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的天气真热,凑巧晚上停电,真倒霉,只得到院子里去乘凉。 “啊,好大的蜘蛛!”我突然发现一只巨大的蜘蛛,大得令人毛骨悚然,看得我浑身鸡皮疙瘩都起来了。咦,它在干什么?
我壮着胆子走过去瞧瞧。这家伙在织网呢!只见它靠着横空的蜘蛛丝,迅速的绕了一圈,然后猛地一跳。就这样跳跃,忽上忽下,忽左忽右,忽前忽后地来回几下,蜘蛛网的样子基本成型了。我正兴致勃勃地看着,忽然听见“铃——”的一下,电话铃响了,我只好不情愿的进屋接电话。 等我再出来时,蜘蛛网已经织好了,蜘蛛却不在自己辛苦编好的“家”里休息,而是躲进了墙角上。
它又要干什么呢?仔细一看,顺着连接蜘蛛网地一根蜘蛛丝,一直延伸到那边的墙角上。这样我观察了好久,也没什么动静,便也耐不住性子,回屋去了。 又不知过了多久,我再次来到院子。突然,我发现一只飞蛾粘到了蜘蛛网上,那根蜘蛛丝颤抖了一下,只见蜘蛛迅速爬到蜘蛛网上,抓住食物。我放开胆子,把那根蜘蛛丝剪断了,蜘蛛丝粘住再大的食物也纹丝不动。
我上网查电脑终于知道了蜘蛛捕食的秘密。
弟弟一向都很调皮,很不懂事,在学校里,弟弟是个乖孩子,老师很喜欢他,可回到家里,却变得截然不同。他任性极了,决定了的事,就一定要做到,爸爸、妈妈一向都由着他,于是他就变得越来越任性,从来都不体会别人的辛苦。
可是,近来几天里,我发现弟弟变了许多,他变得懂事了。这还的从上几个星期说起呢!
那天早上,天气骤然变冷,我躺在床上不想起来。当我睁开眼的时候,眼前的事情让我大吃一惊,弟弟正坐在书桌台前写字。啊!弟弟从来都不主动起床,今天怎么会这样呢?我便马上起来写作业。妈妈也不知为什么,头突然很晕,很想睡觉。我劝她回房休息一下,可妈妈说还没有搞卫生,菜也没有洗,就说什么也不肯回房间睡觉。这时,弟弟突然从房间里跑出来,把妈妈扶进房里,信心十足地对我说:“妈妈,今天的家务活,就让我和姐姐做吧,我们一定会把家务活都干好的,你就放心吧!”妈妈知道弟弟一向都不喜欢干家务活的,可今天 , 他却那么积极,妈妈半信半疑地回房间休息了。
我笑着对他说:“弟弟,你那么大口气,要把家务活全包了。你是骗妈妈吧?这样吧,你自己一个人做,有什么需要的时候就来叫我好了,怎么样?”弟弟知道我在试探他,于是就故意拉长声音,说:“包就包罗,没什么大不了的!”说完,就二话不说地干了起来,他干了整整一个上午,才把卫生工作全都做完,累得趴在沙发上直喘气。我故意逗他:“怎么样?知道干活的辛苦了吧,妈妈天天都那么辛苦,叫你帮一下,你都不肯,哼!”弟弟被我这样一说:“脸立刻红了起来。
经过这件事,弟弟就开始变得懂事了。
今天,学作文课时,老师说:“回去的时候顺便观察一下,在路上有什么发现,然后做实验。回去的路上,左看看,右看看,看得我脑子都累了,还是没有看到什么,正在我大失所望时,突然,在草地上我发现了一只蜗牛。
??? 小蜗牛的样子真可爱啊!小小的脑袋,长长触角,还有硬的外壳呢!
??? 玩着玩着,突然有两个问题在脑海里,第一个问题是:蜗牛喜欢吃什么?先解决第一个问题吧!我先把它拿回家让它休息一下,然后,把草、树叶、生菜、花都拿来了,然后放在蜗牛的前面,看一下它喜欢吃什么。过了几分钟,我看见蜗牛的身子动了一下,它轻轻地伸出小脑袋,张开了沉睡的眼睛。当它看到前面有很多东西时,慢慢地、轻轻地爬着,当它快爬到食物面前,我心想:前面有那么多的食物,你一定会吃完的。没想到,它却爬到生菜那小口小口的吃,仿佛是一位斯文的小女孩,津津有味地品尝着这美味佳肴。第一个问题解决了,原来,蜗牛喜欢吃生菜啊!
第二个问题:蜗牛有没有脚?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又拿了很多生菜放在蜗牛前,蜗牛又急忙爬过去吃,在吃的时候,我轻轻地用手指摸它的最下面,发现了四个一粒粒的东西,经过上网查资料,原来,那就是蜗牛的脚。
这次发现,不但让我更进一步的了解动物,而且让我大有收获。
我对汉字的发现
汉字,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瑰宝。汉字经过几千年的演变,变成了现在通用的字体。生活中,我们说话、上网、写字,汉字都形影不离。汉字已和每个中国人,每个炎黄儿女结下了不解之缘。
我发现汉字十分有趣,谐音现象就是一个最好的代表。而且这种现象经常出现在歇后语里。
有一次,我听妈妈跟隔壁的吴阿姨谈话。“老吴,你最近打麻将战果如何?”“唉!孔夫子搬家——尽是书”吴阿姨失落地摇摇头。我感到很奇怪,“孔夫子搬家——尽是书。”这句话有什么含义呢?我细细咀嚼了一会。孔丘是文学家、教育家,当然书堆都堆不下,赢对输!我一下子恍然大悟:书,不就是“输”的谐音吗?太有意思了!从此以后,我更关注汉字的谐音现象了。
我还发现汉字构成是有规律的。从最基础的“羊”说起,瞧!它头上的上一点一撇,不就是羊的两只角吗!它就是一个象形字的代表。还有“歪”和“甭”, 你把“歪”的上下分开读,准会豁然开朗——不正”就是“歪”嘛!“甭”也是一样,“不用”就是“甭”喽!它们就是汉字里的会意字。
回味汉字,还真有一番趣儿!我们一定要写好汉字,规范书写每一笔,每一画,让中华民族的汉字成为永久不息的传奇。
我和几个小伙伴在树下乘凉,我靠着树干,抬头向上看,咦?树叶的背面有什么东西,一粒粒,圆圆的,像小米粒儿一样。呀!原来是虫卵。几个小伙伴都围了过来,仰头看着。七嘴八舌的议论起来:“这可能是蝴蝶的卵,过几天会变成毛毛虫的!长大了就变成美丽的蝴蝶了!”我说:“真的吗?怎么看也看不出这么小的卵能变成美丽的蝴蝶呀!” 回到家里,我去问爸爸,让他给我讲一讲。
爸爸说:“卵慢慢的会变成小毛毛虫,小毛毛虫每天都拼命的吃,长的非常快,一周内就会比刚出生大100倍。”我很惊讶,它怎么长的这么快,真是不敢相信。爸爸又接着说:“毛毛虫有八对脚,前三对就会变成蝴蝶的脚。毛毛虫一生需要蜕皮5次,每次蜕皮后都比原来大好多,蛇也是这样的。”我又好奇的问:“爸爸,它是不是最后一次蜕皮就变成蝴蝶了?”爸爸笑着摇摇头:“不是的,它长大后就会离开树叶找到一个安全的地方,吊挂成丁的形状,结成茧。茧里面的东西叫蛹,蛹一般有三公分多长,经过两周左右的时间,蛹就在茧里变成了蝴蝶,它在里把茧咬破,就从茧里面钻出来了。”我又忙问:“蝶从茧里面刚出来是什么样的呢?”爸爸说“蝴蝶刚出来时,翅膀是湿的,很软,但一个小时以后就可以飞行了!” 真是太神奇了!听了爸爸的话,我真是受益匪浅,原来这小小的卵会有这么大的变化。
潺潺的感情之溪,流淌过时间与空间之桥。面对窗外,回忆的思绪推开记忆的闸门,一只纤细的手向我伸来。
沐着晨光,我独自走在上学的路上。时间还早,我不慌不忙地走着。昨夜下过雨,空气清新,道路有些泥泞,树叶含着晶莹的雨珠,不时折射出美丽的光。
前面一个一瘸一拐的身影越入我眼帘,是她!
那矮矮的个子,蹒跚的脚步,都向我证实是她。由于男女之别,我们不曾说过话,加上那条有病的腿,她在班上更是沉默寡言。
不能跟在她的后面,超过她――并非她走的慢,所有的男孩子都会这样。近了,近了,只见她一瘸一拐,一步一摇,真是举步维艰。可怜!
更近了,只有五六步远了,正当我要再次加速超过她时,她身子一摇,左脚一滑,摔倒了!重重地摔在我面前。
我该怎么办?――扬长而去?不行。她是我的同班同学呀,同学之间不需要互相帮助吗?
――去扶起她?也不能。我是个男孩子呀!况且后面有人来了。
这是个多么尴尬的场景:一个女孩子摔倒在我面前,我却只能站立在那儿――欲扶,不行;欲走,不能。这只是瞬间的思绪,后面的谈笑声使我迷惘地作出了一个选择――弃她而去。
刚走两步,我站住了。我还能顺着这条路走下去吗?我下意识地回过头去。只见她把住道旁的一棵树,使劲地撑起身子……慢慢地,她站起来了。树上的雨水纷纷下落,好像在痛哭。树,你为谁哭?你应为她哭,她摔倒了,竟没人来扶她。树,你也应为我哭,一个腿有残疾的女孩摔倒了,我却只能看着她自己站起来。她坚强地往前走,超过了我。
是她摔倒了吗?的确是的。不!是我摔倒了。我陷入了世俗的泥潭中。我不敢正视她,因为我连做人的一点同情心也没有。
不留神,我摔倒了,我真的摔倒了!
这时,我发现――伸过来一只纤细的手……
“轰隆隆!轰隆隆!”只听一阵雷鸣,雨公公来了。瓢泼大雨就随后下起。雨点和雨伞打起架来,经过一翻较量,雨被打跑了,雨伞以优势光荣胜利。此时,雨后美景全展示出来了,蜗牛也不甘落后,慢慢从草丛爬出,看着它那笨样,可真逗!
看这这几只慢吞吞的蜗牛,我灵感突现:以前听人家说。蜗牛遇盐会化成脓水。现在连实验道具都是现成的,我为什么不来试试呢?
我说干就干。我先在阳台上抓了三只蜗牛,然后把小家伙们放在一个小盒子里,转身去拿盐了。当我小心翼翼地凿了几勺盐放在手心里,回头看蜗牛时,谁知,盒子里只剩下一只蜗牛了。我定睛一看,盒子的壁上还有一只蜗牛。那还有一只蜗牛哪去了呢?我四处寻找,呀!找到了。原来他正在盒子的后面呢!我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把它抓进盒子里后,便着手开始做实验了。
我先挑出一只蜗牛,直接在它的壳上撒盐。可过了好久,蜗牛还是没有动静,又过了几分钟后,蜗牛竟然安然无恙地爬了起来。第一次实验就以失败而告终了。
第二次实验时,我先等蜗牛探出头来,再看准时机把盐撒下去。蜗牛迅速地钻回了壳里。不到几秒钟的功夫,蜗牛的身旁就出现了一串串的气泡。再过了几分钟后,蜗牛的身旁出现了一滩黄黄的脓水。“耶,我成功了!”我欢呼雀跃起来。我再用另外一只蜗牛做了相同的实验,也成功了。
通过这一连串实验!我不但发现了蜗牛的秘密,还明白了一个道理:长大想要有所发明,必须从小发现问题,并学着解决问题。
“嗯……这个呢……是这样的。”我们的品德老师在讲台上一本正经地讲着,边讲边点头,好像在为自己的一番长篇大论感动满意。
唉,这位老师的“战斗力”真是太出色了,她已经整整讲了半小时了!怪不得江湖人称“大舌头”呢!
我们无精打采地叭在课桌上,有气无力地答应着:“嗯,然后呢?请继续您的表演……”老师在讲台上挥舞着粉笔,使劲拍着桌子,强调着她刚才讲的知识要点。
“呃……等一下!”我愣了一下,然后使劲回忆老师刚才讲的内容。“老师说,牙痕是三角形的是毒蛇,圆弧形的是无毒蛇?”从小看《动物世界》长大的我,怎么不知道毒牙还有三角形的?管它眼睛蛇、虎斑游蛇还是竹叶青,管它神经毒、血液毒还是混合毒,毒牙是三角形的,怎么将牙齿插入皮肤注射毒素?
我一头雾水地回到家,翻阅了一大堆资料。哼,我就知道:毒蛇只有头才是三角形的,牙才不是三角形的呢!看来老师真的是张冠李戴了!
从此,老师有了一个新绰号“江湖骗子”,被同学们称为: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还有些同学悲观地想:“老师啊老师,要是有朝一日我被蛇咬了,那按您老的方法,我肯定死翘翘了!”
经过这件事,本人作为江湖人士可告诫你:任何时候都要有一颗求实的心,不要误导他人哦!
生活中奥秘无处不在,关键是我们要有一双去发现奥秘的眼睛。
一天,我在做数学作业时,一道计算题“15*15”印入我的眼帘,我不假思索地用了人们常规的计算方法——竖式计算,而坐在一旁自称“数学天才”的老爸却问我:“难道没有更简便的方法吗?”我感到奇怪又好笑,这能有什么简便呢?可老爸却一本正经地拿来一张纸,出了以下四道题,便撒手而去。
如:15*15=? 25*25=? 35*35=? 45*45=?
莫非这其中有什么规律,我的探索兴趣也被激发出来了,便耐心在稿纸上算了出来,5分钟后,答案算出来了:
15*15=225 25*25=625 35*35=1225 45*45=2025
这其中有什么规律呢,我百思不得其解网 ,但还是仔细琢磨起来。突然,头脑里像闪出了个思想火花,我立马看出了其中的奥秘:两个相同的数(末尾必须是5),乘出结果的末尾两位是25,而前面的数则是因数里除5外的数乘以比它大一位数的积。为了验证,我又拿“65*65”算了一次,结果果然正确。我顿时激动不已,欣喜若狂,大喊“爸爸快来”。爸爸听了我的发现后,夸奖了我,末尾不忘语重心长地对我说:“生活中存在着许多不为人知的奥秘与规律,只要你善于发现,多动脑筋,就一定能得出其中的奥秘!”
听了爸爸的话,我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又研究起下一道题目来,没准还会有些新奇的发现呢!
我可是家里有名的“探索家”。每当家里的东西用坏时,我就用自己的创造力或聪明才智给修复完善好,但是前些时候我一直不明白一个问题:“为什么现在大多的螺丝刀都是用‘+’字口的而少用‘-’字口的呢?”别看是个小问题,你们是不是也被我问住了?终于现在我知道了,那就让我来告诉你们吧!
起先,我带着这个问题去问爸爸,“恩?不知道,反正都能修东西不就得了。”爸爸无奈地告诉我。接着,我又去问姐姐和妈妈,她们哪知道这啊!最后,还是靠自己去找答案。于是,我先查找百科全书可是这是生活的一般问题,里面都没有。我想:“不能放弃,小问题才能出大智慧,我一定要找到合理的答案。”我思量着回到自己的屋里,发现自己发明的小自动报时机坏了,还是解决当前首要问题吧。
修着修着,我发现在拧螺丝刀的槽居然磨平了,怎么拧也拧不下来,顿时我明白了,原来“+”字口的可以更好的固定螺丝刀口与螺丝帽的衔接,用力集中在一点上;而“-”字口的容易滑脱,时间长了也较易磨损,所有的事物都在是好的替代有缺陷的。在修理的过程中,我竟然解决了我先前的问题,自己不禁乐起来,干得更起劲儿了。
收获,成功就是在不断地出现问题,解决问题中取得的。
星期五,我刚跨进外婆家的门,就迫不及待地跑到阳台去看蚕宝宝。我拿起一个小盒子,蚕宝宝已经长得白胖胖的,像一条毛毛虫软绵绵地趴在那儿一动不动的,像患了重病似的。
我仔细看,发现它头上有一个明显的黑三角形,皱巴巴的皮变得有些光滑了,几乎白得透明的背上出现了一些黑乎乎的颜色。我的心一下子提了起来,赶紧大声叫道:“外婆!外婆!快来看啊,那几条蚕怎么了!!”
外婆过来一看,笑着告诉我:“蚕正在脱皮,在旁边一定要小心,不能说话,不然蚕会受惊的,更不能用手去碰,不然要把蚕弄死的”。我只好耐心地趴在那里一动不动地盯着它,过了一会儿蚕把头给翘了起来,我心里暗暗祝愿它能顺利地钻出来。之后,它用尽全身力气钻出来,没过多久,它的头已经完全脱离了旧壳。
二分钟后,一条白乎乎的大蚕顺利地脱壳而出。听外婆讲,我知道了蚕前面有三对足,协助口器,持桑叶取食,腹部有五对足,主要身体挪动,尾部还有一个小小的突起的针。蚕的一生要脱四次皮,之后,就可以吐丝上山了。
“春蚕到死丝方尽”,蚕的一生虽然默默无语,却把最宝贵的蚕丝奉献给了人们。这样无私无求的精神,真值得我们人类学习。
在我快乐的童年里,有许多发现,尽管不是惊天动地,但是我依然感到十分兴奋,毕竟我自己发现的嘛!其中有这么一件事让我记忆犹新。“叮铃铃、叮铃铃……”下课铃响了。同学们争先恐后地跑出教室,我坐在座位上看书。
忽然,我觉得手上好像有什么小东西在爬。我一看,原来是只小蚂蚁,不知怎么的,我的好奇心被这只普通的小蚂蚁勾了起来。我仔细地观察着这只小蚂蚁:身体分3节,胸部有3对足,头上还有触角。我让它爬到了桌子上。这时,它向桌子边沿的一根铅笔爬去,不小心滑了,这只小蚂蚁摔了下去。不好,它一定会死的,我急忙顺着桌子望去,小蚂蚁竟然平安无事地降落在地上。这是怎么回事?它真的没死吗?我揉了揉双眼,当确定自己没看错时,我更加不解了,为什么蚂蚁从那么高的桌子上摔下来不会死呢?回到家后,我又找来了一只蚂蚁做实验,将它从高处扔下去,蚂蚁摇摇晃晃地降落在地上,我仔细一看,它依然毫发无损。
我左思右想,也没想出个所以然来。带着疑问,我询问了知识渊博的爸爸,爸爸微笑着说:“你自己去查查资料呀!”“对呀!”我急忙翻开了《十万个为什么》,终于找到了答案,原来蚂蚁的重量轻,当它从高处落下来时,会随着空气中的风慢慢降落,所以到达地面时才会安然无恙。发现能让我懂得许多以前我不懂的事,而且还让我明白了:生活中有许多事情是稀奇的,这些事我们并不会全部知道,而是需要自己的认真观察,因为人不是十全十美的。不是吗?
每个人都可能发现某种事物的某些奥妙,在发现的过程中也会有许多经历,当然,连我这个不爱发现的人也会发现事物的奥妙,如果不信,请你仔仔细细地来听一听。 那是在一个炎热而凉爽的夏天……
我和妹妹正在池塘边玩耍。突然,一条红色的小鱼跳了出来,一个优美的海豚式的跳水动作,带着的水珠就像一个顽皮的小孩一样落在了荷叶上,打一个滚,翻一个身,再跳起来,一个完美无缺的跳水动作就这样诞生了。 我想,荷叶一定被水珠打湿了,荷叶又没有毛巾,很容易感冒,而且它又不能吃药。我把它晒干,算是给它一个日光浴的机会吧。于是,我连拽代拖地把荷叶拽出了池塘。用手摸一摸荷叶,嗯,毛茸茸的,质感还不错。再仔细瞧瞧,咦?怎么是干的呢?我不相信,又把荷叶放进塘里泡了一会儿澡,拿起来一看,还是干的。
是不是荷叶太热了,热了就渴;渴了就想喝水,就把水珠吞下去了吧?一定是这样的。我倒想看一看荷叶没有嘴巴怎么喝水。于是,我也不管荷叶感不感冒,又让它泡了一会儿澡。这次,我把眼睛瞪得大大的,怀着激动的心情看着,心还不时“砰砰”的乱跳,生怕错过了水珠被荷叶吃掉的情景。可是,事与愿违,水珠没有被荷叶吃掉,而是像弹珠一样“弹”进水里了。
“为什么荷叶不沾水呢?”我带着疑问走进书房,翻开了《十万个为什么》。一查,哦,原来是荷叶表面有一层纳米由纳米级组成的纳米薄膜。纳米薄膜铺在荷叶表面上,使荷叶变得光滑,犹如给荷叶穿上了一件防水外套。
我的发现今天天气还真不错,做完作业,我该玩什么呢?对了,去打乒乓球吧!于是,我迫不及待的拿出我心爱的乒乓球和球拍,叫上楼上的小伙伴来到乒乓球台前。他先发球,我想给首先在第一局里速战速决,便一个抽射,不料,用力过猛,乒乓球反而被我给抽扁了,我问小伙伴怎么办,他直摇头。
我回到家中,问妈妈又什么办法能让乒乓球恢复原形,妈妈卖起了关子,说“不告诉你,你自己想办法去解决吧!”我想偷懒,便不停的央求妈妈告诉我方法,妈妈实在禁不住我的“软磨硬泡”,便大概地告诉了我。她说只要我把乒乓球放进开水中浸泡,乒乓球就可以神奇的恢复原样。我半信半疑地做了实验没想到乒乓球就像喝饱了水一样,只见憋下去的地方慢慢地鼓了起来。为什么会这样呢?我寻根问底的去请教了不会说话的老师——《十万个为什么》,它告诉我:当乒乓球被放到开水里,开水的水温很高,由于热胀冷缩的原理,乒乓球那憋下去的地方便会慢慢鼓起来。那么如果把球放到很冷的地方,会不会收缩呢,我又查了一下,答案是:会。“热胀冷缩”的原理只是一个小原理,如果你有一双会发现的眼睛,肯定会在生活了解更多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