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阳光,就没有温暖;没有水源,就没有生命;没有父母,就没有我们自己;没有亲情、友情和爱情,世界就会是一片孤独和黑暗……这些都是浅显的道理,没有人会不懂,但生活中的我们在理所当然地享受着这一切的同时,却常常缺少了一颗感恩的心。
我们需要用心去学会感恩。“鱼儿对水说,你看不到我的眼泪,因为我在你的怀抱中;水对鱼儿说,我能感觉到你的眼泪,因为你在我心中。”鱼儿懂得了感恩,才能明白大海的博爱;大海学会了感恩,才会懂得鱼儿的深情。感恩是发自内心的。俗话说“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更何况父母,亲友为我们付出的不仅仅是“一滴水”,而是一片汪洋大海。我们是否应该在父母劳累后递上一杯暖茶,在他们生日时递上一张卡片,在他们失落时奉上一番问候与安慰呢,他们往往为我们倾注了心血、精力,而我们又何曾记得他们的生日,体会他们的劳累,又是否察觉到那缕缕银丝,那一丝丝皱纹。感恩需要我们用心去体会,去报答。
感恩,并不需要我们去做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它表现在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当看到一些身残志坚的勇者,我们应感谢上天给了我们一个相对完整的躯体;看到多少失明、失聪的不幸遭遇,我们是否感慨,谢天谢地,我还能去欣赏、去倾听周围美丽的世界;西北的旱灾让我倍加珍惜我们的水源,谢谢上天我们还没有被渴死。。。。。感恩的心让我们更加珍惜现在所拥有的东西,并尽力地去保持这种状态。感恩”不一定要感谢大恩大德,“感恩”可以是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善于发现美并欣赏美的道德情操。我们应该感谢亲人、感谢朋友、感谢反对者、感谢陌生人,感谢集体、感谢国家、感谢人类、感谢自然。我们对许多我们认为是理所当然的事都应怀有一颗“感恩的心”。
人生在世,不如意事十有八九。如果我们囿于这种“不如意”之中,终日惴惴不安,那生活就会索然无趣。忘恩原是天性,它像随地生长的杂草;感恩则犹如玫瑰,需要细心栽培及爱心的滋润,并将感恩之心付诸行动。既要心存感激,也要能学会回报,将感恩之心付诸行动。让我们学会感恩,在感恩中成长,让自己的心灵更加澄澈、透明!
关于感恩,我不由得想起了《含泪活着》。最近的一期的《读者》上有这样一篇文章,描写了一个父亲,一个丈夫,一个70年代的下乡知青,一个对知识充满渴望的青年,就是他――丁尚彪。故事讲述的是,主人公丁尚彪于1989年偶然发现日本的招生单,为改变一家人的命运,举债几十万日元到日本北海道阿寒镇飞鸟学院求学,却未能实现边求学边打工的心愿。后到东京当黑户口,打工还债,供女儿读书留学,并最终成就了女儿。
飞鸟镇一个荒凉的地方,寒冷落后,成片的寒带针叶林中隐藏着野熊与狼,丁尚彪的辛酸人生从这里开始。身无分文,求学渺无前途,还负债几十万日元,丁尚彪只能来到东京打工还债。他原先对知识的渴望已无法实现,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女儿身上。人生再塑的价值完全落空,但对丁尚彪来说,他的梦想永不会泯灭。人生就是为梦想而生的。在当时的日本打工,中国人实在很艰难,何况丁尚彪已经成为非法滞留人员。打工的地点不固定,生活艰苦,连洗澡都无着落,这种一般人难以忍受的生活,丁尚彪忍过来了,即使含着泪,他也从未放弃对女儿的希望。《含泪活着》片首有句话,“在连续三年,每年有三万人自杀的日本,有这样一位中国人含泪活着”。丁尚彪整天有被pol。ice拘留的可能,但他却抓紧时间努力工作,任何脏、累、苦的活,不论大小难易,丁尚彪从未懈怠。抓住机会努力赚钱,披星戴月,晨出夜归,有时甚至几天几夜地干活,他住的是破旧板房,没有洗澡的设施,平时省吃俭用,只是为了给女儿积累下出国留学的费用。诗人顾城有句名言,“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对于丁尚彪来说,他心中的梦想遥不可及,追求的路途漫长而无际,即使成真了,他也容颜老去,鬓发花白。但他从容不迫,生活的黑暗没有压垮他追求光明的梦想。整整十五年,丁尚彪没有回家一次,没有和妻儿团聚一次,放弃了天伦之乐,也把他一生中的黄金时期全部投入打工,全部融入了对女儿的希望中。十五年,可使一个初生婴儿成为一个活泼的少年,也能让一个中年人老去,这是怎样的十五年啊,可怜的丁尚彪最后算是等到了希望,他的女儿终于被美国的一所大学录取,含泪活着的前半生终于没有白费。
这是一个真实的励志故事,主人公丁尚彪也是一个普通人,没有许多感恩他人的故事,但我认为,他怀揣梦想,不离不弃,对梦想、对知识永不抛弃,即使生活十分不如意,也一无所顾地追求梦想,这该说是他对生活、对人生的感恩吧。现实生活无法改变,即使丧失了梦想,生活还是原状。倒不如抓住梦想拼搏一番,不错过人生,对生命真切地感恩一回!
在感恩中成长同学们,大家都在享受着爸爸妈妈无微不至的关心和爱护,可有几个同学想过诚心诚意的帮助过父母呢?我想,可能是少之又少吧!即使是平时偶尔帮爸爸妈妈做些家务,可能也是为了赚点零花钱吧。实际上,我也不例外,我也经常给父母“打工”,要我做点事情,动手之前都要提条件!父母对我们的关爱说也说不完,数也数不清,记得有一次,爸爸回老家接我,当时天气挺冷的,我与陈今业闹了一点小矛盾,正有点恼羞成怒。去头桥要坐摩托车,爸爸说:“天气冷,来穿上外套。”我心里都是怒火,什么也听不进去,冲口就说:“不要!”“穿上,外面这么冷”“不要、不要……”我固执的回答。
“你怎么这么不听话呢?”爸爸拿我没办法,只好带着我上路了。车子开起来了,马路上的风呼呼的,像刀子一样,钻进我的衣服,刺得我又痛又冷。看到我狼狈的样子,爸爸立即停下车,心疼的说:“不听话,现在冷了吧!”然后立即脱下外套给我裹上。看着爸爸顶着呼呼的寒风向前驾驶,我的心里顿时特别的难过,好像自己翻了滔天大罪一样,久久说不出话来。现在我为妈妈在家打扫都不怎么开口要钱了,有一次,全家大扫除,我没什么事情做,看他们忙得团团转,便找妈妈:“老妈,有什么事情让我做啊?”“又想要零花钱啦?行啊!”“我今天不要钱,就是想给你们帮忙”妈妈有点意外,说:“那好吧,你把你自己的房间不用的纸啊什么的,收拾收拾,一起放垃圾桶里”我立马去打扫,爬桌子,趴地板,一阵地毯式的搜索,坚决不放过每一个死角,终于把垃圾都翻了出来,哇!这么多啊!
看着外面忙碌的爸爸妈妈,擦了擦我额头的汗水,我算是知道老妈他们的辛苦了!我们受过父母那么多的恩惠,可我们的回报呢?所以大家要尽量帮着父母做一些自己可以做到的事情,要时刻想着感恩。所以在这里,我想说,大家千万不要忘了感恩,要感恩父母,感恩老师,感恩他们为我们所有的辛勤付出!
有一句话这样说:“父母给我们很多的爱,可是我们该怎样来回报他们呢?那就是——感恩。感恩是什么,每个人都持有不同的意见,有人说感恩就是再被别人帮助后的一声“谢谢”,有人说感恩就是对别人的帮助给予金钱的回报,我却不以为然,感恩应该是从内心深处发出的一种单纯的情感。
我读过一本书叫《感恩》,这本书让我一生受益匪浅,它让我明白世界上有许多人值得我们去感激,我们要感恩母亲,是她给了我生命是她辛苦养育我十几年,我们要感恩老师,使他们毫无保留的把知识传授给我们,使他们教会了我们做人的真谛,我要感恩我的朋友,是他们给了我友谊,是他们给了我一个倾吐内心烦恼的对象……在《感恩》中有这样一段事:那个家中的当家的嫌那个婴儿烦,便趁他妻子睡觉时将婴儿卖给了一户大户人家却被他妻子发现了,可是那个人却乘车跑了,那个“母亲”却紧追不舍,可是人终究跑不过车,那个母亲一步一步地走到县城,在路边傻傻的站着双眼紧紧盯着来往的车辆试图找到抱走孩子的那辆车,功夫不负有心人,她终于找到了那辆车可是妇人怀里的却不是她的孩子可她认为妇人手中的婴儿就是她的孩子便抢走了那个孩子,却没有得逞,最后她丈夫不忍心就把孩子要了回来那个女人再也不肯离开他的孩子去哪儿都带着孩子。那个女人虽然疯傻可她对孩子却一点也不傻,可是那个母亲却一点也不求回报。我们的父母不也和故事中的那个女人一样吗?我们应该感恩母亲,用最好的成绩来回报她们。
现实生活中也有这样的例子,我在一张报纸上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位敬老院的袁奶奶在一座小山坡下捡到一个畸形婴儿,他是被遗弃的,袁奶奶把他送到了一家医院,经过检查发现他脑后长了一个肉瘤要做手术,可是医院找不到他的父母也不知道他叫什么名字便给他起了一个名字叫小康健,并免费个他做手术,经过两次手术小康剑终于恢复并且找到了他的父母,几个月后小康建出院了,小康健的父母告诉记者:长大以后要叫他感恩。感恩世界将会使世界更加美丽。
“在我走过的20多年里,生活给了我太多的磨难,而我现在也只是跨出了一小步,前面的路还有很多的坎坷要我去跨越。我还要面临更多的挑战与考验,但我相信只要不放弃,终会迎来一片艳阳天。”
这是杨怀保说的话,也是他自己走过的历程。在人生的道路上,他执着如狼,坚毅如鹰,在他心中,家人比自己更高,更重要。小小年纪时,太多的不幸就降临在他身上——父亲被砸伤,母亲卧病在床,而弟弟又十分年幼,这样的摊子居然就让他碰上了。我想,如果是我一定会大哭,一定会埋怨生活的不公平,但是,他顽强乐观地面对生活,用年仅12岁的稚嫩的臂膀扛起了这个家!他为了家人,勇于磨炼自己:帮人家收小麦与油菜至凌晨一点,熬红了双眼,他也在所不惜;在校外坚持多份工作,累坏了身体,他毫不叫苦。他用毅力,决心与行动,维持了这个家庭的生计。上了大学,他放心不下父母亲人,作出了一个让我震惊的决定:带着家人上大学!
我呢,一直想着,父母一定会安排好我的学习,如果上大学,他们一定会给我买上一台崭新的笔记本,一定会给我足够的钱,让我可以安心地完成学业……而他不仅要完成学业,还用辛劳继续撑起了这个家,帮父母亲找到了可以糊口的工作,将弟弟送进了学校,让父母可以继续就医。毕业后,他为了照顾年迈的双亲与年幼的弟弟,毅然与高薪工作诀别,边读研究生边照顾家人。强烈的反差,让我知道了年青的我们可以这样去奋斗,年青的生命价值可以这样去书写。
在他心中,自己甚至不是主要,家人才是自己生命中最重要的。他用时间与行动诠释了什么叫“孝”,什么叫“德”。他用自强不息的精神与坚毅果断的斗志谱写了孝子之歌,自强之歌。
由他我又想到了自己,如果我也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之中,我是否也能如他一样?我是否也能孝心永存?多年如一日,我是否也能自强,而不怨天尤人?我终于知道,生活在这个纷扰的世界,我们需要追求的东西那么多,但是也需要在前进时,回头看看那些曾经给予过我们生命,给予过我们美好,给予过我们动力的双手与眼神,面对生命中的磨难,我们也应该选择坚强,选择付出。不然,纵使你拥有千万资产,拥有众人羡慕的一切,却只是用于满足自己的私欲,这样的生命价值会多么苍白?
上天在给我们关上一扇门时,也会同时为我们打开了另一扇门。杨怀保用自己的努力,为自己打开了一扇洒满阳光的门。从他灿烂地笑容中,我深切地感受到了,更让我学到了很多。
生活着,要学会感恩,要学会坚强。
在感恩中成长自然界,无论是植物还是动物,为了生命的传递,都谱写着属于自己的乐章。过上了平淡的日子,我们却抱怨不够富裕;拥有了关爱我们的亲人,我们却抱怨他们过于唠叨;交到了真心以待的朋友,我们却抱怨他们还不够体贴。。。。。。
我们似乎已经忘却了曾经贫穷时,能过上平淡日子的样子,哪怕这只有一天,我们也会感恩;我们似乎也忘却了曾经失落时,能有人鼓励,哪怕有一点,我们也同样会感恩。在僻远的山村,掖在苏城的胳肢窝下,背靠着冬日,看上去是那么安恬与幸福。此刻,她瘦小的身子正钻在臭熏熏的垃圾堆里,埋着头,似乎在寻找着什么丢失了的宝贝。周围有数不胜数的苍蝇在发出嗤笑的声音:“瞧瞧,这是谁家的姑娘,真脏!”终于,她停止了寻找。小心翼翼地捧着两个粘着泥巴的易拉罐,一蹦一跳欢欢喜喜地向家跑去,红扑扑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微笑。门“咯吱”一声开了条缝——简陋的平房窄小的空间像只火柴盒。灰不溜秋的床上躺着一位两鬓斑白的老妇人,桌上横七竖八堆着一些花花绿绿的药片和药水瓶。阳光在老人脸上打出冷暖交加的图案,使原本苍白不堪的脸瞬间发散出金色的光芒。因为他知道孙女又被欺负了。“我。。。。。。不是,是我自己不小心被石子绊倒的,没事。。。。。。”女孩自己也不知道,或是已经记不清这是第几回跟奶奶撒谎了。可怜的娃儿啊,自小没爹没妈,与奶奶相依为命,少不了被同学欺负,羞辱,但她又怕奶奶担心,总瞒着。家里的钱也用得差不多了,想到这儿,眼泪就在她眼中打转。阴冷的街头,女孩手里紧攥着两枚一角钱硬币,思绪回到了八年前:一个脸色苍白的女孩,躲在靠墙的一棵榆树下瑟瑟发抖,像一片秋风中的树叶,随时都有凋落的可能。这时,一双温暖的手牵起了她小小的生命,给予了她温暖的明媚阳光。八年后,她已成长为一个懂事的初中生了,她紧紧握住拳头,一遍遍地对自己说:“加油!”此时的她,只是一心想报答奶奶的再生之恩,小女孩希望用自己的手牵起奶奶,迈向更美好的明天。。。。。。
读完这篇文章,难道你还会无动于衷吗?你难道还未想过学会感恩?学会感恩,一是要懂得感恩,二是要行动感恩。“诚于心而形于外”是一条古训。
感恩是情感的保鲜剂,是情感的防腐剂,学会感恩,幸福将伴随我们,人生将美丽无限,生活将充满微笑!
如何感恩我想,提到感恩应该谁都不陌生。
我曾问过身边的一些人是否有过感恩,他们给我的回答是肯定的。当我问他们怎样感恩时,他们给我的答案有很多:有的人把顺从当做感恩,有的人把孝顺当做感恩,有的人把帮助当做感恩,还有一些人把默默的支持当做感恩。当我问他们是否知道如何感恩时,他们给我的回答却让我大吃一惊:第一种人说:“服服帖帖,百分百的顺从就是我对他的感恩。”第二种人说:“孝顺他们,遵从他们的决定就是我对他们的感恩。”第三种人说:“帮助他,做他想做的事就是我对他的感恩。”第四种人说:“在他奋斗的时候给他默默地支持就是我对他的感恩,使他充满信心并且获得成功就是我对他的感恩。”这四种回答表面看上去没有什么不对的,那么这些回答都是真正正确的、恰当的、有用的?仔细想想,你会发现其实这些做法并不都是对的。
就比如第一种人吧,如果他的恩人让他做有辱自己人格甚至违法的事去报答自己的恩情,那么他会做吗?他能做吗?值得他去做吗?其他人的做法是否可取可想而知。讲到这里,我想到了一个故事:一个深秋的夜晚,少年躺在床上看一本外国文集,其中一段故事深深地打动了他。杰克·罗伯特是一个远离父母的孩子,在他十六岁那年的感恩节,他突然意识到自己长大了,他想到了感恩。于是,他不顾窗外飘着雪,连夜赶回家,他要对父母说,他爱他们。和他想象的一样,母亲开了门。真诚地说:“妈,今天是感恩节,我特地赶回来向你们表示感谢,谢谢给了我生命!”杰克·罗伯特还没说完,母亲就紧紧地上前拥抱并且亲吻了他,杰克的爸爸也过来,深情地拥抱他们。那温馨的场面,一下子掀起了少年思乡的狂潮。猛然间少年想起,今天正是西方的感恩节,也要给父母一个惊喜!天太晚了,坐车回家已不可能。少年借了一辆单车,他认为这样更能让父母感动。出了校门,他发现天正在下雨,稍一迟疑,想到故事里的杰克能冒着风雪回家,精神一振,上路了。终于,少年湿漉漉地站在了家门口,心里怦怦跳着敲响了门。门打开了,母亲满眼惊慌:“你这孩子怎么了?三更半夜的,怎么回来了,出什么事了?”突然间,少年脑海一片空白,一路上演练无数次的“台词”怎么也说不出口。少年回到房间,“唉!”少年叹了一口气,“没想到,感恩不成,感恩的债又欠下一笔,无端搅了父母的一夜好觉。”
这个故事足以说明感恩需要有很好的方式,否则,不但感恩不成,反而欠下一笔感恩的债,让你的恩人受到伤害。其实感恩不需刻意追求,只要从生活中的一点一滴中开始感恩,养成感恩的习惯,便能让恩人很高兴,很满足。
在前不久,班主任老师推荐了一本课外书,书名叫《爱的教育》,我就利用“五一”劳动节的空余的时间,看了看这书时,刚开始我并没有想到什么,只是想完成任务罢了,可没看几页,我就被书中那篇篇感人的故事深深吸引,内容深深打动,不知不觉眼睛便湿润了,这不是悲伤的眼泪,是感动的泪水,是心灵的震撼。
这本书记述的是一位名叫‘安利柯’的意大利男孩的日记,记载了他从三年级到中学所遇到的感人故事,每一篇内容都是那么的真实,那么的感人,每一篇都会带给我深深地触动,让我流泪,书中讲述的每一位主人公都是充满爱心,宁可让自己少一点时间休息的时间,少一点娱乐的时间,宁可自己受伤,也要保护别人的安全,等等很多感人的事迹……读着读着我的脑海里浮现出一个人影,那就是我的外婆。我的外婆是一位个子小小的,面带着慈祥的笑容,不知疲倦的好外婆。因为我的爸爸妈妈工作很繁忙,没时间照顾我,从我出生那天起,我就一直生活在外婆身边,从我记事的那天起,她每天就很忙碌,无微不至的照顾与关心着家里的每一位成员,特别是对我倾注着所有的爱,不让我受到任何的伤害。在我生病时,她恨不得替我打针吃药,不停地喂我喝水,擦汗,深夜还要喂我吃药,那焦急的眼神,告诉我要快快好起来。
几天下来,她廋了一圈,我很心疼外婆,打针时我不哭,喝药时我说不苦,外婆就会开心的笑了。她十分关心我的学习,每天帮我很仔细的检查作业,可有时我在订正错题时,就会不耐烦,发起“牛脾气”说了许多伤害了她的话,伤了她的心,可我的好外婆还是坚持督促我,抓紧时间复习功课。外婆不懂英语,可她自己的方法帮我复习,使我的英语成绩有了大大的提高。读了这本书,更让我明白了许多道理,只有感恩,才能真正的的除去心里的冰雪,只有感恩,才能填充人与人之间的隔阂,只要有感恩的心,才能理解一切。我的好外婆为我操了很多心,那日见的白发,眼角的皱纹,微驼的背影就足以证明。我怀着感恩的心,要对外婆说一声:“谢谢您,我的好外婆,我不会辜负您对我的期望,我会知错就改的,我是您的好孙子”。
感恩是个人良知的体现,感恩是人类文明的体现,感恩是社会进步的体现。
感恩,就是感谢恩情,就是报答恩人。有这样一个题为《一杯牛奶》的故事,说的是有个小男孩,为了筹集学费,挨家挨户推销商品。渐渐地,小男孩又饿又渴。这时,他敲开了一户人家的大门,开门的是一位女士,他向她要一杯开水,可女士却给他送来了一杯牛奶。若干年后,小男孩成了医学专家,在一次为病人治疗时认出了曾经帮助他的女士,而那位女士这在为支付不起医疗费而焦虑不安。诊治完毕,那位女士发现收费单上写着:医药费=一杯牛奶。
感恩是对曾经帮助过你的人的一种回报,是出自内心的真诚感谢。无论是一杯牛奶,还是一句鼓励的话,都是一种帮助;无论是一笔医药费,还是深深地一鞠躬,都是一种感恩。人在帮助中成长,在感恩中成熟。
小时候,我撞了、摔了、烫了、弄疼了,妈妈总是搂着我,在伤口上轻轻地哈一口气,嘴里一边念叨着:“宝宝乖,马上就不疼了。”手上便开始仔细地清理伤口,可每次我都毫不在乎。现如今,妈妈既要照顾刚升入初中的我,又要忙于考试,整日在书本资料中穿梭,时常脖子疼。此时,我上前帮她敲敲背,妈妈长吁一口气:“舒服!”随即又关切地问:“小手敲红了吧?疼不疼呀?”听了这句话,我心中很不是滋味,涌起一股酸涩之情。妈妈心中永远装着儿子,无时无刻不想着儿子。作为儿子,你又在想着什么呢?你的感谢之心、感恩之情又在哪里呢?
积善行德,知恩图报。这是做人的基本准则,也是我国的优良传统,更是社会文明进步的基石。功成名就的韩信没有忘记幼年给他饭吃的洗衣婆婆,不仅备了一桌酒菜,更以一千两黄金相谢。中国首善陈光标10年来累计捐款捐物近十亿元,更公开承诺死后将捐出全部50多亿的财产。他们没有忘记成功道路上曾经帮助过他们的人、曾经帮助他们的社会,他们的感恩行为影响的是几代人、是几批人。
感恩并不需要轰轰烈烈、舍生忘死,所需的只是常怀感恩之心,常做感恩之举。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人在感恩中成熟,人类在感恩中进步。
前几天,我看到了一篇文章,题为《感动·感激·感恩·成长》。文章指出,当代人衡量少年品质的标准大体也就在感动与感激间。如果对方说声“谢谢”,你就认为他很有礼貌,那这未免也太肤浅了。当然如果连“谢谢”也不会说,那么对方肯定是个肤浅的人。作者进一步解释说:当代国人因为低素质从而低标准。从这个角度看,在中国算得是哲理、稀奇的外商招聘故事也就不足为奇了。外国人如此重视品德气质的修养确实值得一向重视文化学习的中国人好好反思。联系中国以“富二代”为代表的新新人类,你会发现他们的成长严重物质化,缺少感动的成份。要让感动常驻,要做到感恩。感恩实质上是一种始终感觉到环境对自己好的心态,是一种处世哲学,是生活中的大智能。值得感恩的东西当然也很多,感谢亲友,亲近自然,回报社会等都是感恩的行为而感恩又好比催化剂,促进着我们的成长。
感谢亲友 人生在世,不可能一帆风顺,种种失败、无奈都需要我们勇敢地面对、旷达地处理。而真正到那时,亲友的鼓励与支持更是一剂良方,人的一生中,小而言之,从小时候起,就领受了父母的养育之恩,等到上学,有老师的教育之恩,工作以后,又有领导、同事的关怀、帮助之恩,年纪大了之后,又免不了要接受晚辈的赡养、照顾之恩;大而言之,作为单个的社会成员,我们都生活在一个多层次的社会大环境之中,都首先从这个大环境里获得了一定的生存条件和发展机会。 亲近自然 亲近自然热爱生活的体现。我们乐于把得到好处的感激呈现出来且回馈他人”。“感恩”是因为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一切的一切,包括一草一木都对我们有恩情!面对伟大的造物主,我们需要的是以平和的心态接纳、热爱每个生灵。这是一种道德意义上的回馈
回报社会
社会培养下一代的根本意义在于希望后代为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人生的根本意义也就是为社会作出自己的贡献。感恩,说明一个人对自己与他人和社会的关系有着正确的认识;报恩,则是在这种正确认识之下产生的一种责任感。没有社会成员的感恩和报恩,很难想象一个社会能够正常发展下去。在感恩的空气中,人们对许多事情都可以平心静气;在感恩的空气中,人们可以认真、务实地从最细小的一件事做起;在感恩的空气中,人们自发地真正做到严于律已宽以待人;在感恩的空气中,人们正视错误,互相帮助;在感恩的空气中,人们将不会感到自己的孤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