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我在外婆家吃饭的时候一不小心丢了一颗米粒。我正想伸手去捡的时候,突然,一只机灵的蚂蚁“闻讯赶来”。我想证实科学课上过的知识,说急忙缩回手,找来放大镜,仔细研究起来,蚂蚁到底是什么样的?
放大镜中的蚂蚁有一双又细又长的触角像卫接收器重,有一个圆溜溜的大头在东张西望,有一“颗”米粒大的胸,还有三对足和一个橄榄似的腹部。只见它掂量了一下米粒的重量,可能是太沉了。于是它赶紧“跑了,我也只好悻悻地继续吃饭,过了一会儿它真的把小伙伴们都叫来了,排成一列整整齐齐的队伍朝米粒的方向赶来。还是太重了,它们反复几次,终于把米粒抬了起来。它们迈着沉重的脚步,把米粒抬回家。总不能让它们就这么走了,我故意用手在它们中间划了一下,它们像脱缰的野马一样撒腿就跑。这是我真是体会到科学书上为什么它们要到处乱爬?书上说它们靠交流信息?蚂蚁在行进的过程中,会分泌一种“信息素”,这种“信息素”会引导后面的蚂蚁走相同的路线。如果我们用手划过蚂蚁的行进队伍,干扰了蚂蚁的“信息素”,蚂蚁就会失去方向感,到处乱爬。
今天,我真的亲身体验到了蚂蚁的工作,也体会到“团结力量大”这句话的深刻含义了!
以前我一直不屑一顾的去观察蚂蚁,总认为它们是一种渺小而不起眼的小动物。它们不可能和任何一个动物相比,它们不劳而获,吃些捡来的食物,它们胆小,用东西碰一下,掉头就跑。蚂蚁有太多的缺点了,我一直藐视它们,觉得它们是最弱小的。
可今天的一件事,让我改变了我对它们的看法。我在楼底下玩,看到蚂蚁们在搬东西忙得不亦乐乎,走近一看,原来他们在搬花生,一大堆蚂蚁蜂拥而挤的出来了,黑压压一片怪吓人的。我想看看蚂蚁团结一心的力量,就抓了一只蝗虫放在蚂蚁洞,蚂蚁出动全军来捉拿蝗虫。
看着这群并不讨人喜欢的蚂蚁,我才把它们一个个拍死,可它们越战越勇,就连我都被它们咬了几口,再看蝗虫,它因为有两条活跃的腿,蚂蚁追不上它,我就把蝗虫抓住,本来想给蚂蚁的,可是,蝗虫飞身一跃飞回草丛去了……
我看着蚂蚁的惨样,我心里觉得酸酸的,再看看我的手上面沾满了蚂蚁的血迹,我觉得我做的太过分了。小蚂蚁不屈的精神深深感动了我,它那爬动的脚步中透着坚毅,透着决心。它们是团结的动物,不达到目的,绝不放弃。我应该学习它那种顽强的精神。
蚂蚁,你是好样的!我以后绝对不再伤害益虫,相信我!
我非常喜欢观察小动物,尤其是蚂蚁。
有一天,我出去玩,忽然看到一群蚂蚁围着一直蚯蚓。“可能要把它吃到吧!”我猜,于是我静观其变。
十几只大蚂蚁一拥而上,使出了全身力气,拉住蚯蚓的尾巴,想把它拉到洞里。可是,蚯蚓对于蚂蚁来讲,就像一条蛇,它狠狠的把尾巴一甩,就把十几只蚂蚁打得落花流水。
蚯蚓趁机钻了个洞,爬到了里面,躲起来了。有只蚂蚁跟了进去,不一会儿又跑了出来,好像在说:“这个洞好深呀,怎么看不到尽头呢?”
这时,又爬来了一只蜗牛,那十几只蚂蚁又冲了上去,想把它咬死。然而,蜗牛的触角早已试探出外面有危险,它赶紧把头缩进了壳里,蚂蚁拿它没办法啦!
我以为蚂蚁灰心了,不想找食物了,没想到,蚂蚁们找到了一只毛毛虫。毛毛虫会被吃到吗?只见蚂蚁爬到了毛毛虫身上,有的咬住它的眼睛,有的抓住它的尾巴,还有的咬住了它的脚,痛得毛毛虫在地上直打滚,直到筋疲力尽。就这样,蚂蚁胜利了。 蚂蚁用力地把毛毛虫抬回窝,美美地吃了一餐。
我想:不可能呀!蚂蚁居然没有灰心,它们坚强啊!如果是我,不用说失败两次,可能失败一次就放弃了。我以后做事业不能半途而废!
蚂蚁又这样坚强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今天下午,天气晴朗,万里无云,我和小伙伴们约好了一起来到广场上玩沙子。我们有的“堆城堡”, 有的“挖河流”, 还有的“种花草”,大家玩得开心极了!
突然,我发现一群蚂蚁排着整齐的队伍在搬运我们刚才吃剩的面包屑。蚂蚁们分工合作:小蚂蚁搬运小小的面包屑,大蚂蚁搬运大一些的面包屑,还有一小群蚂蚁抬着一块最大的面包屑。我忍不住大叫道:“哦,有好多蚂蚁在搬运面包屑呢!”小伙伴听到我的喊叫声都跑了过来,他们一边看,一边七嘴八舌地议论着。沈原提议道:“我们把蚂蚁的路线堵住吧,看它们怎么走。”于是我们用沙子把蚂蚁分成了两队,没想到蚂蚁一会儿就爬过了沙子堆,又并在一起排成了一队。我们又用水把蚂蚁分开,可蚂蚁竟然不怕辛苦,从旁边绕了回来,排着整齐的队伍往“家”里走去。
我觉得很奇怪,为什么蚂蚁总能排着这么整齐的队伍,不怕迷路呢?我跑回家去问爸爸,爸爸想了想,拿起一本《我们爱科学》,对我说:“你需要的答案就在书里。”我接过书仔细地看了起来,原来蚂蚁在行进的过程中,会分泌一种叫“信息素”的东西,这种“信息素”会引导后面的蚂蚁走相同的路线……
从这儿,我发现了一个道理:从玩里也可以学到知识。
今天,何老师让我们观察蚂蚁。
吃完中饭后,我们就走出教室。我们先来到一处有蚂蚁的地方,然后拿出一粒米饭放在一只大蚂蚁的面前,它先是闻了闻,然后就站在那儿,用自己的前足摆弄触角。过了一会,我们等的不耐烦了,于是就把这只大蚂蚁给弄到了别的地方。
我们看到了另外一只小蚂蚁,于是我们也在这只小蚂蚁前面放了食物,这只蚂蚁在食物面前,用自己钳子般的嘴巴在食物上啃了啃,然后就去叫救兵了。我们发现,这只蚂蚁在叫救兵时,发现了一只蚂蚁,就和它的触角碰了碰,然后就往前走。我们等了好几分钟,由于叫救兵的时间太长了,我们就去观察另外的蚂蚁。
我们来到草坪的旁边,看到了一只特别小的蚂蚁。跟前面一样,我们把食物投放到了蚂蚁的前面。蚂蚁兴奋极了,他先是在食物周围转了一圈,然后再啃一啃,看看这个东西合不合适,再立刻去找救兵。就在这时上课铃响了,我们就去上课了。下课后我们惊奇的发现食物只剩下了一点点。
蚂蚁可真厉害啊!
下 午,我和小伙伴们一起去菜地里观察蚂蚁。我抓了一只非常大的蚂蚁,把它关在了一个玻璃瓶里,然后边养边观察。因为它的个头特别大,还给它取了个名字叫“巨无霸”。
我发现,小蚂蚁的嘴巴和我们的嘴不一样,它的牙齿像一个尖尖的弯刀,也许就是这把弯刀才能够更好地把食物切割然后吃下去吧。小蚂蚁的身体分三节,第一节是它的头部,第二节是它的腹部,第三节是它的尾部。长了八条腿,有趣的是它头上长着两根触须,我想为什么它要长二根触须呢?于是我跑回菜地去想弄个明白,这时我发现了一只小蚂蚁发现地里有只死了的青虫,它试着搬了搬可太大了搬不动,这时它急忙掉转头去寻找它的伙伴,它用触须向伴们对话,过了一会儿我看见一只只的小蚂蚁排着队像条黑色的长龙似的涌向了那条青虫,然后,大家一起奋力地拖着往洞里搬。我兴奋地对着妈妈大叫:“我明白了,原来蚂蚁的触须是用来招唤同伴的,是它们用来交流的。”
通过观察小蚂蚁我还知道了一个道理,别看蚂蚁小,但团结力量大,不论做什么只要大家齐心协力就能成功。
我悠悠忽忽的在公园走着,我好像忘了自己是来干什么的。走着走着,我来到墙脚我看见了在我眼前。
一只小蚂蚁好像看到我了,他飞快的跑回洞里。我没有惊动他们。只是在那里傻傻的站他们发现我没有危险就成群结队的出来。我开始还想去逗逗他们,可是我很快就打消了这个念头。他们跑向垃圾桶我以为他们没有进去,可是出乎我的意料。他们大部份冲了进去,一小部份在外面侦查不过我不想过去。过了许久他们出来了,每个蚂蚁手上都推着比自己大几倍的食物,他们走在道路上。
我看见了,他们的基地是一个草堆后的几小洞。比那个墙脚的家族大多了,我看见了他们有的蚂蚁在忙于建筑,有的在忙着搞食物。有的在散步,我找到一个散步的蚂蚁,把他抓到草丛里他就像无头的苍蝇一样东冲西撞。
我只好把他抓回去,建筑师把小石头,搭成小门,把路上的小石子用来盖。找食物的蚂蚁也在忙着。
在蚂蚁的家族里许多小蚂蚁自由的生活着。
抬头看看天空以经是黄昏了,我也清醒了。我是来玩的虽然没有玩到但是我明白了一个道理一个人是成不了大事的,只要有团队的力量,就会变的强大起来。
周末,做完作业一个人在家无聊。于是我来到院子里玩,正好看见几只蚂蚁在吃东西,我好奇的观察起来了。
蚂蚁它是不是不管什么东西都要吃,还是像有一些人那样要挑食物吃,有的他喜欢吃,有的他不喜欢吃。
于是,我在家里找了一些食物,有一小块苹果,几粒白糖,一小块豆腐干,一张菜叶……接着,我拿了这一些东西找到了一个蚂蚁洞。我蹲下身子,把手里的食物放在离开蚂蚁洞口不远的地方。然后,我就耐心地等待蚂蚁出来寻找食物。我等呀等,不知道过了多少时间,我只觉得自己的腿都有一些酸了,有一些麻了,才看到一只小蚂蚁出洞来寻找食物。它爬出洞口,小心地向四周观察了一会儿,然后就开始向前爬。突然,它发现了我放在地上的那一些食物。它立刻围着那些食物爬了一圈。然后,它搬起一粒白糖就往洞里走。噢,蚂蚁喜欢吃甜食!
那只小蚂蚁爬进洞去不久,就出来了一大帮蚂蚁。看来这一些蚂蚁是那只小蚂蚁叫出来搬运食物的。它们来到我放食物的地方,分头搬运食物。有的几只蚂蚁一起搬,有的一个人搬,有的好多只蚂蚁搬。它们把我放在地上的白糖、豆腐干、苹果都搬了进去,那张菜叶孤零零地一个人躺在地上。嗯,看来蚂蚁不喜欢吃菜叶!
通过今天观察蚂蚁吃东西,我发现原来蚂蚁也挺可爱的。
记得有一次,我和爸爸去公园玩,在我无意间发现了几只蚂蚁在爬行。
“爸爸,这里有好多蚂蚁 ”,我惊奇地说,“要不,爸爸我观察下蚂蚁。您能棒我找只苍蝇来么?”“好嘞!”爸爸去打来一只苍蝇,用细树枝把苍蝇穿起来,然后把苍蝇放在蚂蚁的地方,再把穿好的苍蝇的树枝用石头压起来。不一会儿一只蚂蚁“监察兵”来了,它先用鼻子闻了闻,又用触角动了动,然后,绕着苍蝇转了几圈,有拉拉苍蝇,可是拉不到,它就钻回洞了。
以为它灰溜溜地走了,可是刚过一会儿,又上来一只小蚂蚁,不,是两只,三只……
一大群蚂蚁爬上来了,它们拉的啦,抬的抬,可还抬不起,因为苍蝇被爸爸用石头压住了。马上,一只蚂蚁又回去搬救兵了。这次,他叫来的是“大头将军”。这是“将军”比其他的蚂蚁大2倍,样子很威武。
于是,大蚂蚁,小蚂蚁都来帮忙了!
通过大家的努力终于搬回了家。
欲说:“人心齐,泰山千多;人心散,搬米难。”在无意间的发生中我通过了对蚂蚁劳动过程观察。
团结互助的精神和坚持不拔的毅力,值得大家好好学习!!
这几天正是国庆节,我来到外婆家玩耍。
在外婆家闲着没事,坐在椅子上看风景,一低头就看见一只蚂蚁正在搬食物,我突发奇想,跑进屋子里拿了一块饼干,放到地上,拦住了小蚂蚁的去路,小蚂蚁被这突如奇来的庞然大物吓得不知所措,立马丢下食物逃跑了。我不甘心,又用饼干拦住了一只蚂蚁的去路,可它就是不领情,还是像那只小蚂蚁一样逃走了。
我也拿这些小不点儿没办法,只好耐心等待。
过了十几分,终于有了一只蚂蚁对这块饼干感兴趣了。它围着饼干转了好几个圈,还爬上饼干闻了闻,就爬走了,大概是想回去通风报信吧!那只蚂蚁还没领来大军,就已经有好几只与它颜色相同的蚂蚁赶来了,书上说蚂蚁是靠气味找路的,可能它们到了自己同伴的气味吧。
过了一会儿,一支“蚂蚁精兵浩浩荡荡”的向饼干这边赶来,它们围成了一个圈圈,想把饼干搬走,也有一些小蚂蚁咬下一些饼干就走。
我可不会让它们这么轻意的搬走饼干,我用一块大石头拦住它们,它们闻不到气味了就停了下来。这时,一只跟在它们后面的蚂蚁爬上了饼干,似乎在指挥它们,我百思不得奇解:为什么那只蚂蚁不和它们一起搬东西呢?
回到家,我查了资料,原来,蚂蚁分为工蚁、兵蚁、雄蚁、蚁后,工蚁负责搬运食物,兵蚁指挥,雄蚁和蚁后生育。我这次可真长了见识啊!
我是一个好动的男孩,没事的时候总喜欢观察一些小动物。今天下午我准备去观察蚂蚁。
听说蚂蚁最喜欢吃甜食了,我便在距离蚂蚁窝大约一米处放了几粒白糖和一些甜的碎饼干,然后我就蹲在那里,开始等待蚂蚁的出现。
等了好久,可我还是没有看见一只蚂蚁,我想:是不是我把食物放得离它们的窝太远了,致使它们闻不到香味,而没有被吸引过来,于是我试着把食物向前移了一点,终于第一只蚂蚁出现了,我见它慢慢的爬向我撒在地上的白糖和饼干,只见它先在饼干的周围转了几圈,然后左推推,右搬搬,然而饼干对它来说简直就是庞然大物了,不管它怎么努力,饼干依然像一座泰山一样“屹立”在那儿纹丝不动。我以为它会泄气,没想到它把头转向了旁边的几粒白糖,这一次它没费什么力气就把一粒白糖顶在了头前,慢慢地爬进了它的家。
过了一会儿我看到一大群蚂蚁排着整齐的队伍慢慢地向饼干移来,终于看见“泰山”了,他们欣喜若狂,靠近“泰山”后一拥而上,蚂蚁越聚越多,终于这些小小的力量凝聚在一起变成了一股巨大的力量,推移着“泰山”向它们的家缓缓前进。。。。。。。
我被蚂蚁的这种团结的力量深深的打动了,如果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能够向蚂蚁一样相互团结,互相帮助那该多好啊。
小小的蚂蚁已经在这个地球上生活了一亿多年了。蚂蚁的全身都是黑色的,小蚂蚁的头上长着一对触角,传递信息全靠它了。它的嘴上有两排锯,这两排锯就像我们人的牙齿一样。身体一节一节的,非常像熟透了的高粱。腿细得跟头发一样。
我站在一个洞的旁边,(那时我并不知道那是一个蚂蚁洞。)过了一会儿,我看见大群的蚂蚁爬了出来,才知道那时一个蚂蚁洞。它们似乎饿了,在寻找吃的。忽然,它们锁定了目标——-大青虫。大青虫这种"庞然大物",竟然让一群小小的蚂蚁拦了路。蚂蚁们很快地爬满了大青虫的全身。
为了填饱肚皮,蚂蚁狠狠地撕咬着。我好象听见了大青虫疼得哇哇叫地声音了。大青虫还在垂死挣扎,终于摆脱了蚂蚁的撕咬。蚂蚁在原地转来转去,想出了一个主意。几只蚂蚁就爬回洞中,不一会儿,那几只蚂蚁就领着蚂蚁家族里的"男女老少"向着大青虫发起了进攻。大青虫很快就动弹不得了。团结就是力量。这个故事,就是说明了这个道理!
听说蚂蚁喜欢吃甜食,不喜欢吃辣的。我想做个试验。
我拿了两小块橡皮擦般大小的蛋糕,一块蘸了辣酱,另一块原味。我把两种不同口味的蛋糕并列放到蚂蚁洞穴边上。没过几分钟,一只出来游荡的蚂蚁先发现了辣蛋糕,它马上爬过去,闻了闻就离开了,它又爬到原味蛋糕边上,围着蛋糕转了两圈,又用腿试探了一下蛋糕,马上爬回洞穴,就一会儿,出来几只蚂蚁,又一会儿,出来了一群蚂蚁,它们避开辣蛋糕,直奔原味蛋糕,把原味蛋糕团团围住。
突然,我看见蛋糕上的蚂蚁群散开了,它们排着队伍往洞穴爬去。我仔细一看,原来蚂蚁用触角各自搬蛋糕回家。对它们来说,这块蛋糕太大了,一次搬不动。当蛋糕剩下橡皮一半大小时,它们齐心协力,一起把剩下的半小块蛋糕慢慢地搬回洞穴里。
那块辣蛋糕还原模原样地放在那里,我还在等。偶尔有一两只蚂蚁路过,闻了闻,都不感兴趣。整整一个下午,辣蛋糕还好端端的。
我相信了蚂蚁确实喜欢吃甜的,不喜欢吃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