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中,对我来说最重要的人是张老师,你会问为什么不是爸爸、妈妈,因为是它在我“迷路”时,给我指明方向。
“老师是一截粉笔,牺牲了自己,却把知识给了同学;老师是一位辛勤的园丁,劳累了自己,却浇灌了小花;老师是一根蜡烛,燃烧了自己,却照亮了别人。”这句话用来比喻我的启蒙老师——张老师再好不过了。
有一天下午,美术课上我和张锐为了一块石头争了起来,“这是我的,我的石头就这个样。”“我的石头也是这样的”……这时张老师出现在我们面前,她说:“你们两个人把石头放在一起用不是能摆出更多好看的图案了吗?”我立刻认识这样做不好,把石头都推到了桌子中间,而张锐也跟我一样,把石头也推到了我这边。课上我们两个一起合作,作出了许多美丽的图案,受到美术老师的表扬。
这就是我的经典启蒙老师——张老师。
每每画画的时候,我总能想起我的启蒙老师——黄娟老师,还有那本黄老师送给我的画册。记得那时上幼儿园大班最后一学期,开学没多久我们班换了一位新老师。之前,我对画画不感兴趣,从来没交过美术作业,这一次也没有例外。
上课了,老师走到我的座位跟前说:“罗丁楠,你怎么没交画画作业呢?”尽管老师说话的声音很柔和,但我还是怯生生地从座位上站了起来,偷偷猫了一眼眼前这位新来的女老师:苗条的身材,浓眉大眼,福态的脸庞上还长着一对小酒窝。我不知道该怎样回答老师的问话,片刻之后,老师轻轻抚摸着我的头发让我坐了下来。虽然老师再没说些什么,但是在我心里已经开始有了要给老师补交作业的念头。后来,在爸爸妈妈的鼓励之下,我精心画了一幅画交给了老师。黄老师竟然当着全班小朋友们的面夸奖了我,还说我在画画方面很有天赋。以后,在等爸爸妈妈接我的时间里,黄老师总是给我讲一些画画方面的东西,还给我看一些她自己的绘画作品和漂亮的画册。
我喜欢上了黄老师,也喜欢上了画画。幼儿园大班毕业之际,黄老师送给我一本画册。如今,我参加了少年宫的业余绘画班,一直坚持学习画画。黄老师是我的画画启蒙老师,我忘不了她,也忘不了画画。
我是一年级的小学生,从我进入学校到现在已经快一年了,我每天都能从老师那里学到很多新的文化知识,这让我想起了自己的启蒙老师,班主任江老师。
江老师个子高高的,戴着一幅眼镜,她说话时的声音总是轻轻的,讲课的时候她非常严肃,有时候她也会露出开心笑容。记得自己刚入学的第一天,教室里的新同学叽叽喳喳的闹个不停,这时只听到江老师对大家说:“同学们请安静,欢迎大家来的新学校,以后同学们就叫我江老师。”江老师说完话后,教室里就立刻安静下来。这时候江老师又说:“同学们都离开幼儿园不久,刚到这里会有点不习惯,在幼儿你们学的是怎么做游戏、吃饭和睡觉。来到这里你们就要学会读书、写字、认真听讲和遵守纪律。”江老师说完,教室里更安静了,一点点声音都没有,同学们都很认真的听江老师说话。从那以后,江老师教我们学会了很多新的汉字和词语,同学们都学会了遵守纪律和认真听讲,江老师还经常教育我们要尊敬长辈、懂文明礼貌。
每当我得到一朵江老师奖励的小红花,我都非常开心,江老师也露出了甜甜的笑容。
我今年读二年级。我的班主任是我的语文老师彭老师。从我读一年级开始她就是我的班主任。
一直以来她都像我们的母亲一样默默的为我们每一位同学付出着。还记得我刚读一年级的时候,来到这个陌生的环境,我很不习惯,是彭老师她慢慢的教育我,鼓励我,尤其是在学习上,彭老师给了我很大的帮助,使我深刻认识学习的重要性。
我很想对彭老师说声:“谢谢您,老师,您辛苦了!”正因为有了您辛勤的付出,才会有了我们今天健康快乐的成长。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还在我牙牙学语时,爸爸、妈妈就经常在我耳边给我诵读《弟子规》里的内容,时间一长,我不知不觉就会背诵了,但还不知道讲的是些什么意思。
直到今年爸爸为我定了一份《中国少年报》,从第2753期开始我每期都能跟着钱文忠爷爷一起学习《弟子规》里的内容。通过近段时间的学习我明白了“首孝悌’的意思是:在我国传统美德中,悌道的地位和孝道是并列第一的。“出则弟”的意思是当我们走出家门,与别人交往时,要遵守悌道,要像对待兄弟姐妹那样与人友好、和睦相处。在以后的生活中我要孝顺爷爷、奶奶,有好吃的东西要先给他们吃;还要听爸爸、妈妈和老师的话。在学校里我要团结同学,及时帮助有困难的同学。
《弟子规》是我的良师益友,它教会了我许多为人处事的方法。今后我将在它的指导下,不断改正自己的坏习惯,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争当优秀少先队员,为今后建设社会主义事业打下坚实基础。
我的经典启蒙老师就是我的班主任——曾老师曾老师在一年级的时候对我要求非常严格,有一点错就纠正我,考试时,少了一个句号,就扣一分,一个字多了一小横也扣一分,我经常想:曾老师为什么对我那么“凶”?我回家把这些事告诉了爸爸,妈妈,爸爸说:“严师出高徒。”
我一点也听不懂是什么意思,爸爸解释:“只有严格的老师,才能教出好学生。”我恍然大悟,原来曾老师对我严格也是为我好呀!渐渐地,我便喜欢曾老师对我严格。我以前对语文不感兴趣,但通过曾老师对我的鼓励和赞美,我渐渐觉得语文是一门富有诗情画意的课程。我以前作文写不好,现在作文在全班交流,是因为曾老师,把我培养出来的,每当我看见作文簿上有用红笔改过的作文,我心里万分感激您。
现在我对语文学习有了浓厚的兴趣。曾老师您对我付出的一点一滴,使我有了一点一滴的收获,您辛苦了!
我的经典启蒙老师是张老师,她让我知道不能不完成作业。
有一天,我没有完成作业,我被挨说了。我以为老师很烦人,现在我知道了,老师这样是对的也是为我好。我没有完成作业那天,是因为老师让我在作文草稿上写作文。只有我没有草稿,我被老师请到了奖台,‘我被挨说了’。结果老师给我妈妈打电话说我没写完作业,把我班班长的电话号给了我妈。从此我再也不敢不完成作业了,有一次我忘了作业是做什么了。
我妈让我想,我想啊,想啊想啊想。我终于想出来了。是3遍10课的词,第2天才知道我多写了一遍。我的启蒙老师非常严格,不只是在写作业这方面。其它的学习方面和尊敬师长,孝敬父母一样的非常严格。
这就是我的启蒙老师,让我能完成作业非常严格的老师。
我常常怀着感激之情回忆我的启蒙“老师”---《木偶奇遇记》。这本书讲述了调皮的木偶匹诺曹在翟彼特家诞生后他奇特的历险故事。他开始时很调皮、任性、懒惰、不爱学习、不关心他人。最后,他改掉了坏毛病,变成了一个懂礼貌、爱学习、关心他人的好孩子。从他身上我学到了很多东西。
就说我的数学作业吧,我已经上二年级了,每次做完数学作业,爸爸都让我认真检查一遍,可我根本听不进去,只顾着玩耍,每当爸爸检查的时候,总是发现不少简单的低级错误,爸爸非常恼火,妈妈知道了严厉地批评我。当我读了《木偶奇遇记》这本书,使我明白了有错误就要及时改正的道理。《木偶奇遇记》使我受益匪浅,让我懂得了很多道理,从中也受到了很大的教育。
幼儿园是步入校门的第一个阶梯,在那里我认识了我的启蒙老师——王老师。我的老师中等身材,略微有点胖,在她那和蔼可亲的脸上总是洋溢着那春天般温暖的笑容。我和同龄的小朋友一样,刚到幼儿园的第一天也哭了,嘴里也吵着找妈妈,是王老师拉着我的小手,把我领进了教室,让我坐在她的腿上,对我说从今天开始她会像妈妈一样照顾我,还有这么多小朋友每天都会和我一起学习,一起做游戏。
记得刚到幼儿园那几天,中午我自己不吃饭,是王老师像妈妈一样坐在我身边一勺一勺的喂我,对我说宝贝长大了,正在长身体的时候,需要一定的营养,一定要吃好每一顿饭,这样才是一个听话的好孩子。还有一次我把裤子尿了,是王老师给我把湿裤子换下来,穿上长托小朋友的干净裤子,还把裤子给我洗干净了,慢慢地我也溶入了这个集体,适应了新的生活环境。
在学习上她会把自己所拥有的一切都毫无保留的传授给我们,让我们能够掌握更多的基础知识,在生活上王老师像妈妈一样把爱心无私的奉献给每一个孩子,让我们每天都生活在这个温暖的大家庭。她既是我们的老师,又是我们的朋友,这就是我的启蒙老师——王老师。
我的老师是一个温柔、严厉、关心我们,教我们知识的好老师。老师非常关心我们,例如:有一次,奶奶送我去上学,学校让交60元的书费,奶奶把那60元钱给了我,并千呆咛万嘱咐的告诉我不要把钱弄丢了,都在收钱的时候第一个就给她,可是在下课的时候,我只顾着玩,把钱的事忘了,真的弄丢了,我急的大哭,老师知道了帮我掂上了。
还有一次,在考试时,我考了第5名,因为上次我也考了第五名,所以老师说我有些没有发挥好,老师又让张滨帮助我。于是我在张滨的帮助下,在又一次的我取得了第三名。老师不仅对我好对其他人也非常好。
有一次刘恒在门口玩的时候,不小心把手指甲夹掉了,老师急忙把他送去医院,在老师的帮助下,他的指甲好的很快。在英语课上,有的同学玩、有的同学画画、还有的同学写作业,尤其是孙大为,他一会下地,一会说话,但是我们班主任回来看到他手舞足蹈的,老师狠狠的批评了他一顿。
从此以后我们在上英语课的时候都很认真的听讲。这就是我的启蒙老师,一个温柔、严厉、关心我们的好老师。
新年的脚步刚刚离去,紧张的学习生活刚刚开始。我却在这时听到了一个非常难过的消息,那个脸上总是带着点点微笑,说话总是轻声细语的启蒙老师—史老师去世了。她永远地离开了我们。
回想以前和史老师在一起的日子, 总是让我觉得非常快乐。史老师总是无微不至地照顾我们班的每一位同学,可要是你在学习上有任何松散,她总是在严厉地批评以后再抽出时间把功课给我们补上。记得有一次,我因为上课没有听懂,回家的家作有许多不会做。第二天,史老师知道了她让我放学以后留下来。放学后史老师把我不懂的作业一一给我讲懂讲透,记得当时我年龄小,精力不够。没讲多久我就好累,还直打呵欠,史老师发现后微笑地抚摸着我的头对我说:“是不是累了啦!那今天就到这儿,回家以后早点做完作业,早点休息。那样你明天才会有精神。”看着史老师温柔的眼神就好象妈妈在身边一样,让我觉得好温暖。
史老师是一个非常好的老师,虽然她人已经不在了,但我想她永远活在我心中,她是一点一滴都将成为我最美好的回忆。
我到今年十一月刚满六周岁,就在去年暑假进入了凤鸣小学一年级一班学习。进班后,我还和在幼儿园一样,有时走走跑跑、说说笑笑、打打闹闹。有时在上课期间还是那样坐不稳、立不安,不是东扭西看,就是小动作不断。对老师讲课的内容真正听进耳朵里、记在脑子里的不多。因为我学习不够专心,而且有时候我的玩耍心还是那么的强烈。特别是老师在让我们听写生字、生词时,老师发现我反应慢、听不懂、写不快。这样老师就和我妈妈加强联系,问我在家里的学习状况究竟如何。老师知道情况后在编排坐位时就把我编在了讲台前的第一排。这样老师就可以随时教我写,随时帮我念。我在老师的指导下,同学们的帮教中有了很大进步。
新的学期开始了,我的班主任董老师对我更是时时关心、处处观察,同时在课堂上老师多次提问我,多次启发我,多次叫我在教室的黑板上演练,课堂中朗读课文、回答问题。老师从多方面指点我、启示我。老师像我妈妈一样时时关怀我的学习,常常开发我的智力。所以我现在上课专心听讲了,老师让我们听写我也写快了。给我布置的家庭作业我也很快独立完成了。啊,董老师,你真是我幼小心灵的启迪者,你是我的经典启蒙老师。
学龄前,我和其他小朋友们就一起诵读过《弟子规》很长一段时间,那时候的我是“多了记性,少了悟性”:我虽然把它全背完,但是却并不知其义。
妈妈告诉我这是中国传统的文化,需要我们去传承的,《弟子规》就是这样一个载体。上了小学,我又开始重读《弟子规》,我渐渐感悟了它的涵义,真是受益非浅。妈妈说现在的我是“多了悟性,少了记性”:从书中让我知道原来做人也有许多规则,想做一个受人敬重的人就得有规矩、有礼貌、尊老爱幼、守信用。我们传承的不仅仅是文化,传统美德也需要我们传承。
《弟子规》不仅是古代圣贤的智慧结晶,它还是我人生的启蒙老师。它以无尽的思想光辉指引我在茫茫的历史长河中前进,鞭策自己的行为准则有了尺度、增进了自己为人处世能力。其中包括“孝、悌、礼、仁、忠”等。它还教了我一些学习方法,“不但要认真学,还要实践”,这样才能真正地读好书,使我成为有用之才。读《弟子规》的同时,我衡量一下自己的品行,确实还有一定的差距。我想一个人活着就要讲点道德,有品位,这才会赢得别人的赏识。
今后我还会深入内心地反复诵读《弟子规》,从中学会做人处事的道理,真正孕育出正人君子的品行,提升自己的修养,何乐而不为呢?
他大约30多岁,中等个头,时常穿一身西装、一双锃亮的皮鞋,高挺的鼻梁上成天架着一副近视眼镜,每天骑一辆蓝色自行车,让人感觉他既有风度又有学问。
他写的字很好看,而且对自己要求很严格。他板书时总是一笔一画,写完后再从教室后边反复观看,双手背在身后,歪着头,这边看看,那边看看,如果觉得不满意,即使那个字再难写,他也会大步走上讲台,用黑板擦毫不留情地擦掉,重新写,直到满意为止。现在我还清楚地记得他教我们练字时的情景,他在黑板上一边写一边说,这边一撇,那边一捺,还要讲究运笔。
他很欣赏同学们回答问题。如果有同学回答问题或背课文时,他就在教室的角落里背着双手,仰着头,眯着眼,面带微笑专心致志地听着,好像在欣赏一首美妙的乐曲或优美的诗歌。假如有同学回答不上来,他就微笑着注视着那个同学,眼里闪出鼓励的目光,好像在说:“别着急,好好想想,再好好想想,我相信你,你能行!”
他对工作很认真,每次我去办公室,都看到他在埋头批改作业,全然不顾身边的事。
他,就是我的语文启蒙老师——宋彦兴老师。
有人说:“老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是啊,是老师哺育了我这棵小树苗,我永远不会忘记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