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妈妈给我买了一本关于感恩母亲的书。 我刚打开书就看见了一首小诗:妈妈,你爱我吗?当然了,我爱你!很多,很多吗?很多,很多,而且会更多……妈妈,如果我变成了白熊,世界上最凶的动物,有着尖尖的锋利的牙齿,我追你跑,你会尖叫着跑回帐篷吗?我会很惊讶,也会非常害怕,但是不管怎样,在你的熊皮之下,你还是你,我爱你,我永远爱你,永远,一直,一直到永远,因为你是我的孩子!这首小诗的内容就是这样的。
一天一天的过去了,我的这一本书也差不多看完了,在这么多篇文章中,我最喜欢的文章就是第一篇啦!就让我给大家介绍一下吧!这篇文章主要写了一位母亲鼓励孩子的事情,从前,有个男孩的爹和娘都在辛苦的赚钱让那个男孩上学读书,不知不觉,那个男孩就去上学了,过了很久很久,那个男孩要考高中了,他不希望自己考差,辜负爹娘的希望。在除夕那天,他的娘在一个饺子里包了5分钱,吃饭5分钱时,母亲说:“哪个人吃到饺子里面的5分钱,那这个人就会有福气。”那个男孩用筷子夹起一个饺子,他在嘴里嚼了嚼,突然嚼到了一个很硬的东西,他便吐出来,呀!竟然是5分钱。高考到了,那个男孩充满信心地拿起试卷开始做了起来。没有想到那个男孩真的考出了优异的好成绩。
在生活中,有时,妈妈会给我做很多作业,只要有一个不会写,她就会责备我、打我,那时我真的很不服气。自从读了这本书《在感恩中成长》后,我就像变了一个人似的,不论妈妈让我做多少作业我都心服口服了。同学们告诉你们哦,家长虽然有时会对我们很凶,但这都是他们爱我们的方式。可不要像我那样不服气哦!让我们对妈妈说:“妈妈,我爱你!”
水滴感激大海,因为大海让它永不干涸;花朵感激绿叶,因为绿叶使它如此艳丽;小鸟感激蓝天,因为蓝天任它自由翱翔……自然界中的动物、植物尚且知道感恩,那我们岂不是更应该学会感恩,常怀感激吗?东汉时的黄香,是历史上公认的“孝亲”的典范。黄香小时候,家境困难,10岁失去母亲,父亲多病。闷热的夏天,他在睡前用扇子驱赶蚊子,扇凉父亲睡觉的床和枕头,以便让父亲早点入睡。寒冷的冬夜,他先钻进冰冷的被窝,用自己的身体暖热被窝后,才让父亲睡下。
冬天,他穿不起棉袄。为了不让父亲伤心,他从不叫冷,表现出欢呼雀跃的样子。努力在家中造成一种欢乐的气氛,好让父亲宽心,早日康复。今天,我们生活在和平的年代,要感谢为新中国成立作出贡献的千千万万的人民英雄;我们能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读书,要感谢党和ZF给我们创造的好的条件;我们能生活的和谐的家庭,要感谢祖辈和父辈给我们营造的生活环境。
每当想到这里,我都暗暗发誓,一定要好好好学习,将来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来回报社会,回报父母,做一人懂得感恩的人。让我们满怀感激之情歌唱《感恩的心》:“感恩的心,感谢有你,伴我一生让我有勇气作我自己。感恩的心感谢命运 ,花开花落我一样会珍惜 ”。
读了《爱的教育》后,我深有感触。《爱的教育》这本书介绍了主人公安利柯与同学的交往,父母、老师对他的劝戒,以及老师在课堂上讲述的“每月故事”,让我们懂得了许多道理。其中,安利柯的同学泼来可西,让我十分佩服他。他家境很贫苦,而且还有一个暴躁而颓废的父亲,他的父亲经常无缘无故地打他,因此泼来可西的脸上总是青一块紫一块的,有时候眼睛又红又肿,变成了一条缝。同学老师们问他:“是不是你爸爸又打你了?”他总是回答:“你们胡说,父亲是不会打我的。”
他始终对父亲怀有一份维护父亲尊严和尊敬父亲的心。有一次,他父亲喝醉酒回来,歪歪倒倒地一抬脚把桌子踢翻了,桌上的油灯倒下来把泼来可西的作业本烧了还剩下一半。但他并不埋怨父亲也不放弃学习,他学习仍是那么认真,一丝不苟。功夫不负有心人,泼来可西凭着自己的不懈努力终于获得了奖。当父亲得知泼来可西得奖时,感到又惊又愧,一把把瘦骨嶙峋的他抱在怀里。
泼来可西用他的举动感动并感化了他的爸爸。从此,泼来可西的爸爸对他的态度发生了180度的大改变,泼来可西也在他爸爸的关爱下更努力学习,茁壮成长。我们也要学习泼来可西尊敬长辈的品质,不论对谁都要怀有一颗感恩的心!
狂风呼啸,树叶纷纷落下。我一人静静地坐在班上,心情很低落。这是,一个熟悉的背影从走廊走了过来。近处一看原来是老师。
老师关切的问:现在都已经放学了,怎么没有回家,难道是应为考试没考好么,我便点了点头说:这次考试太粗心了,以后会跟努力的“老师便有点生气的说:平时你不努力,考试时才知到临时抱佛脚,你再仔细看看你这错的题目。再看看这分数,”这是我心里十分烦恼。突然,老是闹过我的试卷说:别沮丧了,过来我和你把这些题目分析一下,“于是我缓慢的走到老师面前。老师摸了我一下说:你的脑袋瓜是蛮好的。平时就缺少努力。”我默默地点了点头。老师便关心的问还有那几题不会呀。“我便点了点我还不会的几题题目,老师便在纸上一步一步的讲解着,我便在一旁仔细的听着,老实讲完后边说:这题目听懂了么?:我便点了点头。
老师又问还有那些不会,我便弄手轻轻地在纸上点了点,老师便又讲解着,我看着老师几根白发在灯光的照射下想白银一样闪亮。老师为了我们不畏辛劳。老师突然边问着下一步该怎么做;我慌了不知道该怎么办。老师并未责备我。他跟加专心的辅导我。我便在老师的认真指导下认真订正着,订正完了才回家。老师我感谢您的责备,感谢您的教导,是您让我不断地成长。
出生了,
就意味着,
我要感恩父母,
给予我生命。
成长了,
就意味着,
我要感恩所有帮助过我度过坎坷的人,
所有带给我快乐、幸福的人。
识字了,
就意味着,
我要感恩书本,
教授我最初的知识,
让我获得快乐、道理。
上学了,
就意味着,
我要感恩老师,
让我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
我要感恩同学,
帮我答疑解惑。
出去旅游了,
就意味着,
我要感恩这风景名胜,
教我课文里学不到的历史。
考试了,
就意味着,
我要感恩试卷,
帮我查缺补漏,
帮我检验这个单元的学习成果。
放假了,
就意味着,
我要感恩假期,
让我劳逸结合,
让我有着自由时间、愉快心情。
补习了,
就意味着,
我要感恩补习课,
把我推向队伍的最前列。
植树了,
就意味着,
我要感恩参天大树,
替我们挡风沙,
替我们遮雨水,
帮我们减少噪音,
帮我们净化空气,
让我们的生活便利。
过节了,
就意味着,
我要感恩节日的装饰,
它把节日的气氛搞得热热烈烈。
长大了,
就意味着,
我们要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
我们要像小时侯父母哺育我们一样,
耐着性子,
帮助父母。
长大了,
就意味着,
我们要像小时侯父母教我们识字一样,
耐着性子,
帮助父母阅读报刊。
长大了,
就意味着,
我们要回去看看曾经费尽心血,
教我们的老师。
长大了,
就意味着,
我们要帮助曾经帮助过我们的同学。
也许相隔两地,
也许时间甚久,
但,
同学的友谊却磨灭不了。
长大了,
就意味着,
我们要像参天大树一样,
一切,
只为别人,
成为国家的栋梁。
啊!
感恩陪伴我们一生。
我们时时刻刻都在感恩中成长。
长大了,
就要感恩曾经帮助过我们的人。
人,
为了感恩而活着!
这是一个扣人心弦的故事……这是一个令人深思的故事……
这个故事是说:有一个疯女子来到一个村庄,有个家庭迫不得已娶了她,等她给那家人续上香火后,家里人就把她赶走了。几年后,她回来了。那男孩的小伙伴们都嘲笑她有个疯娘。这娘什么都不知道,但她知道爱自己的孩子。有一年那男孩考上了高中,有一天疯娘给他摘了几个桃子。他说:“娘,您真能干。这桃真好吃。”娘呵呵的笑了。结果,疯娘在悬崖边再采桃子的时候一不留神儿,摔死了。临死时,手里还握着一个桃子……读完这故事后,我哭了。我感到心被深深的刺了一下。母爱的伟大,它是多少金钱也无法换来的,这种爱是什么也替换不了的。母亲为我们付出太多了,她给了我们生命,还要培养我们长大,真是太辛苦了!
正所谓:可怜天下父母心。母爱就是一生相伴的盈盈笑语,母爱就是漂泊天涯的缕缕思念,母爱就是儿女病榻前的关切焦灼,母爱就是儿女成长的殷殷期盼。趁母亲还健在时,学好本领,多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听父母的话,正如《弟子规》中所说:“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
也让母亲感受一下快乐吧!
今天,我读了一本书名叫《爱的教育》,这本书主要写的是要我们学会爱别人,也要学会感受别人的爱。其中我让我印象深刻的有两篇文章,一篇是《开学第一天》,一篇是《我们的老师》。
《开学第一天》这篇文章讲的是恩利科在开学第一天的时候,来到学校,他二年级的老师和三年级的老师都向他打招呼,恩利科看着这些老师,想到再也见不到他们了便很难过,这也让他想起了老师们对他的爱。读完以后我的感受是恩利科不仅感受到老师对他的爱,还很爱他们。从恩利科的这种表现就教育我们要爱老师们,不要因为老师骂了你一句你就恨他们,因为老师教育我们已经够辛苦的了,你这样恨他们就会给他们增加很多负担,这样老师也很累,老师如果惩罚你也很累。
所以不要让老师担心。还有一篇也给我留下印象深刻《我们的新老师》这篇文章主要写了恩利科自从升到四年级以后来了一个新老师,这个新老师长的不怎么样,恩利科以为他的脾气很坏所以一开始就不喜欢他,但自从在上课时新老师对一个同学很关心,对另一个反错误是很和蔼是他对新老师的态度就变了,恩利科突然觉得这个新老师不是特别凶,而是特别好接近,所以他以后就特别喜欢这个老师,下课时还问问题,以前他从来不会。
这个故事教育我们,不要对老师有成见,不要不喜欢老师,只要你惹老师高兴,所有的好处都是你的。我特别喜欢这本书希望大家去读一读,这样你就会收获到许多知识。
感恩父母,感恩老师,感恩世界,是她们养育我们,提供知识给我们,是世界让我们的生活丰富多彩。
至今我都还记得那件让我难忘的事,那是一个清晨,天空飘着毛毛细雨,我真坐在位置上听老师讲课,,突然我的肚子疼了起来,脸色变得苍白,我趴在桌子上,不敢吭声,突然,一双温软而有力的大手抚摸上了我的额头,原来是周老师,周老师问:“怎么啦,哪里不舒服啊?”我有气无力的回答道:“我。。。我胃疼。”“那你怎么不早说呢?”老师用责备的语气回答我。然后把我扶到了办公室,准备倒一杯水给我喝,胃疼的更加厉害,像刀割一样,豆大的汗水从脸颊滑落,周老师见情况不妙,急忙说:“去医院。”我也不好回绝,就跟着老师去了医院。老师骑着电瓶车用我去附近的医院,刚出校门天就下起了大雨,老天爷真是不留情面啊,可是车上只有一件雨衣,周老师不由分说的忘我身上套,我急忙说:“老师,雨衣应该可以两个人用的,反正离医院也不远,没关系的。”
老师说:“雨衣太小了,还是你穿吧!”周老师便用雨衣把我包裹的严严实实的。那个时候是秋天,天气又不是很热,雨点打到人脸上很疼。看着老师的脸被雨打湿,我的心里不由得一阵酸楚,泪水在开始在眼眶里打转。到了医院,老师不顾来时的劳累和身上的潮湿,又开始去排队,付钱。我的眼泪终于流了下来,周老师,谢谢你!学会感恩,亲情变的愈加温暖;懂得感恩,友情变得更加紧密;有了感恩,社会变成美好的人间,恩与爱是好朋友,学会了感恩,你便能与爱同行。
“感恩的心,感谢有你,伴我一生,我要有勇气去做我自己;感恩的心,感谢命运,花开花落, 我一样会珍惜……”
这首《感恩的心》大家一定都非常熟悉,悠美的乐曲告诉我们面对生命,不论在什么时候都要怀着一颗感恩的心,感谢那些帮助过、照顾过、关心过自己的人。高尔基说过:如果你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你的一生中留给别人的都是些美好的东西—鲜花、思想以及对你非常美好的回忆—那里的生活将会轻松而愉快。那时你就会感到所有的都需要你,这种感觉使你成为一个心灵丰富的人。你要知道给永远比拿更愉快。这句话让我知道了奉献永远比索取愉快。
生活中,需要我们以感恩的心态对待的人有很多,比如说:我们的父母,他们辛苦地养育了我们,把我们从一个只会哇哇大哭的小婴儿养育成小学生;我们的同学,他们在你遇到不顺心的事时来安慰我们,让你把忧虑一扫而光;我们的老师,他们在你遇到难题时耐心地开导我们,教会我们知识;我们的朋友,陪伴我们走过人生中的许多喜怒哀乐……
在我们的生活中,只有每人都怀着一颗感恩的心,生活才会更加美好。只有对世界心怀感恩的人,才会以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的心情去看待这个世界,才不会觉得父母、老师和朋友为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理所当然,才能以更谦虚的心态去仰视生命,珍惜生命,从而创造出更加美好的生活。
“感恩的心,感谢有你,伴我一生,让我有勇气做我自己。感恩的心,感谢命运,花开花落我一样会珍惜。”当我读着金本写的《生命的亲吻》时,《感恩的心》这首歌一直萦绕在我的耳畔。
这是一个发生的人类生活的特殊角落里的故事,北京城郊一个名叫余鸽的小女孩因为看了女作家毕淑敏的报告文学《临终关怀医院》后,深受感动。所以,她走进了“松堂临终关怀医院”给那些她不认识的,即将去世的老人送去了书籍和食品。老人们孩子般的捧起了书,贪婪的翻看着,感受到了从未有过的温暖。小女孩在其中一位坐都坐不起来的老奶奶的脸上亲吻了一下,这位老奶奶的苍白的脸上泛起了一朵只有青春少女才会有的红晕!通过这个故事,我知道了:那个诚挚的亲吻,是能够延长生命的。我不禁想起了我的奶奶,她每个星期六总会雷打不动的给我打电话,问长问短,可是,有的时候我总是嫌她太哆嗦而故意让爸爸接电话。
现在想起来,我十分惭愧,我也要像文中的小女孩学习,她关心老人,知道老年人为家庭为社会贡献了一辈子,当他们临终时,其身体状况是很凄凉的,这个时候年轻人不仅要从生理上护理他们,更要从精神上关心他们。我也要做一位像于鸽一样的好孩子。
我曾经读过这样一篇报道——一名正在上六年级的孩子捐骨髓救母。捐骨髓是件很痛苦的事,未成年人根本承受不住。但是这个孩子凭着超人的毅志力走进了手术室。于是各地人们纷纷响应······
读完这篇文章我十分感动。父母一生奔波劳碌,只是为了让自己的儿女健康成长。现在的家庭独生子女居多,他们是家庭的中心,每天父母都要嘘寒问暖。久而久之,孩子们的心中就只有自己,没有别人。其实,我国自古以来就被称为礼仪之邦。我们是华夏民族的后人,是炎黄子孙,遵守礼仪是我们的责任。百善孝为先,感恩与反哺是孝顺父母的行为。面对父母的哺养之恩,有的人孝心大大减弱,只知道向父母伸手,不知回报。“感恩”人类生活的重要主旋律,犹如心灵的泉水源源不断的滋润心田。反观现代社会,青少年中感恩意识缺乏的现象日益普遍,而现代意识则强调的是履行权利义务及契约关系,金钱利益代替了真情互助。一些青少年经常念叨“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可他们孰不知人生的意义在于奉献,只有奉献才能体会到人生的乐趣。历史长卷中就记载了数不尽的诸如“望云思亲”“打虎救父”。
平日里我们对别人的小帮助就要学会感激,那父母呢!母亲十个月精心孕育生下了我们,从此以后,他们便不再有空暇的时间,一方面挣钱养家,一方面陪我们一步步成长,这样的恩情如何回报!在一些孩子的眼中感恩父母其实很简单,那就是要爱父母体贴父母。孟郊的一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道出了多少儿女婉转赤枕的心,感恩无小事只有从一点一滴做起才能汇成爱的海洋
我最近读了一本叫《感悟母爱》的书,其中令我最感动的是一篇叫《紧握木棒的黑孩子》故事是这样的。。。。。。
一位母亲教本如何去买食物,我十分兴奋。第二天,本买东西时,一伙人来了。他们揪着本的衣服,把本推倒在地,夺去本的篮子,抢了本的钱,本跑回了家向妈妈哭诉。可她不理本,而写了一张清单,拿出更多的钱,让我又让我上街。。。。。。本 向上帝祈祷不会再遇到那伙人
。然而,本感到和他们并排的时候,其中一冲我喊:“看又是那个黑小子。”他们又抢了本的钱。本哭着跑会家。“你别回来。”妈妈阴沉着脸说。“可他们一直追着打我。”本哭诉着。“那你就给我站在该站的地方。”妈妈用吓人的口气说。读到这儿,我觉得好奇怪,本又不她捡来的,为什么老要本买东西,被人抢了钱儿子还被打了她怎么一点也不心疼?一会儿母亲拿了更多钱和木棒。奇怪了,妈妈孩子打架?第三次那伙人又来了。“黑小子,又来了?”他们狂笑着。“ 我他妈的,宰了你们。”本火了。像头狮子。他们一个个吓跑了。
故事看完了,我回想起妈妈,她也经常教我人生道理,虽然那些都是听得耳朵生了老茧的话,可那些都是母爱的话。在读这篇文章前,我以为妈妈只是一个生命的缔造者,而妈妈不是,她是教孩子如何做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