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七岁起就开始学琴,在这六年的日子里,只要我练琴,妈妈都坐在我身旁,听我弹琴。
记得有一次,那是我上四年级的时候,我们都很紧张地复习,可我比大家都多一项——练琴。马上要期末考试了,我特别着急,当我坐在那里练琴时,眼泪情不自禁地流了下来。
还有五天就要考级了,想想评委挑剔的眼神,再想一想老师和妈妈的期待,考不好后果是什么?想想就害怕。我突然有了想放弃的想法,就和妈妈说:“妈,我不想学琴了,也不考级了,真是太累了。要是把我的手练残废了,将来谁伺候你呀,你说是吧?”妈妈的神情立即严肃了起来。眉毛紧锁地说:“你不学琴,你学什么呀?学了那么多年了,都应该考七级了,就放弃了吗?你说,你能学什么啊,练那么点时间还能练残废啊?你长大了,没残废我们也不用你照顾,把琴练好就行了!”越说妈妈越气愤。
我不知道哪里来的泪水,那么方便就涌了出来。我想:你不是说我什么都学不会吗?学不成吗?我哭得很委屈,我坐在凳子上,一气之下,练了三个小时,手都麻了。妈妈在门口站了好长时间,我一回头,看见了妈妈。妈妈竟然在默默地流泪……我一下子明白了什么,扑到妈妈的怀里,依偎着,感受着妈妈怀抱的温暖。我在心里默默地想:“妈妈给了我多少啊!我一定不让妈妈失望,我坚定了学琴的信心,决心不要让妈妈失望。“妈妈每天工作那么辛苦,连一件象样的衣服都舍不得买,我的学琴学费每个月就好几百元,再看看妈妈的双手……我的脑子里一片混乱。
就这样,我顺利地通过了七级,这不仅是我的荣誉,更是妈妈的骄傲。从那以后我知道,无论是妈妈的鼓励还是批评、甚至责骂,从中我都体会到了那深深的爱。
时间正“哗啦啦”地流着,带走了母亲的笑容与美丽,留下的,只是逝去的岁月年华带给母亲的沧桑的皱纹,我爱我的母亲,爱她朴实的笑容,爱她红润的酒窝,更爱她勤劳的日子里……
又一个周末到了。
太阳无情地炙烤着大地,像是把大地丢在一个火炉里,来一个“双煎披萨”。我穿着背心,系上小裤衩,躺在沙发上看电视,津津有味又很舍不得似地舔着。而母亲呢?提着一个大水桶晃晃悠悠地走到了卫生间,又提着一桶水颠颠地走向厨房。
“喂!老妈,几滴水溅在地上了!”母亲有点儿受宠若惊,急忙去拿抹布。
“喂!老妈,檫水时别挡住我的视线呀!”于是妈妈便蹲了下来,一步一步地檫着……眨眼之间,不知过了多久,不知母亲来回跑过多少次……这时,肚子开始作怪了!发出“咕噜咕噜”地抗议声——“妈!我饿啦!”
母亲便放下了手中的拖把,挥汗如雨,来了一个急转弯奔向厨房。我无意间看到了母亲落下的一滴汗,心里有点儿酸……午饭时间到了!我灵敏的鼻子已嗅到一股浓郁的香气,正向我袭来。我以迅雷不及掩耳之速一下子冲到饭桌前,也还没叫母亲一声,便一个劲地风卷产云般吃了起来……一阵忙乱之后,呼,肚子终于填饱了,发出了"嗝——"地赞叹声,可到现在汤还没上来。
我转过头要去叫厨房里的母亲,可突然,我的眼帘里映出了这样一幕:母亲蹲在地上,用面巾纸紧握住手指,鲜血已占满了纸的一半,我疯狂地跑到房间里取出"创可贴"小心翼翼地替母亲包上……
我问:"妈,您没事吧?"
母亲若无其事地答道:"没事儿,这点儿皮肉伤,吓不了我的!哦,对了,我今天给你煮了你最爱喝的‘酸辣牛肉汤 ’。"
我看着那张沾满鲜血的面巾纸,仿佛看到了母亲那甜蜜般的笑容,与红润的酒涡,心彻底酸了
母亲——一个伟大而神圣的名词,多少年来,母亲一直为世人所赞颂;多少年来,我们一直在母亲的呵护下成长。要问这世上我们最应该感激的人是谁,毫无疑问——是母亲。在母亲节即将到来之际,让我们一起祝愿天下所有的母亲: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如果你要问我,世界上最伟大的人是谁?我会脱口而出:母亲。
母亲一直默默无闻地无私奉献着,时时刻刻无微不至地照顾着我,我需要什么,母亲就送来什么。我吮吸着母亲的乳汁一天天地长大,开出了色彩鲜艳、浓淡相宜的花朵。
母亲就像一只鸟儿,带领着自己的儿女翱翔在蔚蓝的天空中,即使我有一百次的跌倒,有一百次摔破细嫩的皮肉,母亲也会付出她一点一滴的血汗,使我一百零一次站起来,走完自己的人生旅途。
母亲就像一位天使,当我做错了事时,第一个知道的是母亲,第一个让我改过的也是母亲,她用慈祥的眼神教会了我许许多多的道理。
母亲就像勤劳的清洁工,笤帚、抹布、拖把……在她手上甩也甩不开。每次回来,展现在我面前的都是一个干净、美丽、温馨、可爱的家,污垢不见了,灰尘跑掉了,而母亲的手却一天比一天粗糙。岁月从我眼前一晃而过,在母亲的辛勤哺育下,我已经长出了丰满的羽毛,学会了许多本领,懂得了数不尽的道理。母亲那额头上日益增多的皱纹,是她辛勤耕耘的见证。
母亲,您所做的一切为的是什么,我早已深深地知道;女儿将会带着您的殷切希望,飞上云霄,飞向自己的理想,去积累更多的知识与经验,从而以最优异的成绩来报答您!
母亲用一双勤劳的手、一颗善良的心创造了一个完美的世界,母爱永远在我心中!
九月十一日是中秋节,每年的中秋节我都是与家人欢聚一堂,吃月饼,欣赏月亮。可是今年的中秋节,我是在学校里度过的。
那天,潘老师给我们讲了一首苏轼的。《水调歌头》。“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两句诗使我勾起了对家人的思念,尤其我我的妈妈——一个勤奋而充满母爱的母亲。
记得从我懂事开始,妈妈就没和我一起谁过。妈妈对我很严格,特别是在生活上。她让我从小独立,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让我勤俭节约,不能浪费任何粮食;自己盛的饭必须自己全都吃下去;让我不准挑食厌食,每天一荤一素,不能只吃荤不吃素。有一次,我实在吃不下去了,偷偷地将半碗饭倒掉了。结果被妈妈知道了,妈妈严肃而又生气地责问我:“为什么把饭倒掉?”“我吃不下了?”我半天才从牙缝里挤出几个字。“吃不下了?既然吃不下,那你为什么要盛那么多?”“我……我……”我被说得哑口无言。“现在,你去写一份二十个字的《悔过书》。”我心里很不服气,但只能忍气吞声。那时候还小,不懂什么叫母爱,只知道,别的妈妈对自己的孩子很好,可以说是逆来顺受。而我妈妈对我却很“坏”。上学后,我才知道什么才叫真正的母爱。我我妈妈从小就把我培养成一个节约、独立的人,是妈妈给我了无私的爱。
小学毕业后,我被送入“新世纪外国语学校”。来的那天,妈妈的眼睛红了,我看得出来妈妈是舍不得离开我,但为了让我受到更好的教育,只好忍痛割爱。多么无私的妈妈啊!
“每缝佳节倍思亲。”每当想起这句诗,我眼前就会浮现妈妈那朴实的脸。一头黑色的短发,一双有神的大眼睛,一双勤劳的长满双茧的手……
我来到这个世界已经13年了。但是我却从来没见过我母亲,因为我是爸爸从外面捡回来的弃婴。我是爸爸既当爹又当娘拉扯大的。从小我就只会唱“世上只有爸爸好”,只要听到或看到“妈妈”的字眼,我就忍不住流泪:我多么想感受一下母爱的温暖啊!
有妈妈的关心、疼爱、呵护是多么幸福的事啊!可是我没有!打小时起,我就十分羡慕那些有妈的孩子,甚至嫉妒。这成了我心底的一块疮疤。记得在我5岁的时候,读幼儿园的我和小朋友闹了矛盾,他骂我是个没人要的野孩子,我又急又气,和那个同学狠命的撕打,直到幼儿园的阿姨跑来我才作罢。后来爸爸得知此事,狠狠的批评了我,我痛哭着告诉爸爸事情的经过,要爸爸给我一个妈妈。一向坚强的父亲流了泪:“孩子,别哭!……别在乎人家说什么。”我终于知道了自己的身世,我扑在父亲的怀里不知哭了多久……
缺少母爱的我渐渐长大,也很少在父亲面前提起“妈妈”了,因为我知道,这也是父亲的一块心病啊。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不想念我的妈妈。每当看到邻居家的孩子在妈妈的怀里撒娇的时候,看到同学们的妈妈在下雨天给他们送伞送衣的时候,看到朋友在穿上妈妈织的暖和的毛衣的时候……有谁知道我心底深处涌起的是怎样的感受啊!
妈妈,我多么想念你。尽管你把我丢弃了,但我不恨你,真的!我知道你一定是有苦衷的,不然哪有父母不疼自己的孩子的呢?所以我期待着你来认领我,你一定会的!我会更加努力的学习,取得优异的成绩,让你以拥有我这样的女儿为荣。
妈妈啊,你在哪里?
在我心中有一个小秘密,一直收藏在心底。每次打开记忆的闸门,母爱的潮水总是激情澎湃,让我久久不能平静。
在我心中有一个小秘密,一直收藏在心底。每次打开记忆的闸门,母爱的潮水总是激情澎湃,让我久久不能平静。
那一天的晚上,我到别人家里去玩,晚上9点才回家。刚一进门就看见妈妈怒气冲冲的,她看见我,二话不说拿起手中的棍子,就朝我打。我还没反应过来,棍子就重重地落在我的身上。妈妈一边打一边还骂着:“叫你这么晚回来,叫你这么晚回来———-”我尝试着用手去护住被打的地方,可是越护,妈妈就打得越重。后来我的眼泪就不争气的落了下来。
我回到房间,越想越理解不过来,索性抱着枕头大哭起来。我突然听见妈妈开门的声音,我好生气,就假装睡着了,不理妈妈。妈妈的脚步声在我的床前停止了,感觉床微微一震,我想妈妈一定是坐在我的床上了。妈妈突然摸了摸我被打的地方,好痛,我差点叫出了声。妈妈语重心长地说:“哪一个妈妈不爱自己的孩子呢?你一个女孩子疯到这么晚才回来,怎能让我不担心呢?可别怪妈妈心狠,都是为你好!”“哼,你只是为自己打我找个借口罢了。”我在被窝里并不买她的账。
我突然觉得背后凉飕飕的,“天啦!我下手怎么这么重?”妈妈掀开了被子。 “对不起,都是妈妈的错。我没有控制住自己,下手太重了,这一小块皮肤都打紫了。”妈妈的语气里带着哭声。她小心翼翼地为我擦紫药水,一边擦一边问我痛不痛。我咬住牙就是不出声。擦完了以后,妈妈为我盖好了被子。妈妈说:“琦琦,你知道不知道,你的一切惩罚我都愿替你承受,你伤了,这比伤我千百倍还要难受?”妈妈哭着就走了,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我的心也抽噎了,眼泪早已沾湿了被角。
母爱如水!她是我记忆中永远的“珍宝”!