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跳乱了节奏,梦也不自由……
题记 光阴似箭,虽已隔5年之多,但您对我的爱,对我的情依然那么清晰,值得回味。
11岁的我是一个懵懂的男孩,对一切事物充满好奇与向往。于是向您提出要于伯伯去远方玩,您紧皱着眉头,心里有太多的不放心。但最终还是笑着答应了。
因为晚上出发,早晨您就把东西整理齐了。并反复检查,生怕把东西留在家里,确保万无一失后,你露出了满意的笑容。下午,您带我去了超市,平时不爱买东西的您,那天却买了很多很多。回家后,看着大包小包,我扑进您的怀里哭了,断断续续说:“我…我不想去了…不去了…我…我要留在您的身边…。”您却抚摸着我的头,轻轻在我耳边说:“傻孩子,不去怎么行呢?放心我吧,家里有我呢!”您帮我擦干了泪水,对我笑了笑,从您眼里反射出异常的光芒,我知道:您流泪了。
天渐渐昏暗,披着太阳仅存的一点余辉,我们走进了火车站。伴随火车“隆隆”的响声,您的心格外沉重,而我却格外开心。望着一列列火车经过,我的心也随之振奋起来。不一会儿,火车来了,您一下子拿起所有的包,肩上,手上,腰上,把您压得又小又弱,我惊呆了,傻傻的望着您跑动的背影,一滴泪水从眼睛里滑过,您回身对我笑着说:“走吧,快来不及了。”我立刻向您飞奔过去,拿下一只包自己背,您见状,笑了,那么动人,那么满足。您把大包都放在卧铺床底下,把我随身携带的包交给了我,当一切都整理好后,您松了口气,并再三嘱咐我去了后要听话,我点头答应了,您要下车了,我一头扑进您的怀里热泪盈眶说:“您要好好照顾自己,不要担心我,放心吧。”您帮我擦去泪水,一字未说,借着一点月光,看见您的泪水又一次滑过脸颊,我知道:您心里是多么不放心啊,从窗户上望着您远去的背影,我是多么不舍得啊!您不时的回头看我,不时地用手拭去眼中的泪花,我知道浓浓的情化为空气伴随我,挥散不去。打开包,看到一封信,信中说:“孩子,虽2个月之别,我心里还是不舍得…别担心家里…在那儿快乐的度过假期吧!”泪水又一次滑落,沾湿了衣服,沾湿了信,更沾湿了您对我的爱。
父亲,您对我的爱,对我的情伴我一生,火车依然“隆隆”响着,突然想起朱自清的《背影》,此时,才深深体会文章的浓浓父子之情。
第一次读背影,并没有什么感觉,就好像喝了一别白开水。第二次读,是在老师教的情况下读的,读了几遍,竟有些小小的感动,本以为背影并非好文章,既没有极其感人的句子,也没有华丽的辞藻,可是我读了几遍后,才发现背影被教科书选中的真正原因。
极其朴素的句子,以及那么父子普通的对话,却让我感受到了那浓浓的父子情。不过真正让我感动的原因并非是前面写的看法,而是,我觉得文中的父亲就好像是生活中我的父亲一样,每次读,都让我想起父亲许久。他一样的易怒于那些琐碎的小事,一样的对我那么关爱,只是最大的不同是我的父亲很瘦很瘦。
我渐渐长大,竟已高与父亲,父亲越来越矮,难道是我真的长大了吗,我问自己。不,是父亲老了。他已不如曾今印象中的伟岸,越发沧桑,他的脸也早已黝黑,手也早被数年来的劳累给弄得丑陋,过去的一头黑发也早已参杂了许多白发,也许是因为时间的关系吧。因为我在家是最小的,所以与同班同学的父亲相比,我的父亲有些一般,他很固执,总是为我对朋友的不礼貌而生气,他也很大方,总是给我我想要的,他也很爱我,爱我们这个家,虽然,我常常和他争论,虽然,我总是说恨他,总是抱怨他偏袒寄宿的大姐,可是我无法否认,他在病床守护着我的情形,我也不能忘记他跑到学校来给我送眼镜的情形,我更不能忘记他陪伴我的无数个日夜。也许我爱他,爱我的父亲。
他,也很孝顺,虽然奶奶家在乡下,父亲也还是不忘爷爷和奶奶,常常打去电话,虽然他总是问些可有可无的话,也总是那么几句一模一样的,虽然他也总是那么迂,虽然他文化素质并不太高,总是做些傻傻的事儿,虽然我表面说不喜欢他,虽然我总是对他那么冷淡,可是我却说不出一句他不好的话,也许我并不讨厌他,而是爱他,正如最天使的歌词一样,“我恨你,其实就是我爱你”吧。也许,爱的最高端就是恨吧......
朱自清的“背影”挥之不去,在脑海里慢慢沉淀,最后凝成我父亲那高大的身影..
我曾见过,他们是高挑的、挺拔的、佝偻的、强壮的或是曼妙的。
然而,我却一次又一次的忽视了一个倾斜的背影。
来外地上中学已有好几个月。每过一个星期,母亲便会提着大包小包的东西来看我。都已记不清,多少次我看着母亲提着沉重的袋子走在回家的路上。
在期中考试考完后的那个周末,面对着她只觉得惭愧。每当我想起她风尘仆仆的样子,心中便是一阵抽搐。
暮色降临,天空中飘来了淅淅沥沥的雨滴,同学们都回家了,我却独自一人无助地蹲在校门口,天都那么晚了,妈妈还没有来,我不禁被一种强烈的恐惧感笼罩起来。
望着手中的怀表,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忽的,远处的朦胧间闪现出了一个模糊的身影。“是妈妈!”我惊喜的狂奔过去。
只见妈妈头发凌乱,脸上布满了水滴,分不清是汗水还是雨水,她显的那么疲惫不堪,甚至眼眸里染上了一丝血红。一脸的困倦,两只手拎着大包小包,腰都被压弯了。
一路上,她走前,我跟后。我们什么都没说,对于考试成绩,妈妈却闭口不谈。
她两手扯着提手快要断裂的袋子,深一脚浅一脚地踱着,袋子。时不时撞向妈妈的后腿,妈妈被撞的一崴一崴的,身体不由自主地倾斜了,望着她被雨水沁湿的背影;那倾斜的不成样了的背影;如此瘦弱的背影,如此疲惫的背影……
刹那间,泪水、雨水、汗水。一块儿交杂在我的脸庞,我的瞳孔里,只剩下那倾斜的背影。我多么想冲上去扶她一把,为她提东西,让那令人心碎的背影重新屹立起来。可是,当我想起那更让人心碎的成绩,眸子里便映出许多许多的无奈。
最后回到家,我们早已淋得浑身湿透,妈妈慈爱的拉过我,把袖子卷起来,把干毛巾浸在温水里,把我的脸抹了个遍。一瞬间,我忽的瞄见了她手腕上一道道的红筋,那抹鲜红似乎嵌进了骨子里。
我愣住了,泪水不自觉地夺眶而出,母亲一把将我抱到怀里,朦胧间,我的眼前又浮现了那倾斜的背影。那不同于那些高挑的、挺拔的、佝偻的、强壮的或是曼妙的背影。那个我一次又一次忽视的背影。如今我却坚定要牢牢铭记。
“你走吧,我最亲爱的父亲,让我在这里看着你,在我心里挥不去的背影。”——摘自胡彦斌的歌曲《父亲》
在我心里,朱自清的写作风格一直是清新隽永的,可《背影》这篇文章却让我领略了他那朴实无华的文笔。
读完这篇文章,我的眼前不由地闪现出那个“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的朴素的背影,我吃惊地发现,自己早已泪流满面。
我读过许多关于父亲的文章,可我觉得只有这篇感人至深,这是一位伟大的父亲,他老境颓唐,失去了工作,失去了至亲,却仍咬紧牙关支撑整个家庭。他悲痛至深却去安慰孩子,他心急如焚却仍亲自护送孩子到车站,他自己衣着朴素却给儿子做紫毛大衣,甚至连买橘子也舍不得让儿子去,坚持撑着肥胖的身体爬上爬下。他拙笨的动作,朴实的话语,朴素的衣着,无不让我感动。恍惚间我已是作者,在晶莹的泪光中注视着我的“父亲”。当读到“等他的身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群里,再也找不着了”时,一种极度惆怅的感觉涌上心头,陡然间,觉得自己没了依靠,天地间只剩下我一个人了,孤独与悲伤困扰着自己,于是我的眼泪又很快地流了下来。
读完朱自清的《背影》,我不由地想起了自己的父亲。
父亲已年届不惑,在乡村中学工作。为了让我能享受更好的学习资源,不惜把我送进县城读书,而他则早晚奔走于城乡之间,不辞辛劳。炎炎夏日,骄阳似火,晒红了父亲裸露的肌肤。数九寒冬,北风呼啸,反穿大衣,头戴钢盔的父亲如同一个太空人。可他毫无怨言。每晚八点,父亲会准时走入我的房间,轻轻地将一碗五颜六色的水果沙拉放在我的桌前;在我疲倦时,他会替我按摩酸痛的颈项和臂膀,之后便悄悄地走出去。
父亲常在我不听话时威胁说下次不再买零食给我,但每当从超市回来,物品中总有我爱吃的海苔和奥利奥等。
当我闯祸时父亲会默默地吸着烟,在我受到打击时又会给我一个厚实的拥抱,将他大半辈子积累的经验和智慧倾囊而授。
……
想着想着,腮边已挂满泪珠。
眼前又浮现那挥之不去的背影,我突然好想走进父亲的房间,一边抱着他厚实的双肩,一边唱着胡彦斌的那首《父亲》,告诉他很多,很多……
自从妹妹出生后,大多时候,我却只能观看他们(父母与妹妹)的背影了。有时陪妹妹与父母外出游玩时,母亲便抱着妹妹走在前头,父亲则跟在侧身,时而用手机记录下母女二人亲情一刻。而我,则负责提着包跟随在后。有时心不在焉,脚步也不由自主地放慢,甚至落下了几百米也无人问津。母亲、父亲与妹妹在我前面奔跑玩乐。看他们的背影,就像阳光下散步的一家三口。
而我,只是跟随在后的一个路人似的。 我不喜欢跟在家人的身后,心中甚至有些嫉妒起年幼的妹妹了,仿佛她夺走了什么原本属于我的东西。因为原本的三口之家的中心是我。 然而,等待妹妹上幼儿园后,一同出行的机会便少了。总是母亲负责接送妹妹,父亲负责接我回家。 那是一个周五的下午,因放学提早,母亲工作尚忙,便由父亲一人负责接送我与妹妹。父亲先是去学校接了我,再去接妹妹。抵达妹妹幼儿园楼下时,父亲要我一起进去接妹妹,我先是推迟了一会儿,才肯陪父亲上楼接妹妹。不知为何——至今也不知其原由——竟是不想看着父亲与妹妹嬉闹的背影。 在将妹妹接下楼时,有一条较长的通道,目侧大概十几米罢。
照常规做法,父亲与妹妹走在前,我提包在后。这时阳光正好斜照而下,我看见父女俩逆光的背影——妹妹的小手握住父亲的姆指,尽力挺直腰板,还不时向上蹿跳,父亲则弯下腰来,半蹲姿势随着妹妹前进。原本身高之差,随着面前两人姿势变化,身高差便缩小了,妹妹每次的跳跃都会伴随着她的笑声,还有父亲故作惊讶的赞叹声与夸张的脚步落地声。我微微一愣,多么熟悉的画面,十年前,我也是这样,牵着父亲的手,步行过一个个巷口。我也是相信自己总有一日能比上高大的父亲。我也曾经和父亲一起在草地上嬉戏,和妹妹一样,骑“马”在父亲身上,我也是不自量力地和父亲赛跑,旁边总还是洒满母亲的笑声……一切都是没变,只是背影换做了比我小的妹妹。想起心中的那一点点小嫉妒,竟有些自责,如今妹妹与父亲的背影,便是十年前我与父亲的背影罢。
我开始欣赏起这背影来,耳畔围绕着点点欢笑。妹妹的自由与天真,父亲的慈爱、母亲的疼爱……不,或许还有更多,是我内心恍然间的明亮。
今天,我拿出语文看起来,当我看到背影这一篇文章时,不禁回想起那儿子望父买橘的情形,我被父爱这种伟大的力量所感动。《背影》是一篇感人至深的好文章。
这篇文章写了父亲为儿子做的每一件事都是表达了父亲对儿子无微不至的爱。其中父亲送“我”上火车的过程,更是感人肺腑。 读着读着,我再次被文章中伟大的父爱所感动,怀着悲感交集的心情一口地把文章读完。文章中慈父的形象又一次在我脑海浮现,他对儿子的爱更是那么的无微不至,他把一切都付出给了儿子。文章中作者对他父亲背影的深刻描写,更使我感动不已。 文章中最令我感动的是儿子望父买橘这一段。
在作者朱自清的细致描写中,我仿佛又一次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我再次拿起书把这一段细细地看了一遍,品味着文章中深刻的感情。在父亲为儿子买橘子的过程中,蕴含着父亲对儿子深深的爱。本文中讲的买橘子是一件小事,儿子是能够做到的,而年老的父亲身体笨重却硬着要去为儿子买橘子,父亲这样做全是为了儿子,不让他劳累,可见父亲是关心爱护孩子的。
“可怜天下父母心”!天下的每一位父母都是很爱自己的儿女的。这种亲情是无私的爱,最纯洁的感情。他们对儿女的爱是那么的无微不至。他们含辛茹苦地劳动,把最好的东西都能留给儿女,一切为了儿女,整天为我们操劳奔波。我的父亲和《背影》中的父亲非常相似,他对我充满了关怀和爱,常常把最好的留给我,自己过得苦一些,累一些。但是,我以前却把父亲的爱当作熟视无睹,并没有好好地去珍惜,常常厌父亲罗嗦,去顶撞他。现在想起来自己以前真的很不应该,不懂得珍惜那珍贵的父爱,辜负了父亲,真是很后悔。现在,我已经懂得了,了解了父亲以前所做的一切。以后,我会好好珍惜父亲队对我的爱,努力地去孝敬那勤劳的父亲,因为这一种亲情是人间最伟大的感情。 带着泪花,我又一次把《背影》读完了。那肥胖的,黑布大马褂,深青大棉袍的背影在一次浮现在我的眼前!
刚读书时,外婆送我去上学。过那条泥泞的马路,她便背着我。我可以感受到外婆宽大、厚实的背。
十四岁那年,我已比外婆高出半个头。在学校住读。食堂有一个最大的特点,每顿都有没削皮的洋芋、炒糊的白菜叶。最开始,我很不适应。外婆说:“我给你送点东西来。”
第二天下午,排队打饭的人很多,像一群蚂蚁在抢食,你推我攘。中午好不容易才打到饭。我便端着碗往回走。在楼梯里,一个黑影横在我面前,挡住了我的去路。这人背对着我,我也看不清是谁。
黑影移动的很慢。她的一只手扶着栏杆,另一只手搭腿上,抬起左脚,站稳后,手撑膝盖上,身子再向左倾,慢慢地抬起右脚。几步台阶似乎用了很长时间。
“请让一让!”我说。
黑影站稳后,慢慢转过身来……
“外婆怎么是你?”我有些吃惊。看到我,她反而有些轻松。递给我一包东西,气咻咻地说:“我来看看你”。看了看我的饭盒,又摇了摇头。她又叮嘱我按时吃饭,不要去吃方便面,记得每天打热水。过一会,她转身走了。又扶着栏杆一步一步慢慢的走。她像一只老蜗牛,在一块凹凸不平的墙上不停蠕动。下了楼梯,她还转过头来看我笑了笑。
我打开包,里面有两个鸡蛋、四个苹果、还有一瓶用罐子装着的肉沫豇豆。看到这里,我的鼻子酸酸的,眼泪不禁流了下来。
现在,外婆已不在我身边,她去照顾生病的舅舅了。她走的那天,说什么也不让我去送她。她说自己能行。我只能站在家门口目送她远去。黑色的大包压在她背上。这时我才发现她的背变的如此佝偻,直到她的背影消失在灰蒙蒙的雨中。
我时常会想起我的外婆,想起外婆的背影,如同朱自清的《背影》中“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一样,无论相离多远,相隔多久都会记起她那佝偻如蜗牛般的、缓慢、宽大、厚实的背影。
光,最柔和的光是灯光。背影,最美的背影是妈妈的背影。
今天,我穿着最心爱的白色小毛衣来到学校。中午吃饭时,正要起身走时,觉得好像被什么东西扯住了,回头一看,原来白色小毛衣被凳子上的钉子扯住了,由于刚才用力一拉,白色小毛衣已经破了个洞。看着自己心爱的白色小毛衣破了个洞,我的心都凉了半截。想哭,又怕同学笑话,不哭,心里又难受。所以我只能强忍着。
终于放学了,我用最快的速度赶回家。刚到家门口,心里一酸,眼眶里已经包着泪花了。把门一打开,我就看到了妈妈的背影,她正在厨房里忙着。一会儿把锅放在炉上去,一会儿把油倒入锅里去。一会儿又移动身子走到洗菜的池边,弯着腰,弓着背在洗菜。锅里的油烧烫了,她一个箭步又冲了过去……
过了一会儿,妈妈才注意到我,她擦了擦额头上的汗,就问:“女儿,怎么了?”我使劲地哭着,妈妈说:“你别哭,慢慢说”。“我心爱的白色毛衣破了个洞。”我伤心的说。“没事的,妈妈再给你一件新毛衣。”“可是重新买的话又要花钱。”“相信妈妈,好吗?”我以为妈妈是安慰我才这么说。“噹……噹……噹”已经深夜班12点了,钟声把我吵醒。我睁开睡眼朦胧的眼睛,一股柔和的光照射着我的脸,我努力地睁开眼睛。一看,妈妈坐在写字台前,正帮我织着那件白色小毛衣。她背对着我,她坐得那么直、那么有精神。左手那白色小毛衣,右手那一根长长的毛线针,一针一针地在穿上穿下。我呆呆的望着妈妈的背影,一下子觉得妈妈的背有些驼了,背上有些骨头突出来了。妈妈目不转睛的盯着白色小毛衣,那么专注,一针又一针的穿上穿下,看着妈妈的背影,我一阵心酸。不由得用被子蒙住了头。“噹……噹”钟声又响了,灯也熄了。我马上闭上双眼,妈妈走到我身旁,用粗糙的手理了理被子,又摸了摸我的脸,亲吻一下我的额头,离去了。
第二天,我起床一看,一件白色的小毛衣已折好放在我的床前,我又惊又喜。而妈妈正站在我面前向我微笑。我发现她下巴尖了,脸也小了,眼圈黑黑的,眼里充满了疲惫。我一下子扑到妈妈怀里,用双手搂住了妈妈,手摸到了妈妈的背。啊,她的背怎么全是骨头,我的心一下子又酸了。
很多事都随着时间匆匆而去,但这件事令我无法忘怀。
清晨,“嗒,嗒,嗒……”远方传来了拐杖处地的声音,我向远望去,隐隐约约看到一个背影,他弯着腰,手里拄着拐杖,慢慢地向前走着。这使我不由的想起了我的太爷。
我的太爷已经九十多岁了,虽说手里经常拄着拐杖,但是他的身体还是很好的,太爷常一个人早上出去散步,几年前,甚至还能自己坐车去买菜。记得我上小学五年级的时候,一次放假,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到了太爷家,一进院,就看见太爷在那儿劈柴,我很生气,因为,这个院子里有那么多的年轻人,却让一个年纪大的老人干这么重的活儿,可是太爷却说:“干干活,身体好,不干活,病的早。”我听了,高兴的说:“太爷,您一定可以长命百岁的!”
人们常说,年老的人会算命,我本来不相信,以为是迷信,可我的太爷却常给人算命,而且都比较准。听爷爷说,在他小的时候,太爷就为他算过命,说爷爷长大了一定可以当官,果然爷爷年轻时当过中学的校长。这使我觉得很奇怪,每次见太爷算命,他只不过用手掐一掐,或者在乌龟壳里放上几个铜钱,然后反复摇晃,最后倒出观察铜钱,就可以算出一个人的将来,真是不可思议。
记得在前年的时候,太爷不知道怎么回事,突然为自己算起命来,也许他有了什么预感,也许他知道了什么,也许……这让人很难猜透。卦后,他告诉我们,在二零零三年三月份左右,他自己将有一结,六月份也有一结,如果可以过去,太爷就可以活到95岁,要是过不去,就只能活到93岁。我听了很为太爷担心,但是事实不可变。在2003年刚开始,太爷的身体就有些不舒服,总是得病,渐渐的,太爷的身体越来越差,连床也起不来,最后,到了六月份,一个不幸的消息传进了我的耳朵里,太爷去世了,这时一股冷流冲遍了我的全身,我僵住了。但是我又一想,“死”对于太爷来说,也许是一个解脱,可以让太爷摆脱一切痛苦。
太爷是在九十三岁时去世的,如果是在朝鲜,家中有这么大岁数的人去世了,一定会带上酒和吃的东西上山大庆一番。我想我也应该如此,不应该哭,应该高兴,虽说人已不在,但是,太爷那矫健的背影永远刻在我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