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红豆
2009年10月10日星期六天气晴
今天我突然有泡红豆的想法,我端来一盆水,又拿来颗红豆,将红豆放进水里,就走开了。
红豆饱胀了
2009年10月12日星期一天气晴
今天放了学,我就连忙跑去看红豆,发现红豆已经饱胀了,泡红豆的水,已经变浑浊了。我又端起那盆水去到水池,给红豆换上新鲜的水,发现红豆精神百倍的生长着,好似在展示自己顽强的生命力,让大家来观看,也犹如在加速成长,等到自己长大了,再变成我们美味可口的食物。
红豆长芽了
2009年10月14日星期三天气晴
今天我放下书包,就像风似的跑去看红豆,我发现号都突破了那层皮,并且长出一根藤条乡长出了一双手是的。啊!红豆的生命力多么顽强啊!我也要像他一样很顽强!
10月29日 星期六 晴
你想知道黄豆是怎样发芽的吗?那就和我一起来观察吧!
第一天, 我先拿出两颗圆溜溜的黄豆,放在一个较大的容器里,然后在容器里加满水。
第二天,黄豆明显地长胖了许多,就像一个小小的、黄黄的胖娃娃。
第三天,其中一个黄豆变化比较大,透过外面薄薄的膜,已经可以看到里面有了绿色的胚胎,像是那个胖娃 娃的眼睛,可爱极了;另一个黄豆好像还不肯从沉睡中醒来,只是稍稍长胖了一点,还看不到胚胎。
第四天,那个有胚胎的黄豆,已经探出了一点脑袋,像一个胆怯的小姑娘;另一个黄豆终于也不甘示弱,有了绿色的胚胎。为了区分它们,我给先长出胚胎的黄豆取名为小小,给后长出胚胎的黄豆取名为丑丑。
第五天,小小的芽又长了一点,丑丑的胚胎越来越大,膜越来越薄。
今天是第六天,小小的芽已经一厘米了,丑丑的膜已经开始裂了。看着它们安安静静躺在水里的样子,我悄悄对丑丑说:“丑丑,你一定要像小小一样,快快发芽,好吗?”
我希望我泡的两颗黄豆明天会有更大的变化。
2009.9.30星期二晴
今天,我到奶奶家,第一件事情就是去看看玻璃瓶里的田螺。我悄悄地走过去,发现田螺紧紧的吸在光滑的玻璃壁上。田螺背着它黑绿色的硬壳,就是它的“城堡”。怎么能吸在光滑的玻璃壁上不掉下来呢?我再仔细瞧瞧,发现田螺那圆圆的“城门”慢慢地打开了,里面的螺肉悄悄地探出了小脑袋,发现没有危险,就沿着“墙壁”紧紧吸住,螺肉和“小城门”把“城堡”吸在壁上。
如果你轻轻地在玻璃瓶外摸它一下,它没什么感觉,不会害怕;如果你把玻璃瓶摇一摇,它就立刻把螺肉缩起来,关上城门。咕噜噜地滚了下来,一动不动。我发现小城门和爬山虎的脚的作用差不多的。
今天回家,我在家门口看见了一只蜗牛,我高兴极了,就把它带了回家,饲养了起来。 在养他的时候,我发现蜗牛爬过的地方有一层粘液,还有蜗牛的触角只要一碰就会缩回去,如果蜗牛在没有水的暗处,蜗牛就会把头缩回去,而且只要把蜗牛放在水里,它的头也会缩回去,如果蜗牛碰到了什么东西,也会把头给缩进去,听老师说,这好像是生物应有的应激性。
蜗牛受到刺激的时候,就会缩进壳里,他那柔软的身体,不一会儿,能看见的就所剩无几了。我还发现,蜗牛有两对触角,还有嘴巴,而且我敢肯定,他是有视觉的,因为他能看见食物,并且吃掉它。我的蜗牛在几天内竟然吃掉了好几片树叶,让我大吃一惊。原来我还不知道蜗牛这么能吃呢!
我现在才知道,原来象蜗牛这种有生命的物体叫做生物,而像平常的椅子、凳子那些,没有生命的叫做非生物,而且我还发现,蜗牛爬行的速度很慢。 我们要保护动物,不能伤害动物,因为在生物里面少了那一种动物都不行,所以我们要保护动物,不能伤害动物。让我们为人和动物能够和平相处出一份力。
为了上科学课,我在花坛边抓了三只蜗牛,它们都十分有趣,也十分淘气。小蜗牛每天都背着自己的“小房子”——壳。
它们的壳是右旋的,半透明的,可以隐隐约约看见里面的身体。它们都有两对触角,上面一对长,下面一对短。它们都是快活的小动物。为了知道它们吃什么,我在花坛的边沿上放了许多食物,有菜叶、面包、饼干……我又把蜗牛放在中间,只见蜗牛“兵分三路”,一路向菜叶爬去,一路向面包爬去,一路则向蘑菇爬去。它们吃完东西,都静静地趴在花坛上,它们又要干什么呢?
我拿了把椅子,坐在一旁等。不一会儿,大便从它们的气孔里排出来了,吃菜叶的一路是绿色的,吃面包的一路是白色的,吃蘑菇的一路是黑色的。我不由苦恼起来,以后我每天都要为它们清除大便了!解好大便,它们又玩起了“龟兔赛跑”。你看,它们收缩着腹足,用力向前伸,不好,一只蜗牛从“悬崖”上掉下来了,我一个剑步走向前,伸手接住了蜗牛,把它放在花坛上,惊魂未定的蜗牛生气了,使出了绝技——用肉粘在花坛上。
它使我束手无策,又弄得我哭笑不得。这就是我那三只可爱又淘气的蜗牛。大家认识它们了吧
一个星期六的下午,我在舅舅家里玩电脑。因为一个游戏加载特别慢,于是我就到窗口看风景。
回过头的时候,我看见舅舅买了好多好多蚕卵。于是,我向舅舅要了一些。过了一两天,蚕宝宝就破壳而出了。蚕宝宝可真活泼,一会儿爬来爬去,真好玩。我想要喂它吃的,可是他吃什么呢?我跑去问妈妈,妈妈告诉我说:“傻儿子,蚕宝宝只吃桑叶。”我又跑到舅舅跟前,问他要了几片桑叶,然后我把桑叶撕成一小片一小片的,喂给蚕宝宝吃。平静的日子过了几天,蚕宝宝就开始不吃不喝了,这是为什么呢?我又跑去问妈妈这是为什么,妈妈耐心地告诉我:“因为蚕宝宝要蜕皮了。”蚕宝宝蜕皮的样子是这样的:它后身不动,前头一拱,皮就被推出来一点。就这样反反复复许多次,它的第一次蜕皮成功了。经过四次蜕皮,蚕宝宝变成熟蚕了。
熟蚕比蚁蚕要大好几千倍,食量也变大了,吃起桑叶来,也有模有样的,声音可响了。要是许多蚕宝宝聚在一起吃桑叶,准会发出“沙沙沙”的声音。不知道的,还以为是下雨了呢!啊,我知道了,蚕宝宝的生命历程原来是这样的。我相信,只要我仔细观察,就一定能够发现大自然中的更多秘密。
同学们经常接触一些事物,如玩具、学习用具,生活月具等。描写这些东西是记权文的一种重要类型:状物。要想写好这类文章,观察是首要的条件,要抓住事物的特点,具体描写。观察要注意一定的顺序,或是由外到内,或是由整体到部分,或是由这个部分到那个部分,要一步一步地交代清龙。观察时要注意事物的特点,时主要部分要仔细观察,有些人家不注意的地方,你要注意到才好。只有看得细致,才能写得逼真。
观察时还要进行比较。比较是发现和把握事物特点的好方法。世界上的事物种类繁多,千差万别,姿态各异。如果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它们都有各自独特的地方。比知它们的颜色、形状、质地、构造都会有所不同。士。果我们具体加以描写,就会显现出它们的特点,从而给读者以鲜明的印象。
另外,不同的事物的用途及与我们的关系也不尽相同,有的有害,有的有益,有的直接和我们的生活发生关系,有的间接发生关系,这些都是事物的特点。写好了这些,能使描写事物一类文章的立意更高、更深。要想写好描写事物一类的文章,还应展升丰富的想象。想象可以丰富文章的内容,可以使描写更加生动具体,事物的特点更加鲜明,增强文章的感染力量,但想象必须米自生活实际,合乎情理,不能离、。科学知识和现实生活去胡思乱想。
星期五的时候,老师给我们布置了一篇关于观察发现的作文。于是,我便去观察我家水缸里的孔雀鱼。
它们很小,属于小型鱼类。不过,它们很可爱、也很机灵。孔雀鱼的特征有:母鱼大一点,公鱼小一点。母鱼尾巴的颜色浅一点,公鱼尾巴上的颜色深一点。母鱼的肚子大,公鱼的肚子小。这些都是孔雀鱼的特点。
前不久,母鱼生了一群小鱼,那时候的小鱼,眼睛大,身子和尾巴都很小。刚生出来的小鱼比我的小拇指还小。现在,比以前大多了,而且,还越来越像“父亲”了。前几天,我给鱼儿们换水的时候看见几条已经
去世的鱼儿。很伤心,于是,我把鱼食捣成粉末形状后才喂给鱼儿们吃。
看到这些美丽的孔雀于在水里游来游去我很高兴,因为,我花费几个月里养的孔雀鱼终于有成果了!
5月9日星期日阴转晴
昨天上午,王燕翔用一把从外面拾来的小铁铲来挖泥土。听他说,他在树丛旁挖洞是为了寻找蚯蚓。我说:现在怎么会有蚯蚓呢?那么热!可他仍然在往泥土里挖着,要找到埋在土里的蚯蚓。
我不阻止他了。过了几分钟,王燕翔惊奇说:看,有蚯蚓!我听见了,顾不上我的事情了,飞快地凑过去,问:蚯蚓!?哪儿?快,快给我看一看啊!
他顺手指给我看。只见那蚯蚓在王燕翔的小铁铲里动,里面还有一些泥土。他把蚯蚓放在地上,要我们一起来观察。蚯蚓在向有泥土的地方爬,大概是要吃泥土呢!但是,他不吃土,而是爬向草地。我见了,急忙取出一根树枝挡住它的去路。蚯蚓见到了,以为我在逗它,就在那疯跳舞,我吓了一大跳,毛骨悚然地丢开树枝,对王燕翔说:你看,这不吓人?哇,是的,很吓人!说完,他转身去挖蚯蚓了。
你看,右边的泥土旁有一条蚯蚓!果然不出我所料,泥土里藏着一条蚯蚓。它不停地动着,似乎想要掉下来。
瞧,这就是我观察蚯蚓的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