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要问我春节是什么颜色,我会毫不犹豫的告诉你,春节是红色的,我喜欢红色的春节。
刚放寒假没有几天,我就看到了春节的颜色,那天我跟着爸爸、妈妈去看集,哇,我刚到大吴集里,就感觉到了春节的颜色,确实和平时不一样了,那迎着寒风飘着的红气球,那各个店铺前挂着的红灯笼,那铺满地上的红对联,那挂在架子上的火红的中国结,就是那赶集的大姐姐也都穿上了红红的衣裳,人们的脸上也都洋溢着红红的笑容,整个大街上充满了红红的喜悦。
最是好看的是大年三十那一天,我早上刚起床来到大门口,就看到了春节的颜色,满地的红色鞭炮皮,家家户户的门上贴上了红红的对联,满路的轿车上都贴上了红红的大福字。爸爸拿着一盘大地红鞭炮来到了路上说放炮吃饺子了,我抢过爸爸的打火机把鞭炮点着了,只听噼哩啪拉,天空中顿时飘满了红色,我欢舞着,连一向不苟言笑的爸爸也欢跳着,周围的人们脸上都泛满了红红的笑容。
我回到屋内吃着饺子,就问爸爸妈妈为什么春节里我们的周围都充满了红色,爸爸笑着说,那说明我们大家的日子过得红红火火呗,噢,我顿时恍然大悟,原来红色就在我们的心里,就在我们的希望中。我喜欢红红火火的春节。
春节到了,从街口,从道路,从家家户户,传来了喜庆的鞭炮声,那是人们在欢度春节。春节的时候要吃年糕,吃完还要发压岁钱,就在吃年糕时侯我们还要吃红烧肉,饺子,田鱼,鸡腿等食物。。。。。。
吃好了,大家就休息了一会,就吃柚子,水晶梨,苹果,橘子等水果。。。。。。然后去外面放鞭炮,那鞭炮打出好多颜色,十分美丽!有深红的,有淡青的,有浅绿的,有紫红的,有杏黄的,有雪白的,还有好多好多颜色!
啊,过春节的时候我最喜欢吃年糕!你呢?
圣诞节是西方最重要的节日,而春节则是我们中国最最重要的节日。它是上一年的幸福未尽之时又加了一份新春的喜悦,我是这么认为的。正所谓:喜事喜迎喜春。这一天我过得还真算有滋有味呢。
发短信送祝福这是春节不可缺少的。在送别人祝福的同时,自己也有了那么一份欢乐。在春节的上午我打开电脑,拿着妈妈的手机,找到了龙年祝福语。刚开始我用手机拼,拼字并不快。但熟能生巧嘛,渐渐地能随心所欲了。有了短信当然也要开始送祝福。我把它们分成三类;亲人,朋友和老师。不知怎么滴,再送这些祝福的时候自己心中不禁涌起了一种成就感。妈妈说:过年的欢乐都写在你脸上了。我想,也是呀。
不知不觉已经星空满天了。我仰望星空看看月亮,不禁想起了我儿时的理想。正当我回味的时候铁党刘晓丽拍拍我的肩膀说:新年快乐,送你的。一朵玫瑰花的闪光灯就到我手上了。她说:走了,出去唱歌吧。我笑而不语,就被她拉走了。我相信我就是我,我相信明天,我相信青春没有地平线。我知道她唱的虽然五音不全,但夹带了一丝自信。是啊,我害羞什么,有什么不敢的。自信一点吧。我相信我们两个的歌声夹带着我们的梦想飞上了星空。
是的一年过去了我的初中生活也过去了半年,我也长大了。
新年新气象,新的一年也会有新的开始,我也将会展现出新的自我,每天发生的事都是独一无二的,过去的已不再来。我也会让每一天都面对着一个全新的自我。
在清脆的爆竹声中,我们迎来了中国最盛大的节日——春节
春节还有一种名称叫过年。“年”是什么呢?有一个传说:“年”是一种给人们带来坏运气的妖怪。“年”长年居住海底,每到除夕才爬上岸来,到处伤害人们,使人们家破人亡。只要“年”一来,百草不生,树木凋败,“年”一走,百花齐放,万物生长。要打败“年”,必须要用鞭炮,于是,人们就有了放鞭炮的习俗。现在过年最主要的习俗还有一个,那便是我自身经历过的“走亲戚”。
大年初三,一早,穿好新衣服,就和家人一起到外婆家拜年。拜年,可不是嘻嘻哈哈,到处玩耍,而是我们向长辈们送上各种各样的礼品及祝福。春节,对小孩子来说,还有一个天大的好处,那就是收许许多多的压岁钱,这些钱足够让我支付一个学期的学费了吧!
新年是把烦恼扔给旧年,用崭新的面貌迎接新的一年。这几天,到处都是欢声笑语,烟花绽放美丽的“花瓣”。我希望在新的一年里,生活、学习会像烟花般灿烂!我希望这种传统的节日永久的保存下去,因为它凝聚了中华上下几千年的历史精神。还有我自私的想法,那就是我希望每年都有大红大红的红包收,有我最最喜欢的鞭炮放。好了,祝大家新年快乐!恭喜发财!红包拿来!
每年的春节我们都是在老家过。一到过年,爸爸、妈妈都给爷爷、奶奶带好多吃的、喝的、用的……
到了老家,我就帮奶奶打扫院子,收拾屋子,妈妈则帮奶奶做饭和洗衣服、擦一些东西;而爸爸一下车先拿吃的和喝的,然后陪爷爷聊天儿,说说这一年来的新鲜事,从爷爷灿烂的脸上可以看出生活的幸福。
除夕那天更是热闹,上午我们一起贴对联,红红的纸上全写满了吉祥和祝福,窗户上、院子里贴满了窗花,挂满了灯笼。下午,奶奶、妈妈、姑姑一起包饺子,奶奶提议往饺子里包一个一角钱的硬币,说谁吃了谁就是有福气的人,我们大家都举手赞成,就这样在笑声中饺子包好了,这时噼噼啪啪的鞭炮声也响起来了,听见好多孩子们在街上欢呼着,叫喊着,我也赶紧叫上笑笑姐姐和姑姑一起去放烟花,老家的春节太有趣了。
大年初一一大早,我就被鞭炮声惊醒了,我赶紧起床穿上新衣服,奶奶早已经把街门打开了,拜年的脚步声络绎不绝,我也迫不及待地跑了出去。
在老家过春节,真有趣!
家乡的春节
时间过得很快,感觉好像昨晚发生的一样,一转眼又到了春节过年了!大家的春节是怎么样庆祝的呢?我知道每个地方过的春节都是不一样的,注重的程度也是不一样的,所过的方式都不一样的。南方的跟北方的不一样。
今天让我来讲讲我家乡是怎么过的,我家乡是“佛山顺德”广东人,我们每年都很注重春节的,有些外地人都为了一张车票而奋斗,简称“春运”。春节前的一个星期火车站,汽车站都是最火爆的,可以讲的是人山人海。如果你到最后一日才去买票的话,可以讲你白走了,浪费心机了!所以有些外地人买不到票,就停留在我的家乡顺德度过了。
春节前的2,3天前的时候我们都会准备好度过春节,年28我们全家人都会好好地清洁屋企,然后剪好头发,简称:“年28洗邋遢,年29布置屋企,年30买“春节”准备的糖果和一只“鹅”意头是:“新的一年里要有鱼有肉,丰富美满!”到了大年初一,我们就会去大伯那里拜年,嘻嘻!年初一也是我逗利是的第一天作战日,然后年初2,就去妈妈的亲戚,年初3,就乖乖地在家里度过,因为是赤日,不能够去人家拜年,所以都是在家里看看电影,玩玩电脑这样的,年初4就等亲戚过来拜年,我们拜年拜倒年初7也差不多拜年完了,因为年初八是我爸妈要上班开工的时候。
每年一头到尾,最开心的节目就是春节的!不知道大家的春节是怎么样度过的呢?
每年的1月1日,就是新年来临的第一天,也就是元旦。而元旦过后不久,就是人人盼望的节日——除夕了。
据说,“除夕”中的“除”字是“去;易;交替”的意思,除夕的意思是“月穷岁尽”。孤此期间的活动都围绕着除旧部新,消灾祈福为中心。
我们老家的春节也十分热闹。有些人家前几天就要贴上门神,贴上对联,以此表示喜庆。不仅如此,老家还流行一种逢年便“祭祖”的说法。把贡品放在一张桌子上,两边放上一排杯子,倒上酒,在桌子前放两支蜡烛。这就是准备好了。同时,家里每个人都要在地上铺一块布,叩三个响头,并鞠三个躬才能离开,以表示对祖先的尊重。
除夕到了,就更热闹了。一般在下午三点左右就要开始准备了。按规矩,要等到晚上六点左右,一家人聚齐以后,才能享受丰盛的晚餐,家长也一般会在晚饭时发红包。吃完晚饭,大家就会守在电视前看春节联欢晚会,并不时被有趣的节目逗得哈哈大笑。
春节过后不久,又是小孩子们兴奋的时候了——元宵节。正月十五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同时也是一元复始,大地春回的夜晚。这时,一般城市里比较热闹。为了庆祝新春的延续,人们喜欢成群结队去出门赏月,燃灯放焰,猜灯谜,吃元宵等等,其乐融融。同时,城市里还要点起彩灯万盏,以示庆祝及人们的美好祝福。
这就我家乡的春节民风民俗,我爱我的故乡。
春节,你最高兴的事是什么呢?可能答案会五花八门:放烟花,吃大餐,收红包、穿新衣,旅游……从去年开始,我的春节大戏发生了变化!
一根笔和一本笔记本像宝贝似的常常伴我左右,而里面开始了我的“寻言之路”。
“咚咚咚——”门开了,对门阿姨笑盈盈的说:“新年好!”接着拿着一个包好的红包递给了我,我没有接,高兴的说:“今年我只收压岁言,不收压岁钱。”聪明的阿姨明白了,连忙说:“那我就祝你:在新的一年里越变越聪明!”我道谢后赶快把‘压岁言’记了下来。当我们给整栋大楼里的邻居拜完年后,我的小本子已用去了好几张。
下一站是外公、外婆家了,他们也对拒绝红包的我大加赞赏,赠给我一大堆‘压岁言’。
回到家里,爸爸问我:“想要多少压岁钱?”我故作思考的说:“我今年不收‘压岁钱’,只收‘压岁言’。”“压岁言?”爸爸的脸上疑云密布,百思不得其解。我接着说:“压岁言就是祝福的话!”爸爸笑着说:“去年要钱的吴怡今年要言了,好,好!”
有的祝我“在来年里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有的祝我“百事可乐,每年芬达”,有的祝我“越来越漂亮”……那赠言像蜜一样甜,像阳光一样温暖,让我的春节更加美好!
同学们,你们不妨也和我一样收“压岁言”吧!
我们都喜欢过春节。因为那时可以有好多好吃的;还有压岁钱,可以走亲访友。
我家乡的春节与其他地方的春节不太一样,相同点是吃饭前都要放鞭炮。一到春节大街上到处是卖鞭炮的,小孩子都喜欢玩,尤其是男孩子,感觉到他们听到鞭炮声就高兴。
我们这里放鞭炮也是有讲究的,腊月二十三过小年,这一天大人们很忙,不仅要准备过年的东西,大量的置办年货,还要打扫卫生,期待明年有一个好的开头。家家户户都买了糖,小孩到谁家都会得到好多糖,然后凑在一起把花花绿绿的糖果重新分给小伙伴,谁得到一个跟别人不一样的糖就会很神气。
除夕夜是特别热闹的,村子里会放电影,小卖铺前挤满买烟花的,多姿多彩的烟花不断的升空绽放它的美丽,虽然只是短暂的瞬间但把天空装扮的灿烂多彩,我们在烟花下追逐嬉闹,欢乐的笑声在夜幕下格外响亮。八点钟春节联欢晚会开始了,人们纷纷回到自家里观看春晚,我想此时就应该叫做“举国欢庆”吧!
初一早上我们会被大人早早的叫起来,挨个给村里的长辈拜年,见到每一个人脸上都是喜气洋洋,忙碌了一年的人们今天可以好好休息,跟家人好友团聚叙叙家常,初二开始,人们就开始走亲访友,新的一年就渐渐拉开了序幕!
2月10日雨
今天,爸爸开车送妈妈、婆婆和我去上海过春节,我高兴得一蹦三尺高,心想:“真是太好了,我终于有机会和他们相聚了!” 中午一点多才到,大家早已累得筋疲力尽。爸爸建议我们到外面吃。因为我很想早日跟严家安会师,所以,我就要回家吃。爸爸怕我一个人回家不安全,没有同意。
我十分气愤,跟爸爸大吵大闹起来,谁也不让谁。最后,妈妈批评了我,我只好沉住气,不吭声,耐着性子,陪他们在外面吃。吃好了饭,我飞快地跑回家。哈哈!我终于可以跟严家安顺利会师了! 下午,天阴沉沉的,我和安安十分无聊,没事做,这时,妈妈正好要去超市买东西。我们就缠着她带我们去打游戏,经过我们再三请求,妈妈无奈,只好勉强答应。啊!游戏厅里的人可真多啊!妈妈正好找借口说:“这里人多,烟味也浓,我们回去吧!我们调皮地说:”怎么啦?我们又闻不到!”俗话说,“好虎不跟群狼斗”,她怎么斗得过我们呢?还不是输了吗?最后,还不是乖乖地服从我们的命令让我们再游戏厅里玩了很久。 很巧的是,今天正好也是公公的生日。
晚饭前,大家一起捧出大蛋糕,关上灯、点燃蜡烛,唱起生日歌,唱了英文、唱中文。我和安安放开了嗓子,大声地唱着。然后,公公许了个愿望,吹灭了蜡烛,我们开始抢蛋糕吃了!我和安安吃了一块有一块。舅舅说我们是人来疯,我说:“不对,不对,应该是全家都是人来疯嘛!因为今天全家都吃得很多嘛!”
今天,我真高兴啊!
我们小孩子最期待的就是过春节了。春节是我们一年中最快乐的时候了,无论大人、小孩,男女老少个个都洋溢着笑容。下面我就给大家讲讲我们家乡的春节吧。
我家过年都会买大红对联和喜庆的“福”字,爸爸会把对联和“福”字贴在早已擦得一尘不染的门窗上,红彤彤的,十分明艳。年的气氛就这样油然而生了。妈妈和奶奶还会去蒸年糕,我最喜欢吃带枣的年糕了,妈妈说它象征着年年高升。爸爸会绑着羊去屠宰场杀羊,这样一家人在除夕夜围着桌子团团圆圆地吃上喷喷香的羊肉了。说到除夕夜,那就更有意思了。那一晚是旧年的最后,新年的开始,所以一家人齐聚一堂吃年夜饭。
菜相当丰盛,总是让我口水直流。当然,有道菜是不能吃的,那就是鱼,因为年年有余(鱼)嘛。那时,家里的电视放着一家人都爱看的春节联欢会,屋外是美丽的烟花和震天响的爆竹。到十二点的时候,爆竹声意味着新的一年又开始啦。当然了,过年还要拜年的。小孩子们穿得漂漂亮亮的跟着大人去拜年,互相说着吉利话。最开心的还是小孩子了,去拜年有压岁钱拿呀!一直到正月十五——传统的元宵节。元宵节那天的晚上,孩子们有的拖着兔子灯,有的提着花灯,追呀,跑呀,好幸福。那时年味依旧很浓,人们依旧沉浸在喜悦中。
这就是我们家乡的春节,让人倍感幸福的春节
“春节到了!多幸福啊!”随着乡间小儿的一声喊,在乡间的我们也为节日呐喊着,乐此不疲。
大年三十的夜晚来临,我们带了一大捆爆竹放到老家门前。阿妈立刻就把一个大铁锅摆在门前的空地上,在里面放上木材和杆子,放起火。再拿几个竹椅分布在火锅的四周——这就是家乡最具有特色的传统——围炉。
大姑、小姑、伯伯、堂哥、堂姐等一群人都坐在“炉”旁,可见是多么大的锅了。锅内火正旺,火苗一窜三尺高,大家笑着把手脚伸进“炉”火中,烤起来,谈笑风生。我就是奇怪,他们不怕吧手脚烤熟吗?
锅内的浓烟随风飘散,把堂姐呛得直咳嗽。我抬头仰望天空,一群群的星星,是火星呢,还是真正的天星呢?当时我迷迷糊糊,直到“啪”的一声———我的弟弟偷偷拿起鞭炮,插进火中,待到点燃鞭炮,在空中挥舞着。我也对放鞭炮饶有兴趣,就也拿起一根鞭炮放到火中——要知道,一年前我还不敢放鞭炮呢!
火花的热情绽放了,在空中,能与星星相媲美,能与月光相争亮。我干脆连点四五根,在放到一半时向远空抛去。
“炉”旁,我们依然说笑着,烤火着,兴致勃勃地放着鞭炮,欣赏着远处的烟花焰火,直到深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