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幅普通的画,也许不会引起你的注意。但是,在一幅普通的画里却还有一个秘密。
一天,爸爸从外地买回了一幅画。爸爸对我神秘兮兮地说:“不要碰这幅画,它可神奇着呢?”于是,爸爸就把这幅画放到了他的书房里。我问爸爸:“一幅破画有什么神奇的呢?”爸爸便说:“呵呵,这你可就不知道了吧!因为这幅画白天晚上颜色不一样。”同一幅画,白天晚上颜色不一样,这怎么可能呢?我的心里充满了好奇,决定晚上再看一次。晚上,我趁爸爸不注意时,悄悄溜进了书房。结果出乎我的意料。白天这幅画还是亮的,怎么晚上变成了暗黄的了?难道用了什么特殊颜料吗?我大叫一声,不料被爸爸听到了,爸爸快步走过来,夸耀的说:“看,神奇吧!好了,出去了!”
我看了这神奇的一幕后,冥思苦想,找这里的原因,但还是百思不得其解。于是,我就去查资料。过了一个小时,我的付出总算有了回报。原来,这全是电灯光在作怪。因为不透明东西的颜色,是从他身上所反射回来光线的颜色所决定的。白天它之所以亮,是因为蓝光从它身上面反射回来。晚上之所以暗黄,是因为电灯光里最多的光是红光和橙光,而蓝光和紫光却少的可怜。这就是一幅画白天晚上颜色不一样的原因。
我发现了一幅画白天晚上颜色不一样的原因,心里感到美滋滋的。同时,我还知道了,一幅普通的画中就包含着这么多知识,那自然界中有多少知识等待我们去发现呀!所以,我们现在要留心观察,了解更多自然界中的知识。
很多人都有一个发现。牛顿发现了力学、爱迪生发现了电、居里夫人——玛丽发现了镭,我发现了蚯蚓的秘密。
星期天的早晨,我和妈妈一起去菜场,回家的时我们发现路上到处都是蚯蚓,我很好奇地问妈妈:“妈妈为什么路上有这么多的蚯蚓?”他神秘地对我说:“这是一个秘密,不告诉你!”我决心做一次“实验”弄明白这一切。我捉了一条蚯蚓回家,把它放在一只装满水的盆里,我发现蚯蚓在水里自由自在的游着,我很高兴。可没过多久蚯蚓死了,我百思不得其解。这时,妈妈告诉我:“蚯蚓喜欢潮湿、疏松的土壤里生活,但是怕水淹。”
午后,我又去观察草丛中的蚯蚓。发现它们有的躺在地上一动也不动,有的正往泥土里钻。我看糊涂了,赶忙去问妈妈:“妈妈这是怎么回事?”妈妈耐心地对我说:“因为,昨天下了一场春雨,冬眠的蚯蚓从泥土里醒过来,爬出泥土感受春的气息。可是蚯蚓有避开强光趋向弱光的特点,所以,中午的太阳光照射在蚯蚓身上,它们就会被晒死的,一些蚯蚓才会拼命地往泥土里钻。”
今天我发现了蚯蚓的秘密,真高兴呀!我懂得了只要我们留心观察身边的事物,就能学到更多的知识。
刺就事叶,叶就是刺,这是我发现的仙人掌的秘密我相信,生活中的问题无处不在,只要善于观察,就会发现更多的秘密
星期天,我在家欣赏爸爸养的仙人掌。突然,我发现仙人掌、仙人球、仙人鞭等仙人科植物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茎肉质地厚实,呈绿色,茎上尖刺密布。
我问爸爸:“为什么仙人掌会长成这个样子呢?”爸爸说:“因为仙人科植物原产于拉丁美洲,是在干旱缺水的沙漠中逐渐进化而生存下来的,所以它们的构造具有很强的抗干旱特性。”我左瞧瞧,右看看,好奇地欣赏着这特殊的花。为什么仙人掌没有叶子,只有一颗颗扎人的刺呢?如果没有叶子,那它如何吸收和输送养分?又如何会生存得这么好呢?
我通过仔细观察,查找有关资料,终于发现了一个秘密。原来,仙人掌身上的刺,是由叶子变成的。因为仙人掌长期生活在沙漠里,那儿又热又干,如果它生出一片片的大叶子,很多水分就会从叶子上挥发掉。所以,仙人掌的叶子变成了刺,肉质的茎内储存了黏性的浆汁,能较好的吸收并保持体内的水分。啊,仙人掌身上的刺原来就是叶子啊!我终于明白了,仙人掌的肉厚刺多,是适应了干旱环境的结果。
此外,爸爸还告诉我,仙人掌大面积的刺,不但会减少水分流失,还可以使别的动物不敢伤害它。我不大相信,就用手轻轻地碰了一下仙人掌的刺,真的好疼啊!怪不得人们都不敢碰它。
仙人掌真是太聪明了。它为了自己能够生存,竟然懂得灵活的改变自己。
刺就事叶,叶就是刺,这是我发现的仙人掌的秘密。我相信,生活中的问题无处不在,只要善于观察,就会发现更多的秘密。
小时候,我特别调皮,经常搞恶作剧,有一次甚至我把我的一件白衬衫做了美容手术,用毛笔把衬衫弄成了“黑白配”。爸爸见了很生气,说:“小子,如果你今天不把这件衬衫洗干净,你就别想吃饭”。这下我可该怎么办呢?
首先,我用洗衣粉洗,接着又用肥皂洗,都无起色。我想没有希望了,于是又开始新的恶作剧,我拿来一大把盐放了在衣服上,这时爸爸来了,我又假装在搓衣服,这样一来想躲过爸爸的责骂,二来期待着新的奇迹发生。我搓了半个多小时,手搓红了,脚也麻了,我拿出衣服一看,嘿!奇迹出现了!墨迹不见了,衬衣又变白了。我拿着衣服去领赏,一桌热气腾腾的饭菜摆在我的面前,我狼吞虎咽的吃着,爸爸却一直在拿着衬衫发呆,他本想教育我学好,谁知我把衣服搓干净了,他的计划全泡汤了。
后来,我从书上得知,盐的化学名称叫氯化钠,是一种晶体,它不仅可以做调料,还可以除污渍。氯化钠与水溶和在一起具有漂白作用,能够除去衣服上的污渍。盐还是一种很好的家用灭火剂,食盐在高温火源下,可迅速分解为氧化钠,通过化学作用吸收燃烧中的自由基,抑制燃烧的进行,颗粒盐更是有效的灭火剂,颗粒盐因为颗粒含量较多,在高温下吸热膨胀,破坏了火苗的形态,同时发生吸热发应,稀释燃烧区的氧气浓度,所以能很快地灭火。
看来,生活中处处有学问,只要用心观察和学习,就能学到不少东西。
星期天,我在家欣赏爸爸养的仙人掌。突然,我发现仙人掌、仙人球、仙人鞭等仙人科植物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茎肉质地厚实,呈绿色,茎上尖刺密布。我问爸爸:“为什么仙人掌会长成这个样子呢?”爸爸说:“因为仙人科植物原产于拉丁美洲,是在干旱缺水的沙漠中逐渐进化而生存下来的,所以它们的构造具有很强的抗干旱特性。”我左瞧瞧,右看看,好奇地欣赏着这特殊的花。
为什么仙人掌没有叶子,只有一颗颗扎人的刺呢?如果没有叶子,那它如何吸收和输送养分?又如何会生存得这么好呢?我通过仔细观察,查找有关资料,终于发现了一个秘密。原来,仙人掌身上的刺,是由叶子变成的。因为仙人掌长期生活在沙漠里,那儿又热又干,如果它生出一片片的大叶子,很多水分就会从叶子上挥发掉。所以,仙人掌的叶子变成了刺,肉质的茎内储存了黏性的浆汁,能较好的吸收并保持体内的水分。啊,仙人掌身上的刺原来就是叶子啊!我终于明白了,仙人掌的肉厚刺多,是适应了干旱环境的结果。此外,爸爸还告诉我,仙人掌大面积的刺,不但会减少水分流失,还可以使别的动物不敢伤害它。我不大相信,就用手轻轻地碰了一下仙人掌的刺,真的好疼啊!怪不得人们都不敢碰它。仙人掌真是太聪明了。它为了自己能够生存,竟然懂得灵活的改变自己。刺就事叶,叶就是刺,
这是我发现的仙人掌的秘密。我相信,生活中的问题无处不在,只要善于观察,就会发现更多的秘密。
今天,我帮我心爱的螃蟹加水时,把一盆水往螃蟹盆里随意一倒,只见一下子浑浊了,那时因为螃蟹盆底部被我放了许多淤泥的原故。当我放好盆子再来到螃蟹盆边时,惊奇地发现了一件奇怪的事。
我看见泥中有一条明显的水流,在泥水中显得更加的清晰。我想:这水流从哪儿冒出来的?莫非是螃蟹?可螃蟹呼吸应该是一呼一吸,而不是只呼不吸才对呀?我为了弄清楚这件事,拿着夹子去试探,果真是螃蟹在作怪。我越来越矛盾,决定采取行动,便用两个晒衣夹夹住螃蟹的“大钳子”,就开始研究起来。
我仔细观察螃蟹嘴部,看见螃蟹一直在吐泡泡,便随着泡泡找,发现螃蟹嘴得来两边各有一个绿豆大的小孔,泡泡正是从里面冒出来的!螃蟹真的只出气不吸气?我更加奇怪:生物基本法则就是要呼吸,不吸,它怎么获得氧气呢?我再次认真观察了螃蟹的嘴部,忽然发现稍稍偏下的地方又有两个更小的孔,我想:这应该就是螃蟹的进气孔。为了证明,我拿了一小片面巾放在螃蟹的那两个小孔上,真的吸住了。我终于弄清了!那就是螃蟹的进气孔!
由此,我得出一个结论:大自然中有很多事物是不能,以常规的思维去想的,螃蟹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
由开始不清楚到后来明白的过程总是让人很兴奋,我就是这样子的。一天,我做完了作业,闲着没事干,便无聊地玩起鱼缸里的那些小家伙来。突然,我看见一只小螃蟹正趴在靠不到水的一块石头上吐着白沫。“糟糕!”我像触电了似的跳起来,想:一只出事不要紧,如果传染了别的可就不好了。
我把手伸进鱼缸里,抓住了那只“奄奄一息”的螃蟹,不料,螃蟹却用它那个大钳子紧紧地夹住我的手。“哎呦!”我痛得大叫起来。我生气地把那只螃蟹弄出鱼缸,奇怪地想:咦,这只螃蟹都吐白沫了怎么还这么有力?这时,爸爸回来了,我忙上前把前因后果跟爸爸说了,爸爸听了,笑得前俯后仰,搂着肚子说:“自己查。”我忙跑去翻书,终于发现了:螃蟹的鳃片里储存很多水,即使离开了水,也仍然能够像在水里一样,能不停地呼吸,吸进空气,然后又从口器两边吐出来。由于它吸进的空气多,鳃和空气的接触面积大,鳃里的水分和空气一起吐出,就形成了无数气泡,越堆越多,从而在嘴前堆成很多白沫。原来是这样!
爸爸走过来,说:“知道了吧!以后如果再遇到这种情况,可千万别依靠自己的想法行事,一定要查清楚再说,不然,要吃大亏的!”说完,指了指我红红的指头,我不好意思地笑了。我走出屋外呼吸空气。啊!天空竟是这样蔚蓝,阳光竟是这么明媚!
今天,我特别的高兴,因为可以春游了。清早到学校排好整齐的队伍我们就兴高采烈地出发了,一路上我们说说笑笑,不知不觉就来到了美丽的瘦西湖。
一进大门,我就闻到了阵阵花的清香,瘦西湖两岸栽着两排刚抽出新芽的柳树,它的枝条就像春姑娘的长发一样随风飘荡。沿着路一直向前走,我们一起进了“徐园”。我发现池塘里有几片又圆又绿的大荷叶,水面上隐隐约约能看见几条红色的小金鱼,它们一个个在水里活蹦乱跳的,像是有什么好消息要告诉我似的。走了一会儿,大家都有累了,于是老师给我们找了一块空地让我们休息。我低下头一看,发现刚被雨水冲刷过的小草湿漉漉的,它非常的干净。虽然早春才刚刚到来寒意还未退尽,可是它却不惧严寒,冲破泥土,露出了嫩绿的尖芽,好像在对我们说:“春天来了,春天来了”。
虽然小草不像牡丹花那样高贵优雅,不像金黄的迎春花那样美丽,更不像茉莉花那样芬芳,可是它有坚韧不拔的精神。不管天气怎样恶劣,只要到了春天,它都会挺直的腰板儿为我们带来春的消息。这不由得让我想起一名诗:“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有一次暑假,我看见奶奶每次炒青菜前,总是要将菜放在清水里泡许久。她说,菜叶子上的残留农药多,一不小心就会中毒。我想,如果有既对人体无害,又能杀死害虫的农药就好了。
一天,我去村里的八伯伯家玩,看到他把一些干桔子皮点燃后,放到猪圈里熏死了不少蚊子。八伯伯告诉我,桔子皮不但可以熏死蚊子,还能让猪栏里的空气清新一些。我立即想到,桔子皮对人体无害,能不能用来做农药,杀死其他虫子呢?
那天下午,我便在大伯家的电脑上查了一下资料后,得知:桔子皮中含有苦桔酸,味道苦而酸麻,能散发浓郁的刺激性气味,挥发性强,可驱虫,也可入药。
第二天,我又花了一个下午,捉来了许多种害虫,我将它们放入一个瓶子里,在瓶子里放进点燃的桔子皮,进行实验。不一会儿,瓶子里的害虫全部“惨死沙场”了。
这些害虫到底是被熏死的还是被苦桔酸毒死的呢?我又收集新鲜桔子皮,用打浆机榨了一些桔皮汁,来到屋后的菜园进行实验。正好,大白菜叶上有许多虫子,我把桔子汁喷在菜叶上。
第三天一大早,我就去菜地查看“战况”。结果许多虫子死在了大白菜的叶子上,甚至一只路过的蜗牛都被毒死了。
我兴奋地告诉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他们都夸我是个小科学家,长大了就是“爱迪生级”的科学家,我开心地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