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了《鲁滨孙漂流记》这个情节曲折,跌宕起伏的故事后,我被深深地震憾了,那不是我对鲁滨孙作为一个英雄的钦佩,那是一种心灵上的触动。
小说的主人公鲁滨逊•克罗索是一个永不疲倦、永不安生的行动者,是当时不断扩张、不断攫取的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的社会的典型产物。他不屑守成,倾心开拓,三番五次地离开小康之家,出海闯天下;他遭遇海难流落到荒岛上以后,不坐叹命运不济,而是充分利用自己的头脑和双手,修建住所、种植粮食、驯养家畜、制造器具、缝纫衣服,把荒岛改造成了井然有序、欣欣向荣的家园。他流浪多年,历经千辛万苦,终于获取了一笔可观的财富,完成了他那个时代的典型英雄人物的创业历程。
鲁滨孙的乐观让他重新燃起了对生活的希望,无论前方如此凶险,他抱着一颗乐观的心,用乐观的眼光来看这个世界。他用乐观扬起船帆,荡起船桨,欣赏了涟漪的清泉,淅沥的小溪,涓涓的小河,浩瀚的大江,无穷的大海…… 正是靠着这份不变的乐观,他遇事都能逢凶化吉,在荒岛上绝处逢生,化险为夷,当希望全盘破灭,他坚信上帝给他关了一扇门,肯定会给他开一扇窗。因为人生在自己手上,要想把握好人生,就必须要拥有这种美好的心态。
对于乐观,我也有很大的感触。2009年7月22日是300年一见的日全食,而由于天气的缘故,有些地区仍是看不到一点日全食的踪迹。而那些外来游客和天文爱好者却寸步不离地守着,不到最后一刻决不轻言放弃。然而,在日全食即将结束时,奇迹发生了,太阳终于露出了久违的面容,尽管只是短暂的一瞬间,但是整个城市都沸腾了。只要乐观向上,哪怕只有一丝希望,奇迹也有可能发生。
在人生的路上,不免要经历各种考验。因此,人生就像漂流,不仅会有失败的痛楚,还会有意外的喜悦。如果没有地心说的设想,没有历尽岁月考证的乐观,怎么会有日心说的成功证实?乐观——我想这就是鲁滨孙告诉我一个最深刻的道理。
曾记否,幼时的我们,是多么的希望能够拥有马良的神笔啊!然而,你可知道青春的我们便已经拥有了它。我们将会用这支神笔来画出我们的人生。
那么为什么说青春的我们拥有马良的神笔呢?是因为青春的风采可以让我们走进我们的梦想,让我们走上阳关大道。
众所皆知,青春的我们,拥有健康的体魄。我们就像是一群健壮的雄鹰,直冲云霄;我们就像是一群赤兔马,可以日行千里;我们犹如一条飞龙,正在傲视大地。
青春的我们,拥有足以让我们成才的时间。因为我们不再像小孩子一样的贪玩,也不用像其他年龄阶段的人一样拥有许多烦恼。是的,我们不怕太阳的西去,只要我们不让时光在我们发呆及沉迷于游戏中穿过;我们不怕被狠狠的摔在地上,只要我们能够用力的站起来;我们不怕狂风暴雨的来临,因为我们相信阳光一定会重新照在我们的身上。
青春的我们是记忆的天才。虽然我们没有像小孩子一样拥有惊人的记忆力,但是我们拥有敏捷的思维,我们凭借这一优势,在记忆方面,肯定能战胜所有年龄阶段的人,成为记忆的天才!
青春的我们,是一群争强好胜的孙悟空。为了一点荣誉,我们可以战胜许多让人望而却步的困难。经困难洗礼过的我们一定会在阳关大道上跨了一大步!
青春的我们,激情澎湃。我们会为目标而奋力奔驰。曾记否,时维初三的我们,在日夜追赶我们的成绩,那一年的春天,我们忘记了和煦的阳光,那一年的夏天,我们忘记了酷暑,那一年的秋天,我们忘记了叶子在空中飞舞的场景,那一年冬天,我们忘记了温暖的被窝。那一年,我们用汗水,让我们走进了我们的梦想……
是的,青春的我们有时候会做一些傻事。但是如果没有这些傻事,我们能够迅速的成长吗。如果这些傻事可以像镜子一样照出我们的不足,那这些傻事也做的有意义了。因为,我们可以从中懂得了什么是稳重,什么是谦虚,什么是冷静。因为有了这些傻事,我们才会明白这么多的道理,才会在未来的阳关大道上散步,才会使我们变得更加的成熟,更加的完美,
啊!青春的我们,神采飞扬,就像把神笔握在手中的马良。我们将运用这支神笔,把我们的人生画成一幅精美的山水画!
人生是一部异彩纷呈的书,书扶持着每段曲折回环的人生。
——题记
“读书如读人生。”永恒的书者对此言投以赞许,不入书丛者则一笑置之……然不读其书,不知其理,各种对读书的见解,我们皆不置可否,但真理终长存人们心中。书虽小小一本,却含大千世界,不必惊其神通,倘若你游历于书海,便可叫司马迁领你游览上至上古皇帝,下至汉初武帝上下三千年的古代世界;也可以请陶渊明携你幻游“芳草鲜美,绿英缤纷”的世外桃源,你可看到英雄保尔阿察金的成长过程,目睹巴金《家》中觉新和梅的愁容……读书让你通天文晓地理,让你看清社会百态,领悟人生真谛,这难道不是在读人生吗
弗兰西斯·培根曾说:“人的生性犹如野生的花草,读书学习好比修剪移裁。”读书不仅使你明白人生,更能改变你的性格,影响你的人生。
回首中国那思想禁锢的时代,那一批批陷入躁动与迷茫的知青,在中国《红色经典系列》的熏陶感染之下,被铸造成了一代对精神品质和对真理,事业的执着追求者,甚至无法自主抉择自己的婚姻,爱情。无疑他们的人生也因这些红色书本而改变。再放眼科技发达的今天,在社会风气和教育制度的扭曲下,尽管读书的性质似乎已畸形。但它依然影响着我们的人生,一张文凭,一份学历往往决定了你前程的发展。
读书是如此紧紧地牵动着我们的人生,可为什么如此的深刻明显,却不见两者相连系的命运之线因为读书牵动的是深深隐藏在我们脑中的——灵魂。
一个人的灵魂主宰着它的命运,支配着它的人生。而又是什么塑造着人的灵魂呢是读书。培根还说过,“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凡有所学,皆成性格。”他的话与我国的“开卷有益”,“腹有诗书气自华”等古训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这些前人之语都表明了读书独立了我们的人格,高尚了我们的灵魂。
无可置疑地,书是人类精神的食粮,灵魂的养料,更是人生的扶持者。假若不读书,人的心灵将是空洞虚浮的,生活如盲头苍蝇般四处乱窜,失去做人的目标,迷失生存的方向,可想而知那将是怎样的人生
当下,我们活在越来越庸俗繁嚣的物质时代,到处都充满着对利益和物质的欲望和追求,如何才能使自己不被世俗的烟尘污浊自己纯洁的心灵,依然走出独立清新的人生惟有——读书。
在尘世中,在心灵前,捧起书,细细品味气意境,平淡而致远,洗涤无意沾染的污浊,不知不觉中感化神思,修葺心志,忽觉看破如梦世事,便能飘逸于凡众俗生之上。
读书,亦师亦友般陪伴扶持着你走过每段人生路。
如今满街都是打折的商品。 商品打折,除了市场竞争因素,主要是因为商品过时、积压滞销。但好端端的一个人,突然就贬值了,连自己也闹不明白。细细想来,人的打折,就和商品打折一样,也是有原因的。 一个人的升值或贬值,道理很简单。 逢时。货卖旺季,冬卖棉衣夏卖瓜,没说的。如果六月卖棉袄,肯定要打折。一个人生要逢时,能赶上潮流,比什么都好。社会流行什么,你身上有什么,你这人就升值了。比如社会上流行穷人好,你祖宗三代是讨饭的,那你就吃香。你大字不识,也可当领导。犯点事,也无妨。到了当今大款流行的时代,你再是穷人,那自然要贬值了。 文凭吃香那阵,你有张函授文凭或假文凭,也能唬住一些人。你想当官,青云直上。你想评职称,一路绿灯。若在当今,即使你是名牌大学的研究生也要大打折扣。时代不同,行情不同,升值贬值,理所当然。 逢地。货物值钱不值钱,就看在什么地方出售。同样的品牌服装,放在专卖店,一口天价。如果扔到门外的地摊上,那就只要半价了。一个人在权力部门当差,呼风唤雨,很了不起。你给他挪个位置,或挪出那个衙门,让他去干别的活,那他的身价马上就掉下来。这在很大程度上与人的能力无关,人随地域不同,或高价,或半价,升值贬值,都受环境制约,无一例外。 关系。货物是分档次的。品牌不同,价位不同。作为人,就看你有怎样的家庭和社会关系。你父亲是有钱的,或叔叔是当官的,你的身价就高。要风得风,要雨得雨。如果你父亲破产了,叔叔不在位了,那你的身价就会马上打折。 长相。很精致的货物,加上一流包装,就可以卖个天价。包装损坏了,那就要打折。这年头,人的身价,也全靠有副好皮囊。很多准美人,通过精心包装,身价立马上升,成了“名牌货”。于是,傍大款,陪洋人,嫁阔老,很好出手。如果你是绝代佳人,有倾国倾城之貌,就会一脱成名,一夜暴富。成为明星名模,成为偶像,银子滚滚来。当然,滚到一定时候,还是要打折的。 岁数。时间是一切货物打折的主要因素。菜市场,老白菜帮子都是成堆地卖。人老了也是要打折的。什么年龄当什么兵,什么年龄当哪级官,大一岁也不行。你只要不是神人,就逃不出时间老人之手的捉弄,总有人老珠黄打折的那一天。 人一出生,就存在某些先天不足。一路行来,逢时失时,升值贬值,七折八扣,最后连寿命也是要打折的。据科学家说,人本来是可以活到150岁,国人平均只活到70多岁,你看这不打了对折? 人生如何也是无法完美的,那打折就是必然的了。
评点:本文通过对“人生如何也是无法完美的,那打折就是必然的了”进行了多角度的扫描,使我们看到了“折扣人生”的诸多必然性,这样我们在这个话题也就不会陷入某种盲目性。对话题的理性思考是本文的突出特点。
几分淡抹浓妆,数声低吟浅唱,朱唇轻启泪盘罗,歌尽桃花扇底风。 ------题记
每个人,每天,都在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每个人,都是多面性的,每个人,都同时扮演着好多角色。人生如戏,每一回精彩的亮相,都会赢得许多声叫好和掌声。然而,哪个戏子又名垂青史?
千古悠悠,有多少,冤魂嗟叹。 空怅望,人寰无限,丛生哀怨,泣血蝇虫笑苍天,孤帆叠影缩白链,残月升,骤起烈烈风,尽吹散。戏台上,经历风风雨雨,角色,在不断更变,只是一场折子戏,叫人留恋。从中原大地,到秦淮两岸,从泛舟碧涛,到舳舻千里,哪一个背影又似曾相识?
南阳草庐,诸葛先生曾隐居于此,才高八斗,尽显风度,羽扇轻摇,门庭若市,躬耕陇亩,戴月而归。只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然而经玄德三顾茅庐、隆中对策后,走出山门,角色发生了很大的转变。他认识到,自己应该是个攘锄奸凶,兴复汉室之隆的大丈夫。于是便有了收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 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里,变金木土草爻卦,水面偏能用火攻的壮举。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孔明先生放下了安逸的隐居生活,全心全意的去扮演一个让自己一生劳苦困顿的角色,这是他的选择。 放下了自我,去选择天下,在血雨腥风的戏台上,精彩的亮相,这才是英雄的本色。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有的人,一生碌碌无为,有的人,一生荣华富贵。人生如戏,看你做怎样的抉择。有的人,为了功名利禄,放弃了义气;有的人,为了荣华富贵,放弃了亲情;有的人,为了别人,放弃了自己;有的人,为了大义,放弃了生命。每个人,生存下来,都要活得有意义,有价值,即使没有名垂青史,也要在自己的一方戏台上,有过几次精彩的亮相。人一生不能碌碌无为,也不能过度张扬。太低调了,活着又有什么价值呢?过度张扬,又会有什么大的理想呢?人生就是一场戏,每天都上演着不同的昨天,看你在新的一天里,会有怎样的表演去和昨天比,如果比昨天强,那么你这一天就有所收获,如果不如昨天,那你这一天就虚度了。
信仰是开在墙角的一朵花,虽不显眼,但弥漫的芳香却能沁人心脾;信仰是行驶在海洋上的一挂帆,虽然渺小,却能乘长风破万里浪;信仰是燃烧在黑暗中的一根蜡烛,虽然微弱,却能驱散夜的阴霾。
——题记
人生有了信仰才会拥有前进的动力,才会拥有奋斗的目标,才会有更美好的未来。英国的培根说过,有伟大信仰的人,生活永远放射着光茫。
文艺复兴时期的乔尔丹诺·布鲁诺为了坚持科学真理,进一步的发展了哥白尼的太阳中心论;然而科学并没有战胜愚昧,并且遭到了天主教人的追杀,被钉于十字架前,誓死不屈的他烈火焚身仍高呼科学真理。他言道:“火并不能把我征服,未来的世纪会了解我,知道我的价值的。”他用生命坚定了自己的信仰。“愚昧不会永远战胜真理!”
音乐天才贝多芬26岁便创作了三首奏鸣曲,可是在辉煌到来的同时不幸地随之降临,由于治疗不善,他双耳失聪,失去了作为一个作曲家要比别人更苛刻的听觉,可他从此就放弃了吗?不。为了音乐,他用一枝小木杆,一端插在钢琴里,一端咬在牙齿中间,在作曲时用来“听”音,他对于音乐的追求,对于音乐的热爱,对于音乐的执著无疑是一个痛苦的过程,但在这个痛苦的过程中,他始终明白:“音乐能带给人无限的快乐!”
古人韩信甘愿忍受胯下之辱,只为将来成就一番功业,后成为汉主刘邦麾下一员名将;
司马迁忍辱负重完成《史记》,继承父志,终成为文化长河中一颗璀璨的明珠;白帝托孤,诸葛亮为扶后主可谓鞠躬尽瘁,心力极度透支,故有“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的美名;鲁迅弃医从文,只为唤醒中国人的麻木,而自己一生飘泊,四处流浪,最后不也成为一代文豪,一个伟大的思想家,革命家。……
综观历史现实,骋目古今中外,像这样有杰出成就的人,哪一个没有伟大的信仰,哪一个没有绽放着胜利的火花!信仰是一双翅膀,小鸟拥有了它,便可展翅高飞,飞出自己的痕迹;信仰是一本乐谱,人们拥有了它,便可尽情弹奏,奏出美妙的音乐,奏出自身的价值!
愿我们的人生都拥有一个伟大的信仰;愿我们的人生时时绽放着耀眼光茫,愿我们的人生更加美丽辉煌!
阿基米德说过,如果给他一个支点,他可以扛起地球;如果我们以“珍惜”为支点,则可以有一个美好而充实的人生。
翻开历史,一切有所作为,有所成就的伟人,都是以珍惜的态度去生活的。他们或是为科学研究事业珍惜自己的分分秒秒;或是为文艺创作珍惜自己的每一种感觉,每一个灵感;或是珍惜自然与社会给予自己的每一次机会磨练自己,摔打自己……我们青少年渴望成功,同样也需要学会珍惜。
生命对于每个人都是公平的,只有一次,所以大家都深知生命的宝贵,可时间就是生命,而我们在无休止的斤斤计较中,在自我陶醉的幻想入非非中,在无所事事的发呆中,都不是庸庸碌碌地把时间拱手交出来吗?珍惜时间吧!我们敬仰爱因斯坦,但谁知道他在中学刻苦学习“其他一切统统抛弃”的情景;我们惊叹爱迪生一生数以千计的发明创造,可谁曾知道他“生命如此短促,我有许多是要做,必须争分夺秒”的警言。青少年时期是人生最宝贵的时期,我们不能因为来日方长而虚度光阴,而要在人生的运动会上做时间的胜利者。
在我们成长中经常遇到这样那样的事情。深夜,劳累了一天的母亲醒来为你掖好被角;学校老师拖着带病的身体为我们讲课;节日里,同学们赠送一张小小的贺卡……但对于这些,我们往往不察觉,不懂得怎么珍惜这种爱,更不知适时地走出爱的包围,自己去闯一闯,去试飞我们的幼稚双翼。
我们今天面对的是一个充满竞争意识的新世纪,这里不再仅需要“伯乐”,更多时候需要我们自己成为“毛遂”。苏轼很早就教导我们“情景一失永难摹”,告诉我们要学会珍惜机遇。我们有优越的生活条件,有宝贵的学习机会,我们珍惜了吗?躲在温暖的家;不敢向窗外凛冽的寒风抗争;望着长长的跑道,半途放弃不愿前进……我们失去了一次次锻炼体质和磨练意志的良机。对一道难题的放弃,失去了一次学习机会;像温室里的花朵不出来见见阳光,又使我们失去了一次社会实践的机会。竞争与机遇并存,机遇与挑战并存,挑战与奋斗并存,新世纪的青少年,珍惜了属于自己的机遇了吗?
人生中需要珍惜的东西太多了,美好充实的生活是属于懂得珍惜的人。珍惜是人生的支点。
每个人的经历都是一条直线,在世界这张白纸上,轻描淡写,留下了属于自己的痕迹。
——题记
我记得数学上有一个定理: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情况只有两种——不是平行就是相交。
人生对于世界而言也是一条直线。既然如此又岂会违背这个定理呢?所以,当两个人的人生处于同一平面上时,两人的关系只会有两种:平行或相交。
而在我想来,两者之中,我喜欢前者。因为前者代表永恒。两条平行的直线,他们之间的距离永远就那么远。虽然不会靠近,但也不会拉开,之后会一直保持下去,一直到永远。所以当两种关系摆在我面前时,我会义无反顾的选择平行。因为我知道自己永远都不会失去对方。即使不能靠近,不能触摸到他的脸,但也不必为失去而担心。随时随地都可以看到对方的笑脸,相互结伴而行,进行着属于我们自己的旅行,不离不弃直到世界毁灭的那天……
只可惜完美总是极少的。就像你随手画的几百天直线中,又有几条是平行的呢。占多数的永远是相交。
对,就是相交。
两条直线,各自沿着自己的轨道向前跑,却不知道自己未来的命运。近了,近了,终于两条直线交融在那一点。一切似乎都是如此美好。他们想要停留,只可惜,力不从心,命运之神终究将其扯开了。但是他们不肯放弃,便留下了一个小小的夹角。可就是因为这个夹角,只是他们到后来终究越走越远。对望看不清对方的脸,只是觉得自己泪流满面,心已成碎片。
我厌倦相交的人生。因为我懂的那种力不从心的折磨,因为我了解那种怅然若失的感觉,因为我知道那种望眼欲穿的痛苦,因为我恐惧那种奔腾不息的思念。一切的一切,只因为我经历了一段相交式的人生,铭记了如入烟花破碎般的馀藦——辉煌前的担心与辉煌后的感动只不过是空虚一场。
现在的我,就像一条经历过相交的直线。以那个交点为起点,重新寻觅着它的眼神与笑容,虽然永远只能看见他的侧脸他的背影,但是人生有此足矣。
于是我转过身来,继续我的命运。
于是我抬起头来,思念他的背影,
于是我忍着痛苦,期待属于我的平行线——我会一直等等到沧海桑田。
三年前我开始喝咖啡,因为它能提神,而且我只喝黑咖啡加糖的那种。我不喜欢喝纯咖啡,因为它太苦,难以下咽。偶然的一次,在电视上,我看到电视中的男主人公只喝一种咖啡――黑咖啡家盐。他在里面说品尝咖啡就好似在品读自己的人生一样。我没太听懂也没怎么在意,但好奇心使我决心端起喝一大口,却又急忙吐出。天!这是什么味道,又苦又涩。我不甘心,便又端起杯子喝了一小口,然后慢慢地咽下,就在那时,我感觉到了,它那与众不同的味道,它不是那种纯黑咖啡的浓苦也不是加糖咖啡的甜中透苦,而是苦中淡淡的透着咸,又有点涩。也是在那一刻,我才稍微明白那位男主人公所说的那句话,原来我们的人生就像咖啡一样,充满甘与甜,充满苦与涩。
三年前的我之所以会只喝加糖的黑咖啡,也许与自己当时的情况有关吧!那年父亲离开了我,残酷的现实有一次撞击了我那因自幼缺少母爱而残缺不全的心灵,虽然表面上我装得无所谓,但内心却痛得不能再痛了。于是我开始抱怨命运的不公,我不明白为什么在带走了我的母亲之后又残忍地带走了我的父亲,我不明白,我真的不明白。在那一年我感觉自己的生命之光暗淡至极,在加上成绩的急速下滑,我感觉自己被彻底打垮了,我认为自己以无力再和命运抗争了,自己现在唯一能做的就只有顺从命运的安排,因此在那一年我的性格发生了叛逆,也许正是因为如此吧,我才只喜欢喝加糖的黑咖啡,因为我认为我的人生就像这种咖啡一样――无论放多少糖,喝到最后嘴里都是苦的。最后,我在加糖的黑咖啡的伴随下选择了退学,从那以后,我便不在喝咖啡,即便复学之后,也不在去喝,直到那次在电视上看到男主人公的加盐黑咖啡。
而现在我又开始喝咖啡了,但是却喝的很少了,而且现在的我什么咖啡都喝,但喝的最多的就数灌装的了,而喝的最少的则就是加盐黑咖啡了。现在加糖黑咖啡喝的也不多了,即便喝了,也不是以前那种无论放多少糖最后喝到嘴里都是苦的味道了,而是在最后的苦味中竟透出一丝甜。我认为并不奇怪,因为我亦苦尽甘来。
黑咖啡,加糖黑咖啡,加盐黑咖啡,现在我认为都已不如香浓的灌装咖啡,因为它淡淡的奶香中透着几丝苦,而苦中则亦透着一丝甜。闲暇之时,品尝一杯咖啡,也许你会获益匪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