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感恩中成长对于感恩,自古就有“衔环结草,以恩报德。”一说。相传春秋时期,晋国大夫魏颗将其父的爱妾另行嫁人,不使殉葬,爱妾的亡父为替女儿报恩,化为战场上缠成乱结的野草,绊倒秦国大将杜回帮助魏颗取胜来报答;后者讲东汉人杨宝救了一只受困黄雀的性命,小黄雀衔来玉环四枚,以偿恩德。
古人尚求还恩,何况如今生活在文明社会的我们。当我们获得他人的帮助,就应当感怀于心,以求他日能够回报。感恩是一种修养,他能够使你始终怀着一颗谦和、良善的心,更可以给人值得信任的印象,于生活,于工作都会有不少益处。感恩的对象可以有很多,我们可以感谢亲人,有了他们我们才会有一个温馨的家;我们可以感谢自然,有了他们我们的生活变得丰富多姿;我们可以感谢失败挫折,有了他们我们才能够不断超越自我……有些恩德我们可以用物质、精神帮助来偿还,而有些恩德我们却永远无法还清,譬如父母的养育之恩,有这样一则故事:有一位青年,爱上了一个女子,却不知她是魔鬼所变,为了追求她,青年倾其所有,尽其所能。魔鬼要青年去挖他母亲的心给她吃,青年毫不犹豫地答应了。黑夜里,他捧着妈妈的心,匆匆赶回魔鬼身边。经过一片树林时,不小心摔了一跤,心被扔出去很远,青年费力地从地上往上爬时,听见那颗心在问:“跌疼了吗,我的儿?”这虽然只是一个故事,却不得不使人为之动容,一个母亲对儿子的关爱被体现得淋漓尽致。这使我联想起如今的90后,在那些非主流抹黑90后的同时,又有多少90后真真切切的关怀过自己的父母。我努力学习,能够让父母为我的成绩而骄傲,但是我想大多数的父母更喜欢能够照顾到他们,体贴到他们的孩子,而不是一个连自己都料理不好的书呆子。如今的90后享受优渥的物质生活条件,却普遍匮乏对父母的感恩之心,我说的感恩,不是心血来潮时给父亲端的一杯茶,给母亲洗的一次脚然后写进作文里大肆宣传,而是每天都能够做到的照顾父母的行为。就像我爸爸,不管多忙每天都会去看住的挺远的爷爷奶奶,每次有什么好东西都不会忘了他们。我已经见过太多平时接借口忙,只给生活费,而在亲人逝世后却追悔莫及的人。有些人只有在事情无可挽回之后才能够发现钱不能代表一切。
感恩用的不是钱,是心啊。我们90后,需要的正是一颗感恩的心,先学会感恩,然后才能在感恩中成长。只有懂得感恩,才会体会到这流年静好,岁月安稳。
似乎已经习惯了在父母的关爱下成长。然而何时,我们在感恩中成长……——题记曾经读过一篇文章——《没有“以后”》,深有感触。长大以后给父母买漂亮的衣服、给他们买好吃的、让他们坐趟飞机……这些都是很多人小时候想为父母做的事,我也不例外。同时它也是小时候的我对“感恩父母”的概念。
正如文章中所说,“每次都以‘以后’结束,但光凭想象也让我非常快乐幸福”。可是,这样的“以后”真的存在吗?我们在一天天长大,可是父母在一天天变老。我们的成长并没有带给父母以感恩,反而带给他们烦恼、忧愁,甚至是一次次的争吵。我们变得叛逆了,不再对父母言听计从了,更不用提什么感恩父母了。这样的我们,会给父母带来那么美好的“以后”吗?我们总认为自己还小,没有这个能力来感恩父母,要等长大了以后,找到了工作,挣到了钱,甚至是变成富豪,然后再去感恩他们。然而父母真的可以等到那一天吗?父母需要的并不是我们要带给他们的什么荣华富贵,他们只需要我们的懂事、一点体谅,在他们劳累时递上一杯热茶,在他们生日时送上一句祝福,在他们失落时奉上一番安慰。这些对于他们来说就足够了。然而我们又何曾记得他们的生日,体会他们的劳累,又是否察觉到了那缕缕银丝,那一丝丝皱纹?父母对我们的爱在不断地增加,他们为我们的付出包含了多少汗水与心血,丝丝白发和斑斑皱纹就是最好的见证。可是我们呢,对父母所谓的“感恩”在不断地减少,或许最终会淹没在我们对父母的不满和争吵之中。俗话说:“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可是,父母为我们所付出的,岂止是“滴水”?那是一片汪洋大海。父母让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上,我们不应该感恩他们吗?父母含辛茹苦的把我们拉扯大,不值得我们感恩吗?每个早晨,当我们还在熟睡时,父母已经起床为我们准备早餐,有时还被我们责备说不够丰盛;每天晚上,当我们还在题海中奋战时,父母也还忍受着倦意,陪着我们,直到我们写完作业,睡下了,他们才拖着疲惫的身躯回房睡觉,有时还为我们的学习愁得睡不着觉。就凭这些,我们难道就不应该去感恩为我们辛勤付出的父母吗?落叶在空中盘旋,谱写着一去感恩的乐章,那是大树对滋养它的大地的感恩;白云在蔚蓝的天空中飘荡,回话这哪一幅幅感人的画面,那是白云对付与他的蓝天的感恩。
一句问候,一声呼唤,一丝感慨便是我们对父母的感恩。在我们成长的道路上烙上感恩的脚印吧……
《夏洛的网》是一本关于感恩的书,它的作者是美国的E ·B·怀特,讲述了在朱克曼家的谷仓里,快乐地生活着一群动物,其中小猪威尔伯和蜘蛛夏洛建立了最真挚的友谊。然而,一个最丑恶的消息打破了谷仓的平静:威尔伯未来的命运竞是成为熏肉火腿。
作为一只小猪,悲痛绝望的威尔伯似乎只能接受任人宰割的命运了,然而,看似渺小的夏洛却说:“我救你。”于是,夏洛用自己的丝在猪栏上织出了被人类视为奇迹的网上文字,彻底逆转了威尔伯的命运,终于让它在集市的大赛中赢得特别奖,和一个安享天命的未来。但,这时,蜘蛛夏洛的生命却走到了尽头······
夏洛为了不让小猪威尔伯成为圣诞节时的美餐,织出了一张爱的大网,终于挽回了小猪威尔伯的生命,但它却牺牲了自己······威尔伯和夏洛的友谊是神圣的,是真挚的,是任何事物都无法超越的!我相信威尔伯一辈子也不会忘了那只为它付出生命的蜘蛛吧!这本书令我印象深刻,它让我学会了感恩。人不能光总想着索取,要有一颗感恩的心,时刻要想着回报别人和这个世界。在别人对你有帮助时,你应该不忘说一声“谢谢”;当你得不到满足时,要想想自己拥有的一切,去珍惜它们,而不是一味的想得到更多。正如《稻香》这首歌中所唱的:“珍惜一切,就算没有拥有”。在这个世界上,有太多的人只是为了得到名利和虚荣而不断索取,但他们有没有想过,他们对这个世界有没有付出。人在世界上应该在感恩中不断成长,在感恩中明白这个世界有多么美好!
想起自己做过的一些事,我觉得非常内疚:当别的同学在学习上有困难时,我因为自己很忙,就简单的拒绝或推脱;当想要得到零化钱时,就不断緾着妈妈,并因为妈妈不同意而生气;当饭菜不可口而浪费食物······知识是老师传授的,我应该教给不会的同学;父母把我们养育大,已经很不容易了,还要再从他们身上索取,是很不应该的;每粒米饭都是劳动人民用汗水换来的,我们应该珍惜,而不能浪费。听说外国人有一个习惯,吃饭前要做仪式,要感谢上帝赐给我们食物。虽然我们不信奉上帝,但他们这种感恩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夏洛的网》教给了我感恩。感恩给予我们帮助的人,感恩给予我们温暖的人,感恩给予我们支持的人······
感恩这世上的一切一切。让我们和夏洛一样,懂得感恩。这世上有了感恩的心,将会变得更加美好;你有了感恩的心,也会得到真正的快乐。让我们怀着感恩的心,来努力学习,争取以后报答这个世界。
前段时间,妈妈送给了我一本《让小学生学会感恩父母的100个故事》图书。这本书描写的全是发生在父母与子女之间的真实的故事,我从书里深深地体会到父母对我们恩重如山。
这是一本感人的书,我从《地震中的父与子》中感受到了宽广深厚的父爱:文中的父亲信任儿子,儿子信任父亲,这是他们可以绝处逢生的精神动力。父亲听到了救援人员绝望的话语,但仍坚持不懈地挖着……儿子在废墟中等待着父亲的救援,甚至把求生的机会让给同学们,都是因为坚信这一点……当父亲把爱给了儿子,儿子把爱给了同学们,我看到一条爱的链条在徐徐传递。与其说是父亲的爱救了一群孩子,不如说是人间的真爱穿越了生死。
从《所有的母爱都是一样的》中,我感受到了伟大无私的母爱:别人都是背朝下跳到毛毯上,很少受伤,而只有那个女的是头朝下跳的,最后,毯子通了,女的头部流了很多血,因此头部受了重伤,原来,女人是为了保护腹中的孩子……在危险面前,母亲会毫不犹豫的把生的希望留给孩子,而对自己的结局全然不顾。正是因为有了这样伟大的母爱,生命才得以代代相传,生生不息。看完这本书后,我被书里的故事深深地感动着。我也想到要感恩父母,因为有了父母才有了我,才使我有机会在五彩缤纷的世界里体味人生的冷暖,享受生活的快乐与幸福。风雨中,是他们苦苦等在校门口只为我们送一把遮雨的伞;深夜里,是他们在睡梦中给我们盖好棉被;生病时,是他们焦急的抱着我奔往医院……是他们给了我生命、给了我无微不至关怀。而我们又能为他们做些什么?他们的付出不求回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辉”。我要用心学习,不再让他们为我操心;我抢着洗碗拣菜,让他们能多休息一会儿;在他们烦闷的时候,我唱首歌儿为他们解去忧愁……学会感恩,学会报答。
不管再过一百年还是一万年,我对父母都将永远怀着那份真挚的感恩之情!父爱是天空,母爱是大地。父爱给孩子以坚强,母爱给孩子以爱心。我期盼在天空和大地的庇护下,拥有坚强和爱心,在感恩中快乐成长!
暑假,我读了《朝花夕拾》,先不看这本书的内容,单看它的题目——朝花夕拾,就勾起了许多我童年的回忆。
从“朝花夕拾”这四个字便知这篇文章是鲁迅先生在风烛残年的岁月里写下的,这时的鲁迅仿佛是一天中的夕阳,美丽动人却又散发出对这一天的不舍与依恋。鲁迅先生和许多文学家不一样,他写文章不在于“美”,而字里行间流露出的是“真”,我是这样认为的。我上初一时学过他的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我读到了在百草园里玩耍嬉戏、与昆虫为伴的鲁迅,我也读到了在三味书屋里偷去玩乐、厌倦私塾生活的鲁迅。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也会来伴奏,鲁迅的童年似乎是在一首大自然圆舞曲中度过的。在他眼里,书屋是乏味枯燥的,唯有带给他快乐的百草园才是心中的理想乐园。
暑假里又读了《父亲的病》这篇散文,鲁迅先生不从正面写家道衰败的颓唐,仅写父亲口里说的嘘嘘的话和鲁迅在左右奔波、瞻前顾后的样子,他们表面上是祥和安平的,但心里却是按捺不住的,整篇文章都是鲁迅先生感人肺腑的话语。不仅仅是这两篇文章,《藤野先生》、《二十四孝图》、《锁记》……从这些文章中我又读到了鲁迅的嫉恶如仇、鞭挞封建、重视教育……其实,不管是怎样的鲁迅,在我的眼里他都是伟大的。鲁迅先生虽已经到了风烛残年的日子,但他那颗与我们一样的、充满朝气的童心犹存!年迈的鲁迅先生仿佛变成了一个活力四射小孩子,身上散发着阳光般的气息。
如今的我——一个15岁的初中生,正是青春活力散发的少年,虽已过了童年,但天真的笑脸和玩耍的身影还不曾消逝。记得我小时候:和邻居几个淘气的小伙子在田野里追逐;手里拿着卡片飞奔到朋友家比试;大家坐在水泥地上分吃一盘小熊饼干……这些美好的回忆我永远都无法忘记!我们是90后,是祖国新一代的接班人,我们有最好的教学设备,我们有吃不尽得美食和穿不尽的新衣,我们比起鲁迅先生要幸福的多!我们应该要有一份感恩的心,去报答这个社会。而现在大多数人一味地追求美丽,一味的追求财富,他们似乎已经忘了他们还有更重要的使命要去完成,我希望他们,当然也包括我,要尽快认识自己的责任并努力地去完成它。这样,等我们到了鲁迅先生这个年龄时,我们就可以和鲁迅先生一样,没有遗憾地、自豪地对自己说:“我做到了!”读一读《朝花夕拾》吧,试着去体会鲁迅先生——这位老人的心理吧,你会找到自己的!加油!
所以,90后,怀着感恩的心去奋斗吧!
父母、老师经常教导我们要感恩,不要整天只知道抱怨,读了美国盲聋作家海伦·凯勒的自传小说,我懂得了感恩的真正道理。
本书介绍了海伦·凯勒,一位生活在黑暗中却又给人们带来无限光明的伟大女性,一个度过了生命的88个春秋,却熬过了87年无光、无声、无语的孤寂岁月的弱女子,但她在黑暗中寻找光明,给自己无望的世界带来希望!文中有一句话,使我心潮澎湃,激动不已,那就是“事情往往就这样,一件东西一旦失去,才会留恋它”。细细咀嚼,我发现这句话蕴藏着许多道理!当我们身体受到伤害时,才会想起以前健康快乐是多么地美好!当你失去光明时,才会珍惜自己以前炯炯有神的大眼睛······
海伦·凯勒虽然许多地方都残疾了,但是她没有抱怨上天对她的不公,而是看成生活对她考验,顽强地生存在世界上!文中写道:“要是人活着每一天都看作是生命的最后一天该多好,那就能显示出生命的价值······
”海伦·凯勒虽然又聋又哑,但她感谢父母给于她生命,她认为自己也可以像其他人一样:学习、工作、散步、玩耍······
她相信上帝不会不公,当一扇门关上时,另一扇门会打开。于是,海伦·凯勒突破了重重困难,忍受了一个正常人难以忍受的痛苦,考上了哈佛大学德克利夫学院,她成功了,她的努力没有白费。篇末,作者提出了一个耐人寻味的问题:“假如给你三天光明,你将如何利用眼睛?”只有三天,多么残酷,又多么宝贵!我想,我会怎么度过呢?第一天,我会和我的家人在一起,带他们到大自然中去享受享受阳光的温暖,看看五颜六色的花朵,听听小鸟的叫声······
让大自然中的一切在我心中永存!第二天,我会亲手做一桌色香味俱全的烛光晚餐,只邀请我的父母,感谢他们赐予我生命,赐予我健康的身体,赐予我这么好的学习环境······
感谢他们的养育之恩!第三天,我将看看书,学习学习知识,让我自己最后的三天,眼盲而心不盲!假如给“你”三天光明,你会干什么?朋友们,不管怎么样,不管发生什么事情,都让我们的心中播下希望的种子,象海伦·凯勒一样做一个坚强、勇敢、永远向上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