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从这句话我们可以看出书的重要性,每当我翻起书的时候,心里总有一些好奇,书里有什么呢?
书里有很多科学知识,能够帮助我们了解新科技;书里有很多饱含寓意的哲理,能够使我们懂得做人的道理;书里有很多笑话,能够让我们开怀大笑。
我第一次接触书是从听书开始的。刚出生不久,妈妈就给我买来童话书,用好听的声音读给我听。当我牙牙学语的时候,虽然我还不认识字,我已经开始拿着图画版的书自己看的津津有味了。在我刚上幼儿园的时候,有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和爸爸去玩时,看见了一栋大楼,我问:“爸爸这是什么啊?”爸爸回答:“这是图书馆啊。”我听后心中一喜,并马上问道:“我们能去里面看书吗?”“当然可以!”爸爸回答。从那以后,我有了自己的图书证。以后的每周六日爸爸妈妈都会陪我去看书,我们还借回家看。我在书的海洋里尽情的遨游着。
现在我四年级了,我越来越体会到读书的乐趣,是书提高了我的各项能力;是书丰富了我的课余生活。我和它成了形影不离的好朋友,我越来越喜欢它了!
高尔基说:“热爱书吧——这是知识的泉源!只有知识才是有用的,只有它才能够使我们在精神上成为坚强、忠诚和有理智的人,成为能够真正爱人类、尊重人类劳动、衷心地欣赏人类那不间断的伟大劳动所产生的美好果实的人!”
愿好书伴我一路成长!
“书是人类的营养品。”这句话说的真对,就从这句话,我热爱读书。
在幼年时我是个天真的孩子,不知道学习,那时候我的成绩自然不好,而且不爱看书。但是当我上三年级时,因为要写作文,妈妈非逼着我看书,我对书没有什么兴趣,根本不想看,可老师也非要让我们看,我只好遵守。
于是妈妈给我买很多书。当书在我手上时,我却已经着迷了,光看封面就觉得很精彩。一页、两页我像一匹饿狼贪恋地读着。记得有一次妈妈给我买一本《安徒生童话》,在学校这本书引来了许多同学的羡慕,而我心里也美滋滋的。在书里有的故事使我高兴,有的故事使我伤心。丑小鸭让我懂得了什么才是美,卖火柴的小女孩的命运使我伤心。我觉得自己和书融为了一体。大约过了十几天,我又把这本书重读一遍。但却退不了我那“读书热”要不有人说:“读书可以上瘾。”
我开始借别人的书,有时到网上看,有时到书店看,每次都读的如痴如醉。我上四年级时已经在看:《假如给我三天光明》、《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家》、《男生贾里》、《男生日记》、《非常男生》······当我伤心时我会把心爱的书拿出来解闷。一本书就是你的朋友,你的家。“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呀!”
让我们在书香下成长吧!
时光匆匆,踏着轻快地步伐,伴着明媚的阳光,书渐渐成为了我生活中的一部分。因为书,我获得了更多的知识,懂得了更多的道理;因为书,我与伙伴交流更加愉悦融洽。
书使我以后的道路更加空阔、平坦。受家庭的影响,我从小就喜欢读书。回到家,一做完作业我就开始捧着书津津有味地看起来,吮吸着书中的营养。在学校里我也总是把书柜里的书倒腾个不停。我看书特别拼命,只要一有时间就会在书的海洋中徜徉,去感受书的神奇,所以爸爸妈妈总叫我“小书虫”。
有一次我从晚上六点开始,一直看书看到深夜十二点,刚刚把《十万个为什么》看完,我竟睡着了。第二天起来一看,呀!我怎么成了一只呆头呆脑的“小熊猫”啦!一看钟表,7点半啦,我抓起书包就往学校跑,到了学校每个见到我的人都捂着嘴偷笑,可是我却正为昨晚看书的收获而偷乐着。身边淡淡的卷墨之气,混杂在我喜悦的心情里,将我生活中的种种感悟凝结成一种永恒。书香伴我成长,我爱读书。
这几天,我读了一本名叫《昆虫记》的书,它被誉为“昆虫的史诗”。而且一问世就被看作是昆虫心理学的诞生,读后我有许多感触,也了解到了昆虫们的各种习性。
这本书记录的是生物界中各种各样,形形色色的昆虫,有萤火虫、蚂蚁、密封和蟑螂等等。在大自然中是怎样生活的,是吃什么样的食物的,如果繁衍后代,在雷雨中的以生存的等等。
在这本书中,我知道了一些平常我不了解的,例如萤火虫的身上有斑斓的色彩,身体是栗棕色的。胸部呈现红色,身上的花纹是环形状的,边缘还点缀着几颗小红点,如同穿了一条美丽的裙子,在这本书中我还了解到可爱的萤火虫是一个肉食主义者,猎物竟是如樱桃般大小的蜗牛,这真是我万万不曾想到的事情,一只如此娇小的萤火虫竟会以比它大好几倍的蜗牛作为下手对象,这让我联想到一个在动物界人类界,甚至昆虫界都行的通的道理——“弱肉强食”。
我除了萤火虫,还了解到一种有趣的“泥水匠蜂”,它造的屋子全部有泥土做成,也没有加水泥,或其它坚固的东西,那它的房子怎么住呢?其实,它们用的是从湿地上去来的潮湿的泥土,且泥水匠蜂直到做好房子才休息,做好后不易倒塌很坚固。
读完这本书,我了解到昆虫界竟有如此之多的昆虫,也了解到它们各种生活习性,读完后,我也想像作者一样,去大自然中探秘,去了解而各种昆虫,这本书让我更爱大自然。
16个春秋、16个冬夏,16年就这样匆匆过去了。我回头看看,不禁笑了。这16年里,书一直伴随着我成长。记得亚里士多德曾说过:求知乃人的本性。而书便是我们求知最好的源头。
书带给我的太多太多,书教我要做一个重视友谊的人。鲁迅说:“得一知己足矣。”爱因斯坦说:“世上最珍贵的莫过于有几个头脑与心地都很真正纯洁的朋友。”莎士比亚说:“人与人之间真诚的交情是世上的无价之宝。”于是,我便改变了自己,有了知心伙伴,就像马克思有了恩格斯一样的朋友。
书教会了我要有远大理想。“理想是路上指明的。没有理想,就没有坚定的方向,就没有。”这是托尔斯泰对理想的深刻体会。为了真理而暴尸于罗马街头,死去却面带微笑,这是布鲁诺的亲身遭遇。于是,我便有了远大的理想。
随着我自己的长大,我更是感觉到了不能离开我,假如离开了我,让我就会感到一种淡淡的寂寞与空虚,让我感觉就像人没有了,就像地球上失去了阳光、失去了生气,就像鸟儿渴望上蓝天,但是,鸟儿没有了翅膀。
然而,读书也曾使我骄傲和自豪,课堂上,能正确回答复杂难题的是我,练习中,能正确无误地演算出结果的是我。
“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我自有我的主张,自有我的追求和爱好。不使浮云遮望眼,莫让年华付水流,心里的话儿说一句:“我爱读书。”
在我出生(1978年)的那一天,我的四叔刚好收到大学录取通知书。我的父亲兄弟姐妹共七个,父亲排行老二。
在我小学一年级时,我的五叔和姑姑同年考上大学。村里为此给爷爷家送来了匾额“书香门第”!所以我们家里充满了书的气息,让我从小就有个小小心愿——将来也要像叔叔、姑姑们一样,考上大学,为“书香门第”再添辉煌!
就是这样,我在叔叔和姑姑那里找来了许多的书,每天坚持看,有不懂的就主动去问,直到把不懂的全弄懂。不是有句话说的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吗。我就是在书香中慢慢成长的。
初中二年级的时候,县里组织了一次中学生作文大赛,因为我的作文水平在班里也是数一数二,所以也有幸参加了。最后的成绩是在同年级的赛段里排行第二。
我之所以能有这个好成绩,不是我比谁更聪明,而是因为我平时读的书,看的报比他们大概多了许多,所以才有了这个好成绩。
人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滴水石穿,非一日之功”。读书其实也一样,不能有了兴致就狂看三天,没了劲头,就放在一边。我们一定要把自己放在一个处处能闻到书香的地方,这样才能让我们把看书当成一种习惯,才能在书香里茁壮成长。
我的房间里就放满了一面墙那么长的书架,一书架的书。有历史、科技、文学、艺术很多门类。
也正是这许多书,让我的生活充满欢乐,让我的业余时间不再空虚。大家是不是也和我一样,有这样的一个充满书香的小屋呢?那就让我们一起在书香中成长吧!
在我的成长过程中,我读过许多本好书,但我认为写的最精彩的还是我的第一本作文书。
那是一个星期天的下午,爸爸从书店里给我买来了一本《新好词好句好段》。我欣喜若狂,一把夺过爸爸手中的书,迫不及待地翻开了书的第一页。心想:这本作文书一定能使我的作文有所提高,果然不出我所料,一翻开书,我就被那丰富的词语、优美的句子深深地吸引住了。你看,它把那晨霞比作一层层、一片片的金色鱼鳞;它把那晚霞比作一只开屏的孔雀。再往后翻,看到了一篇范文经典••••••渐渐的,我入了迷,连妈妈叫我吃饭都没听见。后来,这本书我看了一遍又一遍,收获也一次比一次大,词语也比过去记得更牢固了。再后来,我渐渐的喜欢上了书这种东西,知道了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但无疑是我的第一本书引发了我对书的兴趣。
在我的成长过程中,我读过许多本好书。它们教我要诚实守信、拾金不昧以及各种做人的道理。它们是我成长路上的垫脚石,时刻为我指引着精彩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