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次,我们老师叫我们写一篇数学日记,我写的是一篇对数学的感悟。通过这一次五年级上册的学习,我对数学也有了很大的了解,其实数学很有趣,很起奇妙。
你只有掌握了它的方法,你就觉得,啊,这么轻松,你掌握了这些方法,你都可以试着做一下数学趣题。这样不仅提高了你的知识,还可以让你快乐起来,难道你每次做出来的那些有点难的题目,你不觉的快乐吗?就都当我来说吧,我不太喜欢数学,成绩也不太好,但是我掌握了数学的一些窍门,我就觉得学起来很轻松。我还试着做了奥数呢!所以大家要好好学数学。
2009年2月21日 星期六 阴
今天下午我在做奥数题时,突然,看见了一道迷惑人的奥数题,费了我好大的劲才解出来。这道题的题目是:一块草地,每天生长的速度相同,现在这片牧草可供16头牛吃20天,或者供80只吃12天,如果一头牛一天吃的草量等于4只羊一天的吃草量,那么10头牛与60只羊一起吃可以吃多少天? 我一看完题目,想了想,这不就是牛吃草的问题,于是我用牛吃草问题的方法解。可验算是错了。我便更加认真的重新做起来。我想,将牛和羊的吃草量转化为牛的吃草量。
那由于1头牛每天的吃草量等于4只羊每天的吃草量,那么60只羊每天吃草量和15头牛每天的吃草量相等,80只羊每天吃草量与20头牛每天吃草量相等。我的算式是:60÷4=15(头)80÷4=20(头)(16×20-20×12)÷(20-12)=10(头)16×20-10×20=120(头)120÷(10+15-10)=8(天) 解出这道题后,我心里比谁都高兴。我还明白了一个道理:牛和草问题涉及三种数量,原有的草,新长出的草,牛吃掉的草。牛吃草问题解法上大体分三步,一、求新生草量;二、求原有草量;三、给出问题的解。
告诉你一个小秘密,今年妈妈给我添了一个可爱的小妹妹,至于名字吗还没起,我们给她取个小名叫"小二”。因为放假了,至于泡奶粉吗?当然就交给我啦!一天,我刚泡完奶粉,老爸就问我:“60毫升放一勺子,30毫升放多少呢”?
我一听,哈哈大笑,说:“这么简单的问题还问我,真是的,不就是半勺吗?”我的感觉只能用两个字形容,那就是“幼稚”。“那120毫升呢?”爸爸接着问。我脱口而出“20呗”!爸爸嘻嘻一笑“嗯,错了!”我细想一下,说:“嘿,还真错了,应该是两勺。”通过这个小测试,我发现了一个秘密:尾数是“0”的除数和被除数,在计算的时候,它们的“0”可以同时去除,再进行计算。
在一个明媚的周末,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商场买东西。“啊!商场可真大啊!”我不禁地赞叹道。我先来到玩具店,这里的洋娃娃长得可真是小巧玲珑,非常可爱。突然,我发现一些非常奇怪的形状,我就像篱弦的箭一样飞奔过去,那里可真是琳琅满目,多种形态各异的形状浮现在我的眼前。这时,爸爸边指着图形边问我:“这是什么图形啊?”我急说:“是长方体!”爸爸又问:“那你知道长方体的计算公式吗?”我皱起眉头,想了不知多少时间,可还是一窍不通。这时,一个干脆而又高亮的声音回响在我的耳边,原来是妈妈。妈妈温柔的说:“长方体的体积公式很简单,只要用长×宽×高,不信你就举个列子试试,你看,如果用v表示长方体的体积,用a、b、h分别表示长方体的长、宽、高。上面的公式可以写成:v=abh。”妈妈的话音刚落下,我便恍然大悟地说:“哦,我明白了,长方体的体积公式和圆柱形的体积公式是一样的,都是用长×宽×高的。”“我的宝贝女儿终于明白了做题目一定要自己思考,还要仔细做题。”说着,妈妈不禁流出了感动的泪水。在这一天中的购物,使我明白了许多的道理。
今天,我做了一个非常有趣的数学题,这个数学题是这样的:“在同一个笼子中,有若干只鸡兔,从笼子上看有40个t头,从笼子下面数有130只脚,那么笼子中有鸡、兔各多少只?”很显然,这道题是一道鸡兔同笼问题,在做这道题时,我一下就想到了一个公式:“鸡数=(兔脚数×总头数-总脚数)÷(兔脚数-鸡脚数)兔数=(总脚数-鸡脚数×总头数)÷(兔脚数-鸡脚数)。”
最后做出来的算式是:假设笼中全是兔子。40乘以4=160(只)160-130=30(只)鸡:30除以2=15(只)兔:40-15=25(只)这道题有趣吧!
扑克游戏算24点想必大家也经常玩吧!今天我就来说说如何快速运算24点 吧!最基本的就是看到8,想到3;有了6就要找4;算到12快找2;找到了1,就看能否凑成24。记得礼拜一那天我和同学算24点,抽出了四张牌,是 2、3、4、9。看了一下牌,有个4,2、3、9要怎样凑成24呢?啊!9÷3=3,3×2=6,哈哈,4×6=24。算出了,我告诉了他们。过了一会儿,又有一个同学说:“9÷3=3,3×4=12,12×2=24!”我们都拍手叫好。过了一会儿,两个同学都想到了,“2×4=8,9÷3=3,3×8=24!”“2×4=8,8×9=72,72÷3=24!”我们又抽出了4张牌:9、5、6、1。
答案我们算出了两种,9-5=4,4×6=24,24×1=24和5×1=5,9-5=4,6×4=24。同学们算得津津有味,不亦乐乎。听到这,我知道了,24点有好几种算法,可不止一种,要认真去算,以一个数为乘数,用另外三个数去乘那个数,凑出24点。这样比硬凑好算多了,这样就能快速算出24点。最重要的还是开动脑筋,灵活使用运算符号,这是快速算24点的方法,你们记住了吗?
今天晚上,我和妈妈一起看《小学生数学智力开发报》,我学会了一种新算法。
妈妈先问我,43-7=?能有几种算法。我想了一会儿说:“第一种,先把43分成30和13,13-7=6,然后30+6=36;第二种,先用40-7=33,33+3=36;第三种,先把7分成3和4,43-3=40,40-4=36。”妈妈说:“你的算法都很好,但是这儿还有一种算法,我们没用过,报纸上这个小朋友想出了一个新算法,他把这个算法叫“陈氏算法”,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陈氏算法”是这样的:43-7,先算7-3=4,再算40-4=36,所以43-7=36。这种算法对其它算式适用吗?报纸上的小朋友又算了十几道题,结果都算对了。我也和妈妈一起验证了一下:56—9,先算9-6=3,50-3=47;45-7,先算7-5=2,再算40-2=38;83-9,先算9-3=6,再算80-6=74。。。。。。。哈哈!真得都算对了,数学真是太奇妙了!这其中的秘密是:43-7,用个位上的3去减7,不够减,需要给个位上的3加上4才刚好够减,这个4只好向40借了,所以只要再用40-4就可以了。
我觉得这个小朋友的算法很好,特别是他爱动脑筋非常值得我学习,以后我也要像他一样多动脑筋,争取想出更多的算法,发明一种“孟式算法”。
昨天傍晚,我和姥姥去买西瓜,这次我的任务是自己跟瓜农讨价还价,买到好吃的西瓜。
小区门口有一排卖瓜的摊子。我先来到第一家瓜摊前,因为这是我第一次独立买西瓜,我轻轻地问她:“西瓜多少钱?”“7毛。”我心想:西瓜怎么这么便宜呀?!我就说:“1元钱我买两个,行不行?”瓜农笑了:“一个都要五、六块钱呢,你一块钱就想买两个?7毛是一斤呐。”“哦。”我觉得特别不好意思。突然,我发现前面有一个瓜摊卖的是黄瓤西瓜,是我最喜欢吃的。“哈哈,这下帮我解围了!”我立刻拉着姥姥:“姥姥,我们去买黄西瓜吧。”然后,我飞快地跑过去。
这回,我有点经验了,我知道瓜农说的7毛钱是什么意思了!我立刻要去和他讨价还价。可姥姥说我不会,她就去买了两个西瓜,可也只便宜了5毛,也就是6毛5分一斤。
把西瓜送回家后,我还是不甘心,又自己去了另一个瓜摊。这次,我成功地谈好了价钱,我的成绩可比姥姥的好多了:原来也是7毛一斤,我砍到6毛5分一斤,挑了一个西瓜,一共是9斤,也就是9x0。65=5。85(元),我又顺利地谈到5。5元,成交。
这次买瓜收获可不小啊!
今天上午,我和爸爸妈妈一起买菜。我们刚到菜市场门前,发现车流如潮。
里面人很多,热闹非凡。摊主的叫卖声,顾客的讨价还价声,唱出了一曲美妙的歌。菜场里有卖蔬菜的,有卖肉的有卖水果的,还有卖鱼的。我和妈妈先来到蔬菜区。市场里的蔬菜琳琅满目,各种各样。
那些蔬菜五颜六色,看得我眼花缭乱。 我先拿了土豆、黄瓜、豆芽,妈妈拿了西红柿、大白菜、娃娃菜,爸爸就拿了一些鸡肉、排骨。妈妈问:“孩子,你数学好,你算算我们一共花了多少钱。”我胸有成竹的说:“很简单!
土豆花了1元6角;黄瓜花了4元;豆芽花了2元;西红柿花了3元4角;大白菜花了6元4角;娃娃菜花了8元;鸡肉花了20元;排骨花了50元。算式为:1。6+4+2+3。4+6。4+8+20+50=95。4(元)。
因此,我们一共花了95。4元。” 妈妈高兴的夸我:“孩子,你的口算真好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