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学中,圆就是距离中心点距离相等的所有点连起来组成的图形。圆的周长和直径的比就是圆周率π,这个表示圆的重要性质的符号。
曾有个叫威廉?山克斯的英国数学家,用他自身发明的公式穷奇一生研究圆周率值。他从3。14开始,把圆周率的值计算到小数后面的707位。但是到了20世纪末,电脑瞬间就可以算出圆周率后面20亿位。中国数学家刘徽在注释《九章算术》(263年)时只用圆内接正多边形就求得π的近似值,也得出精确到两位小数的π值,他的方法被后人称为割圆术。他用割圆术一直算到圆内接正192边形,得出π≈根号10 (约为3。14)。第一个用科学方法寻求圆周率数值的人是阿基米德,他在《圆的度量》(公元前3世纪)中用圆内接和外切正多边形的周长确定圆周长的上下界,从正六边形开始,逐次加倍计算到正96边形,得到(3+(10/71))<π<(3+(1/7)) ,开创了圆周率计算的几何方法(亦称古典方法,或阿基米德方法),得出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的π值。
无论圆是大是小,用圆周长除以圆的直径所得的值都是一定的。正如有人所说,数学家探索中的进程也像π这个数一样:永不循环,无止无休……
数学,是一个多么深奥,可又是多么简单的词语。有的人觉得数学就是许多数字与文字所组成的问题,枯燥乏味。但有的人,会这一大串数字里,找出答案,有的人会从中发现新的问题,从而去探索,求证,直到找出答案,找出个中奥妙。
记起前几天,老师在评讲《学练活动》时,讲到一题:如图7。2-5所示,三角形ABC两外角的平分线BP,CD交于点P,已知角A=80度,求角P的度数。这道题附带了一张图。老师边写边说:“总所周知,一个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如果要求出第三个角的度数,就要知道其余两个角的度数。但现在,题目只给出一个角的度数。这题就难在没给出的角要加起来一起算”这道题看似很难,但是只要你肯动脑,你便会发现这道题没有想象中困难。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攀登!当你解答出答案后,你便发现,小小十几字的中,经包含这这么多知识,不禁感叹道:数学,多么奇妙,多么有趣啊!
古代,祖冲之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第七位。但是并没有计算机等先进科技的帮助,可想而知,在这成功的背后,需要有多大的毅力。
要想在数学王国中探索其中的奥妙,没有坚韧的毅力不可。唯独这种毅力,让你找到数学的真理,体会到数学的奥妙之处。在复杂的数学中寻找真理,亦是人生最有趣味的事。
一句“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是他的至理名言。那尖尖的鹰钩鼻是他的代表性标志,再加上他那高大的身材,这就是我们的数学老师,老师的“哲学家”!
我们的“哲学家”教我们数学也有不少时间了。他来学校穿着的服装基本上都是天天一个样,一件深绿的外套加上一双整洁的运动鞋。我想他也是个很爱干净的人吧,在上课前,我看到潘老师的u盘总是用塑料袋细心地包起来。如果是额哦,能放哪儿就放哪儿,哪里会想到这些呢!
说道数学课,这潘老师的课总是让我有兴致,很轻松的。我认为主要原因是他在上课时会时不时地开点玩笑。碰到不听课的学生,他也尽量不发怒,也会用带点幽默的语气来解决这些事情。除了这些,潘老师上课时非常认真、负责的,对于我们的学习是一点也不马虎!
而说他是一位数学老师中的“哲学家”,是因为他在教授数学时,总是加上一些富有内涵,有哲学思想的句子。最经典的句子就是这些:“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数学,事赏识的过程。”每想到这些,总觉得里面包含了许多知识和道理。我认为,这些话的创造者也应当算是个哲学家了吧!
这些潘老师的一言一行,在我看来,是非常的具有特点的。上课下课,同学们也总是模仿潘老师非常形象经典的动作。拿起中指和食指,点两下,说:“数学,是赏识的过程!”这还真是惟妙惟肖啊!
潘老师在我们心中的印象是多么的深刻。尤其在我心中,他永远是一个高大的数学“哲学家”!
二年级的一节数学课,我们在学有关“倍数”的问题。上到快结束时,黄老师进入了她的“变魔术”时间——出一道难题考大家:“姐姐今年12岁,妹妹今年4岁,过了4年,姐姐的岁数是妹妹的几倍?”她刚说完,我就脱口而出:“3倍!”黄老师说:“这么快?”顾予彬也接着说:“是3倍!”黄老师又说:“你们确定吗?”我们俩大声地说:“当然确定!”“呵呵,今天2个数学大王有点失策,好像出错了?”黄老师得意地对我们说。
顾予彬低下头,动起了笔,我却一边动笔,一边不服气地说:“哼,你以前不是说过的吗?两个人年龄的……” 我还没说完,教室里传来一句清脆的回答:“是2倍。”呀,那是“竞争对手”梅傲雪的声音。接着,好多同学都说出来了“是2倍。”连同党顾予彬也倒向大多数意见。
黄老师不急不慢,等大家叽叽喳喳讲完,安静下来,才笑眯眯地问我:“小胡,你的答案呢?”我赶紧低下头,把我的算式算完,呀,真的是2倍呢。这下,我真的脸红了,轻声回答:“是2倍。”黄老师好像故意跟我做对,还让我把我的列式大声告诉大家。“我先算12﹢4=16(岁),4﹢4=8(岁),再算16÷8=2。所以,姐姐的岁数是妹妹的2倍。”这才肯放我一马,让我坐回了座位。
黄老师在小结的时候说:“该谢谢胡柯伟,他的失策,让大家牢牢记住了两个人年龄的相差关系是不变的,倍数关系可是会发生变化的。”哎,我可是数学大王啊,下次一定要先静下心来思考,认真算一算再下结论。可不能像今天一样凭经验,不思考就说结果。要不,再被黄老师抓住“小辫子”了,那岂不是丢脸丢大了。
数学,是三门主课中我最为喜欢的一门学课,但在二年级以前我却并不怎么喜欢数学。石老师的一节课却让我喜欢上了数学。还记得那是一节数学思维训练课,石老师出了一道关于元角分的数学题,当时,许多同学都在埋头苦想,而我却已经找到了解题方法。石老师表扬了我,使我对数学的兴趣应运而生。
在三年级时,我报名参加了华东师范大学的奥数培训班,要进这个培训班需要通过考试。当时及格分是四十分,而我考了七十三分,顺利进入培训班,让我喜不自禁。在奥数培训班上,我学到了许多知识,也拓展了我的思维能力。每学完一个章节后都要测验,而每次我都能以较好的成绩通过测验,使得我更是信心百倍。爸爸还为我买来了一系列关于拓展思维的教科书,我有空时就会津津有味的啃着这些书。
从这些书里不但能学到许多有趣的数学解题方式,还能够从中了解到更多的题型,使我的思维不断拓展。今年我已是一名五年级的学生。在老师的鼓励下,我报名参加了“希望杯”全国数学竞赛和“中环杯”竞赛,中环杯竞赛取得了三等奖,成功晋级决赛;希望杯初赛刚比完,也获得了晋级资格。虽然取得了一点点的成绩,但是我不能骄傲,还要继续努力,这样才能获得更大的成功。
虽然爸爸妈妈都说我在数学上有天赋,但光靠天赋是不行的。就好象坦克车、吉普车的越野性能比一般轿车好,但耗油量也比轿车大,对学习来说也是一样的:天赋是一个基础,但努力却是必要的,要想出成绩,就必须比别人下更多的功夫,还要掌握正确的方法,等等。我爱数学,我希望自己能在数学上能有所突破。
今天我们班被瑞安市的一位钱荷芳数学老师,抽到早上第一节课在体育馆上的一节公开课!
早上我来到学校,全班同学都穿班服,衣服裤子整整齐齐,之前我们已经彩排过了,怎么走台下台。我们都有信心,个个精神爽朗,个个都很严肃庄重……
我们都准备好了,排好一路重队在科学是门口等。过了一会,我们进入了,这900只眼睛盯着我们走上去,我已经吓得流出了一声冷汗了,坐在位子上,有两个摄影机在注视着我们,一个在前一个在后,下面的老师都能看到我们的一举一动,你说紧张不紧张。
开始上课了,老师说让我们先做一个游戏,找我们班的一位男生,我们一个个都看提示,老师便问:“看哪个提示最快的就能找出来?”我们都举手说第三个……“上课!”“起立!”随着这响亮的声音我们一同站了起来,个个精神饱满就像44个小学生顶11个话筒一样。
这节课我们学的是“找次品” ,老师说在正品中是次品的比正品要轻或重些,说今天找乒乓球中的次品……
老师出了很多题目,给我们做让我们开动脑筋去思考,理解。很快有很多同学都举手想出了好办法,我虽然不明白没举手,但听了老师和同学们的讲解后,我都明白了……
很快,时间流逝结束了这堂课。回到教室老师还表扬我们说,我们这节课表现很好,下午有吃的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