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月到中秋分外圆”。中秋赏月是一件美好的事情。一年一度的中秋佳节又到了,晚饭后我们一家人就到天台上去等着赏月。
我坐在石凳上抬头仰望,中秋的夜空是那么的静谧、湛蓝,蓝得深邃。几颗星星正眨巴着眼睛,遥望着我们一家人。爸爸轻声说:“玉兔”就要东升了。”
果然,过了一会儿,月亮从天台东边的墙头上露出脸来。此时,它还不怎么圆,也不怎么亮。缓缓地,它越升越高,也愈发明亮,把东边的天空照得发白。周围的星星在月光的照耀下,也显得逊色暗淡。最后,月亮圆圆地挂在天空上,像一轮白玉盘。月光如水般温柔地照射下来,把大地照得如同白昼一样,大地万物好像蒙上了一层薄薄的、洁白的轻纱。沐浴在洁白的月光下,我真切地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和美丽,感受到生活的美好!
“每逢佳节倍思亲。”举头望月,我不觉想起远离家乡的亲人和朋友,不知此时此刻,他们是否与我们一样正举头望月,感受这美好的月色?但是,有一点我是最清楚的,就是他们因为在外工作、学习,无法与家人团聚,他们内心的孤独与无奈是可想而知的。此时此刻,我是多么希望他们能和我们一起坐在这天台上赏月啊!然而,这已成为一种遗憾。我只能默默地祝愿他们节日愉快,工作顺利,学习进步!
不知不觉已是午夜时分,我再次抬头凝望天空,月亮显得更加皎洁明亮,正把它的清辉无私地撒向人间。我多么希望,人间的一切事情都能像这圆月一样美好啊!
踏着月亮的脚步,闻着海风的声音,我们又相约在中秋节。让我们在月光的照耀下,共度美好夜晚。
回首历史
海边,一轮圆月高高升起,便有了“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月光洒到李太白床前,低吟“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更有苏东坡的“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之叹……
珍惜现在
月到中秋分外明,与家人坐在院子的石凳上赏月,月亮将月光洒向了大地,花草树木仿佛都熠熠闪光。微风从脸颊拂过,伴着小虫的鸣叫,将象征团团圆圆的月饼塞进嘴里。大人们谈论着目前国家的经济状况,而我们小孩儿则在那里成语接龙,谈论声,嬉笑声,虫鸣声,拍手声,奏成了欢快的赏月曲。仰头望月,美丽的嫦娥姑娘触景生情,似乎在和玉兔说着悄悄话:“又到中秋月圆时,后羿不知思我否?我将仙药居己有,留下后羿在人间。千古大错今悔昔,痛哭吟长歌。”是啊,月亮代表我的心,不知远在山东的舅舅是否好,就让明月带去对您的祝福。
展望未来
家的感觉真好,在这个寂静的夜晚,华夏子孙相聚一堂,用我们独特的方式将古老的中秋节延续。那流动着中华民族血统的传统,将永远流传。
又到中秋月明时,圆苏东坡的梦“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中秋节,是传统的团圆节日,也称“秋收节”、“祭月节”。听爸爸说,在西汉年间,人们每年这个时候都祭拜月神,希望月神能保佑他们来年能五谷丰登,过上好日子。中秋节作为节日,早在唐朝、宋代就已经盛行起来了。中秋节也有许多传说,如:《嫦娥奔月》、《后羿射日》、《吴刚伐桂》等传说呢!
今天是中秋节,我和爸爸妈妈,还有他们的亲朋好友们一起来到郊外赏月。(那时才下午四点半)时间还早,我和朋友们聊着天,玩玩游戏,欢声笑语布满天。等呀,盼呀,月亮终于出来了,它穿过树梢,越过高山,缓缓地向洁净的天空移去。它那么皎洁,那么幽雅,时而又那么淘气。
瞧,它拿起一块朦胧的白纱布,遮挡着自己,仿佛是在与可爱而调皮的星星们玩着捉迷藏呢!月光穿过一棵树的叶隙照向我,在地面上洒了一层碎银。每一片树叶都披上了银装,每一朵花儿都露出淡淡的微笑,草丛里,不知名的小虫叫成一片,谱写出一支“月光曲”。想着这样美丽的月景,我不禁呤起李白的《古朗月行》:“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听听大人们说月亮的故事,望望被月光照耀的小花,我陶醉了。爸爸告诉我:“月亮上有嫦娥、玉兔和伐桂的吴刚呢!”听到这儿,我抬起头,认真地看月亮。仿佛看到了嫦娥和玉兔在跳舞,她们跳得那么优美,那么阿娜多姿,而吴刚在一旁使劲地伐着桂。
夜深了,回家吧。尽管我多想再看一会儿,也不行了。我恋恋不舍地望着月亮,啊,花好月圆齐欢笑,月儿明明向我照。呀,我也会作诗了。
中秋节真好!我喜欢团团圆圆的中秋节!
"叮叮当当"状元"耶"哈哈''''多么振奋人心的声音,多么引人注目的声音!每当一年一度的中秋佳节快要来临的时候,随处都会听到这样一阵阵的欢呼声!大街小巷随处可以听到骰子更瓷碗碰撞出的叮叮当当声音,这声音就是出自一项中秋节特殊的游戏----------搏饼
星期六下午,我们班里举行了一场搏饼活动,我们分成八个小组,规定每个小组,掷出两名状元。
第一轮开始不久,别的小组就已经掷出两名状元,可我们这个小组连一个状元都没有。正在这时,轮到王丹娜,王丹娜不抱希望地掷出了骰子。“叮叮当当”,骰子在碗里转动着发出清脆的响声,五个骰子停住了,己经有三个四了,最后一个骰子停住了,“哇,四个红艳艳的四,”没想到王丹娜竞然中状元了。虽然还没轮到我,我的心却己经开始七上八下,我很希望自己中状元,又怕自己没中状元。过了一会儿,周秀秀也中了。还没轮到我,我们小组就己经产生两名状元,我虽然很失望,但我也为她们两个高兴。
同学们最期待的决赛终于开始了,进入决赛的同学们紧张地掷着骰子,围观的同学们为他们加油着,有的同学们猜测着:到底谁会中状元王呢?这时,骰子声又在班级里响起,决赛的同学特别紧张,没想到张松中了状元王。当老师把结果告诉他,张松先是一愣,紧接着高兴得一蹦三尺高,同学们也欢呼跃着。顿时,教室里欢呼声、叫声、鼓掌声响成一片,陈老师忙着拍照,要把这激动人心的场面拍下来,留做我们班队活动的,永久纪念。我们玩得多么欢快
中秋博饼,我们玩得多么欢快,玩得多尽兴,这是我长这么大过中秋佳节最快乐的一次。
“今夜明月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今天是中秋佳节,我不由自主地想起了这首唐代诗人王建的《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傍晚,我踩着板凳扒在阳台上,望着天空,等着月亮的出现。天空还是灰暗的,一两分钟过去了,我抬起头:“啊!月亮出现了。”月亮的头先露了出来,天空比刚才亮了一些,然后只见月亮的身子也慢慢地从云朵里钻出来,随后,月亮的脚也从天空中出现了。“啊!”天空好亮啊!月亮四周围着几颗小星星,小星星不时地对着月亮眨眼,好像无数盏明亮的灯,月亮也对小星星微笑,真美啊!皎洁的月光洒向大地,大地上的小草更绿了,花儿更美了,一群顽皮的孩子们在月亮下面玩耍,月光洒向他们,他们玩得更欢快了!
“妈妈!妈妈!”我喊着妈妈。妈妈走了过来问:“干吗?”我说:“给我讲个关于月亮的故事吧!”妈妈说:“从前有一个月亮,她很想有一件衣服,于是就找来一个人帮她做衣服。这个人量了量月亮的身体,就回家做了。第二天,这个人把衣服拿来。月亮试了试,太小了。这个人只好又回去改衣服。第三天,这个人把衣服给了月亮,月亮又试了试,还是太小,就这样十五天后,做的衣服全小了,月亮只好躲在云彩里了。”妈妈问:“你知道为什么月亮的衣服每天都小吗?”我想了想说:“因为月亮每天都长一斤肉啊!”话间刚落,我和妈妈都哈哈大笑起来。
中秋节的月亮是最美最圆最亮的,我爱中秋节的月亮。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灾青云端。”这是李白写的一首诗--《古朗月行》。每当读起这首诗时,我都会想起小时候那件有趣的事。
那时我六岁的时候,中秋节那天晚上,我和爸爸妈妈坐在家门口边吃月饼边赏月。我望着月亮说:“月亮很圆呀!”爸爸说:“当然了,中秋节的月亮是最圆,最亮的!”
我好奇的呆望了月亮很长时间。爸爸见我那么出神的看着月亮,便问我:“你在望什么呢?”“我在找嫦娥和玉兔呢!我已经看到他们的影子了,旁边还有一颗桂花树,我想到月亮上去。”爸爸听了我说的话笑了笑,说:“你看到的不是嫦娥和玉兔的影子!”“那月亮上的是什么呢?”我追问道。“你看到的是月球表面凹凸不平的一些环形山,而产生的视觉感!”听了爸爸的话,我还是不相信,依然坚持我的想法:“那个就是玉兔和嫦娥,《西游记》里曾经演过‘嫦娥奔月’的故事。”“哈哈,你怎么那么傻呀,那些都是古人编出来的神话故事,根本就没有‘嫦娥奔月’。”妈妈在一旁说。接着妈妈又拿出有关于月球的资料。我看了以后,才明白过来。
我看着月亮,又想起了一个问题,便问妈妈:“妈妈,那‘天狗吃月亮’是怎么一回事?那也是古人编出来的神话故事吗?”“是的,不过‘天狗吃月亮’是根据月食来写的。月食现象是当地球运行到月亮和太阳中间时,太阳的光正好被地球挡住,不能射到月亮上去,月亮上就出现黑影的现象。”
那次中秋节,我明白了‘嫦娥奔月’和‘天狗吃月亮’都是神话故事,斌俄还知道了月食现象。回想往事,不得不说自己笨,便笑了起来......
今天是农历八月十五中秋佳节。晚饭过后,我们全家坐在门前小院里,共同观赏中秋的月亮。
小院里种了许多花草,有桂花、兰花,还有一大一小的两棵铁树,使整个小院充满的生机。小院外一条哗哗流淌着的小溪,像是为这平静夜晚演奏着的一曲动听歌谣。
我们一家人在小院里品着香茶,吃着月饼,迎着皎洁的月色,伴着潺潺流水声,听着爷爷讲月儿的故事,真是惬意无比。
正谈到中秋活动时,爸爸提出:“我们来博饼吧。”我不解的问:“什么是博饼啊?”爸爸解释道:“博饼起源于厦门,据说是三百年前郑成功怕士兵中秋节时会思念家人而发明的娱乐活动。博饼以月饼为奖品,需要的工具是骰子和大碗,通过丢掷出的点数确定状元、榜眼等取得奖品。也是老少皆宜的活动”。“哦,原来是这样!”我恍然大悟地说。
开始博饼啦!大家推选由奶奶开博,只见奶奶两眼紧盯着大碗,拿起六个骰子在手心里摇了摇,扔了下去,可是没有中奖。接下来是叔叔,他边拿起骰子还边喊道:“拿个大饼回家。”胸有成竹的把骰子扔了下去。“一二三四五六”。中了“榜眼”。作为奖品“保管员”的我发给了他一个月饼。游戏就这样一轮一轮的进行下去了。眼看月饼越来越少了,可我一个也还没有拿到,我心里已经开始着急了。又轮到我了,拿起骰子我心里想:一定要中奖,这次一定要中奖啊!我缓缓的把骰子扔了下去,结果五个六,中 “状元”喽。终于把最后一个月饼收进囊中。经过统计,叔叔博到的月饼最多,整整有八个,我只有一个月饼入账。最惨的是爸爸了,一块饼也没有。
此时明月已升至中天,把半边天都照亮了,洒下的月光照亮了我们的小院,小院的笑声随着徐徐的晚风不断向远处飘去……
中秋节,我最喜欢的就是吃月饼啦!月饼有圆形的、方形的,但是都是像鼓一样厚厚的、平平的,上面还有精细的花纹。不过,上一次的中秋节,我却吃到了一种与众不同的月饼。
正巧妈妈从北京出差回来,带回了北京的老特产:自来红、自来白月饼。它们比通常的月饼小一点,又圆又鼓,月饼上还顶这一个大红点,真是让我大开眼界。看着看着,我却觉得它似曾相识。
我在电视剧《武林外传》里看到:一个大财主要求同福客栈的厨子李大嘴为他制作一盒“创新、大气、独一无二”的月饼,作为礼品送给娄知县。李大嘴绞尽脑汁、经过几次试验失败后,终于做出来了!于是,隆重邀请财主验收。财主看了看包装精美的月饼后,是这样评价的:“这个月饼吧,它在月饼界呢,的确是独一无二的!但它在馒头界,他满大街都是!!!”说着,大财主气愤地把月饼盒掀翻了。这使我终于看到了那个期盼已久的“创新、大气、独一无二”的月饼,只见它:圆圆的、白白的、鼓鼓的,头顶上还点着红色的一点呢!这简直就是一个馒头么!我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
一边欣赏中秋晚会,一边品尝着与众不同的月饼,我忽然发现李大嘴做的创新月饼早在一百多年前就已经是老北京的特产了!
吃着,想着,我终于明白我的同学说的话是很有道理的啦:“再别自个儿瞧不起自个儿。就我那笔字,随便换个地方就震倒一片!”
也许今天的我不是最优秀的,但明天的我一定是最棒的!干嘛要自个儿瞧不起自个儿呢?
感谢馒头月饼带给我的与众不同的中秋节!
农历八月十五,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中秋节。
中秋节的夜晚,月色皎洁明亮,古人常常把圆月看作是团圆的象征。我也学过许多关于中秋节的诗句,例如:杜甫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宋代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等诗句。因为中秋节是家人团聚的日子,古代有些游子在外工作,因此没有回家,他们却用一首首思乡的诗,说出他们的感触。他们的诗,到现在,也能让我感到他们那种思念家人的情感。
在中秋节傍晚,月悄悄地爬上了树梢,像孩子天真般的脸庞,幽幽地照在叶子上,又轻轻地反射回来,把树弄得十分神秘。温柔的月光,洒在大地上,就像妈妈的手在抚摸着,她又溜进了人的心中,像春天融化的冰雪,冰凉而轻快。
我也知道一个关于中秋节来历的传说---嫦娥奔月。前一段时间,电视上还播出一些关于中秋节的电视剧,当我看到结局的时候,我总会感到一种温馨的感觉。我还在网上找到许多关于月和中秋的成语:日升月恒、日积月累、日新月异、风清月皎、风清月朗、、、、、、
虽然中秋节已经过去了好几个月了,但我又在期待的下一年的中秋节,我想再次看到那种,云稀雾少,月光皎洁明亮的月亮。而且,和家人一起聊天,一起吃月饼,一起放孔明灯,一起赏月、、、、、、我觉得,我似乎迷上了月亮,成为它的粉丝啦!
夜,渐渐深了,中秋喜庆的气氛渐渐融了。看着那街道上欢快的行人们,我觉得那样的孤寂,行走在道路上,感受着皎洁的月光,抬头看着天空上那一轮凄凉的圆月,感觉那么的孤单。
花开花落,转眼间一年又过了,你们可曾还记得去年我们一起赏月,一起吃月饼,我们一起玩耍。还记得去年父母和我们一起,还给我们一人送了一个挂链。现在我每次看到那么挂链都会想到你的。你可曾想过我吗?
妹妹,曾经的我们是多么的亲密啊!我们以前每天一起吃饭一起玩耍,晚上睡觉我们都是在一个床上睡得。我们总是做什么事都是一起,任何困难我们都笑着一起面对,我们每天早上都是一起起床,迎接着朝晨的第一楼阳光,我们快乐的去学校!
现在我们都已经步入了大学了,分离在了两边。不知道你在那边怎么样。
现在中秋节又来临了,你现在在那边还好吗?你那边又是怎样的一番风景呢?你是否也在看着月亮想着姐姐我呢。记得以前,我们经常坐在一起看着月亮,在哪洁白的月色下,我们一起谈论着未来。
记得离开的时候,一家人聚在一起,为我们的送别。那时活跃的我们都选择了沉默。我们默默地坐在听着大人们聊着天。
如今,只剩下我一个人望着天空赏月,想着你们,想着和你们一起吃月饼赏月的情景。曾经我们的一切一切全部浮现在眼前。
妹妹啊!你在远方要照顾好自己知道吗?姐姐在这里一直思念着你了。
作者通篇围绕着中秋思乡的情感,以及对亲人的想念。这是一篇中秋思乡的最佳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