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尔基曾经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每当我读到这句话时,我就会想起那件我为书“牺牲”的事。
这天,我到书店看书。书架上的一本书吸引了我:《上下五千年》,我翻开书仔细地阅读了起来,才没阅读两三页,我就定下决心买这本书,因为这本书内容丰富,有趣,记载了中国五千年的历史,很值得我们学生看,包括大人。我飞快地跑回了家,对妈妈说:“妈妈,我想买一本关于中国历史方面的书籍:《上下五千年》。”“好啊!只不过你得答应我一个条件。”妈妈望着我说,“好,不要说十条百条,就是上千条我也答应。”“我看你一条也坚持不住,还上千上万条呢!只有一条,一个月不买零食吃就行。”这一句话把我整得不知说什么好,“那……好吧。”,为了书,我一个月牺牲零食也没事。“今天是5月27号,坚持到6月27日就可以了。”妈妈诧异地看着我说。
但好景不长,还没坚持一个星期馋嘴发起了抗议,我也向妈妈发起了牢骚。
6月1日这天,我和妈妈一起去超市买东西。我看见美味的薯片,香脆的饼干……从我面前飘过,却又不能得到,这种心情真不好受。所以,我开始和妈妈撒起了娇:“妈妈,今天是儿童节,为了买书我又坚持了一个星期没买零食,你看可不可以奖励……”“不行,如果要买,那前几天的就不算,重新开始!”那可不行,我这几天的辛苦不能白费啊!我只好垂头丧气地和妈妈回家了。
我盼呀盼,终于把6月27日盼到了。这天,我很高兴,因为我如愿以偿地得到了这本书。这本书,是我1个月不吃零食得来的啊!所以,我在家里一蹦三尺高。
经过这次事件后,我明白了一个道理:一个人想得到一样东西,但暂时又得不到,这是可不要半途而废,要努力去争取。如果得到了,这成功的喜悦是任何东西取代不了的。
书是人们最熟悉、最亲切的东西,高尔基说:“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没错,看书对我们有很大的帮助。它能锻炼记忆力,还能增强理解力。
书有很多种:故事书、漫画书、教科书。而我,最喜欢故事书和推理小说。我幻想着:有那么一天,我也成了作家,也自己写书,写书给自已看。我看书很快,一目十行;不象别人,一页页慢慢看。好看的书在我脑子里留下印象,不好看的书就象风吹过一样。如果手中一有书,就是十匹马也拉不走我。关于我和书,还有一段有趣的小故事呢!有一次,妈妈出去了,锅里在烧饭,嘱咐我饭熟了时关上火。当时我正在看书,为了不让妈妈太烦就点了点头。
结果可想而知!妈妈回来时,饭已经烧焦了,而我仍在津津有味地看书,被妈妈狠狠地批评了一通。那天我们只好吃方便面了。后来妈妈很长一段时间都不让我看书,但我还是偷偷地看。还有一次,我在养蚕,但不知道怎么养,便找了一本关于养蚕的书来照看,养了几个星期,蚕忽然不吃桑叶了,还一下一下地蠕动。我吓坏了,以为饲养不当,蚕快要死了,赶紧找来那本书看,原来蚕要蜕皮,这才松了口气。后来这些蚕被我养得白白胖胖的。
所以说书是我们的精神食粮,是我们生活中的金子,能教会我们许多知识,让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越走越宽畅。
莎士比亚曾说过:“书籍是人类的营养品。”我想从中汲取更多的营养,充实自己,使自己成为一个博学多才的人。
在记忆的心扉中,书就是我的伴侣。他自小就跟我一起长大,算得上是“青梅竹马”了!听妈妈说,在我一两岁的时,刚刚学会说话的我第一本书就是《看图识物》。书里面没有文字,只有一张张精美的物品图片。他就是第一位教我认识各种物品的家庭老师。
随着时间慢慢地溜走,我从一个什么都不懂的小宝宝变成了一个可爱的小女孩,我的朋友一路都陪着我。上幼儿园时,我们拼音学得早,小课本上每个文字的“头顶”上都“顶”着一个拼音,这就像我们的“小拐杖”帮助我们识字。我尝试着自己看书,没想到一口气就能把《龟兔赛跑》读完了。我兴奋无比,渐渐地喜欢上了读书。
读完了《乌鸦喝水》、《三只小猪》、《白雪公主》……我上了小学。随着认识的字越来越多,从《安徒生童话》到《伊索寓言》,每每捧起一本书,我便津津有味地读着,如饥似渴地读着,废寝忘食地读着。读书成了我最大的乐趣。现在我已经读五年级了,我看的书不再局限于童话故事。现在,我看的书有小说、散文、诗歌等等,这些书挤满了我的大书柜。
书,是我最亲密的朋友,他给予我知识,赋予我力量。今天,我在书海中遨游;明天,我将用知识去创造生活。
粮食是哺育我们身体的书籍是哺育我们的灵魂的。
在我7岁那年的冬天里,我和我的表姐常去书店里看书。有一次,我无意中拿起了一本《安徒生童话(注音版)》看了起来,。《皇帝的新衣》、《丑小鸭》看和我眼花瞭乱。正当我看得起劲的时候,表姐说要回去吃饭了。我只好放下书,依依不舍地离开了书店。
回到家后,我乞求着让妈妈买一本《安徒生童话(注音版)》给我,妈妈爽快地答应了我。第二天一大早就把一本《安徒生童话(注音版)》放在了我的床头。我像得到了一件稀世珍宝,喜欢得不得了。我还用牛皮纸给它做了件衣服。可能是因为太喜欢了,一天要拿出来看十几遍。
一转眼,“当当当……”十点钟的钟点敲响了,我该过去睡觉了。可是我还没看够呢!我心里想着,怎么办呢?哎!有了!我可以在房间里开着灯继续看呀!我拿着书,偷偷摸摸地走到了我的房间开着灯继续看了下去。一页,两页,我很快乐,也很惧怕——这种窃读的滋味。一转眼,十分钟,十五分钟,二十分钟 ,我看得几乎望了时间。“当当当……”十一点的钟声敲响了。到了妈妈过来“巡察”的时间了。我赶紧关上灯,把书放在被窝里,闭上眼装睡觉,妈妈来看了一会,就出去了。她应该没发现。就这样,半个星期过去了,她还是没发现。在下半个星期的某一天晚上,妈妈居然提前来“巡察”了。她小心翼翼地开了门,发现了我在看书,一会儿后,她轻轻地关上了门。我听见了很轻的关门声,心想:糟了,妈妈发现了。果然,第二天一大早,妈妈就把我的床头灯给没收了。唉,又不能看了。
随着时间的流逝, 那本书已经不在了。但我的“读书热”还在。《百科传说》,《十万个为什么》, 中国的四大名著…… 我都看过。
书已经成为我生命中的一部分,我爱你,我喜欢你——书。
我很喜欢“一日无书,百事荒芜”这句话,因为我喜欢读书,我读书时总有一个坏毛病:读到半时喜欢喝水。记得有一次,爸爸把一罐啤酒放在我的书桌上,我坐在椅子上看书,我看到半时,用手拿杯子喝水“啊!”我尖叫。我定睛一看,我拿的杯子。呀!原来是一罐啤酒,我立刻走到爸爸的房间,耷拉着脑袋推开门说:“爸爸,你为什么把啤酒放在我的书桌上?”爸爸用手摸摸脑袋,说:“哦!是我昨晚忘记拿的,不好意思啊!”我用手拍打我的头,说:“没—关—系”。妈妈幸灾乐祸的说:“你以后看书不要看得那么入迷,这下好了吧!把啤酒当水喝。”我叹了口气,说:“哦,我懂了。”
第二天,我做在椅子上看书,当我准备拿起水时,我看了看杯子,还好,这是水,我喝了一口,又开始津津有味地看起书来,过了一会儿,“叮咚,叮咚”。门铃响了,我似乎没听到,继续坐在椅子上看书门铃响了很久,妈妈从房间门口走出来,看见我坐在椅子上看书,妈妈皱着眉头说:“源子,源子。”我没应声,妈妈生气了,大喊道:“石黄源!门铃响啦!”这是,才把我“震醒”了,我很奇怪,我问:“妈妈,怎么了?”妈妈用手指着门口说:”门铃响啦!快去开门。“我急忙放下书,去开门。门外站着一个叔叔,那个叔叔说:“小朋友,你家网购的衣服送来了,请签字。”我把妈妈叫出来签字,签完字后,妈妈嬉皮笑脸地说:“太好了,我的衣服送来了,谢谢你呀!源子。”这时,我在心里自言自语:妈妈变脸真是比翻书还快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