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我学奥数回来,我发现两只不明飞行物在我旁边飞来飞去,我张望四周,发现有张旧渔网,我便拿起渔网向它们撒去,于是,这两个不明飞行物被我活捉起来了,我一看原来是两只螳螂啊,我给它们分别取了名字,一个叫小白,另一个看起来有点笨,就叫小痴,小痴听了我给它取的名字,好像很不满意,伸出双刀向我示威,我把它俩摘了翅膀放到地上,让它们打斗,你推我攘,一番激战之后,来到了蚂蚁的领地,蚂蚁们看见了更可口的食物,便放下手中的工作,开始进攻两只螳螂,我在一旁袖手旁观,蚂蚁们渐渐围成了一个包围圈,我想,他们打得过吗?
已经有几只蚂蚁攻击了,两只螳螂一挥双刀,先上来的蚂蚁KO了,接下来双方开始浑战,“蚂蚁们那是螳螂的对手,倾刻间横尸遍野,血流成河”,其中有一只蚂蚁感觉不对,赶紧跑回洞里去搬救兵了,几分钟后大头蚁出来了,蚂蚁兵退后几步,大头蚁上场了。
不一会还是有很多的大头蚁相继倒下,接着蚁群们改变战略,兵分两队争先恐后,一队攻击,一队偷袭,一会儿功夫,果然有一只螳螂就义了,另一只化悲痛为力量,可大头蚁愈战愈勇,终因寡不敌众,在它奄奄一息时候,又杀了几个蚁兵,最终还是壮烈牺牲了。啊,原来蚂蚁的力量这么大啊,我们不能小看蚂蚁。我发现生活中处处有学问,只要仔细观察,勤思考,多动脑,我想会发现更多的奥秘哦!
蚂蚁,是我们身边微不足道的小生物。但是,在我家里的“蚂蚁工坊”里,我却看到了蚂蚁是具有团体合作精神,努力拼搏精神的另一面。
“蚂蚁工坊”的五只蚂蚁在造家时,我发现了一个十分有趣的小故事。第一天,它们用那对长长的触须探索着,然后,它们开始挖洞,它们不是用脚来搬脚下的塑胶,而是用嘴来刁着塑胶来开通“通道”的,它们相互排着队前后忙碌着……。第二天,一个成倒L型未完成的小家,呈现在我的眼前,旁边还相连一个小心形的“房间”,真是太漂亮了!到了第三天,一个让人惊叹的小屋出现在我的眼前:小L形的小屋又连着另外一个心形小屋,心形的底部还有三个通道,又分别通向上面的出口,右边的“食物储存室”还有左边大L形,错落有致,又相互连接贯通,小小蚂蚁真是了不得,太神奇了!
我忽然从这些蚂蚁身上发现了什么是团结就是力量,什么是功夫不负有心人,铁杆也能磨成针的事实,在我们的学习中如果也能有这股精神,还有什么难题不能够战胜的吗!
听说蚂蚁可以把比自己体重多几十倍的东西抬起来。我想做个试验。
我拿了几块饼干,跑下楼。我找到一个蚂蚁洞,发现有许多小蚂蚁来来往往忙个不停,原来蚂蚁在抬一只蜻蜓。只见这些蚂蚁有的咬住蜻蜓的头,有的咬住蜻蜓的尾巴,都是很很地一口咬住,拉的拉,推的推,使劲全身力气,这个“庞然大物”竟然被拉动了,我吓了一大跳,这么小的蚂蚁竟然能抬这么重的东西。我赶紧把带来的饼干分成三份,放在了蜻蜓旁边,只见其他的蚂蚁一哄而上,把饼干咬成比蚂蚁洞还小的块,三三两两抬着一块,向洞口移动。我终于相信了:黑而瘦小的蚂蚁真有这么大的力气。还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团结就是力量!蚂蚁是一个团结的集体。
蚂蚁是怎么互相交流的呢?它是怎样吃食物的呢?通过我的观察,我发现:蚂蚁的头和屁股大大的,腰却很细。头上有一对“大夹子”,那是它们的嘴,用来吃东西,也是它们的防身武器,头上还有一对触角,这就是它们用来交流的器官。只要遇见伙伴,碰碰触角就是打招呼或者传递信息。
通过我的试验和观察,我发现了蚂蚁的一些秘密,收获不小,我相信:只要用心观察我们周围的事物,还会发现更多的秘密,学到更多的知识。
夏天,一个闷热的下午,我和伙伴们一起去草地玩耍,我偶然发现了蚂蚁搬家的秘密。
那天,前一阵还阳光灿烂,忽然乌云密布,一阵阵闷雷从远处滚滚而来,暴雨越来越近。我看见草丛中似乎有什么动物在动,我拨开碧绿的小草,我看见了一队队可爱的蚂蚁在搬家。大部分都是体型小巧的工蚁,也有几只通体黑色体型较大,身体强壮的兵蚁,还有一只巨大的蚁后后,她背上背着几只正在熟睡的幼蚁。
工蚁只要是搬运食物,兵蚁主要负责挖掘洞穴营造新家,既好存放粮食,又可以居住,而蚁后主要负责照顾幼蚁,孕育下一代,蚁后是十分重要,关系到后继有人的大问题,所以所有的蚂蚁必须保证蚁后的安全,在搬家时蚁后最累的。
有的蚂蚁各自搬运比较小的食物,也有几只蚂蚁合伙搬运比较大的食物,更让我惊奇的是,一群蚂蚁大概有几十只一起正齐心协力地搬运一只巨大的蟋蟀,它们一部分在前面拉,一部分在后面推,一部分在两边拱,配合非常协调,齐心协力地将大它们几十倍的蟋蟀缓缓向新家爬去。我仔细一看蚂蚁的新家比原来的老家地势高很多,我明白了,原来它们是怕水淹了他们。
晚上,我躺在床上想,在蚂蚁的家族里,它们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在遇到困难时,它们又团结一心,共同面对,蚂蚁都能那么团结,对我们人类来说又有什么道理不团结的呢?
有一天,我们几个小伙伴在一起玩。看见地上有一群蚂蚁不知道在干什么。我突发奇想,想看看蚂蚁是怎样走路的,于是我们捉来几只蚂蚁进行观察。可是我们看得眼花缭乱了,也没看出个所以然。一个朋友说:“我有个好主意。”
“什么好主意?快说出来呀!”
“去拿放大镜照!”
我赶紧跑进屋子,翻箱倒柜地找放大镜。
“放大镜来啦!”我喊着叫着跑出来。
“快照,快照。”伙伴们争先恐后地喊。我们对着蚂蚁一照,“蚂蚁走得太快了,看不清。”
突然一个伙伴说:“我有办法!”于是我照着他的方法捉了几个头最大的蚂蚁,并在它的6条腿上染上了红墨水,把它放到一张白纸上让它走。蚂蚁走过后,纸上留下了一个个“三角形”的印迹。这一下我们终于弄清楚蚂蚁是怎样走路的了:原来蚂蚁的身体两侧各长有3条腿,有一侧的前足、后足和另一边的中足分别组合成两组“三角架”。当第一组“三角架”举起来向前迈步时,第二组“三角架”支撑住身体,保持着平衡。蚂蚁就是这样行进的。
我们不仅观察了蚂蚁是怎样走路的,而且我们还发现蚂蚁的头上有一对触角,触角上面还有很多细细的小孔。此外,我们还发现有的蚂蚁有翅膀,有的没有。
星期天的下午,天气十分闷热。我在楼下发现了很多的蚂蚁在忙着搬家。记得大人们说过“蚂蚁搬家蛇过道,明日必有大雨到”。可是我就偏不信这个邪。后来,天果然下起了小雨。我心想:蚂蚁是不是与天有什么心电感应吗?我迅速的跑回家去问爸爸,爸爸说:“傻孩子,蚂蚁和天是没有什么关系的,更不要说有什么心电感应。蚂蚁搬家,是蚂蚁怕雨水把它们的窝冲垮了”。“哦!是这样啊”!我说。听了爸爸的话后,我心想:这些家伙真灵啊!难怪我们的祖先会说:蚂蚁搬家蛇过道,明日必有大雨到。这句谚语呢!
还有一次,我和我的妹妹还有小伙伴,我们捉蚂蚁来玩。突然,妹妹提了一个奇怪的问题:“姐姐,你说蚂蚁从高空摔下来它会死吗”?这个问题激起了我们好奇的心。我让小伙伴和妹妹在楼下等着我,我去问爸爸。爸爸说“:你怎么不去试验一下呢”?我一听爸爸这句话,拿起一张大白纸就下楼。我把大白纸铺在了地上。小伙伴负责捉蚂蚁来做试验,妹妹负责把蚂蚁从楼上摔下来,而我则负责观察。“准备,放”。我说。“蚂蚁没有死”。蚂蚁落地的过程是这样的:蚂蚁摔下来的时候,它会把头朝下。它落地的时候,是头上的触角先落地,再翻身。
留心观察事物会让你发现什么,还会让你得到启示。
在乡下度假时,我经常在田间走来走去,不时会弯下腰看看草长得怎么样。
有一次,我弯下腰来看草时,无意间发现有一些蚂蚁在我脚边爬过。刚巧我正在吃饼干,掉下了一小块饼干屑。我刚想走,却发现饼干自己走了起来。我低头一看,原来是蚂蚁搬起了饼干。不过它怎么能举起比自已重两倍的东西并搬到洞穴里?我怀疑是地球引力的问题。再看,不远处几只蚂蚁正在与青虫搏斗呢!最后,蚂蚁胜利了,可拖不动这么大的东西呀。于是,一只蚂蚁跑到洞里,不一会儿,它领着一大堆蚂蚁到青虫旁边,并用小触角碰碰其它蚂蚁,它们就“呼呼”地把青虫搬进了洞里,我很奇怪:蚂蚁的触角是干什么用的?我便跑去问妈妈,妈妈说:“它们的触角像个接收器,它的信息利用触角传过来,蚂蚁们就知道该干什么了。”
哈,蚂蚁的触角原来有此等用处,我还以为是另一种“小拳头”呢。它的秘密终于被我解开了!
今天放学回家,我坐在自家门口吃饼干。突然,一条黑黑的“小线条”从我脚边穿过,吓得我哇哇大叫。等我仔细去看,原来是一群小蚂蚁。它们正忙碌地爬来爬去,肯定是在找吃的。所以,我把手中的饼干捏碎,撒在地上。我正想:哼哼,小蚂蚁,就你们,还出来找吃的。我就送你们一些碎饼干,看你们是否搬得动。我正想着,只见,蚂蚁爬到碎饼干边,使劲地搬,可搬了好久,还上搬不起来。我不由自主的地笑了。那些蚂蚁也爬回了洞里。
然而,大约只过了5分钟。成百上千只蚂蚁从洞里鱼贯而出。我把目光转向了碎饼干。它们三十多只分为一对,它们搬了又搬,在它们齐心协力下,终于把全部的饼干碎搬回了洞里。它们分别用触角互碰,好像在说∶“兄弟姐妹们,这就是我们齐心协力所得到的结果。”
看到这里,我懂得了:只要团结、齐心协力,就没有什么我们办不到的事。
今天,我看电视的时候,无意间,听到,蚂蚁从高处摔下来不会死,好奇心从我的心里冒了出来,我决定做一次小实验。
我在家里找来找去,就是找不到一只蚂蚁,我突然想到蚂蚁爱吃米,我高兴地跳了起来,抓了一小把米,不一会儿,蚂蚁全来了,我抓住一只蚂蚁,站直身子,踮起脚跟,把蚂蚁扔了下去。过了一会,蚂蚁果然没死。我去问妈妈为什么。妈妈笑眯眯的说:“想知道,自己去找。”我上网,找到了这个秘密,原来:蚂蚁身体轻,就像羽毛,落地时速度很小,与地面作用力也小,另外身体体积小,身体结构强度相对就高,那点作用力完全可以忽略不计了,不但蚂蚁,其它体积小的动物也都是这样。我还知道:蚂蚁的种类相当丰富,约有16000多种,分布极为广泛。近代蚁类专家,反蚂蚁分为9个亚科:
蜜蚁亚科、伪切叶蚁亚科、臭蚁亚科、蚁亚科、猛蚁亚科粗角猛蚁、亚科行军蚁亚科、细猛蚁亚科、切叶蚁亚科。在世界各地,除了南极、北极和终年积雪不化的山峰外,在陆地上几乎都有蚂蚁存在。而且,蚂蚁的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从波罗的海沿岸捡到的嵌着蚂蚁遗骸的琥珀化石来看,蚂蚁至少有4500万年的历史,事实上它们的祖先可以追溯到1亿多年前的中生代。随着环境和历史的变迁,躯体庞大的恐龙早已灭绝,而身躯细小的蚂蚁依靠集体的力量生存、繁衍,而今已成为一个鼎盛的王国。
学习就是在探索,让我们一起在知识的王国翱翔吧!
我发现了蚂蚁的秘密
我十分喜欢蚂蚁,因为我喜欢它们那种团结合作、互相帮助的精神。
一天,我们全家到东台山爬山,走完一半,我们坐在台阶上休息时,我看见一群蚂蚁在搬一条死了的大青虫,对于我来说:蚂蚁是渺小的,怎么可能搬得起一条那么巨大的大青虫呢?我蹲下来,仔细观察,原来是一群蚂蚁在搬青虫,它们的队伍整齐,大青虫被它们一步一步地抬着向前走。由于我好奇心十分强,于是,就拿起小树枝,用树枝点了一下它们的美食,只见蚂蚁们四处逃跑,惊慌失措,它们的队伍飞快地散开了。过了一会儿,我把树枝拿开,令人难以置信的是,蚂蚁很快围了上来,它们互相传递信息,又摆回了原来的阵形,把青虫抬起来继续前进。它们的队伍是多么的整齐,它们是多么的团结,没有一只蚂蚁偷吃,没有一只蚂蚁掉队。它们这种团结合作的精神难道不值得我们学习吗?
我从书中了解到,蚂蚁的身体分成三部分,分别是头、胸、腹。头上有触角,胸上有六条腿,蚂蚁的触角有辨别气味的功能,在先进中分泌出一种特殊的信息素。它们用触角来交换信息。所以当一只蚂蚁找到食物时,就会用触角将信息传给另一只蚂蚁,然后它们又会分头继续寻找伙伴,不用多久,食物周围就会出现大量的蚂蚁来搬运食物。
小蚂蚁身上这种团结合作的精神,让我懂得了“人心齐,泰山移”这句话的真谛!
我发现了蚂蚁的秘密
在这个星期六的下午,我闲着没事做,于是在树下去观察蚂蚁。
老师说蚂蚁的鼻子特别灵敏,于是,我从口袋拿出一颗糖来,放在树下,等了五分钟后果然有一只小蚂蚁上了当,可当我高兴时这只蚂蚁闻闻又爬进了洞口,我想蚂蚁不喜欢吃糖吗?还是一只蚂蚁拿不动这颗糖想放弃呢?正当我疑惑不解的时候一群蚂蚁有顺序的爬出了洞口,把糖果咬碎,然后一只蚂蚁抬一点,蚂蚁多了这颗糖果还不到五分钟就抬完了,我终于知道那只蚂蚁是去叫同伴帮忙了。然后我又找来一条又大双肥的虫来对付这群蚂蚁,我本以蚂蚁会输,可是没想到,成群的蚂蚁勇敢的往早的身上爬,咬的青虫在地上直打滚,仿佛在大叫着:“妈妈,妈妈,快来救我呀!”就这样持续了几分钟后那只青虫不动了。于是成群的蚂蚁把这条大青虫抬进了洞中。
通过这次观察蚂蚁的过程,我知道了团结力量大,只有团结一致才能战胜一切困难,迎来成功的果实!
今天,我在玩的时候发现了蚂蚁的秘密。
我和几个朋友在院子里玩。当我正坐在树丛边东张西望的时候,成群结队的蚂蚁一个挨着一个,从我脚边爬过,它们排成长队,迅速地朝一个方向爬。蚂蚁的集体出动引起了我强烈的好奇心。我抬起身,跟在蚂蚁后面,顺着蚂蚁爬的方向看去,只见许许多多的蚂蚁紧紧地围在一起,密密麻麻的,吓了我一跳,全身起了一层鸡皮疙瘩。我悄悄地凑上前去,黑压压的蚂蚁盖住了什么东西,我看不清楚。于是,我拔起一棵草,轻轻地拨开蚂蚁,发现:原来它们身下是一块快化了的糖。它们正津津有味地吃着糖,头也不抬,其它蚂蚁拼命地往糖块上挤,后面的挤着前面,前面的不肯让开,蚂蚁压着蚂蚁,挤成一团。
这是为什么呢?我心里全是问号。蚂蚁为什么会聚集在一块糖上呢?回到家我立刻查找原因。原来:蚂蚁的洞穴缺少糖份,糖对它们的生长又极为重要,蚂蚁一旦遇见糖,触角就会变硬并召集同伴们来享用。
凭借我的细心观察和刨根问底的精神,我发现了蚂蚁的秘密——蚂蚁爱吃甜的!
听说蚂蚁可以把比自己体重多几十倍的东西抬起来。我想做个试验。
我拿了几块饼干,跑下楼。我找到一个蚂蚁洞,发现有许多小蚂蚁来来往往忙个不停,原来蚂蚁在抬一只蜻蜓。只见这些蚂蚁有的咬住蜻蜓的头,有的咬住蜻蜓的尾巴,都是很很地一口咬住,拉的拉,推的推,使劲全身力气,这个“庞然大物”竟然被拉动了,我吓了一大跳,这么小的蚂蚁竟然能抬这么重的东西。我赶紧把带来的饼干分成三份,放在了蜻蜓旁边,只见其他的蚂蚁一哄而上,把饼干咬成比蚂蚁洞还小的块,三三两两抬着一块,向洞口移动。我终于相信了:黑而瘦小的蚂蚁真有这么大的力气。还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团结就是力量!蚂蚁是一个团结的集体。
蚂蚁是怎么互相交流的呢?它是怎样吃食物的呢?通过我的观察,我发现:蚂蚁的头和屁股大大的,腰却很细。头上有一对“大夹子”,那是它们的嘴,用来吃东西,也是它们的防身武器,头上还有一对触角,这就是它们用来交流的器官。只要遇见伙伴,碰碰触角就是打招呼或者传递信息。
通过我的试验和观察,我发现了蚂蚁的一些秘密,收获不小,我相信:只要用心观察我们周围的事物,还会发现更多的秘密,学到更多的知识。
蚂蚁,相信大家都很熟悉。那又有谁能真正地了解蚂蚁呢?
蚂蚁为什么不会迷路呢? 带着这个问题,我查阅了一些书籍。书上说,蚂蚁从蚁穴出发到达目的地后,沿途会留下一些气味,返回蚁穴。用触角相互碰一下,通知其他的蚂蚁。科学家曾经就这个问题作了一个试验。科学家先确定一只蚂蚁,将他沿途到达目的地的地方用力擦干净。当这只蚂蚁返回时,在被擦去气味的地方突然间停了下来。
原地边转圈边寻找着什么。从而得到蚂蚁是靠气味来辨别方向的。 我为了证实这个结论,我做了个试验。我首先准备了一个十厘米左右的细小树枝,在树枝的一头放上一个诱饵——小糖果。我把这个装置放在一个蚁穴附近。
不一会儿,有一只蚂蚁出来探路了。我把他引上木棍后,他到达了糖果的地方,仿佛在闻一闻、嗅一嗅。我趁此机会将木棍的中断部分截下一厘米的木棍。当这只蚂蚁返回的时候,就在被截去的地方左转右转,就是找不到回家的路。
过了一会儿,我又重复了上面的试验,蚂蚁仍然没有找到回家的路。 通过这两次实验,我终于知道蚂蚁为什么不会迷路的秘密了。原来蚂蚁是根据气味来辨别方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