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地方都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我们如果不仔细观察是不会察觉的。俗话说得好:欲要看究竟,处处细留心。无论你做什么事,都细心一点儿,我们就会发现在我们身边,每天都在变化的事物有许多、许多……
我们的校园也在悄悄地发生着变化。
听姐姐说过,她小时候也在三小上学。由于地方小,整个一座教学“楼”,总共只坐得下一百来人。那时的教学“楼”只是一排小平房,有时漏风,有时漏雨,有时房顶上的铁皮都能被风刮掉,甚至同学们在教室里上课时,都要穿着厚厚的大棉袄,戴着手套,一边写,一边往手上哈一口哈气,取取暖。
而我们现在的教学楼呢?一幢幢楼房拔地而起,一幢楼房就能坐下上千来人,就别说是好几幢了,楼房上粘着几个铁做的、刚劲有力的大字:团结奋进,求实创新。我们坐在教室里,坐在知识的殿堂里,坐在崭新的、舒服的椅子上,聆听着老师传授给我们的知识。下课时,想出去的同学就出去做做游戏,而不想出去的同学还可以从窗户向外远眺,远眺那校园的美丽景色。我们的教学楼里还有微机教室、美术教室、实验室,还有语音教室呢!这些教室给我们提供了极好的学习环境。体育教室也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有时我们的大合唱也在那儿练唱歌,有时舞蹈队也在那儿练舞蹈。难道这不是学校的变化吗?
在我刚转来时,学校的校园里只是光秃秃的一片,什么也没有。现在,同学们游戏的地方铺上了彩色地砖,我们可以在上面尽情地玩耍。在校园的西面,用钢架做结构的风雨教室也建起来了。每当刮风、下雨的时候,同学们就可以在里面做运动,一点儿也不冷!风雨教室的前面是我们的篮球场。每天下课都能看见一个个男同学矫健的身影,在那崭新的篮球场上忽上忽下的传球、扣篮,好不自在!难道这不是校园的变化吗?
以前,只有在其他学校才能看到宿舍和食堂。班里住宿的同学,只能在个人家出租小屋,学习环境不好,管理不规范,他们每天还得来回跑。
而现在,我们的学校也建起了宿舍和食堂,这样老师和同学们就方便多了。难道这不是校园的变化吗?现在的校园和以前的校园相比,大有改观。但我相信,如果我们每个人都保护好校园的环境,每个人都爱护好校园的一草一木,在不久的将来,那时的校园会比现在的校园更加美丽。
校园的变化真大呀!
我的故乡是广东省信宜市,近年来,家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记得我几年前,每当寒暑假,爸爸妈妈就会带我回到信宜的爷爷家与家乡的亲人团聚。那时,我可害怕回家乡啦,为什么?你试过坐十个小时的汽车,又呕又吐吗?试过一家三口挤在一张小床子上睡觉吗?试过对这鸡笼,在鸡咕咕的虎视眈眈下洗澡吗?试过只能对着一台黑白电视机,对着一个珠江台过日子的滋味吗?这些可都是我在几年之前回家乡而亲身经历的。那时候,哪有什么柏油马路,泥土简简单单踩成了一条狭窄的马路,一下雨,更是泥泞不堪,泥泞的路到处是水潭子,如果不小心踩到水潭子,整个脚就陷下去,好不容易把脚抽出来,可鞋子却留在泥潭里……
睡觉的地方是睡在小小的木床上,爸爸妈妈与我挤在一起,转过身子也很难,每天起床后都会腰酸背痛。一个简易的蚊帐,晚上蚊子会随时进入到我们睡觉的领地大肆疯狂的叮咬,一夜下来,脸上身上满是蚊子叮咬的红包包,整宿整宿睡不着觉。更让我害怕和不方便的是,家里有没有专用的厕所和浴间,去厕所要到屋外的简易公共厕所,随时有掉入粪坑的危险;妈妈与我都很怕鸡,可爷爷家养了十来只鸡,我们洗澡只能在这间养鸡的小房子里进行,每次我和妈妈都会在那些虎视眈眈的鸡目光下心惊胆战地洗澡。那种经历,可谓惊心动魄!
往事的一切不堪回首,可在近年以来,我的家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座座破旧的泥砖房变成了一座座贴着亮晶晶的马赛克的新楼房,家家户户住进了新楼房,一台台彩电飞进千家万户,现如今家家电脑、电视、电冰箱样样不少,生活水平也是显著提高。一座座高楼大厦拔地而起,办公楼更是鳞次栉比,泥泞的小路变成了条条柏油马路……人们利用资源,盖了公园、盖了大桥……路两旁种满了花草树木,蜜蜂在唱歌,蝴蝶在跳舞。 家乡让我刮目相看,在不经意间,我们的家乡已随着时代的变革,走入了小康社会,大家不愁吃穿,生活物质水平更是前所未有的增长。瞧,前年春节,爷爷也建起了新楼房,家里有了专用的卫生间和洗澡房,我们也能睡在加大的豪华大床上休息了,家里电冰箱、洗衣机、彩电、DVD、电脑及各式各样的家具一应俱全。现在,我可乐意回家乡度假呢!
家乡的变化可真大啊!我也要好好学习,将来长大以后,也为家乡的建设尽一份力量。
改革春风吹满神州大地,改革开放之火燃遍了家乡,使我的家乡焕然一新,使它变得犹如一位富有生机的少女,楚楚动人。
放寒假了,我又要回到我久别的家乡,一日清晨,我吃过了早饭,就和爸爸妈妈坐车回家乡,在回家乡的路上,在我眼前慢慢呈现出几年前的家乡……。
我的家乡坐落在镇里一个偏僻的地方,几年前的家乡山不高,水不清,没有引人入胜的名胜古迹,到处是泥泞的小路,晴天,一阵风吹过,就会出现一阵小型的沙尘暴,没有游乐场,只有一些破烂的秋千;没有砖瓦房,只有许多土坯和石头房;没有好看的衣服,只有一些粗衣麻布;没有……。
然而这次回到家乡,家乡的环境,家乡的建筑,家乡的人们,这一切的一切都发生了变化,再也不是我认识的家乡了。一进村口,咦?那条泥泞的小路呢?这怎么是笔直而平坦的水泥路呢,是走错了?这样的情景让我大吃一惊,但这只是刚开始而已。
随着那条新主道我进了村中心,哇!一座座新修的砖瓦房,花圆,还有水池,水池中莲叶衬托着荷花,几只鸭子在水中嬉戏,还有许多美丽的金鱼也在水中玩耍,以前的小泥坑变成了大水池,以前的玩耍地变成了大型的游乐场,有碰碰车、海底世界、高空捞月,……,简直可以与城市游乐场相比美,只有问了别人我才知道,是有位投资商看中了这块地,才开发了游乐场。
乡里是变化了,那家里人呢?我来到了家乡有名的“闲人”家,这一来又让我开了眼界:新修的瓦房,花圆式的院子,还有可爱的小狗,整齐的木制家具,私家小汽车……,我都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闲人”不是以前因为闲着没事做,家里什么都没有,寅吃卯粮吗?听奶奶说了才明白,原来他建了一个养鸡场,经过几年的发展,几经是村上的富人了。
家乡变了,变的都成我“陌生”的家乡了,却是我希望的家乡,是改革开放带来的新家乡。
我的家乡就是著名的“较大城市”——铁岭。
说起铁岭的变化,我知道的不多,但是姥姥给我讲起三十年前的铁岭,可是滔滔不绝的:
那时,街道两旁没有整齐明亮又形态各异的路灯;没有宽阔平坦的马路,路面是沙土的。夏天,大雨过后,狭窄的路面会被淋得泥泞不堪;冬天,坑洼的路面会结上厚厚的冰,走在上面稍不留神就会摔跤。
那时,没有方便快捷的环路公交车,更甭提各种各样的小轿车了;人们的出行工具大多是自己的腿脚,自行车都少有,农民进城要赶马车,牛车。
那时,没有方便快捷的移动电话,打一个电话要跑好几里路才行,还未必打通;没有那么多的电视、频道,更谈不上看花样繁多的电视节目了……那时,人们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够吃饱,穿好。城里人是要凭票领粮的,乡下人要靠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才能吃饱。人们的住房就是用木头,稻草,甚至是用黄泥巴堆砌起来的泥土房,城里也只有屈指可数的那么几幢楼房。每逢雨季来临时,很多人家就会面临“外面下大雨,屋里下小雨”的惨状。
而三十年后的今天,那可是我看到的并且每天都感受着,我的家乡铁岭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家乡的道路已由坎坷不平的土道变成了平坦宽阔,漆黑光亮的柏油马路了,而且还实现了“村村通公路”呢!一年四季,人们的服装随季节变化,追赶着时尚的潮流,再不见补丁的穿着,偶尔见到,那居然也成为了一种时尚。人们再不必为吃饱饭而发愁了,也不是只有过年时才可以吃饺子,“绿色食品”是人们所向往的餐桌美食。变化最大的当属人们的住房了,从前的茅屋、草房早已变成今天的高楼大厦、亭台楼阁。夏季有电风扇、空调防暑降温,冬季有暖气取暖。无论外面天气如何变幻,人们都能够享受到现代化生活的便捷与舒适……
家乡之所以有这么大的变化,是因为一代代家乡人为家乡的建设付出了很大的努力,等我长大了,我也要把家乡建设得更加美丽,更加富饶。
“畿东锁钥”古城渔阳是我的家乡。这里盘山青翠,翠屏湖美,千年古刹独乐寺更是历史悠久。近几年来,“天津的后花园”也随着时代的变迁发生着巨大的变化。
2005年鼓楼广场修建一新。它位于蓟县县城的正中心。广场的中心点是一尊青铜方鼎。这尊方鼎高2米,重达3吨多。鼎的北面是一个小广场,大理石地面宽阔整洁。每天早晨都有很多人在这里锻炼身体,有打太极拳的,有做健美操的,还有扭秧歌的。鼎南面有一个圆形的喷泉池。傍晚时分,一股股喷泉就会从池底冲上天空。泉水还会随着音乐的节奏变化造型,有的直冲蓝天高达三十多米,有的又矮又粗水花连连,有的排列成排交错喷洒。喷泉下面还有很多彩灯,从下面照向泉水,喷泉五光十色美丽极了。喷泉池的四角还有四座小亭子。它们飞檐斗拱,古色古香的。不知道的,还以为是独乐寺的模型呢。其实他们是地下超市的四个入口。鼓楼广场既有传统风格,又有很多现代的元素。
府君山公园和州河公园也具有这样的特点。还没有进入蓟县县城就能清清楚楚地看到钻石塔。它就像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府君山的最高峰。到了夜晚,钻石塔华灯高照,流光四溢,简直就是一颗大钻石。而府君山公园的牌楼就是中国古代建筑的典型代表。去年刚刚修建完工的地质博物馆也是古典与现代的完美结合。它的外部造型古色古香,里面的展览用具非常自动化、现代化。
州河公园位于中昌路和南环路交口的东边。它的中心是一座荷花池。夏天,荷叶浓绿,一个紧挨着一个。荷花有的刚刚开放,洁白无暇、艳丽芬芳;有的含苞待放,象害羞的小姑娘。荷花池的南岸有一座四四方方的小亭子一直延伸到荷花丛中。整座亭子都是用木材搭建,让人觉得非常舒服。站在亭子里观赏荷花,觉得自己也成了一朵花。荷花池的南岸错落有致地分布着许多小树,树下是绿阴阴的草地。有几条小路由门口直通岸边,路面都是用鹅卵石铺成的。荷花池的北岸还有一座白色的帐篷。不过,它是用钢筋水泥搭建的,看上去真美。
蓟县还有一个巨大的变化——2007年环城路建成通车了。环城路是双向三车道的。人行道、非机动车道、机动车道设置齐全。隔离带上种着苍松翠柏,路两边还铺着草坪、种着鲜花、栽着松柏。整条环城路长20千米,像一条彩色的丝带环绕着蓟县城。
其实,蓟县的变化远不止这些,一座座高楼拔地而起、一辆辆私家车风驰电掣、一片片厂房落户安家……
蓟县的变化太大了,一时我也说不完。你如果真想了解蓟县,不如亲自到我的家乡来看看吧!
山西晋城市,是镶嵌在太行山上的一颗耀眼的明珠,她位于山西的东南角,是一个美丽文明的城市。
改革开放三十年内以来,我的家乡晋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昔日的黄华街只有六米多宽,人们上下班时,经常把狭窄的街道挤得水泄不通。到了晚上,没有路灯,人们只好借着路边小卖部里面微弱的灯光行走。没有红绿灯,有时堵起车来甚至连苍蝇都飞不过去,从远处看,人和车就像凑在一起的小甲虫。住在路两边的人经常把脏水泼在路上,从黄华街走出来就像从垃圾堆里钻出来一样,满身臭水。
如今,黄华街已是旧貌换新颜了。你瞧,宽阔的马路上人来车往,川流不息。行人和车辆井然有序。路两边一座座雄伟、壮观的高楼大厦拔地而起,幢幢高楼楼式新颖美丽,绿油油的草坪和亭亭玉立的松柏把各种道路隔开,减少了交通事故的发生。一到晚上,路灯和各个门面的彩灯都相继亮起来,像银河从天而降,把整条街照得分外美丽。
再说说晋城的眼睛,两河吧。十几年前,两河里的水乌黑发臭,死鱼死虾漂在河面,发出一股令人作呕的气味,是一个名副其实的“臭水沟”。桥边、路上灰蒙蒙的,石凳放在那里无人擦洗,上面落了一层厚厚的灰尘,在两河公园里,路面崎岖不平,一不留神就会“仰面朝天”。路上一点装饰物也没有,路两边的灌木,无人修减,长得随意凌乱,甚至道路两旁垃圾桶也没有,人们只能把垃圾随手一扔,这里没有厕所,无奈的人们只好就地解决。
现如今,两河里的水晶莹剔透,清澈见底,小鱼小虾们在这里快乐地玩耍,一到晚上,湖面被灯光映得波光粼粼,旖旎动人。岸上有各种娱乐设施,有各种各样的小食品、饮料,大理石石凳锃亮无比,一条几百米长的软桥横跨在两河上,各种彩灯色彩斑斓、金光闪耀,真让人流连忘返。
改革开放三十年,晋城的变化让家乡人惊叹,低矮的平房变成了高大的楼房,泥泞的小路变成了高大的柏油马路,肮脏的臭水沟变成了清澈的池塘,昔日的黄土操场也变成了现代化的塑胶操场……人们在这美好的环境中变得越来越健康快乐文明!
啊!晋城,我的家乡,我成长的地方,我为你自豪!
林一锋的《厨房》歌,在落日的余辉中徐徐响起,“早晨里的厨房,永远没有荷包蛋。黄昏常常飘来邻居的饭菜香。每当泡面和罐头堆积如山,就会想起从前妈妈做的便当……”聆听中,我的眼前闪现着,那一幅幅厨房变化的画面。
听爷爷奶奶们说,他们那一代的厨房,不仅又小又黑,而且很破旧,厨房烧的是那种自家垒的大锅灶,煮饭、炒菜,烧水,都是用那些柴或草烧的火,很不方便。如果在晴天下厨,烧草烧柴,就会飞起很多灰烬,弄得满厨房灰蒙蒙的,谁做饭,谁都变成大花猫。而到了下雨天,烧的柴草湿润,不起火,烧起来厨房中一片滚滚浓烟,呛得全家人直咳嗽,而且饭菜吃起来有一股火烟味,不好吃。日久天长,厨房的墙壁变得黑黑的、脏兮兮的。“晴天一身灰,雨天满屋烟”就是当时厨房的真实写照。
到了爸爸妈妈他们这一代,厨房里煮饭、炒菜、烧水,已经不用烧草烧柴了,用起了烧煤的蜂窝炉和铁炉子。比爷爷奶奶他们当年烧柴烧草要干净得多,也方便得多。没了时时添柴加草之苦,没了滚滚烟尘裹身之难。可是,煤烧完了就得把煤灰抠出来,也会起好大的灰尘,煤的气味不仅好臭而且好难闻,煤烟还有很强的腐蚀性,经常是锅头没用多久就穿洞了,家里的自行车、缝纫机等也很快就锈迹斑斑的,好让家里人心疼!虽然不用天天生火,但是封火的时候还要注意保持通风以防煤气中毒,厨房依然还是黑糊糊的。
现在我家的厨房,一尘不染的,在厨房,可以用天然气和电煮饭、炒菜,烧水了。它使厨房变得干净、卫生。你看,贴着瓷砖的灶台上有带着消毒碗柜的天然气炉灶、藏着天然气罐;墙上抽油烟机能把一丁点油气都抽得干干净净的;做饭做菜用上了天然气和电。厨房的炉灶都电器化了,有电磁炉、微波炉、电饭锅、电开水器,电茶壶……;厨房里还放着大大的电冰箱,里面有好多好多美味可口的食品。下厨也变得方便快捷,每天的煮饭,炒菜、煲汤,只需动手一调,只要轻轻一点就可以了。方便得我经常看到妈妈一边看电视一边做饭,可以天天听到她从厨房里传来的歌声:“早晨里的厨房,永远有荷包蛋。黄昏常常飘出诱人的饭菜香。每当美味佳肴摆上餐桌,就不再想怀念从前妈妈做的便当……”
小小的厨房,你的变化让我看到了我们祖国巨大的进步;小小的厨房,你的变化让我看到了祖国正在续写着一个又一个的传奇,在创造着一个又一个的奇迹,在打造着一个又一个的辉煌!;小小的厨房,你使我们的生活更加幸福美满;你是我们幸福生活的缩影,祖国进步的缩影;是你,让我感受到了伟大祖国的巨大变化,看到了共和国的辉煌业绩!
生活,就像一个调味盒,酸甜苦辣咸,五味俱全。每个时代的人都尝到过不同的滋味。过去不同现在不同,将来也肯定不尽相同。我爷爷小的时候可真谓是居无定所,衣不遮体,食不果腹。
常常是吃了上顿没下顿,实在是饿的不行了,便挖野菜,扒树皮,就草根来维持生活。但这些怎么能填饱肚子呢?可过去的人们就是吃这些长大的呀!到了秋天应该是农民们最高兴的时候了,因为粮食都成熟了,可他们还是高兴不起来,因为粮食除了交地租,还要变卖了给小孩买布料做几件过年穿的衣服,到了最后,粮食已所剩无己了,而这点粮食还要留一点,做来年的种子。生活的艰苦让爷爷养成了勤俭节约的好习惯,时至今日,每当我撒掉一粒米,爷爷还是要我捡起来吃掉。并且对我说:“你爸爸小时候,连一个馒头也吃不上。”于是爷爷对我讲起了爸爸小时候的故事:你爸爸小时候生活相对比我们那个年代的生活好了些,哪个时候食物多了,有玉米、高粱、莜麦,虽说吃的不好,但也不必饿肚子了。
到了1979年改革开放以后,人们的生活更是日新月异,吃的是大米、白面,穿的是绫罗绸缎,出门骑得是自行车,爸爸第一次看上了黑白电视。虽然生活条件提高了不少,还是比不上我们这个时代的条件啊!我们现在吃的是大鱼大肉,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不再担心温饱问题了,出门不用自己走。每家每户都有摩托车,小轿车,电视由黑白变为彩色。而另一种高科技——电脑的横空出世,更是让人们不用出户就可以了解更多的信息,使人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了。而且人人都可以上学,真好啊!听了爷爷的这一番话,我真想知道未来是啥样子的。不由得我想到未来更多高科技。未来,汽车一定是环保的,未来,有更大的停车场,汽车都利用太阳能,更加节约环保。未来,应该遍地是树,遍地是清理环境的机器人,我们还会研制出手机,让水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生活有食不果腹,衣不遮体变成了锦衣玉食,而未来更是舒服。
这才想法经过我们这一年代的努力,一定会成为现实的,我仿佛已看到未来在向我们招手。
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读书可以增长见识,开阔视野。高尔基曾经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毕竟书山有路勤为尽,学海无崖苦作舟嘛。
暑假放假在家,我除了做作业之外,其它的一些时间就在阅读书籍,这样能提高我的阅读写作的能力。在我暑假读的书当中,有一本书使我受益很深,明白了许多道理。这本书就是全球畅销的《谁动了我的奶酷》。当我读完这本书的时候,觉得好像自己也在这个迷宫里徘徊一样,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这个故事写的是两只
读完了这本书,书中所描绘的四个活灵活现的角色时常在我的脑海里浮现。嗅嗅和匆匆能够及早地嗅出变化的气息,并迅速开始行动,哼哼则是因为害怕变化而否认和拒绝变化,而唧唧则是看到变化会使事情变得更好时,能够及时去调整自己去适应变化。险,记住一句话:做好迅速变化的准备,不断地去享受变化。这样你会不断进取,从而迈向成功!如果你只是一味地去依赖你原先的“奶酪”,不去寻找新的“奶酪”,那你终究会一无所有,因为有一天“奶酪”是会被你享受完的。到那时,你就会产生疑惑:“奶酪”为何会消失了呢?谁动了我的‘奶酪’?
生活的大海并不是风平浪静,相反是此起彼伏的波浪一层一层地不断地向你涌来,倘若只是因为寻得一块小小的“奶酪”就自鸣得意,认为可以享受一辈子,因而不向新的目标前进,那你就会有葬身大海的危险。因为他们总是会悄悄地夺走你的“奶酪”,而你就必须做好“奶酪”被夺走的准备,不要当“奶酪”没有时,不知所措,只是呆在原先的地方,期待新“奶酪”从天而降,这只是无意义的举动。只有越早放弃旧的“奶酪”,勇敢地闯入生活的迷宫中,尝试冒险,享受寻找新“奶酪”的过程,这样你才会越早享用到新的“奶酪”。
我认为自己就特别像哼哼那样否认和拒绝变化,永远就在原地踏步,这样很难改变现状,此时此刻的我更要经常闻一闻自己的“奶酪”,看它何时变质。因为我已经长大了,不可以像以前那样把自己困在旧“奶酪”中,我必须踏出这个圈,去饱览群书,“山穷水尽”与“柳暗花明”仅仅是一步之遥。
所以,我应该随着成绩的变化而变化,遇到难题时要尝试新方法,尝试冒险,去享受成功的喜悦。记住奶酪墙上的话吧,它们将帮助你走向成功。总之还是那句话:变化总是在发生,尽快适应变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