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粽子你知道今天是什么日子吗?今天是阴历五月初五——端午节。这个节日是为了纪念两千多年前楚国伟大爱国诗人屈原。
当时,由于奸臣诽谤,昏庸的楚王不但不采纳屈原联齐抗秦的主张,反而放逐了他,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的国都,屈原听到这一消息,悲痛欲绝,五月初五他怀石投入汨罗江,以身殉国。人们从四面八方划着船赶来抢救,并把粽子投入江中给鱼虾吃,以免伤害屈原的身体。这就是端午节划龙舟、吃粽子来历的传说。你知道怎样包粽子吗?今天我跟邻居孙阿姨学了一手!首先要把江米提前泡好,还要把马莲草和芦苇叶浸湿,还要准备一个小木板,做完这些准备工作后包粽子的第一步是把芦苇叶平放在木板上,因为芦苇叶较窄,所以需要三叶,其中的一叶需要和另外两叶反向摆放;
第二步是把芦苇叶折成一个“漏斗”状的小桶,注意:漏斗的底部一定不要有空隙,以免漏米;第三步是在“漏斗”底部放上一颗枣,再放上一些江米,然后再放上几颗枣,最后再放一点江米,要把枣没过,而且不能超过“漏斗的边缘”;第四步是把剩余的芦苇叶完全遮盖住“漏斗”的上方,最后用马莲草把粽子系紧。这样,一个四角形的粽子就包好了!我包的粽子大小不一,样子怪怪的,可是孙阿姨包得却大小一致,不过孙阿姨还是表扬了我,说“第一次包,已经很不错了”!我倍受鼓舞!我们把包好的粽子放进锅里,过了大约一个小时,香味扑鼻的粽子出锅了!我迫不及待地剥开粽子,尝了一口,粘粘的,甜甜的,我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我把粽子送给爷爷、奶奶和爸爸、妈妈,也让他们替我分享快乐!今年的端午节过得真有意义——我学会了包粽子!
我想,明年我还要包,一定会比今年包得更好!
我爱吃香喷喷的粽子,也看过别人包粽子,却从未自己动手包过。直到今天,我才算是大开眼界。
今天,我在家写作业。我刚写完作业,准备玩电脑时,爸爸的手机响了起来。爸爸接完电话,我就问:“什么事?”爸爸高兴地说:“奶奶叫我们回老家包粽子,包过了就在老家吃晚饭。”我听说奶奶叫我们在老家吃粽子,高兴得一蹦三尺高。我游戏也不玩了,立刻缠着爸爸妈妈要回老家。爸爸妈妈还有一点点事情,我便像催命一样。爸爸妈妈没办法,只好快点做。
到了老家,我看见大家正在包香喷喷的粽子,想看看香喷喷的粽子是怎样包成的,想动手试一试。我看着奶奶包粽子,觉得很简单,不学自通。谁知,当我真正动手包时,才明白包粽子是一门手艺,能包得漂亮而结实非常不容易。
我拿出两片大小差不多的粽叶,学奶奶的样子,把粽叶折成一个漏斗形,在角里面放上一点糯米,再塞上一块肉,又用糯米盖得严严实实,当我把粽叶盖上时,糯米接二连三得地蹦了出来。幸好奶奶替我“解了围”——割掉一些糯米,我才舒了一口气。
总算到了最后的步骤——扎粽绳。小 ks (小意思)。我认为他们扎得太老土了,自作主张,扎了一个蝴蝶结,可是一不小心,蝴蝶结松了,包好的粽子全散了。我不气馁,又包好了一个。我照着他们的样子,扎了起来。最后,我终于包好了几个粽子。
吃着自己包的粽子,我觉得比平常的粽子香。
你在课堂上包过粽子吗?一定没有吧!今天我就在课堂上包了一回。
“五月五,是端阳,插艾叶,戴香囊,吃粽子,划龙舟,家家户户过端午”。听说屈原和端午节有关,屈原是楚国爱国诗人,公元二七八年,楚国的都城被秦兵攻破。诗人精神上受到了极大的打击,眼看国破之难,他忧心如焚,在极端失望和痛苦中。诗人来到汨罗江,抱石自尽。他死时才62岁,正是农历五月初五,我国人民为了纪念屈原,投饭团、鸡蛋到江里,给鱼吃,从而不让鱼儿吃掉屈原的躯体。以后,这样的习俗就流传了下来。
今天,我们也举行了一次包粽子的活动。老师拿了红豆、黑豆、糯米和芦苇的叶子来和我们一起包粽子。只见老师拿起一张叶子,先把叶子卷了起来,形成了一个漏斗状,接着拿了些糯米放进了漏斗里,然后又放了几颗红豆和黑豆,见老师一手抵住粽叶,一手灵巧的翻动,最后又用一根绳子把粽子绑了起来,啊,一个粽子就这样包完了,多好看的三角粽呀!
学着老师的样子我包了起来,我先拿了一张芦苇叶子卷了起来,接着用手捞了些米、红豆、黑豆放进卷好的叶子里,然后用手指把叶子凹了进去,又把多出来的叶子折了一下。最后用一根绳子绑了起来。啊!我包好了一个粽子,可是,我的粽子长的真奇怪!
我觉得最难的是一开始卷叶子的时候,我怎么卷也卷不来。忽然我想到了一个新的办法,我先拿了两张叶子,先用一张叶子把米和黑豆对折再对折。接着用另一张叶子在另一边对折再对折,就这样我做好了第二个粽子。过了一会儿,桌上摆满了我们做的五花八门的粽子。
哈哈,我想:我包的粽子一定很好吃的,你要来尝一尝吗?
今年我缠着妈妈要学包粽子,妈妈看我很有诚意于是答应教我包粽子。初看妈妈包粽子的样子好像很简单,可是自己包下来才发现并非易事。
初四下午,我就跟妈妈学包粽子。妈妈拿了一张粽叶,用手一卷,粽叶便成了一个空心的圆锥形。我学着妈妈的样子,拿了一张粽叶,想把它卷成圆椎形,可就是卷不好,卷来卷去还是一个直筒。妈妈见了,就在旁边指点:“左手捏紧粽叶一角,右手将粽叶的另一角往里卷,下面用力拉紧,上面放松一些。”在妈妈的指点下,我卷好了粽叶。
接着,妈妈在空心圆锥形的粽叶里插上一根筷子,拿调勺舀一些糯米放在里面,然后均匀地摇动筷子,直到把糯米包的紧紧的。我也在粽叶里插好筷子,放好糯米。可摇动筷子时,不是把粽叶戳穿了,就是糯米包不紧。妈妈说:“摇动筷子时要轻一些,把粽叶包紧些。你看……”妈妈边说边示范,我边听边学。哈哈!我包的粽子像点样子了。
然后是捆绳。只见妈妈两手捏紧粽叶,用绳子在粽子尖角附近缠了两圈,结上绳头,一个漂亮的粽子就包好了。我也照着捆好了第一个粽子。随之,第二个,第三个,第四个……我一连包了好几个。
最后一道工序就是煮粽子了。把绑好的粽子逐一放到锅里,然后放入冷水满过粽子1厘米左右,点火……水开15分钟后把锅里上下粽子兑换位置,再以慢火煮上1小时即可。
香喷喷的粽子煮好了,我迫不及待地品尝了自己的劳动成果。啊!真好吃。
这次的包粽子让我明白了:不论做什么事情都要有恒心,细心。只有这样才能学好本领。
端午节就快来临了,你再开心的同时是否知道了解端午节的有来呢?不如让我告诉你吧。
端午节来源于屈原的故事:爱国诗人屈原出了一个能够富国强民的好主意,但是没有被国王采纳,他反而被逐出宫中。屈原气得不得了,跳进了汨罗江。当地的渔夫得知后划着小船把竹筒里的米撒向汨罗江给屈原。后来,大家把竹筒盛米改为粽子,把划小船改为赛龙舟来纪念屈原。我们全家都非常敬佩屈原,因此,我们家每年都过端午节。
端午节的传统习俗就是吃粽子。我们家有一个名副其实的包粽子好手——我的妈妈。每年端午节的时候,我们全家都能吃到可口的粽子。妈妈常说:用芦苇的叶子包的粽子最香。所以,每年端午节妈妈都用芦苇的叶子来包粽子。她在包粽子之前,先做好准备工作:把芦苇的叶子放在水里煮一煮,把准备好的糯米和枣分别洗一洗。等芦苇的叶子凉了以后,她就开始包粽子了。她先取三片叶子,将这三片叶子卷成一个圆锥体,然后先放一个枣,接着在里面放上糯米,中间再夹几个枣,最后用线把叶子捆好,一个粽子就包好了。她包的粽子又肥又大,活像一个个老佛爷在睡觉。等粽子包完后,妈妈把它们放在高压锅里蒸四十分钟,再放三四个小时,使其入味,然后就可以吃了!妈妈包的粽子十分香,香得使我一见到粽子就会大口大口地吃起来。所以,每当吃粽子时,我总是吃得很多!
过端午节除了要吃粽子,还要赛龙舟呢!我最喜欢看赛龙舟了,几十个水手都拿着桨,奋力地划着,擂鼓的水手士气高昂,用力地敲着。“加油,加油!”场外的拉拉队激情洋溢,发出雷鸣般的呐喊声、助威声,水手们听了不得不更加使劲划船。整个赛龙舟的场面非常壮观、热烈。
嘴里吃着香碰碰粽子、岸边看着如火如荼的赛龙舟比赛,了解这节日的历史,这真是一个热闹又充满意义的节日呀。
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的传统佳节——端午节。这一天人们为了纪念大诗人屈原,举行包粽子、赛龙舟等活动,但是我最爱的是包粽子。 早晨,我和妈妈去市场买粽叶、五花肉、糯米,绳子。妈妈先把糯米、五花肉,绳子洗干净,然后把五花肉切成小块,再把粽叶和绳子煮一煮,这样才能使粽叶和绳子变成柔软更好包,糯米不容易掉出来。 开始包粽子啦!妈妈先拿出两张粽叶,把它卷成一个圆锥形,放一些糯米,再放二三块五花肉,再放一些糯米盖好,然后再拿筷子搅匀、折好,再用绳子捆住就好了。我看完妈妈的示范后,就小心翼翼的开始学包粽子。我照妈妈教我的方法去做,可是我用力太猛,叶子碎了,但是糯米没漏出来。然后我用绳子把粽子捆紧,我想把粽子捆紧一些,结果叶子全碎了,米也漏了。
在这混乱之中我没把粽子包好,却把糯好洒了一地。但是我并不灰心,俗话说得好一回生,两回熟吗,我又细心的包起了粽子。在妈妈的指导下我终于包好了,我把它叫做“矮冬瓜”粽子,因为它很小,也很矮。最后一步就是煮粽子了,过一个多小时后,香喷喷的粽子煮好了。我找出我的“矮冬瓜”粽子,咬上一口,啊!真香啊,这种味道我到一辈子都忘不了,真是让我回味无穷啊! 通过这次学包粽子,我体会到做任何事只要有诚心、细心、恒心、坚持不懈,就能得到你满意的结果。
说到粽子,大家都很熟悉,每逢过年的时候,家家户户都要包粽子吃粽子。这不,我正在向我的外婆学习包粽子的技巧呢。
粽子,用竹叶或苇叶等把糯米包住,扎成三角锥体或其它形状,煮熟后食用。我国民间过年时有吃粽子的习俗,这种食物,有称为“角黍”。
刚开始我好奇地问外婆:“外婆,包粽子需要什么呢?”
外婆说:“需要有粽叶,绿麻或细棉线,糯米,馅。”
我们去了菜市场买了肉、粽叶、绿麻,回到家里就开工了。
外婆拿了两张粽叶,手把手教我了。
“先把粽叶像这样弯成斗笠也就是漏斗状,然后往里面加糯米,加上一半多一点,放上馅,然后再加一些糯米,用四个手把它压平,最后用粽叶把它包起来,再用绿麻把粽子缠起来,打上一个结头,就完成了。”
“噢,是这样啊。”我点了点头。
我照着外婆的样子,拿了两片粽叶,把它们弯成了漏斗状,并往里面装糯米。嘿,我这个漏斗状的样子还真像漏斗,刚放上的糯米,一下子就漏了出来。
外婆看见了,笑眯眯帮我把粽叶弄好,一边说:“没关系,初学者都这样。”
我把糯米弄到粽叶里的三分之二处左右,放上馅,用手指压平,接下去我可犯难了,这个绳子该怎么绕呢?我挠挠头,向外婆请教。
端午节到了,妈妈准备了碧绿的粽叶和洁白的糯米以及蜜枣、花生米、红豆还有五香牛肉开始包起了粽子,我在旁边看着看着,不禁手痒起来,嚷嚷着让妈妈教我包试试,妈妈拿我没办法,只好答应了。
妈妈拿来粽叶和泡好的糯米,耐心地教我包起了三角形的粽子,一边示范一边说。程序是这样的:只见妈妈先从盆里拿出四片碧绿色的芦苇叶叠好卷成一个上宽下窄的圆锥形小筒,然后把雪白的糯米放进去,加几个红彤彤的蜜枣和几粒花生米或者一块五香牛肉,再加一些糯米盖上,最后把粽叶卷起来做成三角形用绳子扎紧,一个光滑可人不露半粒米的粽子就包好了。
我看完后,满不在乎地说:“原来包粽子这么容易啊,让我来大显身手吧!”我学着妈妈的样子,先拿起粽叶卷起圆锥形,再放进糯米,加了四个蜜枣五粒花生米,然开始卷用绳子扎,谁知卷好这个角,另一个又露米了,裹好了角,中间又裂开嘴了露出“白牙”,分明笑我不会包嘛,唉,好不容易包好一个了。心里想“看花容易绣花难”还真是这样子的,有些事看起来容易的很,可做起来没有功夫是不行的呀。妈妈看了我包的粽子没有批评反而鼓励我说:“‘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按照方法继续包吧”。我听了劲头倍增,按照程序包了一个又一个,粽子越来越像样了。
包完了粽子,我们把它们码放在锅里开始煮,四个小时后,闻着满屋的清香气,粽子煮熟了,我迫不及待地掀开锅取出一个剥开给全家人品尝,我吃着甜甜的、香香的粽子,心里甭提多美了,因为这是自己用劳动换来的成果啊,就像学习,只要下苦功,不气馁,方法正确,总会取得好成绩的。
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人们盼望已久的端午节到来了。家家户户都忙着包粽子,热热闹闹、喜气洋洋地迎接中国传统佳节——端午节。
早晨,妈妈到市场买了粽子、糯米、绳子、五花肉和绿豆。我高兴得合不拢嘴,就吵着让妈妈赶快包粽子。只见妈妈先把粽子叶和绳子用热水煮过一遍,配好肉馅,就开始包粽子了。妈妈把两片粽叶折成一个漏斗似的形状,把糯米放在里面,在放上一片肉和一个咸蛋黄,在放上一些糯米,把粽叶对折封口,就包好了。我看好像挺容易的,就说:“妈妈我帮你包行吗?”妈妈半信半疑的说:“你能行吗?”我肯定地说:“怎么,你不信?”我包一个给你看看。我不管三七二十一,急忙拿起两片粽叶,学着妈妈的样子,把两片粽叶折成一个漏斗似的形状,把糯米放进去,在放五花肉,又放一些糯米,就用绳子绑粽了。哎呀,糯米漏出来,真气死人了,顿时我像一个泄了气的皮球,古人说:“看花容易绣花难。”这时,我只好虚心向妈妈请教,一定当好妈妈的小帮手。这一想,我又恢复了信心,我站起来认真观察妈妈怎么样包的,记住每一个步骤和要点,然后自己就认真的包了起来。这次我把容易漏米的地方握得紧紧的,手里拿了一根绳子,小心翼翼的系了上去。这样,一个小巧玲珑的粽子在我的手上诞生了。我欢天喜地的拿着粽子去给妈妈看。妈妈满意的说:“包得还不错,你还得多练,熟能生巧嘛!”我包了一个又一个,越包越爱包,越包越顺手,越包越高兴……
过了好久,香喷喷的粽子终于上桌了,我吃着我自己做的粽子心里非常高兴,同时我也悟出了一个道理:“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又到端午节,端午节印象最深的就是吃粽子了。今年,我缠着妈妈,硬是要学包粽子。妈妈拗不过我,只好答应了。
初四下午,我就跟妈妈学包粽子。妈妈拿了一张粽叶,用手一卷,粽叶便成了一个空心的圆锥形。我学着妈妈的样子,拿了一张粽叶,想把它卷成圆椎形,可就是卷不好,卷来卷去还是一个直筒。妈妈见了,就在旁边指点:“左手捏紧粽叶一角,右手将粽叶的另一角往里卷,下面用力拉紧,上面放松一些。”在妈妈的指点下,我卷好了粽叶。
接着,妈妈在空心圆锥形的粽叶里插上一根筷子,拿调勺舀一些糯米放在里面,然后均匀地摇动筷子,直到把糯米包的紧紧的。我也在粽叶里插好筷子,放好糯米。可摇动筷子时,不是把粽叶戳穿了,就是糯米包不紧。妈妈说:“摇动筷子时要轻一些,把粽叶包紧些。你看……”妈妈边说边示范,我边听边学。哈哈!我包的粽子像点样子了。
然后是捆绳。只见妈妈两手捏紧粽叶,用绳子在粽子尖角附近缠了两圈,结上绳头,一个漂亮的粽子就包好了。我也照着捆好了第一个粽子。随之,第二个,第三个,第四个……我一连包了好几个。
最后一道工序就是煮粽子了。把绑好的粽子逐一放到锅里,然后放入冷水满过粽子1厘米左右,点火……水开15分钟后把锅里上下粽子兑换位置,再以慢火煮上1小时即可。
香喷喷的粽子煮好了,我迫不及待地品尝了自己的劳动成果。自己包的粽子真的是格外美味啊!
我学会了包粽子
端午节,是为了纪念古代伟大诗人屈原的民间传统节日。按规矩,在端午节那天,要包粽子,吃粽子。我特别喜欢吃粽子,但是我最想吃自己亲手包的粽子。于是,在去年端午节我便学会了包粽子。
妈妈倒是包粽子的一把好手,包出来的粽子比在小摊上买的更好吃。于是,我便想向妈妈请教包粽子的方法。首先,我先站在一旁看妈妈如何包粽子。只见,她将两片粽叶叠在一起,折成一个三角形的样子,一只手拿着粽叶,另一只手下料,第一层是大米,第二层是红枣,最后一层还是大米。最后一部是:绑粽子。看着妈妈如此麻利地干活,我手也痒痒的,很想试一试。
于是,我也拿起两片粽叶,十分生疏地折成三角形的样子,装模作样地学着妈妈。这时,问题出现了,我下的料总是从底部漏下去,试了好多次都是这样。最后,我很不耐烦地将粽子一丢,说:“我不学了,现在这时代,什么东西买不到?还用得着学这些东西吗?”妈妈说:“学东西,就要学彻底,不要一遇到挫折就撒手不干,这样半途而废是学不到任何知识的。”听了妈妈的话,我觉得很有道理,就请教妈妈。妈妈说:“叠粽叶时,折成三角形的形状后,还要按同样的方向,往里面折,虽然剩下的口更小,却不用担心料会从下面漏出来。”我试了试,果然如此。最后,绑粽子时,我却不小心将粽子打散了,我还是没有成功,心中有小小的失落,但我觉得其乐无穷。经过多遍的练习我终于学会了。
做事不但要注意结果,更要注意过程,因为只有过程,才能带给人们一种快乐,一种启示。这种启示告诉了我: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我爱吃香喷喷的粽子,也看过别人包粽子,却从未自己动手包过。直到今天,我才算是大开眼界了。
我乖乖地在奶奶身旁耳染目睹,认为简单的包粽子根本难不住天才的我,不学自通。谁知,当我真正去包时,才明白包粽子是门手艺,能包得漂亮而结实非常不容易。
开始动手,我拿出两片一大一小的粽叶,学着奶奶的样子折出一角,再在折好的角筒上放入一点已浸泡好的糯米,塞上一大块猪肉,又用糯米盖得严严实实的。我得意了,比想象中还顺利地完成了一大半。当我再把粽叶盖好时,糯米就像孩子似的不听我的使唤,接二连三地跳出来。我急得直跺脚,幸好奶奶替我“解了围”——割掉一些糯米,我才舒了一口气。
哈哈,经过小挫折,总算到了最后的,也是最简单的步骤——扎棕绳。小KS(小意思),看我大显身手。地球人都知道,粽子要包扎严实才好吃。我接过棕绳,先把粽子五花大绑捆了一圈,还认为奶奶她们抱的样子特老土,不好看,就自作主张地用棕绳打了一个漂亮的蝴蝶结,理由很充分,只要不随便碰到绳子,也是十分结实的。大功告成,我拿起粽子准备放入碗中,可是不小心拉了一下棕绳那短的一部分,只听得“哗啦”一声,粽叶散开了,糯米们像飞珠滚玉一般,一粒接一粒地掉到地上。
我不甘心,各中各样的粽子在奶奶手中诞生,可我连一只都包不好,骨子里的牛劲儿顿时上来了。有了失败,我小心了许多,也成功地包出了几只。
吃着自己做的可爱的粽子,我心里有说不出的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