使是亲自为父母煮药、捶背这类小事,也一样是“孝”的表现。有一次,我妈妈得了病毒性感冒,不得不卧床休息。我仅仅给她拿药倒水,但我从妈妈痛苦的脸上看到了欣慰。也许她觉得我长大了,懂得照顾父母,也懂得了孝。平时妈妈得这种病,要一周才能好,但这次她仅三天就康复了。
我觉得,就是拿药倒水这点小事,也是尽孝的一种表现。西安“金牌孝子”康文泉,在小的时候,父亲因土崖塌方,致使下肢瘫痪,母亲为了生计在外打工。从那时开始,他就利用周末、课间休息时间,十年如一日为父亲喂药、洗脸、擦身。害怕父亲想不开,他还给父亲讲张海迪等人的故事,让父亲鼓起勇气活下去。
康文泉以他独特的方式诠释了一个现代孝子的光辉典范。尽孝道,不关乎你的贫与富,而在于你的心与行。很多时候,老人需要的只是一份关心,一声问候,一种儿孙照料的幸福。我真想告诉老人的儿孙:贫穷不是你不尽孝道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