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中,我们的身边都是拥有光明的人,而一些却是盲人,可他们都坚强的活着。
在我七岁时,走到长廊经过一对盲人夫妻家时,当时看到的情景很令我感动。
他们一家有3口人,爷爷。奶奶都是盲人,就只有读高中的孙女有双明亮的眼睛。他们的房子小而简陋,看着就叫人心酸。
我看到爷爷。奶奶时他们一个在拣菜,一个在烧饭,有说有笑,真是其乐融融。
孙女边听录音机边学写单词。我想,孙女的成绩肯定很优秀。
饭熟了,大家在一张小桌子上开开心心的,甚至比一个双目健康的人还要快乐。
虽然双目失明,可他们还是过得有滋有味,他们热爱自己的生命,他们不会因为自己的身体有缺陷而感到自卑,更不会舍去自己的身体。因为他们知道珍爱自己的生命,所以他们有活下去的勇气。他们并不觉得命运的不公,而是认为上天给了他们生命,他们就应该地好好珍惜。
在这个黄昏,这个平凡的一家三口告诉我这样的道理。
天阴沉沉的,风呼呼地吹,只听见狂风刮的树枝鸣鸣直响,顿时天空下起了倾盆大雨。我站在家里的窗户边,看见屋外草坪上的小草正在接受风雨的洗礼。
无情的水滴成群结队的落下来;给柔弱的小草带来了一次重大的灾难,并摧残着它饱经风霜的身躯,小草弱小的身躯在风雨中摇曳,但小草不服输,它们在狂风暴雨中拼命地挣扎着。雨,把小草的身子压弯了,小草依然不肯屈服,跌到了,又爬起来,跌到了,又爬起来……
可风雨的力量太强了,小草们只有无奈的垂下了头,东倒西歪地铺满大地。风止了,雨停了,次日,草坪上的小草又抬起了它高昂的头,立起它傲人的身躯,经过昨夜的风雨洗礼,她更绿、更新、更精神了。这不禁让我对生命有了新的认识。生命是坚强的,生命是奇妙的,生命是变幻无偿的,让我们在平凡的生活中,去感悟生命,那不平凡的真谛吧!
生命的意义是什么?这个问题一直萦绕在我的脑海中。直到有一天,我在书上看到了一篇文章才恍然大悟。
上帝创造了三个人。他问这三个人同样的问题:“到了人世间,你应该怎样度过你的一生?”
第一个想了想,回答:“我要充分利用生命去创造。”
第二个想了想,回答:“我要充分利用生命去享受。”
第三个想了想,回答:“我既要利用生命去创造,又要利用生命去享受。”
于是这三个人都来到了人间。
三个人的回答决定了三个人的命运。
第一个人表现出不平常的奉献感和拯救感。他默默的为别人奉献,甚至屡遭误解也无怨无悔。他去世前还把眼角膜捐献给一个双目失明的小女孩。当他离开人间的时候,所有的人都依依不舍。人们从四面八方赶来为他送行。直至若干年后,他还被人们深深地怀念着。
每个人只有一次生命,所以每个人都要珍惜生命、热爱生命。
在2008年汶川大地震中,一位小女孩的双腿被废墟压住。那个小女孩为了能从废墟中出来,为了能活下去,就拿起石块,砸向自己的双腿上,一直砸到腿断了,才能从废墟中出来。
在课文《生命生命》中,飞蛾那求生的欲望,香瓜子不屈生长,连飞蛾和香瓜子都那样珍惜生命、热爱生命,那么我们人类呢?
大家都要珍惜生命、热爱生命,不要去做一些让父母们担心的事情,不要去做一些害人害己的事,多做一些善事,让你曾经帮过的人记住也应该尽力帮助他人
我当怎样来形容中国聋哑姐妹们的舞蹈?
假如我是个作家,我就要写出一篇长文,来描绘她们的变换多姿的旋舞。
假如我是个画家,我就要用各种彩色,点燃出她们的清扬的眉宇,绚丽的服装和优美的舞姿。假如我是个音乐家,我就要弹出动听的音乐来传达她们轻捷的舞步和细响的铃声。
假如我是个雕刻家,我就要在碧玉上雕刻出她们充满活力,高贵典雅的身形。
然而我什么都不是,我只能用自己贫乏的文字,来描绘出她们这惊人的舞蹈艺术。
朋友啊,我竭尽全力的想对她们说我心中的“咿呀”,但是无论我怎么说说得怎么先响。她们仍听不到我的话,因为我没到现场只是透过电视看到的,即使我到了现场,她们也仍听不到我的话,因为她们完全失去了听觉和说话能力。
小时候常常背诵古诗文,这样我对古诗就有了特殊的认识。天天背,天天读,古诗似一湾清泉融入了我的生活,融入了我的世界。我爱古诗,以为他有它特殊的魅力。古诗中,没有官场的黑暗,隐居的壮士;没有凶杀残暴,只有清幽山水……不禁想起陈子昂“念天地之幽幽,独怆然而涕下”的悲怆;韩愈“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的无奈;陶渊明“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的平庸……古诗代表的是诗人的情怀,代表的是社会的面貌。。
古诗中的世界博大而又精深,她可望而不可及,却让我有不屑的追求。她,是我的生命。
我用真情实感写了许许多多的文章,虽然没有多少华丽的语句,但字字包含真情。
其中有一些被《青少年报》选中并发表。而今我又在高考考场上奋力战斗,为我以后生命的精彩写下光辉的一页。
哲人曾说过:“生活中最有价值的就是生命的存在”。我相信,我会关爱生命,并赋予他价值的存在,让不完美的生命重新发出耀眼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