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什么时候“成长”和“烦恼”这两个词组合了起来,让我一见这个题目有无限的感慨要倾诉,有一肚子的牢骚要发泄。
人的一生也许都在成长,可以说一辈子只有一次从头至尾的成长。烦恼像雾,像雨,又像风,死缠着我们不放,烦恼是我们的家常便饭。考试,作业,练习没头没脑地向我袭来,无数的已知,求证,证明,解答等待着我。
每当我想睡觉时,我的脑海中便会浮现出两字“不行”想像一下,如果我不将作业完成,明天老师将会用怎样的脸色,怎样眼神来对待我,接着妈妈又会怎样对待我,我又会落得怎的下场,早知有现在我怎会中午去看电视呢?可是我还没有长大还是个孩子嘛,哪有不玩之理?
可是现在首先我是一个学生,其次嘛我才是孩子。一天八节课,每节四十分钟,每周上五天课。我花了那么多时间,学会了什么?我会解方程、我会打字、我会电脑、我会阅读、我会写文章、我会绘图、我会讲英语、我会欣赏音乐……。
看来我没有浪费时间,而十年前,我只吃、喝、拉、撒、睡还有调皮捣蛋。我没有白长大,成长还是好的,我要快快成长,烦恼我不怕。少年更知愁滋味!少年不畏愁滋味!!成长的烦恼不烦恼。
妈妈常常发出无限的感慨:“我要是像你那么大多好啊!”每当听到妈妈说这句话的时候,我总是不做声,可心里在想:但愿我们这个年龄真的像你说的这么好。有些家长也许并不理解,以为我们太不知足,认为他们每天在为整个家操心,忙里忙外的就是为了我们。这点我也承认,但是我的学习压力确实很大。
这不,马上就要期中考试了,开始我们只是在复习,也不是很紧张,但家长们的反应好像特别大,天天让我们做这习题,做那卷子的,恨不得比老师留的家庭作业还多,这可谓的“皇上不急太监急”!没办法,在这些家长领头的带领下,把我们弄得很紧张。“都快考试了,你怎么还吊儿郎当的,也不知道着急,我还指望拿着期中考试成绩单向一中报名呢!”这恐怕是我在这一段时间里听到的最多的话,甚至在上课时,这句话都会时不时的冒在我的脑袋中。我真不敢想象,期中考试都这么紧张,那升学考试会是什么样子的:晚上,大家都昏昏欲睡,过一会又被惊醒了,咬着笔尖,做出一种冥思苦想的样子,一头扎进“题海”中,头上是否还扎着绣有 “必胜”红绷带呢?
哎,谁又能理解我们的烦恼呢?
成长是人生中不可或缺的经历,每个人,不论是声名显赫的伟人,还是默默无闻的布衣……,我们都经历过或正在成长着——由幼稚走向成熟,由成熟走向成功……,成长是美好的,因为它凝聚着世人的向往和期盼;成长又是烦恼的,源于它的过程中充满了挫折与磨难。
曾几何时,我们梦想着跨过十八岁的门槛,自由支配自己的生活,当我们渐渐长大的时候,才发现成长的过程并非我们想象中那样的美好。长大后,能尽情地玩已经成为了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想;好朋友在一起,谈论的也更多是成绩的提高、学习资料的使用。初中的我们,虽然离十八岁又近了一步,但课程的增加,给我们带来的更多是烦恼:在每次都是七门课齐上阵的期末考试之际,家长们都加大了督促的力度,写完作业后就要求复习主课和副课,玩耍的时间就被这样剥夺了,时不时的检查更是为我们带了紧张的气氛。这样的压力带来的结果就是我们不得不“临时抱佛脚”地挑灯夜战,努力背习题。
这还仅仅是考试前,到了考试后,更麻烦的事还在等着我们,一出校门,家长们就会问长问短,拿着试题卷评头论足,对我们的错误进行批评,如果在分析后得到的考试结果并不好,等来的就是一番以“教育”为主题的长篇大论,数落我们在考试前的态度及各种表现,既然理亏,我们也只好沉默着,等待着揭晓成绩的那一天。如果考试成绩好,我们可以获得短暂放松的机会,可如果成绩不好,就成为了一个噩梦假期的前奏。
踏过如歌的花季,走过如诗的雨季,忽然发现:以前的欢笑和悲伤,都已悄然防在旧时的枕边,孩子是眼中瑰丽的红霞,被晚归的大雁带走,眼中少了些顽皮天真的光彩。不知什么时候起曾经的琴棋书画,风花雪月已变成了柴米油盐,前程仕途。进入了青春的殿堂就意味着烦恼将会伴随我们的左右。
不必说忙碌的作息时间,也不必说父母的考分阶级,单是那堆积如山的作业就足以累的我们没有心思官其他的事。那一页页A+的作业,里面都是我们的汗水。每一个月下来成绩总会有一点让人失望。家长就会开始责怪我们,但是为什么他们就是不理解,我们真的付出了,但是没有得到回报,这可以算是我们的一大烦恼。
青春,是我们必须度过的,不管自己的心炫是否有涟漪般的颤动,以往的那种"一事能狂少年"的豪气以被尘封许久,纵然这使我们不在卤莽,不再冲动,以一种淡薄冷静的目光看待事物,但是却带给我成长中更多的烦恼。于是在历练中,在烦恼中,我们便多了一种气质,一种风度,这也是成长的烦恼。
烦恼,是我们长大的一个过程,而惟有烦恼才能使我们从童年步入少年,它总是困饶着我们。但如果我们解决了它,我们就长大了,它永远都使我们积极向上,永往直前。就好象自己在生活中失去了什么,难道成长的代价如斯,竟不能保留一份童稚的气息?就连那眼中咸咸的泪,如今也被溶入了缕缕苦涩的烦恼,有人把这叫成长中的历练。
毕竟,我们曾经快乐过。
一支画笔,一张画纸,一个面包,一杯凉水成就了一代文化巨匠。他热情似火,活力似风。他站立,他挺直,他魁伟,这就是年轻的、成长中的徐悲鸿,他用自己炽热的画笔,成长着,使自己的青春远离烦恼,充满光泽。
这是116年前,哇哇落地的婴孩,让宜兴的一所破旧的房屋里的年轻父母显得格外幸福。春去夏来,秋往冬至,四季轮回,悲鸿渐渐对画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家境贫寒的他开始自学,他对着书上那一个个鲜活的图像,模仿画中的一棱一线,一丝一缕。一颦一笑,一动一静在悲鸿麾下都那么传神,一把绘画的火种埋藏在他心灵的最深处。
窗外,同龄的孩童们互相嬉闹着,欢笑声绵绵传响,连连萦回。窗内,一个瘦弱的身影投射在温暖的大地上,他紧紧地握着手中的画笔,带着神韵在宣纸上泼墨挥毫,目光流转,流露出无限的激情……调色、设色、填彩敷色这些绘画技巧是悲鸿的必修课,而他却学的津津有味……一声声欢快的笑声回旋在悲鸿的心里,一瞬的,心里泛起了一阵涟漪,立马又恢复了平静。他并不烦恼,或许他不能在阳光下与伙伴嬉闹,但画笔就是他最好的朋友,他们形影不离,绘出令人留恋的、炫美的图案,如纷飞的蝴蝶,奔腾的骏马,流转的行云……美好而精彩。
同龄人早已娶妻生子,悲鸿却想着更进一步。匆匆地,他只身一人来到了上海,他拜师学艺,却又几度拒之门外,他沮丧了,徘徊了,喜欢绘画的意念支撑着他。于是他结识了周湘、高奇峰、高剑父以及康有为,遇上这些伯乐,他该有多么幸运啊,他一度怀疑自己能力的念头烟消云散,烦恼离他远去,另一个念头萌生新芽,他要出国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